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培优
一、单选题
1.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 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经渭分明,而差 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
A. 利于加强对宋朝官员的管控 B. 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以下是我国古代某一阶段的官员、户数变化情况表。此表反映了
时间(年) 官员数(人) 户数(户) 户、官数 比
140 7567 9698630 1282
609 12576 9070414 721
737 18805 8973634 477
1190 42000 12355800 294
A. 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社会阶层流动逐步加快
C.科举取土人数增多 D.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3.针对王安石推行的均输法,苏辙上奏说“旧日官岁乘米,钱散于民,故农不大伤,无钱荒之弊。今发运 司以所象米代供,而责钱于诸路;诸路米无所售,而敏钱以偿发运司,则钱日益荒,而农民最病,此东南 之大患也。”由此可知,苏辙认为均输法
A. 损害了富商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B. 违背了商品经济交换规律
C.客观上加剧了东南地区的钱荒 D. 加重了广大农民赋役负担
4.宋代笔记《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将党进戍边,依例应出行前向皇帝致辞,但宋太祖念其 “本出溪戎,不识一字”,便破例让他“不须如此”。但党进性格刚强,坚决要求致辞,便使人将内容写在“笏”
(手板)上,并反复背诵。结果当天由于紧张,党进“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 愿官家好将息”,引发哄堂大笑。后来他自己解释说“也要官家知道我读书来”。这反映出北宋初年
A. 程朱理学盛行,引导朝廷政治风向
B. 重视科举考试,成为唯一晋升途径 C. 提倡武将读书,文官群体得到推崇 D. 设置二府三司,枢密院只负责军事
5.1007年,宋朝应党项首领李德明的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订了合约。1057 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 西夏“求复榷场”,宋方不许。后其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这反映了宋朝
A.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C. 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 政治统一促进了边界贸易
6.对于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政权结构形式,有学者评述道:“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十省官 吏“享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政权结构”中的“十省”
A. 属于“都省”直辖的行政区域
B. 管辖范围包括西藏、青海等地区 C.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郡、县
D. 行使权力时受到“都省”的节制
7.1278年元世祖之孙铁木儿不花领扬州行省兵一万,赴江西行省以备战守;1297年元廷又命湖广行省遣 军代成属于云南行省的八番、顺元等处。材料说明元代
A. 宗室力量强大,民族矛盾尖锐 B.军队体系混乱,战斗能力下降
C. 掣肘地方军队,加强中央集权 D. 换防行省戍军,确保君主专制
8.针对元代行省划界,清人储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之险失河;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
险……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作者旨在 表达
A. 天险尽去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B.分省建置有别于传统行政区划设置
C. 行省难以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D.设置行省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9.《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 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明代在全国均建有驿站,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六十里设 驿,驿有驿丞。沿线每60-80里设一个驿站。这主要表明,元明两朝
A.注重地方治理 B. 邮政行业发达
C. 军队调动频繁 D. 贩运贸易发达
10.唐、元等朝代在西南边陲地区采用以土官治土民”的统治政策,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给予
其官职头衔,除需要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司法、财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这一政策
A. 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 B.保障了当地社会的繁荣稳定
C. 实现了对该地区的管辖统治 D.加速了边疆部族封建化进程
11.《宋会要辑稿》载,宋初出口商品就有“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其后日 渐增多,至南宋达二百种上下,大致分为纺织品、陶瓷品、日用品等几大类,此外还有稻米和副食品如茶 叶、糖、酒和干鲜水果等。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
A. 海外贸易兴盛的物质基础 B. 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 手工业制造能力十分强大 D. 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确立
12.南宋在江南建国,水上交通发达。以临安和建康为枢纽,西向沿长江经鄂州联结四川。南面直通泉州、 广州,联结琼州。高宗时,市舶收入达二百万贯。这表明
A.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宋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海外贸易
C.偏安江南有利于商业发展
D. 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商业发展
13.《梦梁录》记载:清明之时,临安民众除了祭祖敬宗之外,“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 笙歌鼎沸,鼓吹喧天,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此时尚犹未绝”。这反映出,南宋
A.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经济繁荣民众富足
C. 节日文化的兴盛 D. 传统社会结构受冲击
14.《宋史》载,989年,宋太宗下诏:“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 紫”。1117年,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璀指出:“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 多僭侈,未合故制。”这些记载反映出
A. 政治决策左右社会风尚 B. 经济发展改变民众生活
C.理学思想固化官员思维 D. 商业进步瓦解传统伦理
