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十 两宋的政治和改革(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

十 两宋的政治和改革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省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台为一幕,中司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  )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2.进奏院始建于唐代,一般由各藩镇自行选派人员担任进奏官,其主要职责是接待本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宋代设都进奏院统一管理各州进奏院,并对进奏官进行厘选,一般以八品文官或三班使臣充任,仅为传递公文的文书官员。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  )
A.监察制度建设的延续性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强化
D.选官制度的完善
3.(2023·连云港模拟)宋朝时期,常派特使巡行以了解官情民隐。熙宁末年,朝廷曾经下诏,在外出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路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反映了宋代 (  )
A.官僚系统存在严重腐败
B.中央信息渠道来源多元
C.国家监察体系更加完备
D.地方机构权力受到约束
4.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置他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  )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
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5.宋代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  )
A.唐朝地方制度的严重失误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
C.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
D.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
6.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
C.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
D.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
7.(2023·南京模拟)宋太祖将兵书列为禁书,不许校勘,不许刊行。到仁宗时,朝廷准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编校,后来又校理前代《孙子》等7部兵书,将其定为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这反映出宋代时期 (  )
A.边防压力逐渐增大
B.学术氛围不断宽松
C.官僚队伍日益膨胀
D.科举选拔功能转变
8.宋神宗问唐代河北州县设置,安石曰:“唐时或是藩镇欲张虚名,纵唐州县亦不足问,但计方今利害何如尔。”他主持变法期间,政府对地方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这说明北宋中央政府 (  )
A.并未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B.认为社会伦理纲常失序
C.治国理念发生剧烈变动
D.力图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9.有学者指出,募役法“因其固有之义务而修明之,易征徭之性质为赋税之性质,视前非有所增也……而其征收之也,以财产之高下列为等第,富者所征较重,贫者所征愈微,其尤贫者,则尽豁免之,此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该学者认为,募役法 (  )
A.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B.致使宋代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D.打击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垄断
10.王安石在均输法中规定:总管六路财物调运的转运使,要根据各路产品情况和京师的实际需求情况,征收各地的产品。“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并统一运输调剂有无。此举 (  )
A.体现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B.保障边疆物资供给
C.增加了人民运输劳役之负担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11.(2023·南通模拟)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 (  )
A.实施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
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
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
12.有学者认为,就疆域的广度而言,宋代所完成的,与前代相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比拟的。作者意在说明宋代 (  )
A.武人擅权问题的解决
B.统治疆域广度的收缩
C.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
D.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13.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 宋仁宗此举意在(  )
A.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
B.构建权力的制衡机制
C.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
D.提高监察谏议的效率
14.在官吏选拔中,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而到了宋代,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选送,即参加科举考试)”。此例一开,工商业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者不计其数,其中佼佼者,如商人之子冯京,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后官至参知政事。这一变化 (  )
A.导致南北分卷
B.给政治增添活力
C.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D.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15.在士大夫的引导下,宋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家族制度。在这些家族中,也有利用血缘和伦理道德为规则设立的等级制。其中位居高位的是家长、房长和族长。一些族规甚至规定:“子孙受长上诃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据此,这类族规 (  )
A.丰富了官僚政治的内涵
B.便利了政府对世家的控制
C.造成了家族内部的封闭
D.有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30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同学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搜集的相关史料
人 物 生平概况 对“王安石变法” 的认识 史料 来源
司 马 光 1019—1086年,尚书左仆射 变乱旧章,兴害除利,舍是取非。其尤病民伤国者 司马光 《传家集》
朱 熹 1130—1200年,理学家 “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才作参政第二日,便专措置理财,遍置回易库,以笼天下之利” 朱熹 《朱文公 文集》
何 乔 新 1427—1502年,刑部尚书 安石之意,盖以欲行王政,当先致富强。而宋之中叶,帑藏耗竭,兵卫寡弱,不足以有为也。于是以其所学于古者,而施于政,凡可以富国强兵者无不为…… 何乔新 《椒邱文 集》
