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4-2025学年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
A.票拟赋予内阁职权提升其政治地位 B.票拟有可能架空皇权弱化君主专制
C.票拟对皇权滥用有一定的约束力 D.票拟有可能激化君相之间的矛盾
2.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明崇祯帝自缢后,清兵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与此前新朝竭力丑化前朝不同,清朝统治者认为崇祯帝是“励精图治”之君,并给予“庄烈愍皇帝”谥号,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文化专制
C.塑造政权认同 D.促进民族交融
4.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 )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 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
5.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郑和七下西洋,累计抵达30多个国家及地区。他对各地首领进行了访问,还与各地居民进行了商业贸易等,这体现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
A.规模庞大 B.技术先进 C.获利丰厚 D.和平交往
8.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败,余部逃亡海外,继续与明朝为敌,而且还与日本海盗相勾结,共同反对明朝。针对这一情况,朱元璋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据此可知,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 )
A.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 B.封建自然经济心态下产物
C.重农抑商狭隘思想的体现 D.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骚扰
9.明朝中后期,内阁逐渐从翰林院独立出来并领导翰林院,嘉靖以后,内阁首辅已成为皇帝之下、七卿之上的辅佐大臣。但在典制上,朝廷未予明确承认,《明会典》仍将内阁附于翰林院之下。这表明,内阁( )
A.是统领百官的行政核心 B.有协助皇帝批红的权力
C.与翰林院形成制衡机制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10.明成祖即位当年(1402年)八月,特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此后常设秘书官员,渐有“内阁”之称。内阁中的官员一般以“某殿或某阁大学士”作为官职名。此时的内阁( )
A.逐渐侵夺了六部的职权 B.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C.对朝政有着重要影响力 D.总揽朝政且权倾一时
11.《明史·张翰传》载:“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罢,召瀚代之。秩满,加太子少保。时廷推吏部尚书,首左都御史葛守礼,次工部尚书朱衡,次瀚。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恶守礼戆,厌衡骄,故特拔瀚。瀚资望浅,忽见擢,举朝益趋事居正。”这反映了明朝( )
A.选官制度的完善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朋党之争的加剧 D.权臣擅权的危害
12.明代内阁辅臣的选任,大多采用由皇帝直接下令决定某人入阁的形式,叫“特简”。后来,也可以由阁臣会同非内阁的廷臣推荐候选人供皇帝选择;皇帝若拿不定主意,可以抽签决定,叫“枚卜”。从阁臣的产生可以看出( )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内阁辅臣德才兼备
C.内阁辅臣权力膨胀 D.利于皇帝控制内阁
13.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这表明( )
A.内阁非法定机构B.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C.大学士地位提高D.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
14.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
秦朝 西汉 隋唐 宋朝 明朝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D.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
15.明前期,大婚、大礼、万寿、出师、制对等例行公文。由内阁直接票拟,经司礼监朱笔抄后直接下六科签署颁行。明朝中期,按照上述规则颁行的诏令在全部诏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出现“首轴专票”之现象。这一趋势表明( )
A.内阁中枢地位的强化 B.司礼监宦官专权趋势显现
C.奏折制度的有效运行 D.君相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
16.汉武帝时期,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廷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明成祖时期,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翰林学士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汉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是( )
A.成员都由文臣组成 B.都加强了君主集权
C.都是一级行政机构 D.都限制了丞相权力
二、材料题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杨慎(1488-1559),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明代重臣,著名文学家,父亲是两朝首辅杨廷和。13岁随父入京途中写出《黄叶诗》,受到首辅李东阳赏识收为门徒。杨慎24岁(明武宗正德六年即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为官清廉耿介,武宗贪玩不理朝政,他上疏抗谏无果后辞官回家。世宗(武宗堂弟,年号嘉靖)继位后他官复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中极力维护儒家伦理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他在36年戍边中,率家奴和士兵平定滇南安铨、凤朝文叛乱;到滇各地讲学授徒,致力于民族文化教育。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传唱千年,编写了诗文总集《全蜀艺文志》等;他的文献学思想自成体系,将《诗经》研究推上了考据的轨道;同时他在医药、民俗、动植物、地理等方面留有著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去世。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杨慎一生博学多才,诗文词曲都有很高成就。为官和谪戍期间政绩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摘编自《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杨慎:一生跌宕成就一代鸿儒》等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杨慎仕途之坎坷和成就之斐然作归因分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杨慎多方面的贡献。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富民沈秀(又名万三或万三秀)者,颂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朱元璋)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马皇后)谏……乃释秀,戍云南(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全境)。
