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本课重点 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
本课难点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
1.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 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
A. 加剧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 B.促进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C. 导致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 加快了不同区域间的民族融合
2.以《诗经》中的词句互相酬答,是春秋时期各国往来的通例。当时诸国往来,每逢外交场合甚至作战, 都会互引《诗经》作为风雅明礼的表现,而瞠目以对、不知所云者则被视为粗鄙无文。据此可知,当时
A.《诗经》是维系秩序的纽带 B.儒家思想最具社会影响力
C.华夏文化认同意识较强 D. “百家争鸣”影响社会政治
3.楚国的先君鬻熊,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受到周王室的重视,给予了“子”的封 号,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桓王不许,熊通闻之,怒曰:“吾先人熊鬻,有辅导二王 之劳,仅封微国,远在荆山,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而王不加位,是无赏也;郑人射王肩,而王不 能讨,是无罚也。无赏无罚,何以为王 由此可知( )
A. 楚国在军事上已经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 B. 楚国“不服周”的态度纯属夜郎自大 C. 周楚两国征战给双方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D. 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受到挑战
4.西汉刘向认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有不先见而后从 之者也。”材料表明
A. 春秋时期贵族阶层生活富足 B.春秋中央政权已开始实行分封制
C. 春秋时期宗法制已遭到破坏 D. 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
5.西周崇尚军礼,以礼、仁、德、信为原则,强调“鸣鼓而战”“正大不诈”;东周诡诈战法被普遍运用, 偷袭、出奇、设伏等军事行为受到推崇。这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尚未成为主流思想
B. 社会变革影响价值取向变化 C. 宗法礼乐制度已然不复存在 D. 诸侯争霸削弱周天子的权威
6.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离开土地的“游民”逐渐增多,独立的工商业者游走各地,游土凭借智慧谋略
活跃于各国的社会舞台,游侠靠勇武为人排忧解难。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出现了大变革 B. 诸侯争霸破坏农业生产
C.思想多元格局开始形成 D. 新的生产方式得到普及
7.《史记》记载:齐桓公任用管仲、魏国任用李悝进行变法之后,各诸侯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 后推让”,于是“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材料可说明
A. 国力的强盛与政权存续密切相关 B.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风尚
C.政治变革是统一的主要推动力量 D. 法家思想主流地位遭受挑战
8.战国时期“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 将”;商鞅变法则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这说明
A. 个人奋斗决定社会关系变动
B.社会关系变化与商典变法相互推动
C. 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D. 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造就了商鞅变法
9.战国时期,商鞅认为:“人生而好恶,故民可治也。”对待民众的态度就是用赏罚。用赏,则民为国家 出力,努力从事耕战,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爵位;用罚,则民惧怕刑罚,不敢从事私利活动,从而使国家 财富完全由君主掌控。这些主张
A. 体现了儒法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B.调动了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积极性
C.助推秦国社会变革取得显著成效 D.反映了商鞅重视历史传承的价值观
10.商鞅认为民贫才会求“赏”,而国富才能给“赏”,两者皆备则朝廷便能以“重赏”驱民去干任何事情, 因此国家“利出一孔”而人民“家不积粟”是最理想的。这说明商鞅意在
A. 强调“国富民贫”的治国之术 B. 打着平均主义旗号扩充国库
C. 通过经济的垄断以增加国力 D. 强调治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11.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 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B.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C.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D.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12.春秋初期,秦、晋、楚等诸侯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设为县,作为国君直属的地方行 政区,到春秋后期,诸侯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这主要表明
A. 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 B.先秦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C. 郡县制首先在边疆形成 D.分封制度在春秋时崩溃
13.春秋战国时期,在财产分配上,管子认为应“富上而足下”;荀子则主张“制礼义以分之”,即财产的 分配要符合等级礼数,不能随心所欲;商 认同的分配目的是“国富民贫”,分配原则是以“功”行赏。据 比可知,这些主张
A. 说明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B.符合统治阶级利益需求
C.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违背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14.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 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 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 强调德治,平易亲近 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 D. 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15.《论语》里孔子弟子子贡讲了一段话。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 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下面哪种说法与子贡所讲的涵义相一致
A.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D.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16.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枝繁叶茂时期,有思想家认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 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该思想