胡 居 仁 1434—1484年,思想家 王介甫保甲法非不善,但小人为官,虐害百姓,训练频数,有违农时,骚然成扰,民不堪苦,若得人行之,因农隙田狩以讲武事,有何不可 胡居仁 《居业录》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上述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士人对王安石变法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17.(15分)(2024·如皋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上三等户要按户等轮流到政府履行名目繁多而轻重不一的职役。但当时的官吏豪强可以通过免役特权逃避差役,城镇居民、僧尼、女户和单丁户等也都有免役权。因此,各种差役负担极重,很多人家往往因此倾家荡产。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开始推行免役法。熙宁九年(1076年),各地上缴司农寺的免役钱多达10 414 553贯硕匹两,而总支出为6 487 688贯硕匹两,剩余3 926 865贯硕匹两,这些成为国库的重要收入。免役法实行后,各色农户都要出钱,据记载,乡间下户一般每年纳役钱几百文到一两千文不等,还要征收二分“免役宽剩钱”,而实际征收却超过二分,这些无疑加重了贫苦农民的负担。免役法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一些特权阶层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摘编自游彪《宋史:文治昌盛 武功弱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推行免役法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推行免役法的影响。(10分)十 两宋的政治和改革
(40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省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台为一幕,中司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  )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解析】选C。据材料“三省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台为一幕,中司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可知宋代在政务决策过程中,财政、军事和监察权相互分割、制约,体现了分化事权的特点,故选C;中书门下在宋代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主要是限制武将权力,但并不是取消武将参政权,排除B;因循守旧主要强调国家政策缺乏活力和改革的决心,偏向保守固定,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
2.进奏院始建于唐代,一般由各藩镇自行选派人员担任进奏官,其主要职责是接待本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宋代设都进奏院统一管理各州进奏院,并对进奏官进行厘选,一般以八品文官或三班使臣充任,仅为传递公文的文书官员。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  )
A.监察制度建设的延续性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强化
D.选官制度的完善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唐代进奏院的职权较大,到宋代,进奏官一般由政府任命,其职权也大大缩小,“仅为传递公文的文书官员”,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选C;“接待本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和“仅为传递公文的文书官员”都不属于监察制度的范畴,排除A;题干述及的是进奏院职权的演变,与地方机构的膨胀无关,排除B;“一般由各藩镇自行选派人员担任进奏官”和“一般以八品文官或三班使臣充任”是进奏院官员的任职方式,而该方式与选官制度没有关系,排除D。
3.(2023·连云港模拟)宋朝时期,常派特使巡行以了解官情民隐。熙宁末年,朝廷曾经下诏,在外出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路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反映了宋代 (  )
A.官僚系统存在严重腐败
B.中央信息渠道来源多元
C.国家监察体系更加完备
D.地方机构权力受到约束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宋朝时期,政府经常派遣“特使”巡行地方,以进一步了解“官情民隐”,并且“特使”还受到地方官员的监督,这反映出宋朝监察体系更加完备,故选C;题干仅是述及“特使”巡行地方,还可以监察地方官员,但是并没有述及官员的腐败问题,排除A;题干述及的是宋朝“特使”的职能,与政府信息“来源”无关,排除B;据题干“特使”的职能可知,其仅是主管监察,而不是“约束”地方,排除D。
4.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置他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  )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
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解析】选A。据材料“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置他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路,其对州级长官无直接统领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选A;材料“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说明北宋设置的“路”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不会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排除B;材料“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说明设置的“路”并不影响州府上表奏事的效率,排除C;材料“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仅表明北宋设置了“路”,但未提及“路”设置后是否由地方财政负担,无法得出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的结论,排除D。
5.宋代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  )
A.唐朝地方制度的严重失误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
C.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
D.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
【解析】选D。由“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可得,作者认为宋代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弊端,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际上又产生了新的弊端,故选D,排除A、B、C。
6.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
C.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
D.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
【解析】选C。北宋只有当战争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以提高效率,适应战争需要;南宋时,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这说明南宋时战争频繁,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即南宋面临的国防压力更大,故选C;据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政策,形成皇帝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文官的地位非常高,而材料强调宰相职权变化的原因,与材料无关,排除A;冗官指多余的官,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与材料无关,排除B;宰相兼具文武大权,但不一定威胁皇权,排除D。
7.(2023·南京模拟)宋太祖将兵书列为禁书,不许校勘,不许刊行。到仁宗时,朝廷准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编校,后来又校理前代《孙子》等7部兵书,将其定为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这反映出宋代时期 (  )
A.边防压力逐渐增大
B.学术氛围不断宽松
C.官僚队伍日益膨胀
D.科举选拔功能转变
【解析】选A。据材料“到仁宗时,朝廷准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编校,后来又校理前代《孙子》等7部兵书,将其定为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局面,边防压力增加,因此兵书从禁书成为军事学校和武举的基本教材,故选A;北宋中期由于统治危机的出现,逐渐重视军事,与学术氛围无关,排除B;官僚队伍日益膨胀带来的后果是北宋中期出现积贫局面,与材料中重视军事无关,排除C;科举的功能依然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功能未发生转变,排除D。
