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定居的农业社会),有行国(游牧社会)……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主要反映了( )
A.北宋积贫积弱无力对抗北方民族政权
B.北方民族政权向中原农耕地区拓展
C.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具有强烈忧患意识
D.北方少数民族业已完成封建化进程
2.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3.东晋时设有检校御史,属于拥有实权的常设正官。但隋朝及唐前期,在正式官职前加“检校”二字使其成为代理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唐中期后,“检校官”逐渐成为虚衔和加官。到宋代形成了检校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至国子祭酒、水部员外郎的十九阶体系。检校官制度的变化( )
A.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策略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折射出集权政治发展趋势
D.推动官僚体制的完善
4.下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部分举措。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举措 概要
均输法 增设发运使,总握东南六路财务,同时主管茶、盐、酒、矾税收
免役法 大量裁减州郡役人以及额外奉应官员的种种陋规
农田水利法 官吏对农业耕作技术或水利修建工程向官府“各述所见”,凡有功者,给予一定奖励
A.全力裁减开支 B.重视改善吏治 C.推行重农抑商 D.重在增加赋税
5.《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 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 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6.宋太宗曾下令两浙、岭南、福建各州官员鼓励百姓种植粟、麦、豆、黍等杂粮,江北诸州鼓励农民广种粳稻,种子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供应。这一举措得以实施是基于(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劳作方式的改进
C.分裂局面的结束 D.民族交融的加强
7.南宋大多数时期,枢密院处于宰相的控制之下,“至开禧(宋宁宗年号,1205—1207年),以宰臣兼使,遂为永制”。据统计,在南宋王朝的150多年的时间内,三省长官和枢密使连续不兼职的时间仅十五六年。这一调整( )
A.解决了严重的冗官冗费问题 B.反映出专制皇权统治的衰落
C.有利于提高决策与行政效率 D.是重文轻武政策破产的标志
8.下表为宋代熙宁十年(1077年)政府财税收入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税种 岁入(万贯) 百分比(%)
两税(税钱) 558.6 8.9
两税(实物) 1462.7 23.3
盐、茶、酒税 2192.4 35.0
商税 868.8 13.9
市易 133.2 2.1
坊场钱 602.7 9.6
市舶 54 0.9
金、银、铜税 397.3 6.3
总计 6269.7 100
A.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B.范仲淹改革成效显著
C.工商税收成为重要税源 D.“冗费”现象得到缓解
9.“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官职名称),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太祖始削外权……令文官权知”。材料表明宋初( )
A.放松社会管控 B.机构权力分散 C.加强地方控制 D.边防压力减轻
10.急脚递铺是北宋时最机要的递铺,“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神宗时又设“金字牌急脚递”,金牌“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军情由皇帝亲自处分后,三省、密院不得与闻,而直达军前。这反映了当时( )
A.崇文抑武的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专制皇权的加强 D.枢密院职能调整
11.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图中a、b、c处分别对应的是( )
A.尚书省、三司、三衙 B.中书省、财政、太尉
C.门下省、三司、太尉 D.中书门下、财政、三衙
12.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是( )
实际支给 还贷数 实际价值
1000文 1200文(借钱还钱) 1200文
120斗(借钱还粮) 2400文
A.加强人身控制 B.放松经济控制 C.税收的公平化 D.实物的货币化
13.唐朝时地方藩镇在京师设立进奏官,负责联络朝廷和藩镇的公务往来,同时收集各种情报传递给藩镇。北宋时进奏官由中书门下从文官中选任,最多时有一百多人,办公经费全部由中央负责,传递给地方的信息要经过审核。北宋时进奏官的变化( )
A.体现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B.反映中央集权的强化
C.导致冗官冗费局面的出现 D.体现重文轻武的国策
14.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
A.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
B.有效地改变了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地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D.为此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埋下制度伏笔
15.“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16.北宋前期,宗室(皇族)近属统一居住在封闭式的宫宅之中,出入要经批准,不得私见宾客。宗室可获高官厚禄,按官阶参加朝会,但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出任实职差遣。神宗以后规定,宗室不得拜为宰相,不得任试官、学官等。上述规定( )
A.遏制了权臣专制 B.有利于防止皇权旁落
C.打击了豪强势力 D.加剧了皇室内部矛盾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的“吏治”
材料一
宋朝初年,太祖和太宗对于贪赃枉法官吏实行严厉打击的政策,《宋刑统》显示,相关吏治法律条文严密。然而“人治”却逐步僭越“法治”,宋代统治者常常运用赦免,两宋三百余年间,各种赦免活动近千次。宋初较为清明的吏治状况渐为破坏,开始呈现一片贪腐之象。官吏贪腐现象成为宋代思想家和朝廷大臣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宋朝部分杜绝官吏贪腐的主张
