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推动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动因是
A.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密切
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C.在资本主义世界想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想摆脱美国的控制
2.如图漫画表明
A.欧共体内部矛盾复杂 B.《欧洲联盟条约》失效
C.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 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3.法国总统马克龙曾直言不讳的说“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北约的脑死亡”。他警告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首先需要做的是,要从战略上把自己视为地缘政治大国;否则,将“不再掌握自己的命运”。马克龙言论旨在( )
A.加强欧洲各国团结 B.阻止北约继续扩张
C.抵制美国霸权主义 D.维护法国外交自主
4.20世纪80年代,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D.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5.作为世界著名通信制造企业的华为,其手机器件生产、组装、测试和运输的核心供 应商分布在中国台湾、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这表明了当今世界的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C.政治一体化现象 D.超大企业跨国垄断
6.它是“第一个由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共同参与的自贸协定,已达成的市场开放程度比任何贸易协定更宽、更深”。材料中的“它”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7.观察漫画(如图),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合理主题是
A.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B.美国追求单极世界
C.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D.全球化趋势的困惑
8.下图是某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徽标。该区域合作组织
A.成员国差异互补性强、组织松散 B.促进了欧洲联合并逐步走向一体化
C.呈现南北合作、大国主导的特征 D.促进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终建立
9.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出现了多边贸易体制停滞、区域合作进程加快的趋势。在各种多双边区域平台上,讨论的议题也超越了传统的贸易和投资范畴,触及日益多样化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环境、劳工、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等各个经贸及“泛经贸”领域,这些都是目前国际经济规则谈判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表明当前区域合作进程加快
A.阻碍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B.有助于全球经济规则的重构
C.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不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纪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总额上升至24%。有组织预计,201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说明
A.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C.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发展
11.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退群”可谓是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影响较大的事件之一,然而特朗普并非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退出国际组织的总统。美国屡次退群说明
A.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冲突严重 B.全球化传统格局受到了挑战
C.全球化已违背世界发展潮流 D.欧美始终主导着经济全球化
12.下图反映了东南亚各国( )
A.泡沫经济濒临破灭的边缘 B.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撤离
C.自由浮动汇率机制的崩塌 D.政府财政收支的严重失衡
13.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汉语中的新词层出不穷,“平台大数据”“移动支付”“虚拟社区”“共享经济”等新名词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14.如图反映了欧盟与北约组织成员的重叠状况。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
A.美欧联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 B.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增强
C.欧洲联盟内部离心力量增强 D.英国脱欧将动摇美欧联盟
15.亚洲金融危机让西方国家认识到,要解决国际金融问题离不开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G20即20国集团应运而生,除G7(西方主要工业国)之外,还包括欧盟以及具有广泛性的发展中国家。从G7到G20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美欧大国控制世界经济秩序
C.世界各国国际地位平等 D.区域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发展
16.2017年2月,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3月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
17.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本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和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时期的语文课本
