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训练(含解析)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1.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颁布了求贤令。他以战国时期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不信于天下”和汉代陈平“盗嫂受金”为例,强调不能因为私德而全盘否定一个人。这一主张( )
A.推动官员选拔走向制度化 B.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体现了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D.促使官员摆脱道德约束
2.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的部分截图,这一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中国境内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一的局面。其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西晋 西汉 东晋 南朝 B.西汉 西晋 东晋 北魏
C.东汉 魏 西晋 东晋 D.东晋 东汉 西晋 南朝
3.《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4.甘肃嘉峪关市新城乡戈壁滩发现有1400多座砖墓群,多为魏晋时期的墓葬。其中3号墓中既有描绘鲜卑人耱地(平整土地)、耙地、采桑的壁画,也有描绘汉人放牧情境的壁画。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 B.江南经济得到了有效开发
C.北方政权比南方更稳定 D.女真族迁入中原定居生活
5.曹魏后期,势力逐渐强大的官僚贵族,利用政治权力侵夺屯田土地和民屯农户。尽管西晋占田制规定了“按官品占田”的限额,但官僚地主实际占有的土地经常突破限制。至晋惠帝时,出现了“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形势。这种状况( )
A.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导致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C.表明豪强地主控制了政权 D.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到冲击
6.266年,晋武帝下诏:“豪人富商,挟轻资,蕴重积,以营其利。故农夫苦其业,而末作不可禁也”。269年,他又敕戒郡国计吏、诸郡国守相令长,“务尽地力,禁游食商贩”。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政府取缔一切商业活动 B.封建统治根基已经动摇
C.传统经济结构走向瓦解 D.商品交换活动日趋发展
7.西晋咸宁元年诏曰:“出战入耕……自古之常……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东晋元帝为晋王时规定:“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制定以上措施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经济与边防危机日趋紧迫
C.阶级矛盾严重威胁统治 D.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8.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卷入西晋内战,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到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除前凉、北燕、西凉外、都由少数民族建立。据此推知( )
A.少数民族完全掌控了中原局势 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各民族间的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
9.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 D.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10.先秦以来的观念认为,华夏居于中原,是天下的主导,夷狄处于边缘,为华夏的从属。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通常以“中国”“华夏”自居,将东晋斥为“南裔(夷)”。与此同时,南方政权通过礼制改革,逐步树立“建康”为天下中心的观念,修订了“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这些现象有利于( )
A.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B.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奠定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 D.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11.有学者在谈及魏晋政治时指出:“如果让皇权在官僚政治与士族政治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那么皇权将倾向于官僚政治而不是士族政治。皇权固然必须给予官僚相当特权以换取其合作,但并不情愿让其分割自己的权势。”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皇权与士族特权间互相制衡 B.选官制度变革有一定必然性
C.门阀政治有利于加强皇权 D.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设有“谱局”“谱库”,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规定民间编纂的家谱必须到政府备案,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 )
A.保证血缘正统传承 B.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
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13.《中国文化通史》中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方各族人民相互“混淆”、“杂错”的过程中,北方表现为征服者被被征服者同化,南方表现为统治者同化被统治者。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②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
③十六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④东晋政权将境内的少数民族变成编户、依附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南朝刘裕建宋后定下制度,荆州以诸皇子轮流镇守,京口要地非宗室近亲不得居。宋、齐、梁皇帝,无不如此,各要州以诸王坐镇。宗王任高官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这些措施表明( )
A.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系 B.门阀势力已彻底瓦解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D.统治者意图重振皇权
15.《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16.“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西晋灭亡前后,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他们在南方被称为“侨人”。据不完全统计,南下的流民约占当时北方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同时又占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人口南迁( )
A.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C.导致了南北方都长期四分五裂 D.使户籍有主户与客户的区分
18.根据《宋书·州郡志》中所记载的侨州郡县户口数,历史学家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 )
A.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繁荣 B.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
