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本课重点 (1)辽夏金元政权更替; (2)南北面官制; (3)猛安谋克; (4)大定之治; (5)行省制度;
本课难点 (1)分析辽夏金元的统治政策实行的原因和影响; (2)认识辽夏金元的统治有利于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3)理解辽夏金元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
一、单选题
1.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烧制而成(如图),有马上游牧民族的遗 风,近年来在北京、河北等地陆续出土。鸡冠壶的制成表明辽代
A.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B.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C. 契丹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融加深 D. 契丹民族文化传统逐渐走向衰落
2.据《辽史刑法志》载: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 大臣定制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A.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B.保持契丹的民族风格
C. 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D.实行民族同化政策
3.辽太宗取得幽云十六州后,设置南面官与北面官,南面官按“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 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律任用契丹贵族。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 于
A.民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 B.生产方式的差异性所导致
C.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征服 D.平息汉族百姓反抗的需要
4.辽道宗称“(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金熙宗皇统三年定《皇统制》“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 辽宋之法。”以上材料旨在说明
A. 多民族政权并立,辽金易代 B.汉文化影响深远,民族交融 C.本民族文化优越,不输中华 D. 各民族文化创新,传承发展 5.下表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审吉:契丹古称)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 ·太祖纪》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 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 ·夏国传下》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X《孟子》涵养器度。遇府、 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 ·章宗本纪一》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 强化文化认同促政权稳定 C.与内地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 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6.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下面为南宋时期纪念岳飞的相关文物图片
图6岳王庙内岳飞彩像 图7《中兴四将图》(局部》(南宋画家刘松年)
上述文物遗存表明,南宋时期
A. 武将地位有很大提高 B. 人物画成为当时文人画的主流
C. 人们收复河山的愿望 D.政府在宋金对峙中的军事优势
7.女真人自然崇孝,金政权建立后逐步确立了为祖先上尊谥、上庙号以及建太庙崇祀祖先制度,并大力倡 导孝道,视“忠臣犹孝子”,忠孝合一。这表明金
A. 奉行以孝立国 B. 倡导家国一体
C. 认同中华文化 D. 推行移风易俗
8.金世宗时梁肃曾上奏曰:“汉之羽林,皆通《孝经》今之亲军,即汉之羽林也。臣乞每百户赐《孝经》 一部,使之教读,庶知臣子之道,其出职也,可知政事。”世宗答道“善,人之行,莫大于孝,亦由教而后 能。”遂“以女真字《孝经》千部付点检司分赐护卫亲军”。这反映
A. 金世宗重视军队的建设 B.金朝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C. 金统治者认同儒家文化 D.《孝经》是科举必读书目
9.宋人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记载:“(金)熙宗自为童时,聪明绝伦。适诸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韩昉及 中原儒士教之,遂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女真旧臣视其“宛如一汉 户少年子也。”而熙宗则视女真旧臣是“无知夷狄。”据此可知当时少数民族政权( )
A.汉化程度不断提高 B.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
C. 极力保持民族特色 D. 民族对立情绪较为严重
10.金朝初期,凡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畋渔(捕鱼)射猎”,战时自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编成军 队,应征出战。这一制度
A.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B.有利于金朝统一全国
C. 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壮大 D. 实现了女真政权封建化
11.据《金史》记载,1153年,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燕京(今北京),迁都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女 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材料说明金朝迁都
A. 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B.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
C.推动了南北面官制度 D.摈弃了女真的文化传统
12.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为:“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 反映出辽和西夏
A. 军事实力远超前代 B. 统治方式更加成熟
C. 文明程度高于中原 D.对外政策趋于防守
13.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 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夏
A. 儒家文化与党项文化融合 B.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 C. 儒家文化深入社会生活 D. 文化政策由封闭走向开放 14.下表是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由此可知该举措
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一览表
机关与官员 执掌与任用
地方官 路府 府 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 掌府事
州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 掌州事
县 州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 掌州事
县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 掌县事
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 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
A. 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D. 效仿于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15.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 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 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 B.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 C.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 D. 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