——《明史》
材料二:张士诚(元末农民起义首领)据吴时,万三已死,
——乾隆十二年《吴江县志》卷五六《旧事》
材料三:沈万三后代情况表
姓名 与沈万三关系 主要事迹 资料来源
沈茂、沈旺 沈万三儿子 洪武初……建南京廊房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筑城阶,造铁桥水关诸处,费巨万计。时方征用人才,茂为广积库提举,旺之侄为户部员外郎。 《吴江县志》
沈荣 沈万三长子 初,荣父之先君子(即沈万三)游于故侍讲袁文清之门。……生于元大德七年(1306)……卒于国朝洪武九年(1376)……得年七十有一。 《沈荣甫墓志铭》
沈森 沈万三孙子 生元天历二年(1329)……卒国朝洪武九年……年四十有。 《沈茂卿墓志铭》
——摘编自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等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有关沈万三的争议点并结合上述三则史料对“争议点”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的士人是熟读诗书等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他们暂时还未进入仕途,却是进入仕途的主要阶层,是有功名的候补官员。
在明代,士人包括以下几种知识分子:进士、举人、监生、诸生等。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举人是乡试录取的优胜者。监生,即国子监学生,包括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此外还有外国留学生,即“夷生”。四种监生中,洪武初年官僚子弟比例较大,洪武以后百姓子弟日益增加,占了绝大多数。诸生,即地方府学,州学、县学的学生,他们一部分来自民间私塾,一部分来自社学。
明中叶以后,程朱理学受到强烈挑战,阳明心学兴起,王阳明、湛若水等人四处讲学,在各地创办书院,弟子遍天下。他们不仅仅关注学问,而是学问,政治并重,今天广为流传的格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东林书院讲学的宗旨。从城市到乡村,尤其是在乡村,他们是有功名的头面人物,即社区和宗族组织的首领。
——改编自毛佩琦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士人阶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士人阶层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明太祖阐述废宰相的原因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三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对明初废宰相的做法进行了尖锐批评。他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摘自《明夷待访录·置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汉、唐、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太祖与黄宗羲两人对废宰相做法不同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这一信息可得出,内阁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约束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内阁政治地位的提升,故排除A项;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不会架空皇权,故排除B项;明代已经没有丞相,故排除D项。故选C。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和清朝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且南下征服了中原,符合模式三,两朝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项正确;两宋时期,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北魏符合模式二,但是其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北魏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完成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清兵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清朝统治者认为崇祯帝是'励精图治’之君,并给予'庄烈慜皇帝’谥号,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可知,清朝统治者对明崇祯帝给予褒扬,这有利于塑造政权认同,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文化专制,材料中的做法是为了塑造政权认同,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因地制宜,加强国防力量,从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马政举措的主旨并非是形成民族交融局面,更不是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排除BC项; 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可知,西方航海业和中国航海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郑和航海的目的不是为了拓展市场而是宣扬国威,必然难以持久,而西方的航海家们则以经济目的为主,有更为持久的动力,C项正确;中国人并不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郑和就是一个例子,排除A项;中国政府之所以不能持久的支持远洋航线,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眼里这样是不值得的,根源还在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上,排除B项;就郑和与西方航海的技术上比较,西方并没有在技术和装备上的优势,排除D项,故选C项。故选:C。
6.答案:D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①②③④均属于明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均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郑和七下西洋,累计抵达30多个国家及地区……”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地区之间的交往,同时郑和船队是友好且和平的访问,C项正确;从题干中,不能得出船队规模,也不能得出技术状况,排除AB项;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不是为了开拓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A
解析:“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意思是说朕认为这些沿海的通道可以和外邦联系,所以要禁止其中的来往,即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故选
