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单选题
1.下表为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统计,据此可知( )
时间 重要事件
1931年 英镑单方面贬值
1933年 美元贬值,加征关税
2016年 英国进行脱欧公投
2017年 美国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019年 英法美缺席达沃斯年会
A.全球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成为逆全球化主力
C.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阻力不断 D.英美失去在全球市场的优势
2.2024年1月1日,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新成员。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7%,人口约为45%,领土面积约为35%。金砖国家的扩员( )
A.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影响力
C.主导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相继建立。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4.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如:面对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高通、韩国三星、欧洲爱立信等西方科技巨头们封锁华为通向6G技术的前进道路。这反映了( )
A.科技全球化道路的艰难曲折 B.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
C.美国全球战略面临严重挑战 D.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
5.20世纪中后期的大事年表,从下述大事年表中,综合可以得出
时间 大事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52年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
1956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A.联合国保障了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6.下图为2013—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统计图,据此可知
A.物流服务网络已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B.交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
C.“一带一路”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 D.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友好
7.1982年,时任以色列外长提出“伊农计划”。该计划认为,现行阿拉伯世界由英、法等外部殖民者随意划分成19个国家,根本没考虑居民的意愿,教派和种族混居,因而这些国家像“临时建筑”一样不结实。为此,以色列要将整个地区分成若干小国,尤其将所有现存的阿拉伯国家进行分解。由此可见,“伊农计划”目的在于( )
A.联合阿拉伯国家反抗英法统治 B.维护阿拉伯居民历史传统利益
C.保障中东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 D.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生存安全
8.1999年4月6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宣布:北约在21世纪将承担超出19个成员国领土以外的使命,目前在科索沃问题上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实施这一使命的试验。上述言论表明美国
A.极力达成构建单极世界目标 B.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以保护他国领土安全为己任 D.推进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9.2023年,中国多家企业参加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2023智慧能源展”,并与德国太阳能系统研究所达成了光伏产业中工业生产和安装领域的合作意向,这将为欧洲同中国联合突破能源利用关键技术提供巨大空间和平台。这表明( )
A.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B.国家间经济竞争聚焦高科技领域
C.新形势下中西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D.国际合作利于推进全球能源转型
10.在2021年10月30日开幕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意大利总理呼吁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推动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英国首相表示20国集团首要任务是推动新冠疫苗的快速、公平和全球分配。这说明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时应( )
A.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B.加强国际合作
C.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迎合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11.1947年芝加哥大学《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虚构钟面“世界末日钟”,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胁的程度,12时整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进行了多次调整。“世界末日钟”的设立( )
A.真实再现了世界局势的变化 B.标志着冷战局面的形成
C.强化了人们对核危机的警醒 D.预示着人类命运的走向
12.当下地区层面的某一国际治理组织,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被称为驱动其发展的“两个轮子”。成员国为经济合作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建立起了相应合作机制,并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国际治理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13.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丁2012年8月26日至3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来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代表等出席了峰会。上述材料反映的会议的召开( )
A.反映了与会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B.摧毁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
C.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 D.冲击了大国竞争的两极政治格局
14.如表是2022年11月召开的部分重要国际会议,根据材料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B.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C.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到遏制 D.亚非拉国家主导世界发展
15.2022年以来,“全球南方”的概念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一般认为,“全球南方”通常泛指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在地理范围上大多位于南半球)。中国是“全球南方”的成员,愿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
A.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B.各国强调发展道路一致性
C.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增强 D.发达国家履行了援助承诺
16.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中国第一个国际的期货品种,而“人民币计价”是中国原油期货的亮点之一。这一举措
A.动摇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B.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C.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
二、材料分析题
17.战后以来的世界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是控制世界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莫斯科将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划入自己的版图。直到最后一刻,西方许多政治家、外交家、评论家还不相信所发生的一切。……现在,俄罗斯在采取行动时不考虑代价,这意味着与主要西方伙伴关系的旧模式不再存在了,同时意味着与东方伙伴关系的旧模式也不再存在了。……对华盛顿来说,重要的不是乌克兰本身,而是不希望出现公开挑战20多年前建立的行为规范的先例。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克里米亚将世界带入新现实》载于俄罗斯《星火》周刊2014年3月24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日本、西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依据。
(3)材料四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发展格局,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赵可金《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材料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的新篇章。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涉及社会发展、人权、国际安全等众多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
——摘编自张群《真正的多边主义:破解全球治理困局的中国方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和中国方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士丁尼积极发展工商业,为突破波斯商人的贸易垄断,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路,这一时期拜占庭的丝织业获得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成为政府的重要税源。首都君士坦丁堡更是作为沟通欧亚大陆贸易的“金桥”,成为当时少有的繁华都市。查士丁尼认为教士负责圣事,帝王主持凡俗事务,皇权和教权应相互配合,这一基本原则成为以后拜占庭帝国政教关系的基调。拜占庭文明的发展与“蛮族”入侵是分不开的,蜂拥而至的斯拉夫人融入拜占庭帝国,成为其居民。斯拉夫人所带来的原始农村公社制度与拜占庭土地生产关系相结合,形成了拜占庭的封建关系。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伊斯兰文化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突厥等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与伊斯兰教、西方的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东方的波斯文化与印度文化。它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在吸收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是西方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的重要纽带。从规模巨大的城市和大学、艺术、科学、文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伊斯兰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深刻的影响。阿拉伯帝国广泛的社会交往削弱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对立和差异,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融通与交流,为世界由分散和孤立状态走向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杨共乐《世界古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明形成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斯兰文明的特点及影响。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世界文明交流的认识。