16.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 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
A. 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 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17.元世祖忽必烈时创蒙古国字,称为八思巴字,当时的南方理学大师吴澄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是国 音之舟车”欲达一方之音于日月所照之地”,北方儒学大师许衡“尤精于国字与言”。这说明
A. 蒙古国字在当时使用普遍 B. 理学已经摒弃传统华夷观
C.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认同 D. 元朝全面推行蒙古化政策
18.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唐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 元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这种区别
A. 消除地方产生割据的地理基础 B. 说明唐道和元省的职能不同
C. 调动了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D. 体现南北经济文化密切 19.关于元代的“四等人制”,学术界有下列观点,据此可推知
主要观点 来源
逮蒙兀儿忽必烈汗灭宋,禹贡九州始尽沦胡俗。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 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 (清)屠寄蒙兀儿史记忽 必烈汗本纪》
元代之政治情态….…第一最著者,为其政治上之显分阶级,一切地位不平等。 元代依种类分为四种:一蒙古、二色目、三汉人、四南人。 钱穆《国史大纲》
将元代人口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并规定其差别待遇的“四等人 制”,从未见诸任何元代官方文件。 刘晓《元代司法审判中种 族因素的影响》
“四等人”概念不宜绝对化或夸大理解,也可称为“四种人“四类人”“四圈人”。 四个集团彼此的界限不完全清楚,与其说他们是元朝统治集团划分的,不如说 是客观存在或是自然形成的。 张帆《元代真有四等人制 吗 》
A. 元代客观上存在族群差异 B.“四等人制”按照民族划分
C. 当代学者的研究更加可信 D. 民族歧视导致了元朝灭亡
20.元朝政府编辑推广的《农桑辑要》和《齐民要术》相比,新添了许多作物种类和栽培法。包括原来生 长在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南的植物,如苎麻、茶、橙、桔、甘蔗等作物的种植方法,都有介绍。造成上述不 同的原因是
A. 原产美洲的作物品种的传入 B.元朝是地兼南北的统一王朝
C. 北方的作物品种传播到南方 D. 北方地区处于长期战乱之中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都城及京鬣地区、中原地区
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于中华民国”,“中 国”是它的尚称;现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称。其中,最接近“中国”一词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 鬻地区”,那望是王叔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已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其地理位置 居中,有地利之便,国此又称为“国中”、“土中”或“中原”。
许宏《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视兴》
材料二 元人“中国观”的要点是:“中国”的疆城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 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叔的行使者,可以是汉 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教民族政权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域、民族、政治三个角度理解“中国”一词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二的观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
鸡冠壶是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产物,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转变,故选A 项;封建 化是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等方面,仅从辽政权少数 民族使用的器皿不能得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故排除B 项;材料无法体现契丹与周边少数民 族的交融,故排除C 项;材料没有体现契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故排除D 项 。
2.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是指适用于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法律,“汉人则断以律令”是指 用汉族的成文法令统治汉人,由此可知契丹统治者实行“藩汉分治”政策,其中A 项属于该政策,A 项正确; BC 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与主旨强调“藩汉分治”政策不符,排除;材料强调实行“藩汉分治”政策,并不 是民族同化政策,排除D。
3.B
【详解】
辽设置南面官与北面官,对汉族和契丹族等少数民族实行不同的制度,根本原因是汉族和契丹族等少数民 族的生产方式不同,汉族生产方式先进,契丹族等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生产方式落后,故选B;A 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排除;设置南面官与北面官制度,对汉族和契丹族等少数民族实行不同的制度,不能说明落 后文化被先进文化征服,排除C;D 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点睛】
4.B
【详解】
辽朝皇帝认为辽朝与中原王朝无异,金朝的皇帝则借鉴中原王朝的各种政治制度,说明少数民族政权被汉 文化影响,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出现了民族交融,故选B; 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ACD 都与这一主旨 不符,排除。
5.B
【详解】
辽朝认为自己是炎帝的后裔,西夏仿效宋朝的政治制度,金朝效仿中原王朝的科举制,并以儒家典籍为考
试内容,说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认同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意图通过文化的认同实现政权的稳定,故选 B; 辽夏金的做法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非加速封建化,排除A; 材料只能体现辽夏金对中原文化的效仿,没 有涉及交流,排除C;追书华夷共祖只符合辽朝的情况,排除D。
6.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南宋时期纪念岳飞的相关文物图片,岳飞是抗金的名将,因此材料所述图 片表达了对山河光复的寄望,C 项正确根据所学宋朝史实可知,宋朝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的地 位没有提高,A 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纪念岳飞的相关文物和图片,不能得出文人画成为主流的结 论 ,B 项错误;南宋对金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地位,D 项错误。
7.C
【详解】
根据材料女真人自然崇孝……祖先上尊谥、上庙号以及建太庙崇祀祖先制度,并大力倡导孝道”可知,金朝 建立后实行祖先祭祀制度,视忠臣犹孝子,说明金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借鉴中原文化以加强统治,表明 金朝认同中华文化,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金朝重视孝道,但不能由此就能推出奉行以孝立国的结论,A 项错误;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倡导家国一体的结论,但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B 项错误;材 料内容没有涉及移风易俗的问题,并且材料内容与移风易俗无直接关系,D 项错误。
