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45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临沂模拟)晋史学家习凿齿言:“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这表明三国鼎立的出现 ( )
A.造成政局长期的动荡
B.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
C.削弱了吴蜀两国实力
D.具备客观的地理条件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前,尽管东汉王朝名义上还存在,但其统治实际上已经瓦解,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分裂。
(2)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
2.饮食在汉赋中主要作为礼制的承载体出现,描写饮食的作品数量较少;而到曹魏时期,邺下文人集团则有大量的饮食诗文,且关于饮食的描写具有很强的写实性,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时期 ( )
A.礼制已失去其政治功用
B.个体生活受到关注
C.知识分子志向发生转变
D.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3.(2024·石家庄模拟)西晋王朝沿用了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有别于内郡的官印制度。如图为西晋王朝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的金印。这反映了西晋时期 ( )
A.地方治理体系完善
B.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C.民族交融日益增强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4.以避恶逐疫为主旨的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5.(2023·龙岩模拟)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 )
A.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
D.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6.(2023·宁德模拟)墓志号称“地下族谱”,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北朝墓志节选
出处 节选
《魏故宁陵公主墓志铭》 遥源远系,肇自轩皇(黄帝)
《魏故镇远将军秘书郎中崔(混)君墓志铭》 攸哉世禄,胤自炎皇,典岳伯夷,唯师以望
《大齐魏(懿)翊军墓志铭》 盖轩辕黄帝之苗裔
A.少数民族统治的合法性
B.政权并立下的民族认同
C.汉族文化受到大力推崇
D.血脉联系推动国家统一
7.(2024·保定模拟)南朝宋齐时期,中央由寒人担任将帅执掌机要,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高门虽仍旧担任中央最高长官,高居统治集团的顶峰,但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之手。这反映了 (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九品中正制弊端显现
C.社会结构日益僵化
D.君主集权的逐渐加强
8.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范围却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
A.商品经济发展受环境影响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南方冶金技术超过了北方
D.北方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9.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注重礼乐教化,他们祀天地、祭先圣先贤、崇祖先、祀百神等活动的频繁和虔诚程度,没有一个汉族君主能与之匹敌。他们此举意在 ( )
A.宣扬儒家思想 B.证明正统地位
C.加强思想控制 D.促进民族交融
10.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
1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建“四夷馆”接待各国归附之人;西魏宇文泰定都长安,建“六官”,仿儒家经籍书写公牍;北齐官修前朝历史《魏书》。上述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 ( )
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
B.洛阳古都的地理优势明显
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D.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
【深化点拨】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实质
它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迁都洛阳,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12.(2023·衡水模拟)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至若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钱穆先生认为这是“北方士族则几成民族意识上之团结一致”的表现。该材料意在说明 ( )
A.北方汉人民族意识觉醒
B.北方农耕文化的延续主要得益于士族
C.北方士族联合起来抵抗异族
D.北方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24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卫飒、任延等地方官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经过东汉两百余年的发展,江南的落后状况有所改变。汉末,“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中原大乱,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四散逃离,而此时“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遂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迅速结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南朝时期,地方官员在江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宋武帝时期,青州刺史申恬在防御边境的同时,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使齐地“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梁中大通二年,陈庆之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嚣。”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编户属籍”,“自是商旅流通,居人安业”。雍州刺史张邵,“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在江南开发的大潮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事迹被史家写史立传、被百家修祠树碑颂念,为后代树立了“循吏”“良吏”的楷模。
——摘编自杨钰侠《南朝地方官吏对开发江南地区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吴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地方官员开发江南的主要措施和意义。(8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透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不同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人口和物产上,农耕的“禾的世界”一直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草原的优势在于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这足以使草原与华夏成为对等的两大区域文明,忽视任何一方区域文明的影响力和历史贡献,都无法清晰解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摘编自波音《草与禾——中华文明
4000年融合史》
注:作者波音所说的“草的世界”(草原文明)是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北方蒙古草原及其两侧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者粗略地说,是长城之外的区域。“禾的世界”(华夏文明)同样不只包含狭义的平原农耕区,而是指长城之内,以农耕平原为主干,囊括了山川河湖的区域。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45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临沂模拟)晋史学家习凿齿言:“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这表明三国鼎立的出现 ( )
A.造成政局长期的动荡
B.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
C.削弱了吴蜀两国实力
D.具备客观的地理条件
【解析】选D。根据可知,“淮、沔”“长江”这种天然障碍构成了相对的均势,以致造成晋人所说的“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D正确;“长期的动荡”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未涉及对中原经济的影响,排除B;材料未涉及吴蜀两国的实力,排除C。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前,尽管东汉王朝名义上还存在,但其统治实际上已经瓦解,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分裂。