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残余反动势力与倭寇勾结,所以实行了海禁,且中国古代一直是自然经济主导下的农业社会,为什么偏偏是明朝产生了海禁,很明显B项解释不了海禁实行的原因,排除B项:据材料,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出于政治安全方面的考虑,和重农抑商(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张士诚等反动势力和日本海盗并不属于西方殖民势力,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明朝中后期,虽然内阁地位很高,但在制度上仍然把内阁看作皇帝的顾问班子,实际大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表明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D项正确;据材料“在典制上,朝廷未予明确承认”可知内阁并非统领百官的行政核心,排除A项;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拥有协助皇帝批红的权力,排除B项;内阁与翰林院之间并不是制衡关系,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成祖即位当年(1402年)八月,特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此后常设秘书官员,渐有‘内阁’之称。”可知,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说明此时的内阁朝政有重要的影响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内阁逐渐侵夺六部职权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排除B项;明代的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总揽朝政且权倾一时”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很大权力,可以决定官员的任免,据所学可知,内阁只是侍从顾问机构,张居正的权力显然来自于皇帝授权,这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很大权力,没有反映选官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朋党问题,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很大权力,没有反映权臣擅权的危害,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也可以由阁臣会同非内阁的廷臣推荐候选人供皇帝选择;皇帝若拿不定主意,可以抽签决定”与“明代内阁辅臣的选任,大多采用由皇帝直接下令决定某人入阁的形式,叫‘特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辅臣的选任方式有“特简”与“枚卜”,但是内阁辅臣的任命决定权,依然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些选任方式利于皇帝控制内阁,D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在清朝,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A项;本题主旨“内阁选任方式”,“内阁辅臣德才兼备”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B项;“内阁辅臣权力膨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 材料“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说明,内阁非法定机构,故A项正确;内阁首辅并非宰相,六部尚书兼任内阁阁员,并非直接行使丞相职权,故B项错误;材料“内阁大学士的宫阶只有正五品”,说明大学士地位不高,故C项错误;内阁的设背是为了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中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从汉代的中外制度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这些中央官制均是在削弱或废除相权,加强皇权,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故A项错误。表格中的政治制度是均是在削弱或废除相权,加强皇权,不能监督皇权,故B项错误。C项说法只符合明朝内阁制度,排除。故选:D。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中期,按照上述规则颁行的诏令在全部诏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出现首辅专票之现象”可知,内阁票拟权扩大,首辅权力增强,这说明内阁中枢地位的强化,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中枢地位的强化,而非司礼监宦官专权趋势显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中枢地位的强化,而非奏折制度的有效运行,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1)杨慎清廉耿介;是忠实的儒家信徒。
(2)编修《武宗实录》,平定云南地方叛乱;发展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文学成就斐然;文献学思想自成体系,医药、民俗、动植物和地理方面多有著述。
解析:
18.答案:争议点:据材料一记载,沈万三是明朝人;而据材料二记载则是元朝人。
观点:沈万三是元朝人。
理由:1368年,明朝建立,为洪武元年;据沈万三儿孙年龄可以推测出,在明军平定云南时即1382年,沈万三约百岁左右,不可能发配云南;最大可能是野史笔记把沈万三子孙的事情附会成了沈万三本人,《明史》的纂修者未加以核实,仅依据某种记载敷衍成文。
解析: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争议点:根据材料“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富民沈秀(又名万三或万三秀)者,颂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朱元璋)怒可知,据材料一记载,沈万三是明朝人;根据材料“初,荣父之先君子(即沈万三)游于故侍讲袁文清之门。……生于元大德七年(1306)。……卒于国朝洪武九年(1376)。得年七十有一可知,据材料二记载则是元朝人。观点:沈万三是元朝人。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明朝建立,为洪武元年;根据材料“乃释秀,戍云南(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全境)生元天历二年(1329)。卒国朝洪武九年可知,据沈万三儿孙年龄可以推测出,在明军平定云南时即1382年,沈万三约百岁左右,不可能发配云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大可能是野史笔记把沈万三子孙的事情附会成了沈万三本人,《明史》的纂修者未加以核实,仅依据某种记载敷衍成文。
19.答案: (1)特点:熟悉儒家经典;来源广泛;百姓子弟居多;关心时政,比较活跃。
(2)贡献:从政治角度,如凝聚宗族,宣讲乡约,辅助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社会稳定;批评时政、参政议政,进入仕途,促进国家治理。
从经济角度,如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从文化角度,如提倡早期民主,促进思想解放;创作小说、绘画、诗歌等文学作品,适应了市民的文化需要;创办书院,培养人才,发展了儒学。
从社会生活角度,如四处讲学,促进了向学的社会风气;倡导邻里互助,促进了社会和谐。
解析:
20.答案:(1)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内)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
(2)明太祖:认为宰相对皇权有威胁,故必欲废之而后快;黄宗羲:认为宰相是官僚机器当中针对皇权的调节器,废掉之后会有严重后果。
明太祖和黄宗羲对待宰相做法的观点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立场不同。明太祖站在皇帝的角度看宰相;黄宗羲则站在普通士大夫的角度。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了三公九卿制;汉朝设立中(内)外朝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2)明太祖:根据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概括出明太祖认为宰相对皇权有威胁,故必欲废之而后快;黄宗羲:根据材料“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可概括出黄宗羲认为宰相是官僚机器当中针对皇权的调节器,废掉之后会有严重后果。结合所学从立场的角度概括明太祖和黄宗羲对宰相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