C.南北户口分布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D.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趋势
19.在《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上地,亩直一金,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以下属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社会安定 ②自然条件优渥 ③华夏认同 ④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前秦苻坚曾下诏,欲以谢安为吏部尚书,以桓冲为侍中,并为他们在长安修建邸第。道武帝拓跋珪入主中原后,不仅推崇“《春秋》之义”(即以王命为重),还指责“狡狂之徒”,“惑于逐鹿之说,而迷于天命”,以致“倾州郡”“害里邑”。这反映出该时期( )
A.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B.大一统观念已深入人心
C.文化认同已进入新的阶段 D.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21.北魏迁都洛阳多年后,反对者依然存在,到孝明帝继位后只能宣布:“北京根旧,帝业所基,南迁二纪,犹有留住,怀本乐故,未能自遣,若未迁者,悉可听其仍停,安堵永业。”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
A.激化了民族矛盾 B.具有强制的特点 C.过程艰难而曲折 D.促进了汉化进程
22.北魏建国后的100多年间,一直没有铸钱,民间交易主要以谷帛作为流通媒介。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北魏政府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并下令在京师和地方流通,而且允许民间私铸。这反映出当时( )
A.北魏汉化政策效果明显 B.金属冶炼行业逐渐超过南方
C.南北地方经济差距缩小 D.北方商业发展程度有所提高
23.北魏太和九年,冯太后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而至西魏时期,取消了奴婢和丁牛的授田。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大土地所有制持续发展 B.限制官僚贵族占田的意图
C.土地国有制遭严重破坏 D.政府进行赋税制度的变革
24.《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对以上史料解释正确的有( )
①魏主应为汉末权臣曹操 ②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推动了民族交融
③鲜卑族追认黄帝为先祖 ④北魏皇族通过改姓氏以强化政权的正统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北魏时期,为吸引邻国汉人和少数族人“归国”,推行赐客制。政府对客除了授予爵位和职官外,还进行物质赏赐,从而使客阶层与统治者建立起了牢固的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北魏( )
A.统治者注重政权的汉化 B.大力推行羁縻府州政策
C.中外交往规模持续扩大 D.民族交融存在现实基础
26.北魏前期在北部边境设置了六个军镇。进入中原之后,六镇人的姓名变化如表所示,该变化( )
代际 姓名
第一代 大都拥有鲜卑名,如宇文泰字黑獭、高欢字贺六浑。
第二代 高欢诸子名中都有“水”旁,如高澄、高洋、高湛、高演等。其中,确知有鲜卑名者仅高洋和高湛。宇文泰诸子都拥有一个作为字或小名的鲜卑名。
第三代 鲜卑语名已比较少见。
A.标志着黄河流域的统一 B.折射出政权更迭的频繁
C.扩大了北魏统治的范围 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27.对于晋以前的人们而言,长江的地位实不能与黄河等量齐观。如《风俗通义》云:“江者,贡也,所出珍物可贡献也。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至东晋,当时的诗文则称长江“总百川之殊势,集朝宗乎沧浪”、“播灵润於千里,越岱宗(泰山尊称)之触石”。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晋时期( )
A.北方战乱学术凋敝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士人重构王朝正统 D.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28.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29.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30.西晋建立国子学,专门吸收五品以上子弟入学,导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济务,奸无所惩”的局面出现;南朝梁武帝时,“诏开五馆,建立国学”“五馆生皆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据此可推断出( )
A.江南经济的发展 B.门阀士族的衰落趋势
C.社会阶层的固化 D.魏晋选官制度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早在司马氏代魏以前,就以司马氏子弟任都督或监军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西晋建立后,广泛推行都督制。宗室王及一些功臣被授予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等名号,出镇地方,掌一州或数州军事大权,由于都督掌地方军事,州刺史虽拥有将军名号,也只专掌民政。咸宁三年(277),晋武帝重定分封制度,遣宗室诸王归国。由于在此之前,诸王有许多人已担任地方都督,因此在封国管辖区域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一方面将诸王都督辖区转到封国所在地区,另一方面将诸王的封国转封到其时本人任都督的辖区内,名为“转封”。西晋的都督制由早期诸王与功臣共同出任都督,到平吴后都督转而多由宗室诸王控制。诸王封国在都督区内,使他们得以长期留任,这给西晋政局造成了不良影响。
——王子今等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概括西晋实施都督制过程中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谈谈对于都督制的认识。
32.我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发布诏令:减轻田租,什五税一(即国家征收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作为田赋);释放奴婢;士兵还乡务农,以功劳行田宅……
孝景二年(汉景帝时期),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诏曰:“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二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由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更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流徙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
——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
