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单选题
1.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各地修建了很多石窟寺,它们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其中,龙门石窟位于如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一则记载:南北朝时期,北凉政权“承平八年岁次己丑九月廿二日,翟绍远从石阿奴买婢壹人,字绍女,年廿五,交于丘慈锦三张半,贾(价)则毕,人则付。若后有何盗仞名(如果婢子被人认出是被偷盗出来交易的),仰本主了,不了,部(倍)还本贾(价)。二主先和后券,券成之后,各不得返悔。悔者罚丘慈锦七张……各自署名为信。”由此得出的错误认识是
A.这是一张出自西域地区的买婢券 B.券中明确了交易双方的责任关系
C.该交易必定在草市尉监管之下进行 D.反映了奴婢贸易及相关措施的完善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朝时,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表现为
A.宰相有名无实 B.实行了内阁制
C.废除了宰相 D.设立多个宰相职位
4.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5.“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
A.B.C.D.
6.“盖尚书省以统会众务,举持绳目。门下省以侍从献替(提出建议)规驳非宜(审核对错)。中书省以献纳(提出意见)制册,敷扬(传播宣扬)宣劳(尽力)。”唐代官制如此设置的深意是
A.改变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B.相互监督制衡,减少过失
C.分割相权,以保障皇权 D.扩大相权,限制君主权力
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8.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9.北魏《元怿墓志》记载:“元怿,字宣仁,河南洛阳人也。……年方龆龀,便学通诸经。……高祖晏驾,居丧过礼,泣血三季,几于灭性。”这说明北魏时( )
A.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封建化 B.民族之间的矛盾已消除
C.中央集权制度已广泛建立 D.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
A.秦朝 B.汉朝 C.魏晋 D.隋唐
11.(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包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2.下表为不同历史时期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据此可知,南朝时期( )
文献 时间 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史记》 西汉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宋书》 南朝 江南……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统一全国地广野丰 D.刀耕火种普遍推行
13.汉武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的荐举取士制度,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据此可推知,察举制在当时( )
A.推动了豪强地主的崛起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14.刘沔神道碑是为纪念晚唐名将刘沔而立。碑文中字体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清秀挺拔,成熟稳重而不失个人风范,书法价值极高,为国家一级文物。;据此可知,刘沔神道碑文为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15.如图为某一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此后,中国再次进入一个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这一政权分立时期是
A.三国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东晋十六国时期
16.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这一变化源于( )
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商业贸易利润刺激 D.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之际,寺塔林立,僧尼广 布。仅京师洛阳就“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至孝静帝元善“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洛阳余寺四百二十一所。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韩愈《原道》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文学,必溯源于诗经三百首……是有政府收集而流行在贵族社会的……魏晋南朝的诗人,多半出身于门第新贵族中……唐代诗人之多、诗学之盛,可以说超前绝后。全唐诗九百卷,凡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以平民的作家,而歌唱着平民生活下至种种情调与境界。
中国艺术中最独特的而最重要的,厥为“书法”……一到唐代,南帖北碑渐渐合流,但南方的风格,到底占了优势。秦汉时期的绘画大体还以壁画和刻石为主,应用在宫殿庙宇坟墓……一到唐代,仙、释、人物画逐渐转而为山水、花鸟,壁画和石刻渐转为纸幅尺素,在人们日常起居的堂屋与书房中悬挂起来
——钱穆《中国古代文化史导论》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特征,说明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推动唐朝文学艺术走向繁荣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代什么赋税制度,其作用是什么?
