三十九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3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南通模拟)第一国际成立时,各国工人运动中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还占统治地位,马克思没有立即宣布《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原则。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深刻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将其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发表。这一变化表明( )
A.工人运动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被各国工人阶级所接受
C.第一国际有力支持了巴黎公社运动
D.国际工人运动中消除了旧思想干扰
【解析】选A。据材料“巴黎公社成立后……将其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发表”可知,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深刻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将其作为第一国际宣言发表,体现了其随着巴黎公社成立和第一国际发展而进一步传播,故选A;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表明其被第一国际接受,但不代表其被各国工人阶级都接受,排除B;巴黎公社成立时,第一国际对其表示支持,但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非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支持,排除C;第一国际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不代表其消除了旧思想干扰,且材料信息未涉及旧思想,排除D。
2.21世纪初,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引用了如下事例:当年在马克思移居的国家英格兰,大量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工人阶级。这种曾经让马克思深感震惊的暴力掠夺过程如今正在巴西和印度等国重演。由此可知,作者旨在( )
A.揭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B.说明各国城市化进程具有规律性
C.鼓舞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斗争
D.论证马克思主义仍有强大生命力
【解析】选D。结合材料“曾经让马克思深感震惊的暴力掠夺过程……正在……重演”可知,当年资本主义暴力掠夺的过程仍不断重复,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仍未过时,对当今世界仍有帮助,其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故选D;材料并未体现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且当今世界已无殖民者,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暴力掠夺过程的重演,并非各国城市化进程,排除B;材料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仍有帮助,并未鼓舞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斗争,排除C。
3.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请愿书——《人民宪章》,随后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提出“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它的宗旨是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1848 年请愿活动遭到镇压,议会也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英国内阁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该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 )
A.宪章运动提高了工人经济地位
B.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C.英国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难性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解析】选D。据题意可知,无产阶级在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后遭到英国资产阶级的镇压并拒绝接受工人的政治诉求,由此可知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改良追求政治变革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故选D;该运动侧重于争取政治权利,并且也没有成功,排除A;材料体现的不是英国议会和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而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议会和内阁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英国工人阶级反对的是资产阶级,而非反封建专制,排除C。
4.(2023·苏州调研)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A.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B.以现实的历史取代精神的历史
C.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
D.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解析】选C。据题干中“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可知抽象的概括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即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应该内嵌于“历史具体”之中,故选C;题干强调的是“抽象本身”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并没有述及有关“人民群众”的相关内容,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唯物史观离不开“现实的历史”,并没有述及有关“精神的历史”的相关内容,排除B;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没有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排除D。
5.第一国际有明确的纲领,阐明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以至于它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B.工人阶级思想不够成熟有所退让
C.第一国际纲领无法调动革命热情
D.帝国主义残酷镇压迫使工人妥协
【解析】选A。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存在的意义就是指导工人阶级的工人运动,根据材料可知第二国际成立后组织纪律较为松散,目的性没有第一国际明确,因为19世纪8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工人运动的数量减少,因此第二国际存在的动力不足,故选A;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不断成熟,因此工人阶级思想不成熟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第一国际体系较为完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第二国际整体缺乏激情,因此不能说第一国际纲领无法调动革命热情,排除C;“帝国主义残酷镇压迫使工人妥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6.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工人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受委托,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于是‘剥夺者被剥夺了’”。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
B.打碎旧的上层建筑
C.注重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解析】选D。据材料“工人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受委托,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可知,巴黎公社统计应该交还给工人的财产清单,维护了工人的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故选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指导”的说法错误,排除A;巴黎公社是城市政权,不具有全国性,法国大部分地区仍是资本主义制度,旧的上层建筑依然存在,排除B;巴黎公社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的目的是维护工人利益,并不是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排除C。
7.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盟员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必须符合同盟的目的,不得参加任何反共产主义的政治的或民族的团体,并且必须把参加某团体的情况报告有关的领导机关,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据材料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 )
A.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
B.代表阶级具有广泛性
C.目标信仰具有坚定性
D.组织纪律具有严密性
【解析】选D。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对盟员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等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对盟员的纪律要求严格,故选D;题干未提及指导思想,排除A;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的是工人阶级,未代表其他阶级,排除B;题干未提及共产主义信仰问题,排除C。
8.1848年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影响下,欧洲爆发了多次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由此可知,当时的工人革命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