(2)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
2.饮食在汉赋中主要作为礼制的承载体出现,描写饮食的作品数量较少;而到曹魏时期,邺下文人集团则有大量的饮食诗文,且关于饮食的描写具有很强的写实性,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时期 ( )
A.礼制已失去其政治功用
B.个体生活受到关注
C.知识分子志向发生转变
D.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解析】选B。材料所述从汉到魏晋有关饮食的文学作品在数量和内容上的改变,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觉醒,说明个体生活受到关注,B正确;通过材料无法得知礼制在当时的政治功用情况,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文学创作的关注点发生变化,而不是志向发生变化,排除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3.(2024·石家庄模拟)西晋王朝沿用了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有别于内郡的官印制度。如图为西晋王朝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的金印。这反映了西晋时期 ( )
A.地方治理体系完善
B.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C.民族交融日益增强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解析】选B。依据材料“西晋王朝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的金印”和图示信息可知,氐族部落是汉晋时期归附或臣服中原王朝的边地民族,西晋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金印反映了西晋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发展,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地方治理体系完善”,排除A;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族交融日益增强”,排除C;材料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排除D。
4.以避恶逐疫为主旨的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同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都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同时在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中,江南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可见“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是各地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结果,B正确;材料提到“以避恶逐疫为主旨的端午节……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可见“避恶逐疫”的主旨其实是有所削弱的,A错误;荆楚地区不属于中原地区,且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广泛认同不代表其他各地否定本地的习俗,C错误;儒佛道合流的局面出现在隋唐时期,且各地采用荆楚之俗不能反映出儒佛道合流对思想发展状况的影响,D错误。
5.(2023·龙岩模拟)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 )
A.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
D.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解析】选D。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把持朝廷的重要官职,将庶族地主排除在外,六品以上的宰辅完全由士族垄断等,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D正确;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排除B;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
6.(2023·宁德模拟)墓志号称“地下族谱”,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北朝墓志节选
出处 节选
《魏故宁陵公主墓志铭》 遥源远系,肇自轩皇(黄帝)
《魏故镇远将军秘书郎中崔(混)君墓志铭》 攸哉世禄,胤自炎皇,典岳伯夷,唯师以望
《大齐魏(懿)翊军墓志铭》 盖轩辕黄帝之苗裔
A.少数民族统治的合法性
B.政权并立下的民族认同
C.汉族文化受到大力推崇
D.血脉联系推动国家统一
【解析】选B。由材料“肇自轩皇(黄帝)”“胤自炎皇”“盖轩辕黄帝之苗裔”等可知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通过用祖先来源自炎黄以表达华夏民族观,故选B;合法性应体现为少数民族的权力来源,材料中说明的是族群祖先来源,排除A;材料中只体现了对华夏民族观的认同,不代表就推崇汉族文化,排除C;华夏子孙并不是真正的血脉联系,排除D。
7.(2024·保定模拟)南朝宋齐时期,中央由寒人担任将帅执掌机要,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高门虽仍旧担任中央最高长官,高居统治集团的顶峰,但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之手。这反映了 (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九品中正制弊端显现
C.社会结构日益僵化
D.君主集权的逐渐加强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央由寒人担任将帅执掌机要,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但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之手”可见,贵族的权势被削弱,君主权力在增强,D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领域,排除A;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社会结构与题干无关,排除C。
8.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范围却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
A.商品经济发展受环境影响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南方冶金技术超过了北方
D.北方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选A。依据材料“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范围却不断扩大”,可以看出南北方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A正确;材料不能看出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问题,并且此时北方仍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地,排除B;材料未涉及冶金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C;材料未涉及自然经济的地位,排除D。
9.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注重礼乐教化,他们祀天地、祭先圣先贤、崇祖先、祀百神等活动的频繁和虔诚程度,没有一个汉族君主能与之匹敌。他们此举意在 ( )
A.宣扬儒家思想 B.证明正统地位
C.加强思想控制 D.促进民族交融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推崇,其目的是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B正确;题干与儒家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材料中未涉及对思想的控制,排除C;促进民族交融属于间接的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D。
10.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
【解析】选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配合均田制改革,李冲首倡实行三长制等新的地方管理制度,使农民得以趁机摆脱豪强控制,因此他们多数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D正确;A、C两项都是北魏改革的客观影响,但都与农民拥护新制度关系不大,排除A、C;材料中只是强调农民支持新制度,至于其他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材料并未反映,实际上很多顽固守旧势力是反对新制度的,排除B。
1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建“四夷馆”接待各国归附之人;西魏宇文泰定都长安,建“六官”,仿儒家经籍书写公牍;北齐官修前朝历史《魏书》。上述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 ( )
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
B.洛阳古都的地理优势明显
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D.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