(2)材料二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至少写出三点)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 氐、 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虚,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 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 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214年(中国)。为了找寻有才能的人,曹操打破了原有的选官制度对道德的过度强调,反映出其求才的紧迫性,C项正确;官员选拔的制度化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排除A项;曹操的求贤主张并未冲击儒学正统地位,排除B项;“摆脱道德约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①为东汉,②为魏,③ 为西晋,④为东晋,C 项正确,其余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货币更换频繁,从而造成物物交换成为交易的主要手段,D项正确;抑制商业政策并非以物易物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推动了政局动荡与朝代更替,并非导致以物易物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古代中国,汉族主要从事农耕,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放牧。魏晋时期的墓葬壁画描绘鲜卑人耕作,描绘汉人放牧,反映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体现魏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A项正确;鲜卑人当时主要生活在北方,而非江南,排除B项;西晋时北方发生八王之乱,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国彼此攻战,同一时期南方比北方更稳定,排除C项;魏晋时期,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匈奴、 鲜卑、羯、氐、羌,材料提及鲜卑人,未提及女真族,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官僚贵族大肆侵占土地和控制农户,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因果倒置,排除A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并不代表就控制了政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豪人富商追逐利益,晋武帝告诫官吏要重视农业发展,抑制商业,可推知当时商业存在发展趋势,D项正确;“末作不可禁也”“禁游食商贩”中的“禁”主要是指限制,并不是完全禁绝,排除A项;晋武帝时期是西晋强盛时期,排除B项;“豪人富商”“营其利”“农夫苦其业”说明商业活动对农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务尽地力”表明晋武帝告诫官吏要重视农业发展,这表明农业依然是国家的根本,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战时作战,同时发展生产,面临少数民族政权的压力与财政问题,故作此调整,经济与边防危机日趋紧迫,B项正确;土地兼并现象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而屯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排除A项;阶级矛盾是由土地兼并等造成的,与屯田制没有直接因果关联,排除C项;魏晋时期,战乱频繁,人口锐减,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内迁后,逐渐主导了局势,并建立了封建政权,据所学可知少数民族政权一般社会性质比较落后,因此对于内迁后建立封建政权的少数民族政权而言他们受到汉族政权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少数民族建立了封建政权,并没有说明少数民族占据封建政权主导地位,排除A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各民族间隔阂不可能消失,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图片信息“对比汉武帝时期,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向中原地区内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南下,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南方的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所以,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A项正确;“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的说法正确,但是如果南方经济发展,那么农牧分界线向北方扩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魏晋时期,传统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不是“渐趋衰退”,排除C项;魏晋时期的牧强农弱不是气候变迁导致,而是游牧民族内迁造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所述,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中国(华夏)自居,着力建构本朝的中华王朝形象;南方政权也通过礼制改革,修订“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很明显南北双方都认同“中国”,这种共同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意识的形成,为南北重归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不会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如果让皇权在官僚政治与士族政治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那么皇权将倾向于前者而不是后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凭借九品中正制把持选官特权,垄断政治权力,不利于加强皇权,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即后来科举制的出现,B项正确;魏晋时期皇权与士族特权之间并没有达到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地步,排除A项;门阀政治限制了皇权,并没有加强皇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郡县制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特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制度盛行的时期,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更好地区分士族和庶族,维护士族的特权,B项正确;血缘的正统传承无法通过编制家谱和族谱来保证,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如使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明显体现了北方征服者(鲜卑族)被被征服者(汉族)同化的过程,②符合题目要求;十六国时期,许多政权采用中原的国号和年号,这体现了北方征服者(各少数民族)在文化和制度上向被征服者(汉族)的同化,③符合题目要求;“东晋政权将境内的少数民族变成编户、依附民”说明了东晋政权对境内少数民族的管理和同化,体现了南方统治者同化被统治者的过程,④符合题目要求,C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开发”主要说明了北方人民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影响,并未直接体现征服者或被征服者的同化过程,①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朝刘裕建宋后,以诸皇子轮流驻守各州要塞,同时他还重用皇室宗室,体现了刘裕想要重振皇权的意图,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及至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依然在运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唐朝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推行,为门阀制度瓦解提供了社会和制度的基础,大约到宋朝时期门阀势力就基本瓦解了,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刘裕重用皇室宗亲,表明了对宗室的信任和拉拢,此时刘宋宗亲统治集团矛盾应该是缓和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市交易,这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国内贸易,不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 市镇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榷场的设立是在宋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中华”一词逐渐由宫门名演变为“中国”的另一名号,说明其使用范围扩大,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就已经产生,②错误;“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说明“中华”一词的内涵在不断丰富,③正确;南朝、北朝都逐渐将“中华”一词作为“中国”的名号,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西晋灭亡前后,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与南方人口混居,促进了南方的民族融合,B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开发,南方经济与北方的差距缩小,南北经济发展日渐趋于平衡,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稳定,没有长期四分五裂,排除C项;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体现南方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根本性改变”说法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涉及政治中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宋(中国)。