B.采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
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爆发
【解析】选A。据“欧洲……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可知,工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故选A;据“爆发了多次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可知,材料是强调工人通过武力的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排除B;材料仅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属于改善其政治上的条件,排除C;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1年,排除D。
9.“如同之前的浪漫主义一样,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它( )
A.和浪漫主义一样寻求公正和谐
B.克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D.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理想
【解析】选C。由材料“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可知这一理论出自马克思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故选C。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 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
A.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工人阶级渴望建立自己的政党
【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知,工人集体讨论政治、社会和文化,通过唱歌的形式表达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说明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故选C;工人并未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只是希望改变目前的现状,排除A;工人阶级想要改变现状而发出心声,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工人阶级通过唱歌的形式发出心声,说明缺乏的是理论指导,并不是政党,排除D。
11.“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群众的苦难,知识界一些先进人物,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性社会’的憧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想社会’”。这里的“他们”对新“理想社会”的探索( )
A.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
B.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满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D.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来源
【解析】选D。据材料“憧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想社会’”可知“他们”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之一,故选D;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政治前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A;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满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是启蒙运动,排除C。
12.《共产党宣言》指出:“雇佣劳动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识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这段材料( )
A.强调当时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C.揭示无产阶级新的斗争策略
D.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解析】选C。“雇佣劳动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识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说明工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而不是自相竞争,故选C;“雇佣劳动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说明工人受苦不是资产阶级强加的结果,而是工人自己竞争的结果,无法体现阶级矛盾尖锐,排除A;“资产阶级无意识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说明了工人阶级联合斗争的可能性,强调斗争策略问题,而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作用,排除B;“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强调了斗争方法,而不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D。
13.列宁在《纪念公社》中写道:“不仅法国工人,而且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在纪念公社的战士。这是因为公社不是为某种地方性的或狭隘的民族的任务而斗争,而是为全体劳动人类、全体被损害和被侮辱的人的解放而斗争。”由此可见,列宁认为巴黎公社( )
A.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具有国际主义的意义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注重国际工人的团结
【解析】选B。题干所示为列宁对巴黎公社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在纪念公社的战士”“公社不是为某种地方性的或狭隘的民族的任务而斗争,而是为全体劳动人类、全体被损害和被侮辱的人的解放而斗争”,表明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具有国际主义的意义,故选B;社会主义运动在巴黎公社出现之前就已经兴起,排除A;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苏俄,排除C;注重国际工人的团结是第一国际的宗旨,排除D。
14.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体制会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公社并不代表一种特殊利益;它代表着‘劳动’的解放。”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力图创建新的革命理论
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以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为初衷
【解析】选B。据材料“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它代表着‘劳动’的解放”可知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所建立的体制,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将本属于无产阶级的东西归还给无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原则,故选B;巴黎公社并没有创建新的革命理论,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革命并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C;社会主义运动在三大工人运动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D。
1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另外一方面,如果用等级授职制去代替普选制,那是最违背公社精神不过的。”由此可见,马克思( )
A.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
B.赞扬了巴黎公社的英勇斗争精神
C.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指导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
【解析】选A。材料中“普选选出”“委员对选民负责”“工人阶级代表”等信息,体现出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故A正确;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暴力革命的英勇斗争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材料主要体现马克思对巴黎公社性质的评价,不能体现出总结经验教训,故排除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16.(2023·苏州模拟)(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殖民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材料二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等的影响下,马克思在晚年纠正了其对不列颠殖民主义的看法,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
——摘编自李包庚、刘云霞《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与一些西方学者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的视角。(7分)
答案:(1)认识:马克思: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
西方学者:殖民主义具有积极作用。(4分)
视角: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西方学者:西方中心论。(3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认识,据材料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可知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一“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可知西方学者认为殖民主义具有积极作用。第二问视角,结合马克思与西方学者的立场可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西方学者:西方中心论。