8.宋神宗问唐代河北州县设置,安石曰:“唐时或是藩镇欲张虚名,纵唐州县亦不足问,但计方今利害何如尔。”他主持变法期间,政府对地方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这说明北宋中央政府 (  )
A.并未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B.认为社会伦理纲常失序
C.治国理念发生剧烈变动
D.力图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解析】选D。根据材料“唐时或是藩镇欲张虚名”“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可知,唐朝时河北州县较多,王安石变法期间撤去19个县,减少冗官,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反映了北宋政府对积贫积弱局面的改变,故选D;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后,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了崇文抑武的方针,排除A;材料“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只是反映了北宋政府对地方政区的调整,与社会伦理纲常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北宋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地方政区与这一目的并不冲突,无法说明其治国理念的变动,排除C。
9.有学者指出,募役法“因其固有之义务而修明之,易征徭之性质为赋税之性质,视前非有所增也……而其征收之也,以财产之高下列为等第,富者所征较重,贫者所征愈微,其尤贫者,则尽豁免之,此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该学者认为,募役法 (  )
A.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B.致使宋代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D.打击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垄断
【解析】选C。据材料“富者所征较重,贫者所征愈微,其尤贫者,则尽豁免之,此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可知,该学者认为募役法与西方各国征收的所得税类似,对不同人征收数量不同,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故选C;募役法实行于北宋时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材料未体现其对政府财政的作用,排除A;宋代商业繁荣,富者多收,贫者少收或不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对富者征收重税并不能直接阻止其垄断市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公平,这两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0.王安石在均输法中规定:总管六路财物调运的转运使,要根据各路产品情况和京师的实际需求情况,征收各地的产品。“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并统一运输调剂有无。此举 (  )
A.体现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B.保障边疆物资供给
C.增加了人民运输劳役之负担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选A。据材料“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可知,王安石的均输法强调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由政府转运商品,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故选A;均输法保障了京师物资供应,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并不是保障边疆物资供给,排除B;均输法减轻了人民的运输劳役之负担,排除C;北宋建立初期设置转运使是为加强中央集权,但王安石的均输法意在稳定物价,增加政府收入,排除D。
11.(2023·南通模拟)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 (  )
A.实施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
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
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
【解析】选A。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枢密院专掌军政,宰相掌握行政权。但军政方面的“将帅任用、军需供应”等问题,宋神宗多与文官代表王安石商定,掌管军政的枢密院却被排除在外。“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这体现了宋朝统治者更加信任文官,反映了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故选A;材料反映了枢密院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但不等于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这与史实不符,排除B;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书门下本身掌握行政权,据材料“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和“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可知,在宋朝中枢体系实际运行中,中书门下既负责民政也负责一部分军政,排除C;材料只涉及了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了保甲法、将兵法,但没有涉及保甲法、将兵法的实施效果,不能表明王安石变法起到了强兵效果,排除D。
12.有学者认为,就疆域的广度而言,宋代所完成的,与前代相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比拟的。作者意在说明宋代 (  )
A.武人擅权问题的解决
B.统治疆域广度的收缩
C.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
D.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解析】选D。据材料“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内统治,注重防范一些弊端的出现。自宋朝之后,中国历史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分裂的局面,这说明国家的治理能力得到提升,故选D;材料强调宋朝的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解决武人擅权问题只是国家治理的一小部分,排除A;材料“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比拟的”强调宋朝对内统治的能力,而统治疆域广度的收缩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B;材料“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比拟的”强调宋朝对内统治的纵深层面和控制力度加强,即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C。
13.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 宋仁宗此举意在(  )
A.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
B.构建权力的制衡机制
C.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
D.提高监察谏议的效率
【解析】选B。据材料“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 可知,宋仁宗通过对台官言事簿的录制与枢密院的监督,让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制衡,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增加朝廷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所以是为了构建权力的制衡机制,故选B;台谏系统属于监察机构,和中书门下以及枢密院之间不存在分化事权的关系,排除A;据材料“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可知“监察官员的权力”并没有被限制,依然有监察权,排除C;多部门彼此监察并不一定能提高监察谏议的效率,可能会降低效率,排除D。
