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七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单元评估检测(七)(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九江模拟)“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  )
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2.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名委员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加固训练】
  “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现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经召开,这种职权的作用已经消失。但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本身的统一战线的作用仍然存在。”这次会议(  )
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B.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C.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D.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据统计,从 1955 年 1 月到 1956 年 6 月,共有 78 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联系和交流。根据你的判断,这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
A.周边国家和邻近国家
B.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D.不结盟运动国家
4.如表所示为“一五”计划制定期间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工业化的两则观点。这两则观点所关注的焦点是(  )
张闻天(时 任中国驻 苏联大使) 在开始时期如聘请专家勘测实际,定制成套设备,建立工人宿舍、办公室、厂房等,并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我想,在充分动员群众的基础上,甚至以募捐或发公债的方法,也是可以解决困难的
毛泽东 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这一条康庄大道
A.苏联援助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B.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的条件
C.改善劳动者生活品质的途径
D.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5.(2023·肇庆模拟)1949 年七八月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的方针,开始探索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这一方针的提出意在(  )
A.稳定全国经济形势
B.加快解放战争进程
C.平衡全国工业布局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拓展延伸】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历史意义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战线上一个重大意义的胜利。
(1)它结束了国民党统治时代自抗战以来连续12年使人民深受其苦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局面,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2)它打消了人们对共产党是否能搞好经济的怀疑,使人民政府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对巩固人民政权具有重要意义。
(3)它同时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财政经济体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6.(2023·衡阳模拟)如图是 1949-1956 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成就
D.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7.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是(  )
8.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管你住什么地方,居委会老大妈都会喊你,“没事儿了起来打扫卫生”,大家就纷纷出来,打扫自己门前那一块儿,也包括一些公共的场所……这在农村也非常普遍。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  )
A.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
B.表明医疗体系开始建立
C.弥合了城乡的发展差距
D.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9.1954 年 7 月,中央决定结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制定了“必须走出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开始全力在亚洲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相继提出解决边界问题、处理华侨双重国籍和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朝鲜和东南亚问题的解决
10.(2023·大连模拟)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11.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  )
年份 农业劳动者总数(人) 农村人口占全国比重 农业总产值指数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数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数
1957年 19 310万 84.6% 100 100 100
1978年 29 426万 82.1% 184 9 580 95.45
——根据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99》编制
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
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农村剩余人口问题严重
【加固训练】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人们衣着朴素, 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上比较拥挤,这表明了这一时期我国(  )
A.经济发展未向苏联看齐
B.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放慢
C.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
D.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大
12.20 世纪 80 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价格猛涨,原来一头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一头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机械化耕作方式已无优势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深化点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特点是分散经营,包产到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集体到个体,这适应了我国当时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它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不符合农村现代化的长远要求。
13.据1993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5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6%。”1994年,有关内容改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9%。”以上关于就业状态用词的变化反映了(  )
A.思想解放助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市场机制的无序性弊端已显现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
14.(2023·黄冈模拟)20 世纪 80 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 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 5.8∶1 调整为 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 年汇率改革(  )
A.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B.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
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
D.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
15.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到十五大四次大会所用的相关特色词汇,反映出政策演进的时代特色。中共十二大的特色词汇包括(  )
A.试验 放开 调节 私有化 体制 集约经营
B.恢复 社队 自留地 提留 集体副业 征购
C.市场化 区域经济 科教兴农 产业化 小城镇
D.初级阶段 多种经营 配套 开发 消费结构
16.下表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体育发展模式的调整。这一调整(  )
时间 体育发展模式
20世纪 80年代 在“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指引下,实行国家体委集中统一的领导,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适度超前于群众体育的发展
20世纪 90年代 1993年国家体委下发的《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竞技体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规律的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运行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任务是竞技体育的国际化、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A.不再把群众性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B.是对我国体育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C.受到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影响
D.意在推动我国经济领域的恢复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17分)(2023·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法关系
甲 1949年12月28日,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然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当时法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遂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 ——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乙 1964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重重阻力,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法方这一愿望也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轰动世界,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据沈孝泉《中法建交50年: 在大国关系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评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关系的变化。