(2)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认识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2)认识:强调了殖民主义的破坏性。(2分)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剥削加重;殖民侵略加剧;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加深。(6分)
【解析】第(2)题第一问认识,据材料二“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可知强调了殖民主义的破坏性。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二“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等的影响下”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剥削加重;殖民侵略加剧;结合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可知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加深。三十九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南通模拟)第一国际成立时,各国工人运动中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还占统治地位,马克思没有立即宣布《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原则。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深刻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将其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发表。这一变化表明( )
A.工人运动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被各国工人阶级所接受
C.第一国际有力支持了巴黎公社运动
D.国际工人运动中消除了旧思想干扰
2.21世纪初,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引用了如下事例:当年在马克思移居的国家英格兰,大量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工人阶级。这种曾经让马克思深感震惊的暴力掠夺过程如今正在巴西和印度等国重演。由此可知,作者旨在( )
A.揭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B.说明各国城市化进程具有规律性
C.鼓舞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斗争
D.论证马克思主义仍有强大生命力
3.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请愿书——《人民宪章》,随后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提出“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它的宗旨是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1848 年请愿活动遭到镇压,议会也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英国内阁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该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 )
A.宪章运动提高了工人经济地位
B.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C.英国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难性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4.(2023·苏州调研)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A.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B.以现实的历史取代精神的历史
C.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
D.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5.第一国际有明确的纲领,阐明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以至于它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B.工人阶级思想不够成熟有所退让
C.第一国际纲领无法调动革命热情
D.帝国主义残酷镇压迫使工人妥协
6.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工人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受委托,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于是‘剥夺者被剥夺了’”。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
B.打碎旧的上层建筑
C.注重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盟员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必须符合同盟的目的,不得参加任何反共产主义的政治的或民族的团体,并且必须把参加某团体的情况报告有关的领导机关,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据材料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 )
A.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
B.代表阶级具有广泛性
C.目标信仰具有坚定性
D.组织纪律具有严密性
8.1848年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影响下,欧洲爆发了多次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由此可知,当时的工人革命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
B.采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
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爆发
9.“如同之前的浪漫主义一样,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它( )
A.和浪漫主义一样寻求公正和谐
B.克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D.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理想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 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
A.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工人阶级渴望建立自己的政党
11.“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群众的苦难,知识界一些先进人物,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性社会’的憧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想社会’”。这里的“他们”对新“理想社会”的探索( )
A.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
B.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满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D.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来源
12.《共产党宣言》指出:“雇佣劳动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识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这段材料( )
A.强调当时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C.揭示无产阶级新的斗争策略
D.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3.列宁在《纪念公社》中写道:“不仅法国工人,而且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在纪念公社的战士。这是因为公社不是为某种地方性的或狭隘的民族的任务而斗争,而是为全体劳动人类、全体被损害和被侮辱的人的解放而斗争。”由此可见,列宁认为巴黎公社( )
A.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具有国际主义的意义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注重国际工人的团结
14.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体制会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公社并不代表一种特殊利益;它代表着‘劳动’的解放。”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力图创建新的革命理论
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以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为初衷
1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另外一方面,如果用等级授职制去代替普选制,那是最违背公社精神不过的。”由此可见,马克思( )
A.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
B.赞扬了巴黎公社的英勇斗争精神
C.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指导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16.(2023·苏州模拟)(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殖民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材料二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等的影响下,马克思在晚年纠正了其对不列颠殖民主义的看法,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
——摘编自李包庚、刘云霞《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与一些西方学者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的视角。(7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认识变化的原因。(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三十九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