主张 人物
“艰难选举, 使入官不滥。” 王禹傅
“精选廉干中正之人”为官 包拯
“天下之治, 由得贤也。天下不治, 由失贤也。” “官吏有犯入人罪者, 则终身弃之。” 程颐
“酌量省免, 免虚费于利禄, 仍均济于职官。”“惩吏奸以明赏罚。” 柳开
“任贤使能以清官曹。” 陈亮
材料三
有学者问陆九渊:“荆门之政何先 ”象山对曰:“必也正人心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聂亮《陆九渊对吏治腐败的批判与治理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官吏贪腐现象受到思想家和朝廷大臣普遍关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人杜绝官吏贪腐的主张,并提出你的见解。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北宋统治有何影响?
(3)宋仁宗是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后结果如何?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封城位于中国的心脏地带,由道路、河流和运河与各地相连接,这使得肥沃的南方、东南地区的粮食和其他商品可以很容易地被运到京城;开封城的规划比之前更加开放,有人居住的街巷和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甚至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化的郊区。在这个地方,有权势的人、富人、有教养的人、追求时尚的人以及四处谋生的流浪者都混住在一起,成为城市人,在这个地方,金钱、房产和经济上的成功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京城,开封还有不足之处,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敢在开阔的华北平原上选择城市并将其定为都城,因为这样易受北方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而且难以防御。
——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开封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开封作为都城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定居的农业社会),有行国(游牧社会)……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可知,作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和西夏,原本属于游牧民族,发展游牧文明,现在却在其地有了定居的农业社会,说明其发展了农耕文明,这表明北方少数民族争取正在向中原农耕文明区进行拓展,B项正确,材料并无表明宋朝政权能否抵抗住北方民族政权的入侵,而是反映了北方民族政权向中原农耕地区拓展,排除A项;仅凭材料的一则史料记载不足以说明整个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排除C项,北方少数民族业已完成封建化进程说法过于绝对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敕书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材料提到敕书抄录多有差错,导致地方官员在落实敕书诏令时,存在失当的现象,故令刑部摹印颁行,敕书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有利于政令的传递,上下一体,减少失误,故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敕令更加规划化,其推行范围并未因此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众法律意识的高低,敕令的规范有利于地方官员的落实和管理,排除C项;“完善”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并非强调敕书的传递程序,而是内容的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宋专制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中“成为代理官”“逐渐成为虚街和加官”可知,检校官制度逐渐虚化,没有实质性权力,折射出集权政治发展趋势,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文官”与“武官”的比较,无法得出“重文轻武”的结论,排除A项:“检校官”的虚衔化趋势,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官僚体制的完善应该涉及行政、监察、选官等方面,材料只涉及“检校官”的虚职化,无法体现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素养。据“增设发运使官;大量裁减州郡役人;官吏……凡有功者,给予一定奖励”等可知,三条举措都有关于官吏的内容,包括设官、废除陋规、奖励官员等,可知是重视改善吏治,B项正确;材料中增设发运使官不属于全力裁减开支,这属于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推行重农抑商,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重在增加赋税,还有其它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太祖之所以将军权分散,就是吸取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通过分权设职位防止武将权力膨胀,C项正确;宋太祖实行这一制度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而不是为了加强地方军事力量,排除A项;这些制度是为了削弱武将权力,和削弱宰相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提高文官地位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格局的局面,为提升粮食产量,加强经济实力,政府对南北方的农业采取措施鼓励其发展,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国家南北的统一,而非经济重心南移所带来的政府政策,排除A项;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一直是主要的劳作方式,基本没有改变,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业的发展,没有描述民族融合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南宋(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吸收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实行分权,但南宋时期