A. 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B.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 体现了消极悲观的处世态度 D.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7.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反映了当时
A.私人教育的盛行 B. 人才培养的标准
C.社会人伦的失序 D. 新兴阶级的愿望
18.《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
日*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 亲,伤恩薄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法家主张按法律进行惩罚,辅助礼制 B. 法家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
C. 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 D. 法家提倡重农,抑制工商
19.墨子最初乃孔门之徒,写有《亲士×修身X 所染》诸篇。但墨子的《兼爱》《尚贤》直刺儒家的“亲 亲”与贵族政治,《非乐×节用》节葬》直刺儒家的礼乐文化与厚葬靡费的传统,《天志×明鬼》反对儒 家的道德政治与敬鬼神而远之的观念。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解放 B.士人提出自己的阶级诉求
C.儒家和墨家彼此相互交融 D. 贵族政治已开始走向衰落
20.《荀子 ·王制》中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 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馀虽曲当,犹将无益 也。”这主要体现出荀子主张
A. 平政爱民需要礼贤下士 B.执政要以人为本
C. 重视人民群众利益 D. 尚贤是治国之本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力图扭转儒家在政治上的放动局面,要使儒家学说为更多统 治者采用。为此,针对孔孟非贤君不仕的观点,荀子将君主划分为三类:圣君、中君、暴君。臣子对圣君 要“以顺上为志”,对中君要“有谏事,无谄谈”对暴君则要坚持原则立场采取温和渐进的手段向暴君讲明 道理,引导其走向正途。反对“群臣去惠而事私"。首子提出“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盘 圆而水圆”。在选拔人才时君主应试做到“不性亲不恤贵啜,唯诚能之求”。
——据高春海《首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关于君臣关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荀子的君臣观。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戎狄由主要居于西北部到逐渐进入中原,可知在这一变化中不同区域间得以融合,故D 正确; 材料不涉及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故A 错误;材料的变化与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无关,故B 错误;西周时 尚无中央集权,故C 错误。
2.C
【详解】
《诗经》内容关于西周的文化,春秋时期各国在不同场合以引用《诗经》为荣,不知《诗经》者往往被鄙 夷,这说明当时周文化得到了认同,C 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诗经》并不能维系秩序,排除A; B表述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排除;D 与题无关,排除。
3.D
【详解】
楚国的封号与其国力不相称,“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楚王要求周天子提高其爵位,造拒后,斥责周 天子“无赏无罚,何以为王”,以及“郑人射王肩”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下降,商周沿袭而来的“天
下观”受到挑战,D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步及“问鼎中原”的信息,排除A;根据“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 可知,楚国具有一定的实力,并非夜郎自大,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周楚两国征战的信息,排除C。
4.C
【详解】
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弑君行为”反映的是当时出现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现象,C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贵 族走向衰败,A 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走向瓦解,B 排除;D 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5.B
【详解】
从西周到东周,由崇尚军礼到诡诈战法被普遍运用,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和信仰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的社会变革影响了价值取向的变化,故选B; 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儒家思想和诸侯争霸无 关,排除AD;“不复存在”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C。
6.A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与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它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制建立,社
会发生大变革,故A 正确;诸侯争霸破坏农业生产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C 项中“开始”一词表述不准 确,且思想原因也不是材料内容出现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 新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和推广,而非普及,故 排除D。
7.A
【详解】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兴“鱼盐之利”,魏国李悝变法“尽地力”、“平乘法”,均起到富国强兵的 作用,材料反映了富国、强国兼并弱国、小国的现象,故选项A 正确;材料中的“富”、“强”改变的主要 是政治关系,不只是社会文化风尚,故B选项错误;材料只强调弱小国家被灭国,并未反映出统一的趋势, “主要”也无法体现,故C 选项错误;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成为主流思想,不存在主流地位受到 冲击,故D选项错误。
8.B
【详解】
战国时期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上升,从“徒步而为相”“白身而为将”可以看出这为商鞅变法创造了 条件,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 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故本题选B 项;个人奋斗只是因素之一,排除A;c 项只是内 容之一,排除C;D 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
9.C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措施,该措施有利于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正确;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A 排除;B 是奖励军功措施的意义,排除;材料与历史传承无关,D 排除。故选C。
10.A
【详解】