18.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东汉桓帝、 灵帝时的童谣说:“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
——《中国通史》
材料二 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 明经等……一律按才学标准录……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说明这一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说明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 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 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 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近年来,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 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针对材料中的两种不同观点选择一个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地图可知①③是甘肃省,②是山西省,④是河南省,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故D项正确,排除ABC项。
2.C
【详解】“草市尉”一职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中,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北凉政权下的奴婢交易“必定在草市尉监管之下进行”,C项符合题意;这一记载出自《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是北凉政权统治范围内即西域地区的买婢券,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若后有何盗仞名,仰本主了,不了,部还本贾”,“券成之后,各不得返悔。悔者罚丘慈锦七张”等文字说明,券中明确了交易双方的责任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券中记有时间、奴婢贸易的数量、姓名、年龄、双方责任、交易手续及双方署名等,反映了奴婢贸易及相关措施的完善,D项不符合题意。
3.D
【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实行多个宰相以加强皇权,D正确;A是宋代宰相特点;B 是明成祖时期设立。C是明朝初期实行。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秦朝和隋朝。根据材料“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二世而亡”及所学可知,秦朝末年,秦二世横征暴敛,实行严刑峻法,使得阶级矛盾加剧,农民起义战争频发。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隋朝末年,隋炀帝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人民负担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引发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隋朝灭亡。由此可见,秦朝与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D项正确;“周边少数民族入侵”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A项;“统治集团内讧变乱”与秦朝的灭亡不符,排除B项;“宦官擅权,外戚临朝”与题干及史实不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与东汉王朝的灭亡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查了汉字的演变特征,古代汉字经历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根据所学,C是中华民国时期使用的,使用最晚。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 艺术 汉字演变。
6.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各有分工,相互制约,这说明相权一分为三,最终集权于皇帝手中,C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A选项排除;相互制衡,减少过失属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不属于其机构设置的目的,B选项排除;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的产物,D选项排除。
7.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说法正确;B项比较符合孝文帝移风易俗的内容;C项是移风易俗的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名师点睛】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8.B
【详解】据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可知唐朝不是实行集体决策,皇帝的决策受到三省的影响,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选B,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专制进一步加强和三省相互牵制,排除AC。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年方龆龀,便学通诸经”“高祖晏驾,居丧过礼”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时,儒家经典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指导政治和社会生活,居于主导地位,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北魏政权已经封建化,排除A项;民族之间的矛盾已消除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制度已广泛建立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故选C;秦朝时皇帝依据才干任命官职,汉朝实行察举制,依据品德选官,隋唐实行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官,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B
【详解】依据材料“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可以得出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可以得出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可以得出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故②③④正确。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在材料没有体现,故①错误,故B项正确。A、C和D项错误。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南朝时期。根据材料“(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江南……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题干通过对西汉及南朝刘宋时期南方地区的状况的对比描述,反映了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相关情况,A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B项;南朝时期,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C项;“刀耕火种普遍推行”与题干及南朝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察举制主要选拔孝廉、贤良之人,使统治者得到了品行优良、才智突出的各类人才,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D项正确;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豪强地主的崛起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察举制选拔人才的种类,看不出选拔人才的方式和程序,不能得出公平公正,排除B项;科举制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中“结构严谨”和“成熟稳重”可知,这与楷书特点吻合,故C项正确;小篆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排除A项;行书兼具楷书的规整和草书的放纵,排除B项;草书写意性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结合材料“西晋”“匈奴”“鲜卑”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期(中国)。根据本题材料反映了从事农业的人数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唐代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A项正确;唐朝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弛,排除B项;商业贸易利润刺激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C项;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强调人多地少,而材料强调种地人数减少,排除D项。故选A项。
17.(1)特征:多元、融合;佛道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受冲击。
原因:社会动乱,大一统遭破坏,百姓生活困苦,需要心灵慰藉;统治者利用佛道思想麻痹人心,巩固统治;(佛道思想切合了统治者和老百姓麻痹、慰藉人心的需要)儒学理论本身存在弊病,不适应时代需要。
(2)原因:频繁的中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强盛,为文学的繁荣奠定经济基础;思想多元化、开放、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科举制推动文学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大一统,政治清明。
(3)制度:租庸调制(错别字不给分)
作用:有利于保证农时(有利于发展小农经济);有利于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和所学知识可知,多元、融合;从儒佛道三教的发展情况来看,佛道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受冲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动乱、统治者利用佛道思想麻痹人心,巩固统治及传统儒学体系的缺陷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频繁的中外交流、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强盛、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科举制推动文学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及大一统,政治清明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制度:根据材料“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可归纳出租庸调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保障农时、利于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8.(1)察举制。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
(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积极作用: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把官吏的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趋势:选拔标准从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可知,这里指的是察举制。原因: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可知,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
(2)制度:根据材料“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可知,这里指的是九品中正制。弊端:根据材料“ 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可知,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根据材料“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根据材料“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可知,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积极作用:根据材料“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 明经等……一律按才学标准录”“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才学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根据材料“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可知,同时把官吏的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趋势:从选拔标准看,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体现了选拔标准从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从选拔方式看,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19.(1)特点:“官师合一”(教师监管教学和国家事务);教学场所兼行国事。
变化:平民教育兴起;私学出现并迅速发展。
(2)察举制。原因:通过太学求学、中央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可知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监管教学和国家事务;根据材料一“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可知,教学场所兼行国事。变化:根据材料一“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官学逐渐瓦解,平民教育兴起;根据材料一“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可知,私学出现并迅速发展。
(2)根据材料二“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并结合所学可知,此选官制度指察举制。原因:根据材料二“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可知,通过太学求学、中央考核的方式入仕,取代了以往贵族世袭为官,所以“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20.示例:赞成第一种观点:科举制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
理由:科举制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残民主启蒙思想;科举制度强化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科举制度单纯以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受到压制.科举制度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缺失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科学制毒割、摧残知识分子,如范进类型的知识分子深受其害。
赞成第二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
理由:科举制度限制了门阀士族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为唐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如:王安石、张居正、林则徐等.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社会风气.科举制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科举制度对欧洲文明和当今社会主义新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依据材料“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可知对科举制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种观点均有一定的道理,持批判态度的主要针对的是局限性;持肯定态度的主要针对的是积极性。据此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影响和深远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