据材料“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体现的是社会安定。据材料“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上地,亩直一金,杜之间,不能比也”,体现的是自然条件优渥。结合北民南迁的影响,可知此时南方有北民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并未提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
2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前秦苻坚欲任用谢安、桓冲等江左政要,这体现了其欲统反映出当时虽然社会分裂割据,仍有统治者以实现大一统为追求,即分裂割据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两位帝王的大一统愿景,并不代表这一思想被社会所广泛接纳,排除B项;材料与文化认同无关,其主要涉及统一的因素,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当时的“大一统”因素,不是民族矛盾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时期反对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的保守势力长期存在,促使孝文帝之后的统治者向保守势力作出某种妥协,允许一部分北魏贵族和平民不迁移,表明孝文帝改革面临阻力,过程艰难而曲折,C项正确;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孝文帝强制迁都,相反,提及孝文帝之后的统治者允许一部分北魏贵族和平民不迁移,不能体现“强制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孝文帝改革面临阻力,而非进展顺利,成果明显,促进了汉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建国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货币形式经历了从谷帛到“太和五铢”钱的转变,即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的转变,这说明商业发展的程度有所提高,D项正确;货币的转变无法体现北魏汉化政策的效果,排除A项;铸币属于金属冶炼中特殊的类别,仅从“太和五铢”的铸造无法得出当时北魏金属冶炼行业是否超过南方,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排除C项。故选D项。
2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北魏时期授田范围从包括普通百姓、奴婢和丁牛,到西魏时期只给普通百姓授田,取消了奴婢和丁牛的授田是为了限制官僚贵族占田,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北魏开始颁布的均田制就是为了通过限制大土地所有制,进而达到增加财政税收的目的,尤其材料中西魏开始取消奴婢和丁牛的授田,就是为了限制大地主所有制,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井田制就是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盛行于西周结束于春秋战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开始推行均田制,并围绕均田制建立了相关的户籍制和税收制,唐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进行赋税制度的变革,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可知,材料中的魏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①错误;根据所学,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改汉姓,推动了民族交融,②正确;根据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可知鲜卑族追认皇帝为先祖,③正确;北魏皇族通过改姓氏,确立其统治的合法性,以强化政权的正统性,④正确;综上,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
2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为吸引邻国汉人和少数族人归国,推行赐客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推行赐客制,为了少数民族首领和上层汉人的归附,推动了北方民族的交融,D项正确;赐客制是北魏的制度,不是汉族的制度,排除A项;羁縻府州是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设置的一种特殊行政单位,旨在通过因俗而治的方式,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没有中外交往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六镇人的姓名逐渐汉化,体现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六镇人姓名的变化得不出标志着黄河流域统一的信息,排除A项;六镇人姓名的变化也得不出政权的更迭,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北魏的统治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
2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东晋以前,学者认为黄河是播派九流的华夏正宗,长江只需承担进贡南方奇珍异宝的责任即可,而随着东晋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士人便将历史中黄河的地理文化和正统意象复制到长江上,重构王朝正统,C项正确;材料中东晋属于南方,无法说明北方战乱学术凋敝,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魏晋时期佛、道思想发展,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但材料并未涉及儒家思想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2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母义”“肃穆”“德”“柔恭”“女节”“妇道”可知,墓志撰写者对北魏皇族女性道德形象的刻画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对女性道德伦理的期许,共同塑造符合社会期许的女性道德形象:德、孝、贤、仪等。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的进行封建化改革,推广儒家文化,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以儒家道德伦理为主导的社会意识,D项正确;材料未突出门第等级等内容,无法得出门第观念得到强化,排除A项;因俗而治政策即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治理,材料所述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礼仪规范的传承和延续,排除C项。故选D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的方式实现,禅让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大批官僚集团的心理需求,他们也希望皇帝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权臣们,这样不仅仅能使政治局面和平过渡,同时根本上也维护了官僚集团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太过绝对,不能依赖禅让方式就实现政治的和平稳定,排除A项;“放弃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政权的延续仍是家天下,排除B项;皇帝下诏主动退位,本质上是被迫的行为,权臣实质上仍是夺取了皇帝的权力,这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忠”,排除D项。故选C项。
