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监督宰相执政 C.明确三省分工 D.完善中枢体制
2.贞观年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议,发布了征召中男(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子)入伍的诏令。而魏征认为这是“竭泽而渔”,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当时魏征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兵部
3.城市之中,大多划分为坊里,一个一个方形聚落,考古所见北魏洛阳、唐代长安,均是如此布局。今日日本平安奈良城市以“町”为单位(意为平整的田界小路),犹存唐代遗风(如图)。材料最能说明( )
A.唐朝实行开放政策 B.城市建筑风格的继承
C.中华文明影响力大 D.盛唐时代的繁荣昌盛
4.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
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5.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6.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7.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曾颁布诏书:“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庄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如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如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据此,下列选项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做法为后世推行均田制奠定了基础
B.逾期不归的逃户土地全部没收
C.颁布该政策的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D.该政策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8.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 )
A. 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 B. 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C. 科举考试程序的优化 D. 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
9.《晋书 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
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 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
10.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C.江南自然资源丰富 D.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11.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提倡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写“词必已出”“文以载道”的新散文。这场运动持续到宋代,历时二百多年。这场古文运动( )
A.恢复儒学正统地位 B.有利知识阶层壮大
C.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D.满足封建统治要求
12.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初唐时期 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中期 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唐朝后期 “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 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13.在浙江海盐县,隆庆时人钱薇说:“邑城南境人以钱为租,地每岁八百,肥者千。”在松江地区,嘉靖、隆庆年间,大学士徐阶在华亭县岁租银九千八百余两。这反映出,当时江南( )
A.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B.农民人身依附松弛
C.地方收入逐渐增加 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14.“饮酪”一直是胡族典型的饮食习惯,汉族人鲜有饮酪者。十六国北朝时期,饮酪才慢慢在北方汉族社会生活中普及。这一变化表明( )
A.北方民族交流加强 B.胡族饮食结构更科学
C.南北经济联系扩大 D.中原畜牧业发展迅速
15.唐朝虞世南称隋文帝“克定江淮,一同书轨,率士黎庶,企仰太平”,其意在称赞隋文帝( )
A.修建驰道 B.实现国家统一安定
C.统一文字 D.出兵收复江淮失地
16.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显赫家族的有56人,占76.7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 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与察举制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出身上层具有入仕优势
二、材料题
17.中国古代王朝重视民族政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北魏和唐代的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18.某同学为研究唐代经济地理格局变动的问题,搜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杜甫在夔州(今四川)的诗作,其中有3首涉及畬田,其一曰“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大约80来首述及手工业制品;还有不少对商船的描述,如《夔州歌十绝句》写到“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摘编自卢华语《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材料二
学者对省志的记录进行统计
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云南 合计
汉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56
三国 2 10 1 1 1 1 3 3 2 24
晋 4 1 2 2 3 1 2 1 16
南北朝 1 3 8 4 2 1 1 20
隋 9 4 3 1 1 1 2 4 2 27
唐 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253
——据冀朝鼎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唐代经济地理格局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唐代经济地理格局变动的影响。
19.“玄武门之变”
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1908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其中描述了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的故事,“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据此能够确认的玄武门之变的史实有哪些?
(2)指出上文所引两则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是代表当时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农学经典,宋代的《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囊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明代的《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是传统农学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入之前,中国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1900—1903年,罗振玉编纂刊印了《农学丛书》。该丛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书和部分国外农书,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趋向.1924年,万国鼎等人编著的《中国农书目录汇编》是第一部对中国古代农书进行系统分类编目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部于1955年提出整理祖国农业遗产,决定在南京农学院设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该研究室成立后,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氾胜之书辑释》《陈男农书校注》等书,得到了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高度评价:后来、研究室又以古代农书为主要资料,编写了中国首部综合性农业科技史著作—《中国农学史》。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轰动,被誉为农史学科领域的里程碑。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编写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以来农书整理变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掌管诏令的草拟颁发和对诏令的审核封驳,目的是使两个机构相互监督和协调,从而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不能“舍已从人”,运行不久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唐太宗又增设政事堂,让中书、门下两省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再去实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使中枢体制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未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书、门下两省,未反映三省分工,故C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政务执行,因此根据材料“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可知徵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门下省,B项正确,排除AC项;兵部负责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今日日本平安奈良城市以‘町’为单位,犹存唐代遗风(见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长安城平面图与日本平安京平面图城市布局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城市交通四通发达,犹如棋盘一样;宫城都位于京城北部的中央,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城市规划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日本平安奈良城市建造时参考了唐代的都城建造风格,说明中华文明影响力大,C项正确;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日本参考了唐代的建造风格,而非“继承”,排除B项;材料与“盛唐时代的繁荣昌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所给出材料中“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表明,唐代的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相权对君权的制约,“行政效率有所提高”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政治体制为君主专制,“民主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匈奴人刘渊说自己是汉朝的外甥,汉族的兄弟,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材料表明北方民族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汉匈和亲是汉朝时期,而材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普遍”说法错误,这一时期是民族交融的大发展时期,排除B项;材料只是民族交融的发展,而统一的条件还需要经济、政治等条件,不能得出统一条件逐渐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说明唐太宗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故C符合题意;材料“惟贤是与”说明唐太宗用人并非单凭血缘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突出说明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没有涉及唐太宗革故鼎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后周世宗对造成战乱逃亡的农户给予的土地政策支持,主要是为了稳定小农经济,进而增加财政收入,C正确;均田制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推行了,A排除;B说法与材料“其庄田除本户坟莹外冲突,排除;材料未涉及抑制土地兼并问题,D排除。故选C。