三、论述题
20.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如何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更好促进全球化发展,引起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 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认为IMF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而且反全球化者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
材料三 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源是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受益较大。当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主要表现在英国“脱欧”、美国政府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材料四 对所有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而有之。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得益于开放的经济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演讲所提到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逆全球化”趋势至少让人们对今天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反省,去努力解决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探索新的、更好的发展模式。
——2017年4月《光明日报》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逆全球化”现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5世纪到19世纪以欧洲为主导的推动全球化的主要事件。
(2)全球化曾经被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潘多拉的盒子。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关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931年以来,英美的逆全球化行为不断,这是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阻碍,C项正确;全球化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发达国家成为逆全球化主力,排除B项;英美失去在全球市场的优势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7%,人口约为45%,领土面积约为35%。”及所学可知,金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扩容后,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B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格局至今仍然未形成,排除A项;金砖机制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金砖国家并未主导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表述有误,排除C项;“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选项夸大了金砖国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表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排除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的说法错误,排除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考点: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技术封锁被认为是一种战略举措,旨在保护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技术优势。而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体现了其受到新兴国家科技发展的冲击,美国的全球战略受到挑战,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反映,不是科技全球化,排除A项;“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夸大了“科技封锁”的作用,排除B项;“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从材料中“联合国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等大事中可以得知:世界各国人民关注发展、极力维护和平,也就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等事件中得知世界并不安宁。B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世界还有动荡,所以并不能说明联合国保障世界和平,无法体现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AC项;材料内容也不能体现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13—2021年中国和欧洲。2013—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快速增长。中欧班列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的货物贸易,也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中欧班列推动沿线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C项正确;仅从中欧班列开行数不能看出物流服务网络的空间范围,排除A项;仅从中欧班列开行数不能看出运输成本情况,排除B项;仅凭中欧班列开行数增长不能断定中欧关系持续友好,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82年(以色列)。根据材料可知,以色列以西方国家划分国家领土不科学为理由,主张对现存阿拉伯国家进行分解,削弱各国实力,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生存安全,D项正确;以色列主张对现存阿拉伯国家进行分解,并非联合阿拉伯国家反抗英法统治,排除A项;以色列主张对现存阿拉伯国家进行分解,损害了阿拉伯国家的利益,排除B项;以色列主张目的在于削弱阿拉伯国家实力,保障本国安全,并非保障中东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在成员国领土外承担使命,这说明其行为远远超出了管辖范围,科索沃问题充分说明在美国主导下的北约集团成为美国推进强权政治的机器,威胁世界和平,D项正确;1999年的世界是一超多强的局面,而且材料与美国构建单极世界无关,排除A项;美国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国际民主化原则,排除B项;C项只是美国的借口而非实情,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的中国和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相关企业与德国建立了绿色能源合作关系,这为欧洲和中国开发绿色能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表明在推动能源转型上,国际合作至关重要,D项正确;“全面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国际竞争,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意大利和英国都呼吁疫苗分配上要顾及到不发达地区,说明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时应该加强国际合作,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际社会面对危机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47年芝加哥大学《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虚构钟面“世界末日钟”,通过设立“世界末日钟”警示人类避免核战争的爆发,强化了人们对核危机的警醒,C项正确;“世界末日钟”是虚构的钟面,不能真实再现世界局势的变化,排除A项;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局面的形成,排除B项;“世界末日钟”的设立不能预示着人类命运的走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冷战结束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在欧亚地区,该国际组织关注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并深化各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B项正确;欧盟是欧洲地区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的政府间具有论坛性质的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的合作组织,而不是维护欧亚地区经济、安全的组织,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年8月26日至31日(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是在中东局势动荡,伊朗和西方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讨论核裁军问题,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C项正确; “与会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说法绝对,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结盟国家对全球治理的诉求, “两极政治格局”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而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世界)。据本题材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国际公约、会议、峰会不断召开,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以据材料得到的正确认识是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B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结论,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未被遏制,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并未主导世界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以来(中国)。据材料“愿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发展道路一致性”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履行了援助承诺”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中国原油期货交易所实行“人民币计价”,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率费用,还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D正确;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AC错误;材料信息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B。
