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下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每题 1分,共 20 分)
1.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C.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
2.武则天曾经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材料体现了武则天
( )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3.生活在唐朝的百姓可能会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
A.农民用筒车灌溉田地 B.百姓去勾栏看杂技
C.餐桌上出现玉米和甘薯 D.家里摆放着青花瓷
4.“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
义。……你,才是真正的行者!”材料中的“你”出行的目的地是( )
A.新罗 B.天竺 C.日本 D.大食
5.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沉重,起义频繁。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6.宋代沿袭五代旧制,设枢密院负责军事事务,右图是宋朝枢密
院正副枢密使出身统计图,据此可知,宋朝( )
A.文臣才能略高于武将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轻视军队建设和军备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7.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定都( )
A.上京 B.兴庆府 C.开封 D.燕京
8.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
要讲述的是( )
A.岳飞抗金
B.王安石变法
C.玄奘西行
D.文天祥抗元
9.人口变化情况是衡量古代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汉唐宋三朝南北方人口对比统
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6页)
{#{QQABJLQSEkxggoiI4AkJJJaAAACBJg5CqAw032qaCwgCuQskJBCCiJCeAgaEgBGRwCBFAqEAowACAwAJgFRIFIAB=A}#A}=}#}
南方 北方
朝代
(时间)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
262 21.2 974 78.8
(公元 2年)
唐朝
405 45.2 495 54.4
(公元 742年)
南宋
1238 64.6 679 35.4
(公元 118年)
A.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北方经济日益衰落
C.商品经济不断繁荣 D.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10.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元朝劝
降被其拒绝,最后从容就义。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进步性
B.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是正义行为
C.文天祥和岳飞、辛弃疾一样,都是值得尊敬的抗元英雄
D.文天祥抗元和元统一并不矛盾,只是看待问题角度不同
11.元代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
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保护自然环境 B.减少财政开支 C.便于中央控制 D.加强文化交流
12.某班围绕“宋代都市生活”编排历史剧,下列可以出现在剧本里的情景是( )
A.瓦子里表演蹴鞠 B.杂剧演出遍及全国 C.店铺里售卖玉米 D.阅读小说《红楼梦》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历史中下列几项发明
创造中对文化传播起重大作用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火药 C.指南针 D.交子
14.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避免,但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也会形
成一种内在平衡。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李世民 C.朱元璋 D.雍正帝
15.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王率 300多人访问中
国,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并厚葬于此。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传播了友谊 B.到达了欧洲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宣扬了国威
16.以下是小历同学在整理中国古代典籍时对各类图书做出的分类。下列横线上可以填入的
著作是( )
第一类 医药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唐本草》 ;
第二类 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
A.《大明历》、《西游记》 B.《史记》、《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D.《三国志通俗演义》、《红楼梦》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2页(共 6页)
{#{QQABJLQSEkxggoiI4AkJJJaAAACBJg5CqAw032qaCwgCuQskJBCCiJCeAgaEgBGRwCBFAqEAowACAwAJgFRIFIAB=A}#A}=}#}
17.建构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关于下面示意图中“?”的主题表达最恰当的
是( )
A.吴三桂降清 B.皇太极继续进攻明朝 C.李自成起义 D.崇祯帝自缢
18.康熙帝在保卫东北边疆方面的重大举措是( )
A.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 B.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C.设置伊犁将军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9.如表为“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简表”。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原
因是( )
时间 人均耕地/亩
康熙二十年(1681年) 27.92
乾隆十八年(1753年)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3.56
A.北方人口南迁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政府严禁垦荒 D.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的、珍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文化成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
①《伤寒杂病论》 ②《天工开物》 ③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④京剧产生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大题,30 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另见右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1) 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其开凿的目的是什么?(2分)
(2) 材料一图中 A、B分别指当时的什么地方?(2分)
(3) 材料一中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6页)
{#{QQABJLQSEkxggoiI4AkJJJaAAACBJg5CqAw032qaCwgCuQskJBCCiJCeAgaEgBGRwCBFAqEAowACAwAJgFRIFIAB=A}#A}=}#}
2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指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
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到了隋朝,
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
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
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
行军布阵……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三省六部制在哪个朝代形成?其职能是什么?(2分)
(2)该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1分)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 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
为管理 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3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4页(共 6页)
{#{QQABLJQSEkxggoiI4AkJJJaAAACBJg5CqAw032qaCwgCuQskJBCCiJCeAgaEgBGRwCBFAqEAowACAwAJgFRIFIAB=A}#A}=}#}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福建大剧院与福建京剧院联合于 2015 年 5
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全本《红灯记》,这是福建京剧院相隔 40 周年,再次在榕城舞台上演《红
灯记》。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于何时?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3分)
(2)京剧诞生于何时何地?(2分)
(3)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思想上有什么鲜明的特色?(1分)
24.(5分)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
孝慈,若此则天下治。②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
固,使民知之。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材料二:
(1)材料一中②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哪一学派?历史上把这些学派之间的辩论称作什么?(2
分)
(2)材料二中图片三龙门石窟属我国古代哪一艺术形式?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哪一宗教的
影响?(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5页(共 6页)
{#{QQABLJQSEkxggoiI4AkJJJaAAACBJg5CqAw032qaCwgCuQskJBCCiJCeAgaEgBGRwCBFAqEAowACAwAJgFRIFIAB=A}#A}=}#}
(3)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分)
25.(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代记载了万历年间重修紫禁城三大殿运输石材的过程,宫殿修建所用石材的
运输时间一般为冬季,此时道路坚硬,易于运输,夏秋季节,路面暄软,本身不利于运送重
物,且此时雨水较多,一旦遇雨道路泥泞不堪,给石材运输带来极大影响。运输重达 180
吨的石料,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就地滚,选在冬季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路上泼水成
冰,拽石在冰上滑行,摩擦阻力较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周乾《紫禁城营建与修缮所需石材的运输智慧》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紫禁城所在的城市。(1分)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形成题目,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不
少于 120字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6页(共 6页)
{#{QQABLJQSEkxggoiI4AkJJJaAAACBJg5CqAw032qaCwgCuQskJBCCiJCeAgaEgBGRwCBFAqEAowACAwAJgFRIFI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