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下左图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印信“中华民国之玺”;右图为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两幅图片所示政府的根本不同在于( )
A.政权名称 B.政府权力 C.权力主体 D.政权性质
2.下表是1949年与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1957年与1949年相比,可以推知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份 工业总产值 轻工业 重工业
1949 140 103 37
1957 784 405 379
A.轻工业增长速度比重工业快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一五”计划促进生产力大发展 D.变革了社会的生产关系
3.喷油嘴有着“发动机的心脏”的美誉,其制造难度远高于发动机其它零部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才能生产少量喷油嘴,无法满足国内需要。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而从上海来到成都的锦江厂生产出了“七一”牌喷油嘴,锦江厂也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基地。由此可知,三线建设( )
A.充分利用了西部的资源 B.合理调整了工业布局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 D.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
4.这一事件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这一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场改革让广大农民觉得“以前是地主的天下,现在是我们的世界”,“农民成为了真正的土地主人”。对这场改革解读不恰当的是( )
A.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B.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C.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6.有学者认为:“1954年是新中国外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英达成了互派外交代表、设立办事处的协议,建立了半正式的外交关系;调解了法越冲突,加深了中法的相互认知。”下列选项中,能为这一论断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
A.与苏联、朝鲜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会议进展
C.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D.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7.1954年,新中国开始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武汉私营工商业掀起踊跃认购的热潮,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市绝大部分私营工商业完成或超额完成认购任务。认购公债总数为元,超过预期的28.8%。据此可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C.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得到解决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具有紧迫性
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 )
A.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B.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D.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立
9.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分为工业、建筑、运输、保健、教育等11个部门,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工科类专业作为培养国家工业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专业划分和设置上更加细致,门类也更加复杂,包含工业部门、运输部门、建筑部门三大部门的142个工科类专业。这些举措(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完成 B.推动了教育合理化布局
C.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 D.实现了科研全面市场化
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11.如图是1953年发行的《创造先进工作法,提高生产!》宣传画,来自一线工人的创新层出不穷,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开展小发明,小改造,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该作品( )
A.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B.描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成就
C.展现了工人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D.体现了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12.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8年1月9日以中央政府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城乡割裂的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
A.是国民经济重大调整的结果 B.适应50年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进
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共中央作出了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举全国之力在西部的十余个省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以国防科技工业、机械与能源工业等为重点,构筑起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内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工业交通体系。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
A.解决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 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改善了中国东西部的工业布局 D.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14.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历史时期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1950年4月,陈毅在讲话中指出“处于新民主主义管理之下的上海”,依靠国内的充分供应,“物价转入稳定,脱出通货膨胀的苦海”。他指出通过这场风波,“上海正在起变化”。陈毅的讲话( )
A.成为“米棉之战”的指导思想 B.强调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助力了上海公私合营的开展 D.肯定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
16.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一切部门都要坚决削减那些可以削减的,可以推迟的,或可办可不办的事业拨款;有计划地坚决地精减冗员,节约支出;动员党政军民特别是农民注意节约粮食。这一指示( )
A.增强了中央治理经济腐败的能力 B.不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
C.为抗美援朝提供了财力物力支持 D.有利于筹集工业化建设的资金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首先是中苏关系从分裂到恶化,发展到苏联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还胁迫我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国圈。印度、日本、南朝鲜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1962年后,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一个是对基础工业注意不够。毛泽东说:第一线是沿海,包钢到兰州这一条线是第二线,西南是第三线。从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这些项目“日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胡新民《毛泽东为何决心要搞三线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特点并简要评价三线建设。
1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十堰等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魏后凯《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线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七”战端一开,国民政府规划了以川、云、贵、湘西为重心发展大后方工业的战略布局,组织了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实行了一些奖励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许多工厂在内迁途中屡遭轰炸,但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看见前面同伴被炸死……酒着眼泪把死尸抬到一边,咬着牙照旧工作”。内迁的工厂不仅填补了西部工业的大部分空白,还使大后方形成了一支包括企业家、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工业建设骨干队伍。抗战8年,内迁工厂大体上保证了正面战场的轻武器供应无虞。当时西部地区所形成的工业中心区和各地的产业优势,许多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痕迹。
——摘编自侯德础《西部地区两次开发的历史扫描》等
材料二 面对周边日趋紧张的国际环境,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到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1000亿元压缩到850亿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历史上的这两次西部开发的共同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在这次事变(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争斗……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材料二: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指出:“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摘编自《八一宣言》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中国共产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加快我国的工业化步伐时,中国的工业化条件并不是很好,存在着不少困难。就有利的条件来说,中国共产党结束了中国100余年来的政治腐败、遭受侵略、社会动荡的惨痛局面,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如果说中国工业化的有利条件是中国共产党依靠主观能动性创造的,那么不利的条件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短期内仅靠主观努力是难以消除的……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难以避免出现曲折起伏,从而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难度。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抗日方针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化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之玺”“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对比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印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政权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代表的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因此根本不同在于政权性质,D项正确;政权名称政府权力、权力主体都不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1949年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由140亿元到784亿元,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起点低,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比轻工业快,这说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故选C项,排除A项;“一五”计划虽然超额完成,但只是初步改变新中国工业化落后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并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B项;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完成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线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七一”牌喷油嘴是从上海来成都支援的锦江厂生产出来的,并不能反映充分利用了西部的资源,故排除A。我国工业化基础的奠定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故排除C。三线建设主要是为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的战争威胁,并非为了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故排除D。三线建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了工业布局,材料中喷油嘴生产从沿海扩展到西部地区,就是工业布局调整的体现,故选B。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A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B项;2021年2月25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排除D项。故选:A。