17.(1)变化: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快速发展,对美国形成了挑战。
影响: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格局,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衰落:西欧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成功: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
(3)本质:美俄在欧洲争夺,和平与动荡并存。
主要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中表格以及材料二中“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的竞争非常激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得出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快速发展,对美国形成了挑战。
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经济的多极化又影响到政治多极化,得出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格局,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衰落:依据材料“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成功:依据材料“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结合所学可知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
(3)本质:依据材料“莫斯科将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划入自己的版图。直到最后一刻,西方许多政治家、外交家、评论家还不相信所发生的一切”得出乌克兰的问题反映了美俄在欧洲的争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动荡并存。
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
18.(1)着眼点: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践行: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全人类的福祉和命运。
【详解】(1)着眼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是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中国方案: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方案是,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践行: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涉及社会发展、人权、国际安全等众多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全人类的福祉和命运。
19.(1)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统治阶层的支持和努力;重视发展工商业,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路;编订罗马法,成为维系统治的重要工具;协调皇权和教权矛盾,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外来移民的迁入,加快了其封建化进程。
(2)特点:兼收并蓄(或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等);在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影响: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推动了帝国文化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发展;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融通与交流,为世界由分散和孤立状态走向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认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文明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我们应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摒弃文明冲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1)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395年至1453年(拜占庭帝国)。根据材料一“首都君士坦丁堡更是作为沟通欧亚大陆贸易的‘金桥’,成为当时少有的繁华都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文明形成发展的原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根据材料一“查士丁尼认为教士负责圣事,帝王主持凡俗事务,皇权和教权应相互配合,这一基本原则成为以后拜占庭帝国政教关系的基调。”可知统治阶层的支持和努力;协调皇权和教权矛盾,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根据材料一“查士丁尼积极发展工商业,为突破波斯商人的贸易垄断,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路。”可知重视发展工商业,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路。根据材料一“斯拉夫人所带来的原始农村公社制度与拜占庭土地生产关系相结合,形成了拜占庭的封建关系。”可知外来移民的迁入,加快了其封建化进程。并结合《查士丁尼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可知,编订罗马法,成为维系统治的重要工具。
(2)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632年至1258年(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二“伊斯兰文化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突厥等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文明的特点是兼收并蓄(或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等)。根据材料二“从规模巨大的城市和大学、艺术、科学、文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伊斯兰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深刻的影响。”可知在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632年至1258年(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二“它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在吸收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是西方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的重要纽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推动了帝国文化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发展。根据材料二“阿拉伯帝国广泛的社会交往削弱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对立和差异,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融通与交流,为世界由分散和孤立状态走向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知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融通与交流,为世界由分散和孤立状态走向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认识: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二“阿拉伯帝国广泛的社会交往削弱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对立和差异,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融通与交流,为世界由分散和孤立状态走向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结合世界文明交流的发展历程可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文明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可知,我们应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摒弃文明冲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论点: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
论证: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加剧环境污染;利益下降和非法移民问题也导致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不满。
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首先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如中国加入WTO(其他各国史实也可);其次要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反省调整,趋利避害,探索更好的发展模式。
【详解】(1)根据材料一“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联系“15世纪到19世纪”有关全球化的问题,即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可以联系所学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来回答。
(2)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论述题,因此首先要根据材料内容围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这个关系找到一个论点,然后根据论点进行分析阐述,用相关史实来证明你的论点。首先根据材料二“示威者认为IMF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而且反全球化者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材料三“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信息从第三世界、环境恶化、加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应该面临的问题,所以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其次要看到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又是一把双刃剑,要客观公正对待。分析到这里就可以总结出一个论点:逆全球化一定程度上促进全球化发展,然后将所做的分析作为论据,将论点阐述清楚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