8.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金朝下令护卫亲军学习儒家经典,说明的是金朝统治者认同儒家文化,C 正确;ABD 说法与 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9.A
【详解】
材料反映了金熙宗从小接受汉族文化熏陶,以致于金熙宗“尽失女真故态”“宛如一汉户少年子也”,这说明了 当时以女真为代表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程度不断提高,故选A; 材料没有涉及到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情况,故 排除B; 材料反映的是女真族汉化,失去民族特色,故排除C; 材料只反映了女真族情况,没有涉及到各民 族对立,故排除D。
10.C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这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符 合当时女真族的客观情况,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壮大,故选C; 猛安谋克制度提高了金代军队的战斗力,排除
A; 金朝并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B; 猛安谋克制度并未使女真政权实现封建化,排除D。 【点睛】
11.A
【详解】
根据迁都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可得出迁都促进 了民族间的交融,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自的生活习俗,A 项 正 确 ;BCD 项都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12.B
【详解】
根据材料“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 …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可知,宋神宗的意思是辽和西 夏兼有农牧两种经济,与汉、唐时期仅有单一游牧经济的北方民族政权相比,更加难以对付,反映出辽和 西夏统治方式更加成熟,B 项正确宋神宗的话反映出这一时期辽和西夏民族政权兼顾游牧、农耕,没有强 调辽、西夏军事实力,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和西夏是少数民族政权,其文明程度不如中原地 区,因此“文明程度高于中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辽和西夏统治方式更加成 熟,没有体现其对外政策情况,无法得出其对外政策趋于防守的结论,D 项错误。
13.B
【详解】
西夏作为少数民族,重视儒学教育,并重用儒士,说明其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B 正确儒家文化和党 项文化的融合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 材料仅仅涉及政府对儒家文化的重视,无法得出当时儒家文化 深入社会,排除C; 通过题干无法得出西夏文化政策的转变,排除D。
14.B
【详解】
根据表中信息达鲁花赤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可知, 元代朝廷在地方各级设置达鲁花赤,是为了监督各级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 正确达鲁花赤只能由 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带有浓厚的民族歧视,这不利于民族融合,排除A 项 ;C 项是行省制度的作用,排 除;辽朝南北面官制度中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而达 鲁花赤则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排除D 项 。
15.C
【详解】
“刺史”“巡抚”等官职的设立,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防止地方权力过大,故C 项正确;题干中的“刺史”“巡 抚”等官职都是中央对地方进行监察的重要职位,并未体现出随意性的特点,故A 错误;监察并不是中国古 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故B 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专制主义无关,故D 错误。
16.C
【详解】
材料“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可知这里的“正”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指 藩镇割据下地方的自主权过大,那么“合”应为既发挥中央的集权又照顾地方分权,C 正确;消除封建割据说 法过于绝对,排除A;B 强调的是“反”,而非合,排除;D 强调的是“正”而非合,排除。
17.C
【详解】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蒙古国文字获得了和汉族知识分子的认同,这实际上反映出对当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C 项正确;蒙古国字多是蒙古族适用,在当时并未普遍使用,且A 项表述与材料 主旨不符,排除;理学一直都存在着华夷观,B 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全面蒙古化的政策,D 项表述与材料 主旨不符合,排除。
18.A
【详解】
元代行省幅员过于辽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之巨,而且行省长官握有军、民、财政大权,加之 行政区划层次既多又复杂,为着防止分裂割据现象的发生,利用犬牙相错的原则。因此元代的省完全一反 过去汉州、唐道、末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
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从而使地方失去格局的地理优势,
加强了中央集权,A 正确;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都是地方行政机构,通过题干无法得出两者的职能差别
排除B; 元代的行省划分不利于地方政府治理边远地区,排除C; 元代的行省采取纵向划分,不是出于经济 目的,而是政治目的,排除D。
19.A
【详解】
由材料中屠寄大别人类”、钱穆“依种类分”、刘晓《元代司法审判中种族因素的影响》张帆“四种人”“四类 人”“四圈人”等信息可知,四位学者都强调了元代客观上存在族群差异,故A 正确汉人和南人都是汉民族, 故B 错误;没有证据说明当代学者的研究更加可信,故C 错误;元朝灭亡的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故D 错误。
20.B
【详解】
根据所学,因为元朝是地兼南北的统一王朝,因此在其统治区域内,南北方相应的物种都有记载,故B 项 正确;美洲物种传入是在明朝,排除A; 材料并不特指北方到南方,而是强调全国范围内的交流,排除C; 元朝已经统一,北方并没有长期占战乱,排除D。
21. (1)地域:京师,首都,都城;中原地区。民族:华夏族群。政治:中原王朝所建立的政权;近代国 家的代称。
(2)材料二认为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元朝所有区域。元朝时期,中国的 疆域不断拓展,“中国之域”已经从长城以南拓展到包括了今天东北、西北、西藏、云南等在内的几乎整个中 国,澎胡巡检司的设立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随着民族不断交融,文化趋于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逐渐形成。
【详解】
(1)材料反映出“中国”一词的含义极其丰富,古籍中的“中国”一词是个具有地理、族群、政权等含义的综 合性概念。根据材料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可知,中国的地域概念就是京师、首都、 都城以及中原地区根据材料“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可知,中国的民族概念即华夏族群;根据材料“中 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于‘中华民国,‘中国’是它的简称;现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简称”可知,中国的政治概念为中原王朝所建立的政权、近代国家的代称。
(2)根据材料“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 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 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可知,材料二认为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并且领 土拓展到今天中国的领土范围,并加强对台湾等边疆的管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逐渐形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