18.(18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摘编自1987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材料二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 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
(1)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根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简要说明这封电报在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史料价值。(4分)
(2)阅读材料二,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4分)
19.(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发。第一次是“一五”时期以“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进行建设,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西部地区。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这两次西部开发都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实现的。世纪之交,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西部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
——摘编自董志凯、吴江
《我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回顾与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次大规模西部开发,任选一次加以阐释。
【加固训练】
  (2023·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 下图甲、乙、丙分别是 1954—1958 年、1959—1963 年、2001—200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史实,对示意图的变化加以说明。单元评估检测(七)(第七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九江模拟)“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  )
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解析】选D。据材料“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实行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也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故B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C错误;“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会打破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故D正确。
2.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名委员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解析】选A。题干表明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不仅来自中国共产党,还来自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成员不仅来自各民主党派,也来自人民团体,因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不只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故B错误;题干并未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和“阶级斗争”,故C、D错误。
【加固训练】
  “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现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经召开,这种职权的作用已经消失。但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本身的统一战线的作用仍然存在。”这次会议(  )
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B.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C.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D.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B。
3.据统计,从 1955 年 1 月到 1956 年 6 月,共有 78 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联系和交流。根据你的判断,这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
A.周边国家和邻近国家
B.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D.不结盟运动国家
【解析】选A。根据材料“1955年1月到1956年6月”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已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参加了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中国和周边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迎来了中国的建交高潮,A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和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排除B;殖民地国家没有外交权,我国在 1955 年 1 月到 1956 年 6 月主要是和新兴独立国家建交,排除C;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 年,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4.如表所示为“一五”计划制定期间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工业化的两则观点。这两则观点所关注的焦点是(  )
张闻天(时 任中国驻 苏联大使) 在开始时期如聘请专家勘测实际,定制成套设备,建立工人宿舍、办公室、厂房等,并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我想,在充分动员群众的基础上,甚至以募捐或发公债的方法,也是可以解决困难的
毛泽东 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这一条康庄大道
A.苏联援助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B.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的条件
C.改善劳动者生活品质的途径
D.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解析】选B。中国工业化启动时并没有经过资本原始积累,面临诸多困难,张闻天和毛泽东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资金难题的办法,即如何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B正确。毛泽东的观点并未涉及苏联援助和独立自主的关系问题,排除A;“劳动者生活品质”是两人考量的一个因素,不是关注的焦点,排除C;两人的观点均不涉及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
5.(2023·肇庆模拟)1949 年七八月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的方针,开始探索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这一方针的提出意在(  )
A.稳定全国经济形势
B.加快解放战争进程
C.平衡全国工业布局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刚刚解放时出现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此时陈云提出这一方针就是为了稳定上海的经济形势,进而稳定全国经济形势,A正确;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被基本消灭,国家的重心已经开始转向了经济建设方面,并且陈云提出的方针与解放战争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1964年开始的大三线建设是为了平衡全国的工业布局,排除C;计划经济开始于1953年,排除D。
【拓展延伸】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历史意义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战线上一个重大意义的胜利。
(1)它结束了国民党统治时代自抗战以来连续12年使人民深受其苦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局面,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2)它打消了人们对共产党是否能搞好经济的怀疑,使人民政府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对巩固人民政权具有重要意义。
(3)它同时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财政经济体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6.(2023·衡阳模拟)如图是 1949-1956 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成就
D.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从1955年到1956 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急剧上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三大改造时期,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B正确;毛泽东 1956 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从 1956 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与图表数据变化不符,排除D。
7.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是(  )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这场动乱由思想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2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故选C。
8.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管你住什么地方,居委会老大妈都会喊你,“没事儿了起来打扫卫生”,大家就纷纷出来,打扫自己门前那一块儿,也包括一些公共的场所……这在农村也非常普遍。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  )
A.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
B.表明医疗体系开始建立
C.弥合了城乡的发展差距
D.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了普通民众,这说明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故选A;新中国成立后,医疗体系开始建立,与材料时间“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不符,排除B; 爱国卫生运动缩小城乡的卫生发展差距,并非“弥合”,排除C;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了卫生领域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D。