8.答案:C
解析:根据“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可以看出,明朝进一步优化的考生应考的流程,不让考生因盘缠问题,而耽误考试,C 正确;材料只涉及考生,而不是民众,排除 A;材料涉及的是考试过程,而不是官员素质,排除 B;材料中所涉及的人员并没有扩大,还是“生员、举人”等人,因此基础并没有脑大,排除 D。
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曹魏时期战乱多,大量人才因为战争流离失所,不知所踪,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九品中正制,这说明九品中正制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同时依据材料可知,该制度“犹有乡论余风”,是传统的体现,因此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乡邑清议不拘爵位”可知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并非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不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并未消除察举制的弊端。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A项正确;水利工程的修建、自然条件优越及政府的重视是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提倡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写‘词必已出’‘文以载道’的新散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抛弃骈文的文章形式,主张使用新散文。新散文更加强调表达真情实感,促进了唐宋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儒学自汉武帝以后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尽管魏晋以来受到佛道二教的冲击,但主流地位仍在,排除A项;韩愈等人所发起的古文运动与知识阶层的壮大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古文运动的影响只是局限于文化上,没有完成封建统治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A
解析: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从唐初“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到唐中期需经过户部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再到唐朝后期有过犯罪经历的举人,不得参与科举考试,否则严惩举送官和考试官,这些变化反映出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A项正确;唐代科举考试的审查、举送环节不断规范,不能说明“儒学衰败”刺激了科举变革,B项错误;科举并非唐代入仕的唯一通道,C项错误;科举报考资格的规范化,不能说明当时的社会流动性加强,D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材料“在松江地区,嘉靖、隆庆年间,大学士徐阶在华亭县岁租银九干八百余两”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故D正确;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B说法片面,排除;题干强调的并非地方收入,故排除C。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胡族饮酪习惯逐渐在北方汉族社会生活中普及开来,这表明北方民族交流加强,故选A项;材料没有对饮食结构进行评价,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方社会生活,不涉及南北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克定江淮,一同书轨,率士黎庶,企仰太平”是指隋文帝的贡献,它赞扬了隋文帝实现国家统一安定,B项正确;修建驰道属于秦朝,排除A项;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察举制通过举荐选官,科举制主要根据才学选官,选官方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故A项错误;科举制仅是一种选官制度,无法消融阶级差别,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录取名额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显赫家族的有56人,占76.71%”可知,出身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故D项正确。
17.答案:(1)内容: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2)方式: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
(3)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改姓为元”可知改汉姓;根据材料“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可知穿汉服;根据材料“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可知说汉话;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可知通汉婚。
(2)方式: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藏”可知和亲;根据材料“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知会盟;根据材料“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可知册封;根据材料“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知设置机构。
(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理;推动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等角度分析作答。
18.答案:(1)材料一作为文学史料,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状况;但文学史料具有一定夸张性,需要其他史料互证。。
材料二是二手文献史料,是学者对原始档案史料的统计研究,可用来佐证唐代统治者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视。
(2)①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②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9.答案:(1)史实: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兄弟;李渊并未参与玄武门之变。
(2)类型:史书与文学作品。(官方史料与民间史料)
价值:《旧唐书》是五代时期编成,代表了后世的官方评价,流传更久,对玄武门之变的传统评价影响很大,更具有权威性。《唐太宗入冥记》成文的时间更早,是当时的一种民间看法,但属于近代新发现的新史料,相对于《旧唐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解析:(1)史实:据材料“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可知,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兄弟;据材料“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可知,李渊并未参与玄武门之变。
(2)类型:据材料“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可知,是官方史书;据材料“1908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可知,是文学作品。
价值:据所学可从《旧唐书》是五代时期编成、代表了后世的官方评价、流传更久、对玄武门之变的传统评价影响很大、更具有权威性、而《唐太宗入冥记》成文的时间更早、是当时的一种民间看法、但属于近代新发现的新史料、相对于《旧唐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等方面分析。
20.答案:(1)表现:农书出现早,形成农书编写的优良传统;农书数量增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农书涉及地域由北方扩大到全国。
原因:农业不断发展;农本思想与重农政策;西方知识传入。
(2)从个人行为到国家事业;从资料搜集整理到农学史研究;从学习国外到产生国际影响。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农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可知,农书出现早,形成农书编写的优良传统;据材料可知,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到“宋代的《陈农书》”、“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农书数量增多,且农书内容越来越丰富,如《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王祯农书》“寰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农书涉及地域由北方扩大到全国。第二小问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为农书的编写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封建政府普遍实行重农政策,推动了农本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影响,农书的编写正是农本思想和重农政策的体现;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教士东来,西方的农业知识传入中国,影响了《农政全书》“收录了西方水利”相关内容。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罗振玉编纂刊印了《农学从书》”、“万国鼎等人编著的《中国农书目录汇编》” “农业部……在南京农学院设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可知,清末农书整理是个人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变为国家事业;据材料“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书和部分国外农书”、“编写了中国首部综合性农业科技史著作—《中国农学史》”可知,清末农书整理主要是资料搜集整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到农学史研究;据材料“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轰动,被誉为农史学科领域的里程碑”可知,从学习国外到产生国际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