中,我们能读到时代的变化,更能感受到60 多年来社会发展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建国初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关于革命领袖的文章非常多,如《八角楼上》《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冀中的地道斗争》等。也有歌颂新生共和国欣欣向荣景象的,如《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另外课本还大量选用了苏联文学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的死》和高尔基的《海燕》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秋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和鲁迅同时期的名家几乎集体消失……语文教科书几乎成了时事宣传手册。……根据有关研究者提供的材料,当时浙江省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31篇文章中,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占15篇,其余16篇记叙文中,有13篇是乡土教材,其中有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水利大发展的,有2篇是表扬大炼钢铁的,有4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50年代后期的语文教材内容与以前相比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材料三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一些语文老师注意到,在新世纪的语文课本中,“爱情”这一曾经讳莫如深的字眼也不再那么敏感。……一些学者认为,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在外国作品的选编方面,新世纪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视野更加开阔、包容。……根据研究者的统计,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所有课文的20%和16.8%,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了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3)根据材料,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中原因。
18.美国经济政策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力标,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1933年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为此美国政府推行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在货币发行政策上采取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近期在财政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对材料中“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你是如何理解的?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整理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0年、1990年、2010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单位:万TEU
排名 1970 1990 2010
港口 区域 吞吐量 港口 区域 吞吐量 港口 区域 吞吐量
1 奥克兰 北美 33.6 新加坡 东南亚 522.4 上海 东亚 2906.9
2 鹿特丹 欧洲 24.2 香港 东亚 510.1 新加坡 东南亚 2843.1
3 西雅图 北美 22.4 鹿特丹 欧洲 366.7 香港 东亚 2353.2
4 安特卫普 欧洲 21.5 高雄 东亚 349.5 深圳 东亚 2251.0
5 贝尔法斯特 欧洲 21.0 神户 东亚 259.6 釜山 东亚 1415.7
6 不来梅/哈文港 欧洲 19.5 洛杉矶 北美 258.7 宁波 东亚 1314.4
7 洛杉矶 北美 16.5 釜山 东亚 234.8 广州 东亚 1255.0
8 墨尔本 澳新 15.8 汉堡 欧洲 196.9 青岛 东亚 1201.2
9 蒂尔伯里 欧洲 15.5 纽约/新泽西 北美 187.2 迪拜 西亚 1160.0
10 拉恩 欧洲 14.7 基隆 东亚 182.8 鹿特丹 欧洲 1114.6
11 弗吉尼亚 北美 14.3 横滨 东亚 164.8 天津 东亚 1008.0
12 利物浦 欧洲 14.0 长滩 北美 159.8 高雄 东亚 918.1
13 哈里奇 欧洲 14.0 东京 东亚 155.5 巴生港 东南亚 887.0
14 哥德堡 欧洲 12.8 安特卫普 欧洲 154.9 安特卫普 欧洲 846.8
15 费城 北美 12.0 费力克斯托 欧洲 141.8 汉堡 欧洲 790.0
16 勒阿弗尔 欧洲 10.8 圣胡安 加勒比 138.1 洛杉矶 北美 783.2
17 安克雷奇 北美 10.1 不来梅/哈文港 欧洲 119.8 丹戎帕拉帕斯港 东南亚 653.0
18 费力克斯托 欧洲 9.3 西雅图 北美 117.1 长滩 北美 626.3
19 神户 东亚 9.0 奥克兰 北美 112.4 厦门 东亚 582.0
20 悉尼港 澳新 8.3 马尼拉 东南亚 103.9 纽约/新泽西 北美 529.2
材料二
图11948—2008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
请任选1970、1990、2010中的一年,以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选年代全球化的特点及成因,并谈谈你的认识(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以法、德为核心的西欧六国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需要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所以A正确;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和“想摆脱美国的控制”不属于根本动因,所以BD错误;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逐渐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时间不符,所以C错误。
2.C
【详解】图中扛着米字旗即英国国旗的人,从欧盟的标识上摘下一颗星星,显示的事件是“英国脱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表明了欧洲-体化进程曲折,C项正确;英国脱离欧盟不能说明“欧共体”内部矛盾复杂,A项错误;《欧洲联盟条约》至今并未失效,B项错误;英国脱欧与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无关,D项错误。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约当年是为了保护欧洲国家免遭苏联威胁而诞生的,如今苏联已经解体,但北约的军队还在。特朗普上台后,却不断地要求北约国家增加军费,本质是为了借盟友之力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但对各国来说,这是一项强加开支,北约的军事建设如今已经背离了当年的轨道,沦为了美国颐指气使的工具,所以,材料中马克龙的言论旨在维护法国外交自主,D项正确;材料中马克龙的言论旨在维护法国外交自主,A、B、C项不是材料主旨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70年代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80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进入21世纪,日本在国际舞台上表现越来越明显,这一切都是由于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决定政治,D 正确;从70年代起,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B不是原因,排除;1991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C错误。
5.A
【详解】材料中的华为手机制造过程体现的是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贸区是“第一个由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共同参与的自贸协定”,B正确;A、C、D与题干中这一限定不符,排除。
7.D
【详解】图片反映出经济全球化会带来世界经济的风险,一国繁盛经济危机或波动会影响到多个国家甚至世界,故D正确;A、B、C图片无法体现,排除。
8.C