3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晋时的国子学专门吸收五品以上子弟;到南朝时,五馆生大都是寒门子弟且不限人数。这说明统治者打破门阀士族对国子学入学资格的垄断,大量吸收寒门俊才,这也从侧面说明门阀士族呈现衰落趋势,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国子学从西晋时专门吸收五品以上子弟到南朝时大量吸纳寒门俊才,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没有明显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31.(1)特点:与分封宗室相辅相成;司马氏宗室掌握权力;地方权力逐渐膨胀。
(2)认识:西晋统治者推行都督制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结果并没有实现巩固司马氏政权的目的。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形成了许多与中央政权相背离的政治集团,并凭借王国的军队争取自己的利益。司马炎试图以宗室诸王的经济、军事势力保持对地方豪族、士族的威慑,但是这种军事威慑的效果只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表明政治制度的制定与实行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其可能出现的问题。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晋时期。据材料“西晋建立后……宗室王及一些功臣被授予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等名号,出镇地方,掌一州或数州军事大权”可得出,与分封宗室相辅相成;据材料“由于都督掌地方军事,州刺史虽拥有将军名号,也只专掌民政”“西晋的都督制由早期诸王与功臣共同出任都督,到平吴后都督转而多由宗室诸王控制”可得出,司马氏宗室掌握权力;地方权力逐渐膨胀。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晋时期。据材料“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早在司马氏代魏以前,就以司马氏子弟任都督或监军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西晋建立后,广泛推行都督制。宗室王及一些功臣被授予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等名号,出镇地方,掌一州或数州军事大权,由于都督掌地方军事,州刺史虽拥有将军名号,也只专掌民政。”可得出,西晋统治者推行都督制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结果并没有实现巩固司马氏政权的目的。据材料“西晋的都督制由早期诸王与功臣共同出任都督,到平吴后都督转而多由宗室诸王控制。诸王封国在都督区内,使他们得以长期留任,这给西晋政局造成了不良影响。”可得出,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形成了许多与中央政权相背离的政治集团,并凭借王国的军队争取自己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炎试图以宗室诸王的经济、军事势力保持对地方豪族、士族的威慑,但是这种军事威慑的效果只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表明政治制度的制定与实行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其可能出现的问题。
32.(1)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任答两点即可)
(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或答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也可)。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4)政府(统治者)的经济政策;经济交流;生产工具革新;先进的生产技术;安定的社会环境等。
【解析】【小题1】共同点:本题是对比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一“汉高祖刘邦发布诏令:减轻田租,……”“(汉景帝时期),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可得出,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小题2】本题是背景特点对比影响认识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交通网络”:据材料二“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可得出,“交通网络”指的是丝绸之路。
作用:据材料二“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由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可得出,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或答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也可)。
【小题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三“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可得出,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和北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小题4】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因素: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可得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政府(统治者)的经济政策;经济交流;生产工具革新;先进的生产技术;安定的社会环境等。
33.(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直接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
(2)政权:北魏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积极作用: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 氐、 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可得出北方战乱频繁。第二小问直接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依据材料二“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可得出推动了民族交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是北魏 。第二小问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行的改革包括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第三小问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一“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可得出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依据材料二“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可得出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其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