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南宋国防压力较大,因此宰相兼任枢密使有利于集权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当时国防的需要,C项正确;仅仅是丞相兼任枢密院长官无助于解决“冗官”现象,排除A项;宋代时期,封建皇权还没有走向衰落,排除B项;宰相兼任枢密使并不能说明重文抑武政策破产,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宋代熙宁十年(1077年)政府财税收入情况可知,宋神宗熙宁十年赋税收入中商业税收占比非常大,尤其是盐、茶、酒税最多,这说明当时工商业经济较发达,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朝熙宁十年政府财税收入情况,无法得出宋代赋税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A项;范仲淹改革是在宋仁宗时期,并且最终以失败告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财政收入与“冗费问题得到缓解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号权知军州事(官职名称)”“太祖始削外权……令文官权知”可得出宋代派文臣担任地方的长官,削弱地方军事武将的权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强调削弱武将,并没有放松社会管理,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没有体现机构权力分散,排除B项;当时边防压力仍然大,辽、西夏威胁边疆,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C
解析:北宋时期,通过急脚递铺、金字牌急脚递等收发情报,皇帝做出的军事决策可以不经过三省、枢密院,快速、秘密地送达军前,反映了当时专制皇权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崇文抑武政策及其深化,排除A项;中央集权的强化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而材料强调的是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军政事务的传递和保密事宜,与枢密院职能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因此图示a与中书门下对应。度支、盐铁、户部属于三司,三司主管财政,因此图示b对应财政。三衙是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对应图示c。故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实际支给“1000文”,但还贷数为“1200文或120斗(借钱还粮)”,这说明青苗法这一政策的特征是“实物的货币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身控制,而是强调“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状况,未涉及经济控制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状况,未涉及税收内容,排除C项。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中虽然提到宋代进奏官的办公经费由中央负责,但这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是否增加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因此A选项错误。由材料来看,北宋时进奏官由中央任命,传递给地方的信息要经过审核,不再是地方在中央的情报人员,这说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因此B选项正确。虽然材料提到“北宋进奏官最多时有一百多人,办公经费全部由中央负责”,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冗费局面,因此C选项错误。虽然材料提到北宋进奏官从文官中选任,但这并不能直接体现北宋重文轻武,因此D选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为宋代地方机构设置,结合所学“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长期存在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北宋如此设置,就是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而且实际效果显著,故选B项;A项中的“隋唐以来”,夸大了时序,应该为安史之乱后,排除A项;北宋地方机构如此设置有分化事权、相互监督的作用,但地方机构设置,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权力,排除C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是北宋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设计和运营引发的,不只是地方机构的设置,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
16.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北宋的宗室皇族虽拥有相应的特权,但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因为宗室力量有可能成为威胁皇权的因素,北宋的这些规定有利于加强皇权B项符合题意。上述规定主要防范的是宗室皇族而非权臣或地方豪强势力,故 A、C 两项错误;北宋的这些规定加强了皇权,抑制了宗室皇族势力的膨胀,不会加剧皇室内部的矛盾,故D项错误。
17.答案:(1)宋朝官吏贪腐现象严重;破坏了法治;贵族阶层的特权危害了社会公平;不利于民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威胁到统治;与儒家的人文精神相背离。
(2)主张: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如王禹俑、包拯、陈亮的观点;
从吏治体制和管理的角度,如柳开、程颐的观点;从加强教化、提高个人修养的角度,如陆九渊的观点。个人见解: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等。
解析:(1)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宋初较为清明的吏治状况渐为破坏, 开始呈现一片贪腐之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官吏贪腐现象受到思想家和朝廷大臣普遍关注的原因有,宋朝官吏贪腐现象严重;破坏了法治。根据材料一然而人治却逐步僭越法治,宋代统治者常常运用赦免,两宋三百余年间,各种赦免活动近千次。可知贵族阶层的特权危害了社会公平;不利于民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根据材料一“官吏贪腐现象成为宋代思想家和朝廷大臣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可知,与儒家的人文精神相背离。