【详解】根据题干的图示可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以美国为主导,故答案选C。A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B是欧盟的特点,排除;至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没有建立,排除D。
9.B
【详解】从材料看出这些都是目前经济规则谈判和研究的热点,提出一些新的经济规则,对于未来经济全球规则的重构有重要作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当前区域合作进程加快严重阻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主旨是区域合作领域的拓展,从这一角度看,区域合作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排除A;题干内容与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无关,排除C;区域合作进程加快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正确。
10.D
【详解】金砖四国的贡献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有组织预计,201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超过七国集团,充分说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因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11.B
【详解】美国的行为可以说明全球化进程中不同经济体获得的利益有大小之别,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呈现出相对下降的态势,其国家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要采取反全球化的做法,说明欧美主导全球化的传统经济秩序受到冲击,B项正确;美国的行为体现出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可以采取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以维护国家利益,但就目前而言,全球化尚未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排除A项;全球化仍旧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个别国家的行为不能说明全球化就违背了这一潮流,排除C项;美国的行为不能得出全球化的主导者就是欧美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依据图片中“1997年各国外汇储备和外债总额”可知,这反映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外债总额大大超过外汇储备,大量实业资本涌入股市和楼市,泡沫经济濒临破灭的边缘,A项正确;当时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东南亚各国,排除B项;当时的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排除C项;图片体现的是各国外汇储备和外债总额而非财政收支,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平台大数据”“移动支付”“虚拟社区”“共享经济”等新名词都与互联网的发展有关,这反映了社会信息化,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是多个政治力量的发展,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潮流,排除B项;“平台大数据”“移动支付”“虚拟社区”“共享经济”与文化多样化都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欧盟成员国中有一部分是欧盟成员,有一部分也是北约成员,体现了美欧联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多个力量中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联盟内部离心力量增强、以及英国脱欧,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15.A
【详解】从G7到G20的变迁,既说明了国际金融体制亟待改革,也说明了国际重大问题已经不是由单个或几个发达国家可以控制,需要加强全球治理,从而反映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A项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G20是全球性经济组织,并非区域内的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加入欧盟和脱离欧盟实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所以英国“脱欧”实质上反映的是国家主权的让渡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不是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故选C项,排除D项;英国“脱欧”不是因为与其他成员国矛盾的计划,排除A项;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但并没有中断,排除B项。故选C。
17. (1)特点:内容以革命史、党史为主;向苏联学习。
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对外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2)特点:政治时文和工业建设文章大量取代原先的优秀文学作品。
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影响。
(3)增加经济、人文、励志类型的文学作品;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爱以及美好事物的追求。(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民主意识、人文精神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联系加强等。
【详解】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信息可知,建国初期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热衷于宣传革命家的活动、党的活动,这体现了革命史教育,选用苏联文学,体现向苏联学习的特点;第二小问回忆新中国诞生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特点回答“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对外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2)由材料二中“语文教科书几乎成了时事宣传手册”和“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水利大发展”增加可知当时文章以政治时文宣传、经济建设为主;结合当时国内经济建设情况回答“原因”,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思想上出现左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影响。
(3)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根据研究者的统计,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所有课文的20%和16.8%,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了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得出反映了语文教材内容对人文、情感的关注,从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内容选材、内容精神等角度分析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内改革开放深、民主政治、人文精神的影响等角度回答原因。
18.(1)问题:经济大危机.