14.在官吏选拔中,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而到了宋代,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选送,即参加科举考试)”。此例一开,工商业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者不计其数,其中佼佼者,如商人之子冯京,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后官至参知政事。这一变化 (  )
A.导致南北分卷
B.给政治增添活力
C.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D.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唐朝规定商人及其亲属不得参与科举,宋朝放开了这一限制,有利于扩大科举参与人员,即“工商业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者不计其数”,体现了参与政治的基础扩大,为政治增添活力,故选B;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导致人才多向南方集中,故而采取南北分卷,排除A;科举制是官员选拔制度,与官员考核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
15.在士大夫的引导下,宋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家族制度。在这些家族中,也有利用血缘和伦理道德为规则设立的等级制。其中位居高位的是家长、房长和族长。一些族规甚至规定:“子孙受长上诃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据此,这类族规 (  )
A.丰富了官僚政治的内涵
B.便利了政府对世家的控制
C.造成了家族内部的封闭
D.有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解析】选D。据材料“也有利用血缘和伦理道德为规则设立的等级制”“子孙受长上诃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可知宋代独特的家族制度体现了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色彩,并且族长可以通过族规将儒家教化向普通族人推广,有利于社会基层秩序的稳定,故选D;地方的家族不属于国家政府官僚体系,排除A;宋代的家族等级制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准则,强化了族长对基层普通家族的控制,不利于政府对地方大族的控制,排除B;儒家伦理道德在家族内部的推广有利于凝聚家族关系,促进家族内部的交流,排除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30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同学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搜集的相关史料
人 物 生平概况 对“王安石变法” 的认识 史料 来源
司 马 光 1019—1086年,尚书左仆射 变乱旧章,兴害除利,舍是取非。其尤病民伤国者 司马光 《传家集》
朱 熹 1130—1200年,理学家 “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才作参政第二日,便专措置理财,遍置回易库,以笼天下之利” 朱熹 《朱文公 文集》
何 乔 新 1427—1502年,刑部尚书 安石之意,盖以欲行王政,当先致富强。而宋之中叶,帑藏耗竭,兵卫寡弱,不足以有为也。于是以其所学于古者,而施于政,凡可以富国强兵者无不为…… 何乔新 《椒邱文 集》
胡 居 仁 1434—1484年,思想家 王介甫保甲法非不善,但小人为官,虐害百姓,训练频数,有违农时,骚然成扰,民不堪苦,若得人行之,因农隙田狩以讲武事,有何不可 胡居仁 《居业录》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上述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9分)
答案:(1)司马光: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其病民伤国。
朱熹:批判王安石变法与民争利,加重百姓负担。
何乔新:肯定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但认为其错在盲目仿古。
胡居仁:肯定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但认为其错在用人不当。(9分)
【解析】第(1)题据表中“兴害除利,舍是取非。其尤病民伤国者”可知,司马光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其病民伤国;据表中“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以笼天下之利”可知,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与民争利,加重百姓负担;据表“欲行王政,当先致富强……其所学于古者……凡可以富国强兵者无不为……”可知,何乔新肯定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但认为其错在盲目仿古;据表“王介甫保甲法非不善,但小人为官,虐害百姓……若得人行之,因农隙田狩以讲武事,有何不可”可知,胡居仁肯定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但认为其错在用人不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士人对王安石变法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2)原因:明朝有与北宋类似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财政负担较重、边疆治理问题等);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6分)
【解析】第(2)题首先比较明朝士人与司马光和朱熹的观点的不同之处,结合第(1)题可知,明朝士人对王安石变法既有肯定又有批评。其次结合明朝时代特征分析原因。从明朝士人肯定王安石变法可知,他们认为变法是挽救社会危机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良策,得出明朝有与北宋有类似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财政负担较重、边疆治理问题等);从何乔新肯定王安石变法的富国目的,得出明朝商品经济发展;从明朝士人对王安石变法的方式和损害百姓利益的批评,可知他们主张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得出明朝经世致用思想流行。
17.(15分)(2024·如皋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上三等户要按户等轮流到政府履行名目繁多而轻重不一的职役。但当时的官吏豪强可以通过免役特权逃避差役,城镇居民、僧尼、女户和单丁户等也都有免役权。因此,各种差役负担极重,很多人家往往因此倾家荡产。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开始推行免役法。熙宁九年(1076年),各地上缴司农寺的免役钱多达10 414 553贯硕匹两,而总支出为6 487 688贯硕匹两,剩余3 926 865贯硕匹两,这些成为国库的重要收入。免役法实行后,各色农户都要出钱,据记载,乡间下户一般每年纳役钱几百文到一两千文不等,还要征收二分“免役宽剩钱”,而实际征收却超过二分,这些无疑加重了贫苦农民的负担。免役法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一些特权阶层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摘编自游彪《宋史:文治昌盛 武功弱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推行免役法的背景。(5分)
答案:(1)背景:差役制度存在弊端;民众差役负担沉重;北宋积贫积弱。(5分)
【解析】第(1)题关于推行免役法的背景,根据材料“当时的官吏豪强可以通过免役特权逃避差役,城镇居民、僧尼、女户和单丁户等也都有免役权”可得出差役制度存在弊端;根据材料“各种差役负担极重,很多人家往往因此倾家荡产”可得出民众差役负担沉重;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北宋积贫积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推行免役法的影响。(10分)
答案:(2)影响:使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贫的局面;增加了贫民的负担;引起了特权阶层的不满。(10分)
【解析】第(2)题关于影响,根据材料“这些成为国库的重要收入”可得出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乡间下户一般每年纳役钱几百文到一两千文不等,还要征收二分‘免役宽剩钱’”可得出增加了贫民的负担;根据材料“……特权阶层……强烈反对”可得出引起了特权阶层的不满。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十 两宋的政治和改革(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