(2)主张: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二“艰难选举,使人官不滥。”、 “精选廉干中正之人,为官”、“任贤使能以清官曹。”可知宋人认为杜绝官吏贪腐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根据材料二“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酌量省免,免虚费于利禄,仍均济于职官。”、“惩吏奸以明赏罚。”可知宋人认为杜绝官吏贪腐有助于优化吏治体制,加强对官员的管理。 根据材料三“必也正人心乎。”可知宋人认为杜绝官吏贪腐有利于加强教化、提高个人修养。 个人见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二“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酌量省免,免虚费于利禄,仍均济于职官。”、“惩吏奸以明赏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杜绝官吏贪腐,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等。
18.答案:(1)原因:长城自古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效;宋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防压力较大;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北宋意图恢复北方领土;北宋意图阻抗北方民族南下;传统理念的影响。
(2)功能:军事功能;宣扬理念;激励功能;凝聚人心;政权认同。
19.(1)后果:军队战斗力削弱;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积贫积弱”)
(2)反映了冗官现象。机构的臃肿,官员人数的增加,不仅造成了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宋仁宗时任用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史称“庆历新政”。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失败了。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军队战斗力下降,国家负担沉重。
(2)由“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可知官员人数众多,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财政负担加重。
(3)由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危机,宋仁宗开始了庆历新政,但最终失败。
20.答案:(1)特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城市规划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突出;人口构成复杂。
(2)不足之处:处于平原地区,缺乏地理屏障,军事防御难度大。
说明:五代时期,由于失去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王朝失去完整的长城防御机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难度降低。同时,由于开封位于开阔的华北平原上,更加容易受到北方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并且难以有效防御。而开封作为当时的国都,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更容易受到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在事实上,北宋晚期,金军就曾多次绕过开封,从其他路线南下,最终导致北宋的灭亡。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开封城位于中国的心脏地带,由道路、河流和运河与各地相连接,这使得肥沃的南方、东南地区的粮食和其他商品可以很容易地被运到京城”可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根据材料“开封城的规划比之前更加开放,有人居住的街巷和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甚至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化的郊区。”可知,城市规划开放;根据材料“ 在这个地方,有权势的人、富人、有教养的人、追求时尚的人以及四处谋生的流浪者都混住在一起,成为城市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构成复杂;根据材料“在这个地方,金钱、房产和经济上的成功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可知,城市的经济职能突出。
(2)本题是特点类与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第一小问不足之处,根据材料“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敢在开阔的华北平原上选择城市并将其定为都城,因为这样易受北方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而且难以防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处于平原地区,缺乏地理屏障,军事防御难度大。
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材料“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敢在开阔的华北平原上选择城市并将其定为都城,因为这样易受北方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而且难以防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时期,由于失去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王朝失去完整的长城防御机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难度降低。同时,由于开封位于开阔的华北平原上,更加容易受到北方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并且难以有效防御。而开封作为当时的国都,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更容易受到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在事实上,北宋晚期,金军就曾多次绕过开封,从其他路线南下,最终导致北宋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