9.1954 年 7 月,中央决定结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制定了“必须走出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开始全力在亚洲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相继提出解决边界问题、处理华侨双重国籍和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朝鲜和东南亚问题的解决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 1952 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展开。为了给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央转变外交策略,新中国开始全力在亚洲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相继提出解决边界问题、处理华侨双重国籍和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C正确;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排除A;1953 年中印就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当时朝鲜问题等尚未解决,排除D。
10.(2023·大连模拟)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解析】选B。据材料“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可知,这种变化反映出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的价值所在,支持率越高说明其意义越重大,故选B;该投票情况无法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排除A;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1972年,排除D。
11.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  )
年份 农业劳动者总数(人) 农村人口占全国比重 农业总产值指数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数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数
1957年 19 310万 84.6% 100 100 100
1978年 29 426万 82.1% 184 9 580 95.45
——根据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99》编制
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
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农村剩余人口问题严重
【解析】选D。从材料可知,1978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所需要的农业劳动人数应该相应减少,而材料表格显示1978年农业劳动者的总数比1957年有大幅增加,故反映出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故选D。
【加固训练】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人们衣着朴素, 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上比较拥挤,这表明了这一时期我国(  )
A.经济发展未向苏联看齐
B.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放慢
C.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
D.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大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借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故A错误;“进一步放慢”与史实不相符,故B错误;材料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水平低,因此国家致力于实现工业化,故C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中国人生活水平前后或者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故D错误。
12.20 世纪 80 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价格猛涨,原来一头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一头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机械化耕作方式已无优势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解析】选D。依据材料时间“20 世纪 80 年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因此对牲口的需求增大,D正确;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平均主义,人们对于牲口的需求量不大,主要是集体购买,因此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21 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
【深化点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特点是分散经营,包产到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集体到个体,这适应了我国当时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它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不符合农村现代化的长远要求。
13.据1993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5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6%。”1994年,有关内容改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9%。”以上关于就业状态用词的变化反映了(  )
A.思想解放助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市场机制的无序性弊端已显现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
【解析】选A。材料由“新安排就业”“待业”到“新增就业”“失业”,说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目标后,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C正确;材料没有思想解放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市场机制的弊端的信息,失业率符合市场体制的正常范围,排除B;D的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4.(2023·黄冈模拟)20 世纪 80 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 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 5.8∶1 调整为 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 年汇率改革(  )
A.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B.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
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
D.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1994 年,通过汇率改革,中央统一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并提高了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汇价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国出口,从而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D正确;“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夸大了我国汇率改革的作用,排除A;提高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价,能推动我国商品出口,缩小对外贸易的逆差,排除B;我国于 21 世纪初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
15.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到十五大四次大会所用的相关特色词汇,反映出政策演进的时代特色。中共十二大的特色词汇包括(  )
A.试验 放开 调节 私有化 体制 集约经营
B.恢复 社队 自留地 提留 集体副业 征购
C.市场化 区域经济 科教兴农 产业化 小城镇
D.初级阶段 多种经营 配套 开发 消费结构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二大即 1982 年,我国正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自留地和提留等说法,也在关注社队、集体副业和征购等问题,B正确;提出改革开放要大胆试验,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集约经营的是中共十四大,排除A; 区域经济和科教兴农等词汇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才出现,排除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说法最早出现是在党的十三大上,排除D。
16.下表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体育发展模式的调整。这一调整(  )
时间 体育发展模式
20世纪 80年代 在“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指引下,实行国家体委集中统一的领导,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适度超前于群众体育的发展
20世纪 90年代 1993年国家体委下发的《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竞技体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规律的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运行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任务是竞技体育的国际化、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A.不再把群众性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B.是对我国体育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C.受到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影响
D.意在推动我国经济领域的恢复发展
【解析】选C。根据材料“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可知,改革开放后体育发展模式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C正确;A说法错误,群众性体育在国家体育发展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排除A;材料的信息不能体现“初步探索”,排除B;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发展,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17分)(2023·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法关系