【解析】选C。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以华夏自居,学习汉文化,这些现象体现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增强,C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A;北齐、西魏都城不在洛阳,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排除D。
【深化点拨】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实质
它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迁都洛阳,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12.(2023·衡水模拟)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至若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钱穆先生认为这是“北方士族则几成民族意识上之团结一致”的表现。该材料意在说明 ( )
A.北方汉人民族意识觉醒
B.北方农耕文化的延续主要得益于士族
C.北方士族联合起来抵抗异族
D.北方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
【解析】选D。根据材料“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同姓宗族之间的团结,增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D正确;材料“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强调的是同姓之间的团结,属于宗族意识而非民族意识,排除A;同姓宗族内部的团结主要是为了应对动荡和战乱的社会环境,和农耕文化的延续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士族对同姓的团结和重视,没有强调士族之间的联合,排除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24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卫飒、任延等地方官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经过东汉两百余年的发展,江南的落后状况有所改变。汉末,“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中原大乱,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四散逃离,而此时“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遂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迅速结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南朝时期,地方官员在江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宋武帝时期,青州刺史申恬在防御边境的同时,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使齐地“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梁中大通二年,陈庆之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嚣。”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编户属籍”,“自是商旅流通,居人安业”。雍州刺史张邵,“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在江南开发的大潮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事迹被史家写史立传、被百家修祠树碑颂念,为后代树立了“循吏”“良吏”的楷模。
——摘编自杨钰侠《南朝地方官吏对开发江南地区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吴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地方官员开发江南的主要措施和意义。(8分)
【解析】第(1)题原因:根据材料“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可知,两汉时期先进农耕技术的传入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材料“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可知,北人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根据材料“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迅速结合”可知,孙吴政权的得力措施;根据材料“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可知,南方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第(2)题措施:根据材料“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可知,广辟农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提高防灾救荒能力;根据材料“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嚣”可知,设立学校,教化民众;根据材料“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可知,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意义:南朝地方官员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自是商旅流通,居人安业”可知,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兴办学校推动了江南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材料“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为后世治理江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答案:(1)原因:两汉时期先进农耕技术的传入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北人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孙吴政权的得力措施;南方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分)
(2)措施:广辟农田,劝课农桑;设立学校,教化民众;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兴修水利,提高防灾救荒能力。
意义: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了江南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为后世治理江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8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透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不同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人口和物产上,农耕的“禾的世界”一直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草原的优势在于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这足以使草原与华夏成为对等的两大区域文明,忽视任何一方区域文明的影响力和历史贡献,都无法清晰解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摘编自波音《草与禾——中华文明
4000年融合史》
注:作者波音所说的“草的世界”(草原文明)是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北方蒙古草原及其两侧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者粗略地说,是长城之外的区域。“禾的世界”(华夏文明)同样不只包含狭义的平原农耕区,而是指长城之内,以农耕平原为主干,囊括了山川河湖的区域。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然后结合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相关知识,可围绕“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融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论题”,依据材料说明与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阐述”,可结合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融、少数民族汉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论证。
答案:示例:论题: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论述:中华文明在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明。其中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斗争、交流、融合扮演了重要角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他们与当地汉人杂居,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内迁游牧民族学习畜牧经验,将他们的饮食、服装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游牧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