据题意可知,商鞅意在通过“国富民穷”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属于治国之术,故选A; 商鞅没有主张平均主义, 没有提出经济的垄断,排除BC; 商鞅提出的是国富民穷,不是富国强兵,排除D。
11.B
【详解】
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了个体小家庭 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所以B 正确;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 小农经济范畴,所以A 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和谐的内容,所以C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所
以D 错误。
12.A
【详解】
据题意可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就已经开始设置郡县,此举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 权,说明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故选A; 根据郡县制的设置不能说明先秦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和分封制在 春秋时崩溃,排除BD; 根据“秦、晋、楚等诸侯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设为县”等内容并不 能说明郡县制首先在边疆形成,排除C。
13.B
【详解】
根据“富上”、“符合等级礼数”、“国富”等信息可知他们的分配原则都是要保证国家和统治阶层的利益,所以 符合统治阶级利益需求,故选B; 根据分配原则不能说明争霸战争日趋激烈,更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迅速发 展,排除AB; 商鞅变法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排除D。
14.C
【详解】
解题的关键就是要考虑三者的共同点,即都是立足于社会,理性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所以c 项正确;A项属于儒家,排除;B 项属于儒家与法家的特点,排除;D 项倾向于道家和法家,排除。
15.A
【详解】
根据材料“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 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可知,大意为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 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 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材料强调的是孔夫子学习也没有固定的老师和方式,即强调人人心中都 有道,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与“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相一致,A项正 确;“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强调的是为学之道首先在于探究事物的理,探究 事物的理前必须先读书,材料内容没有强调穷理、读书的重要性,B 项错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强调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耳限于 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可知,强调的是不仅要看,要听,要扩大自己的见闻,还 有善于学习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以增长自己的智慧,即强调不要局限于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不符合 题意,D 项错误。
16.B
【详解】
根据材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可知,这里的是 非、“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体现了朴素的道家的辩证法思想,B 正确;讲求实际功利是法家的主张,排除 A;消极悲观的处世态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D。
17.C
【详解】
孔子强调的内容正是当时社会匮乏的内容,结合孔子的言论“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可知,这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伦的失序,C正确;题干主旨与私人教育无关,而且当时私人教 育刚刚兴起,排除A; 孔子言论并未涉及人才培养的标准,排除B; 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
D。
18.A
【详解】
法家之得名,就在于他们极力强调法律的作用。刻薄的人实行法家的学术,不要教化,舍去了仁爱,专用 刑法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则伤害恩义刻薄亲厚的人。法家主张奖赏很有信用,处罚必然施行,并辅助 礼仪制度的推展,A 正 确 ;B、C、D 亦是法家主张,但与材料无关,排除。
19.D
【详解】
从材料中的“直刺儒家的“亲亲”与贵族政治”“直刺儒家的礼乐文化与厚葬靡费的传统”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开始走向衰落,社会上出现抨击儒家思想中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主张,故答案为D 项;材 料只反映墨家对儒家的抨击,没有反映百家争鸣带来的影响,排除A 项;墨家代表小手工业者利益,排除B 项;材料没有对于彼此交融的状况,排除C 项 。
20.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荀子认为君王要想获得安宁,就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君王要想获得繁荣,就得用隆重的 礼节对待士子;君王要想获得功名,就得尊崇和任用贤能的人。这三个方面做得好,其他方面就不会有不 恰当的;这三方面做得不好,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处。这反映出荀子主张执政要重视平政爱民、要 选贤任能、隆礼敬士,体现出执政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平政爱民需要礼贤下士, 故A 项成错误;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 项错误;尚贤是治国之本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 项错误。
21. (1)主张:君主都可以辅佐;臣子辅佐君主要讲求策略;反对臣子因私废公;君主应作好臣子的表率
(君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君主选拔臣子要唯才是举。
(2)评价:是战国后期各派学说走向融合的产物;放弃了儒学理想主义的政治观,使儒学的政治主张走向 务实可行;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儒学在政治上的被动局面;为日后儒学成为官方主导思想创造了条件。
【详解】
(1)主张:根据材料“臣子对圣君要以顺上为志’,对中君要‘有谏争,无谄谀’对暴君則要坚持原则立场采 取温和渐进的手段向暴君讲明道理,引导其走向正途。”可知,荀子主张不管什么样的君主都是可以辅佐的, 臣子辅佐君主要讲求策略,对不同的君主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材料“反对“群臣去忠而事私'”可知,荀子 反对臣子因私废公;根据材料“荀子提出“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可知,君主 应作好臣子的表率;根据材料“在选拔人才时君主应试做到‘不性亲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可知,君主选拔 臣子要唯才是举。
(2)评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后期各派学说的融合、儒学政治主张走向务实可行、为 日后儒学成为官方主导思想创造条件等方面评价荀子的君臣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