甲 1949年12月28日,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然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当时法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遂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 ——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乙 1964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重重阻力,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法方这一愿望也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轰动世界,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据沈孝泉《中法建交50年: 在大国关系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评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关系的变化。
【解析】首先,阅读表格文字,明确题目类型和主题;然后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国际格局、双方利益和战略选择等方面,分析中法关系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原因,如通过介绍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两大阵营的敌对、中法两国面对的问题与选择等,说明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暂时放弃承认新中国,再用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以及中国、法国和欧洲的发展和利益需求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中法顺利建交的原因;最后在简述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辩证评价中法关系的发展,明确其是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中法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分析中法关系改善对中法两国和两极格局的重大意义;整个解题过程中,注意史实准确,分析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暂时放弃承认新中国。二战结束后,冷战格局逐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国家;法国受二战破坏实力大幅下降,在经济和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0世纪 60 年代,中法顺利建交。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迫切需要扩大国际影响力;欧洲走向联合,经济实力增强,对外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力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法国的影响和作用;中法建交符合两国国家利益需求。
中法关系的变化是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逐渐演变和中法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中法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中法两国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长期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项重大的外交胜利。(17分)
18.(18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摘编自1987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材料二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 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
(1)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根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简要说明这封电报在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史料价值。(4分)
(2)阅读材料二,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4分)
【解析】第(1)题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属于文献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这份电报是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是可信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
第(2)题示例: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上甘岭战役意义、战争胜利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解说。背景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请求,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可从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志愿军战士展现了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等角度说明上甘岭战役的意义。可从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奋战下,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角度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 (1)这份电报属于文献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是可信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4分)
(2)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请求,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建议分别从朝鲜、美国、中国三个角度赋分)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展现了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奋战下,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或挫败美国的霸权政策),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14分)
19.(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发。第一次是“一五”时期以“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进行建设,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西部地区。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这两次西部开发都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实现的。世纪之交,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西部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
——摘编自董志凯、吴江
《我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回顾与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次大规模西部开发,任选一次加以阐释。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任选一次大规模西部开发进行阐释。如选择第二次西部开发,根据材料“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阐述时,主要结合“三五”时期的时间,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主要考虑中国的外交环境,以及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解,并就这一次西部开发的影响进行分析。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开展了以西南、西北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成一大批基础工程。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模式。这次开发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和改善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示例一:
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在“一五”计划期间对西部地区进行第一次开发建设。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模式。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17分)
示例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又开展了以西南、西北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成一大批基础工程。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模式。这次开发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和改善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示例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为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西部发展,在世纪之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作出第三次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采取市场主导型开发模式。这次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17分)
【加固训练】
  (2023·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 下图甲、乙、丙分别是 1954—1958 年、1959—1963 年、2001—200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史实,对示意图的变化加以说明。
【解析】图甲:这一时间段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有两个上升期,尤其是第二个阶段大幅上升,这与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开展密切相关,因而 1954—1956 年经济较快发展;继而,1958“大跃进”运动开始,工农业产量提高。图乙:这一时间段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大致呈 V 字形,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逐渐上升的原因是 1960 年国家提出“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推动经济逐步恢复。图丙:这一时间段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持续增长,这与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入 WTO 积极融入全球化等因素有关。
答案:图甲: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开展,1954—1956 年经济较快发展;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工农业产量提高。图乙: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 20世纪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经济发展;1960年,国家提出“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推动经济逐步恢复。图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入 WTO积极融入全球化等因素保证了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1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