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同步练习
1.1917年,绥远疫病蔓延至山西省时,山西省长阎锡山设立防疫总局,聘请20多位外国医生协同中医专家检疫正太路铁路沿线客货运输,并派人以分发白话文广告小册、演讲等方式深入农村宣传防疫知识。此举( )
A.阻碍铁路的正常运营 B.缓和了各军阀之间的矛盾
C.遏制疫情在山西扩散 D.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下列对中国古代医药典籍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书于东汉的《黄帝内经》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B.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记载针灸铜人教学模型使用
C.《本草纲目》正名为纲,释名为目,集中药学之大成
D.《温疫论》记载时人以牛痘接种法防治天花效果较好
3.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 )
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受到了外来宗教的援助
C.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 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4.诺贝尔奖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 )
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 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
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 D.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
6.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享受社会福利群体扩大 D.全面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7.1965年,毛泽东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无固定薪资、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大量涌现。乡村医生的涌现( )
A.促进了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 B.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C.解决了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 D.有助于人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8.1947年,西满地区(今辽宁锦州与河北山海关交界处)鼠疫流行,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按照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制定防疫工作计划,培养防疫人员,注意在城市清理垃圾,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在乡村开展卫生保健和卫生清扫运动。不久后即战胜鼠疫。这反映了当时东北解放区( )
A.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得到完善 B.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C.人民群众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D.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9.中医药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对疫情,我国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圣”张仲景著《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秦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编订的药典
10.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曾经饱受疫病的折磨。人类改变了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状态的发现是( )
A.牛痘接种法 B.巴氏消毒法
C.青霉素 D.青蒿素
11.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C.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 D.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12.高二年级的易明同学在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并做了以下记录:“兔……肉【气味】辛,平,无毒。……【主治】补中益气……”易明同学查找的书最有可能是
A.《九章算术》 B.《石氏星表》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3.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其在治愈疟疾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源自东晋葛洪的中医治疗学专著《肘后备急方》,与此书性质相同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皇帝内经》
D.《本草纲目》
14.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C.涉及医保、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明代,从1368—1644年,总计约277年间,共计发生了75场较大范围瘟疫。瘟疫发生之后,明王朝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自然承担起了应对瘟疫,赈济民众的重任,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对于各地出现的包括疫情在内的灾情,明朝中央政府要求各地方官员必须迅速上报,以便上级部门采取及时的对策。对于报灾不实的官员,常常加以处罚:免除疫区正官进京朝觐,以保证救灾的领导力量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正常运作,同时派员赈济,督促地方官员,协调救灾工作:明王朝设有专用的救灾仓储制度,为包括疫灾在内的灾害提供固定的物资保证:太医院、医学与惠民药局,是明朝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明政府注重对医疗机构的创制和整顿:在疫灾出现时,明朝皇帝常常下令中央和地方官员要“修省”,甚至皇帝下“罪己诏”,举行祈祷和祭祀活动。
——摘编自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
材料二 1518年,英国政府通过了防疫法令:要求伦敦患病住户必须在家里的窗户上放置几束麦秆40天作为明显标志,家人上街时必须手持白色木棒来标明身份。与此同时(1518年),王室效仿意大利城市做法,专门出资在英国医科大学特设公共卫生事务咨询中心来加强公共卫生方面的咨询服务。1570年,开始在剑桥和施鲁斯伯里地区推行家庭强制隔离措施;建造疫病收容所对特殊人员进行专门隔离;同时委派专门人员监督这些家庭等;1583年,伦敦市政当局规定对瘟疫患者隔离1个月;严禁举行公共葬礼;要定期清扫街道;将流浪人员及时驱逐出城等。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防疫对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比较重视解决和瘟疫相关的社会问题(如乞丐流民问题),从而使防疫体制显得相对完备,这也是近代英国之所以能成为欧洲防疫最得力的国家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国政府的“防疫”对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救灾体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防疫措施的特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7年,顾方舟带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1957年,顾方舟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成功定型,并发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离与定型》。这项研究,是我国首次用猴肾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出病毒。以此研究为标志,顾方舟打响了攻克脊灰的第一战。1960年,顾方舟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顾方舟和同事们决定自己先试用疫苗。顾方舟面临着一个他一直担忧的问题一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种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顾方舟咬了咬牙,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拿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做试验!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很快,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摘编自徐源《病毒学家顾方舟:一生只为一件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方舟对中国医学现代化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方舟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参考答案:
1.C2.C3.C4.B5.A6.B7.A8.D9.B10.C11.A12.C13.A14.A
15.(1)措施:严格的疫灾信息上报制度;人力组织的保证制度;救灾防疫物资的保障制度;官方医疗体系的创制和整顿制度;对上天的祈祷和祭祀制度。
形成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2)特点:政府主导;重视法治建设;强化隔离措施;注重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防治结合。
16.(1)贡献: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在中国境内消灭脊髓灰质炎。
(2)时代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同步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