5.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即材料所述“农民成为了真正的土地主人”。土地改革实施时期是1950-1952年D是三大改造的影响,对题干改革解读不恰当,故D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促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发生于1954年,是中国作为世界五大国之一参加的国际会议,D项正确;与苏联、朝鲜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是1949年到1950年,排除A项;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会议进展是1955年,排除B项;抗美援朝在1953年取胜,排除C项。故选:D。
7.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新中国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并得到武汉私营工商业的积极响应,说明当时新民主主义政策下对私营经济的利用和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私营工商业者的踊跃认购反映了他们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持,同时也体现了新政权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合作关系,A项正确;题干时间涉及1954年,当时还未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排除B项;材料主旨“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而“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推知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反而体现资本主义工商业对于新中国正常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符合题干时间,C项正确;A项是在195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根据材料中“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可知,工科等专业数量增多,类别更齐全,层次更全面,这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故选C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教育面向工科,不利于教育合理布局,排除B项;当时属于指令性经济,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铁人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B项正确;材料反映铁人精神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坚持真理,英勇斗争”“献身科研,默默坚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根据题目描述,1953年发行的《创造先进工作法,提高生产!》反映了当时社会鼓励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价值观和实践,这符合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的社会新风,A项正确;题目描述没有提及重工业,而是强调了一线工人的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展现了工人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但是这是表现现象,没有解释其后蕴合的历史信息,排除C项;宣传画强调的是工人的创新和小发明,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取得的重大突破,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1958年中国。依据所学可知1958年1月9日以中央政府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城乡割裂的户籍管理制,这种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适应50年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国民经济重大调整是19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适应了当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并没有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国家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适应50年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不是为了推进城镇化战略,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三线建设开展前,中国的工业重心在东部,三线建设“举全国之力在西部的十余个省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有利于改善中国东西部的工业布局,C项正确;三线建设是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没有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三线建设主要发展国防工业,这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相关,排除B项;三线建设是中国从实际所面临的内外国情出发所开展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属于自身的探索成果,未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且此时中苏关系已然恶化,D项描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4月(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依靠国内充分供应后,物价逐渐稳定,体现了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D项正确;陈毅的讲话肯定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此时中国革命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1953年的三大改造推行公私合营,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D
解析:材料时间是1953年8月,1953年是“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中国的工业化缺少资金,因此中央强调各方面要节约支出,将节约所余用于工业化建设,D项正确;节约运动与治理经济腐败没有必然联系,而且要求农民节约粮食更与经济腐败无关,排除A项;节约与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并不矛盾,排除B项;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就已经签订,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1)历史因素:工业布局严重失衡,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实因素:国家安全环境的严峻。
(2)特点:主导者—由政府推动;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行业—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或基础工业),涉及领域广泛;内迁与新建相结合;数量多、规模大等。
评价:改变了工业布局;增强了国防力量;巩固国防安全等;拼搏奉献精神是宝贵财富,激励后人。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中苏关系从分裂到恶化,苏联在中国周边地区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还胁迫我周边国家,对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印度、日本南朝鲜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其次,1962年后,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这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最后,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一个是对基础工业注意不够。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加强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线建设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三线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13个省和自治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相对落后,需要加强建设。其次,三线建设投入了巨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达到了2052.68亿元。这表明,中国政府对三线建设非常重视。最后,三线建设的建设者包括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他们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形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这表明,三线建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对于三线建设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三线建设加强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三线建设为中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保障,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最后,三线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设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三线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8.答案:(1)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政策,越南战争逐步升级;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增设重兵;国防安全面临威胁;工业与科研力量比较集中,不利于备战。
(2)改变了工业布局;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有利于西部开发。
解析:第(1)问,首先要获取材料相关信息,抓住“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 再结合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即可概括。
第(2)问,要求概括三线建设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可知,三线建设一是为了备战,巩固国防安全,二是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布局和科研过于集中的不合理布局的局面,从而可知三线建设的意义;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工业产值数据和科研基地、铁路建设、工业企业的清单,即可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工业布局的作用
19.答案:(1)原因:国民政府支持沿海工业内迁;沿海地区大量工业人才迁入内地;民众坚定的抗战意志和热情。
(2)特点: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由国家计划主导建设;时间长、规模大;顾及人民的利益。
(3)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和尊严的精神;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
解析:
20.答案:(1)变化:从反蒋抗日到主张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背景: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2)有利条件: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
不利条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争斗。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可知,从反蒋抗日到主张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背景:根据材料“1935年”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努力:根据材料“西安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国共合作事宜可知,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根据材料“1937年7月15日,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基本主张,并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保证可知,发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根据材料“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可知,改编红军:根据材料“为了尽早实现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还主动积极动员国民党内各种势力停止反蒋,一致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得以实现”可知,动员国民党内的各种势力一致抗日。评价:根据材料“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西安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国共合作事宜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候,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从国家与民族大局出发,及时调整抗日方针,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这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根本的保障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