政策:罗斯福新政。
措施: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增发货币(美元贬值)。
(2)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收益者等)。
【详解】(1)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末,即1929-1933年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又称经济大萧条。政策,根据材料“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进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政策。措施,根据材料“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可得出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根据材料“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可得出增发货币,即采取了美元贬值的措施。
(2)政策,根据材料“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示意图”可知,这时期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解,根据材料“美元贬值、债权国资产缩水”“造成其他国家汇率波动”“催生国家市场新的资产泡沫”“债权国资产损失、新兴国家贸易受损”等信息可知,表明美国利用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转嫁本国危机,其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他国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收益者。
19.(1)地区:亚洲变化: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
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受西方侵略。
(2)举措: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②建立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因素:①绝大所属国家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③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了障碍;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送者。
【详解】(1)地区:根据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可知,亚洲。变化:根据材料“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原因: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方面看,当时的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从经济方面看,欧洲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从对外关系看,欧洲对外殖民扩张。
中国:从政治方面看,当时的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制度;经济方面,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政策方面,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际关系方面,中国受西方侵略。
(2)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体措施有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②建立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因素:根据材料“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可知,绝大所属国家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材料“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可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根据材料“‘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了障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送者。
20.例一:1970年
特点:欧美是全球化的主力(主导);相比此后40年,此时全球化水平较低。
成因:分论点1:欧美是全球化的主力(主导)
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社会和国际关系整体稳定;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一度较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敢于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进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财富,并拥有较好的工业和社会基础;
分论点2:相比此后40年,此时全球化水平较低
第三世界独立不久,发展水平低,加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导致亚非拉广大地区对全球化的参与和贡献有限;两大阵营对峙,加之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阵营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等等。
认识:此时的全球化最多只是半球化,且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说明真正的全球化远未实现;只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国际格局对全球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参加全球化;科技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等等。(任2点,言之有理即可)
例二:1990年
特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依然保持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但受到新型民族独立国家的挑战,东亚、东南亚国家表现出色;/相较前20年,全球化程度有所提高(任2点)。
成因:分论点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依然保持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
二战后二十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有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优势;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程度调整经济政策如减少国家干预等,仍保持经济优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苏联及东欧国家改革陷入困境,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总体上仍游离于全球化之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程度受限,全球竞争力有待提高;
分论点2:东亚、东南亚等国家表现出色
东亚、东南亚等新兴民族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本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海湾产油国出现“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最多得
分论点3:相较前20年,全球化程度有所提高(含以上相关原因)(结合论点与论证综合判断,两或三方面论证)等等。
认识: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的前提和保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必须消除国际关系中的消极因素,突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观念壁垒;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有利的国际机会,大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科技发展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武器。等等。(任2点,言之有理即可)
例三:2010年
特点:相比1990年,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主力(或重要推动力或全球化的主要贡献来自中国);
成因:分论点1: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主力:
中国社会稳定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政策的成效等,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总量迅速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不动摇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分论点2:全球化迅速发展: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建立等因素,使经济全球程度整体提高;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中国的贡献;等等。
认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和政策的稳定,是中国推动全球化的根本保障;只有和平发展,才真正有益于世界等。(任2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题干要求从1970、1990、2010中的一年,以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选年代全球化的特点及成因,并谈谈你的认识。如选择1970年,依据表格和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年的特点是欧美是全球化的主力(主导);相比此后40年,此时全球化水平较低。然后结合所学从二战后欧美国家的经济调整及其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及其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影响以及近代欧美国家殖民扩张及其影响等角度分析欧美是全球化的主力的成因,从第三世界独立和发展水平状况、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两大阵营对峙、计划经济等角度分析此后40年,此时全球化水平较低的成因。最后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解决举措分析认识,即此时的全球化最多只是半球化,且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说明真正的全球化远未实现;只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国际格局对全球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参加全球化;科技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也可从选择1990年、2010年,依据表格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特点及其成因,最后总结归纳认识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