15.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 体得安眠”。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蹴鞠的盛行, 反映了
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 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
C. 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 D. 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
16.有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朱熹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此 处原先是海洋,由于地质变迁隆起变为陆地。三百年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才提出了与此相
同的看法。由此可知
A. 东西方文化同宗同源 B.朱子理学具有思辨性
C.宋代科技领先于世界 D. 朱熹侧重于自然探究
1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 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 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 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 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18.如图为元代倪瓒的代表作品《渔庄秋霁图》倪瓒的水墨山水看似简单却意境清幽深远,这与他隐居山 野孤高的性格相关。这幅画作
A. 意在借物抒情 B.旨在得意忘形
C. 体现形神兼备 D. 追求以形传神
19.五代冯道主持刻印了《儒家九经》该书是儒家经典有系统付梓之最早个案。后蜀刻印儒家经典及《文 选X 初学记《白氏六帖》专书,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印书种类,无所不包, 史地、方术及诗文等均有印刷。由此推知,五代至北宋时期
A.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B.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
C. 社会文化得到较大发展 D.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
20.有学者在评价元曲的用语时指出:“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 俗。”据此可知,元曲
A. 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需求 B.与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相同
C. 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美感 D. 代表了文学世俗化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
21.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益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谢候,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 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微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 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 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率相杜范认为:“凡度置子夺,(君主)一切以率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拖行。如有未当,给、
舍得以缴驳,台、 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已为天下,量万世不易可也。”..…客弱对宋神宗 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 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 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三 行凿实行群官负责和圆器会议制(即通过行当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贵),行当官员通常由平掌、右
悲、左悉、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延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 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更任图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卤,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当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 由。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磨代中期商业出现繁荣,一 些原为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城市,大多发展为商业中心。
由于首都长安的规模最大和最为繁荣,长安城外城共有108坊,这望主要是王侯将相大小官员的住宅,坊 外国东西二市,店肆林立,排置有序,商品充足,行人鼎沸。由于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达, 交通事业亦大大地发展起来,各大城市之间,别是长安同各地都有宽阔的驿道。
材料二中国古代减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变化,当时的商业最为发达的是都城开封,到处是手工作 坊,到处是商店,酒楼,茶馆,液社,行商坐贾,人来车往,热闭非常。市场上的商品从金银器具到水产 果品,应有尽有,街道上的营业,既有日市,也有夜市。
上述材料均摘输自启良《中国文明丈》
材料三 江春铺网阔,夜晚常藏迟。子美犹如此,翻然不敢悲。传闻殊不定,要辂几时还。俗易无常性, 江清见老颜。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事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
——(唐)郑谷《峡中寓止二首》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中期商业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草市在南北朝、唐代和宋代的发展概况。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 宋初官学低迷不振,科举取士现模却日益扩大,书院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图,数量和规模大 幅扩展。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书院大多 采取师生同吃同住方式,朱熹、陆九渊等名师宿儒不仅为学生传道、段业、解惑,而且注重对学生人格精 神的引导。书院的大发展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数育组织形 式,其明辩通达的学风,促进了自由讲学和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
——陈性利《弱宋——造极之世》
材料二 讲学书院从明中叶起开始勃兴,一个重要原国是旧官学教育之衰弊。讲学书院最大的特点是自由 讲学,而不是为了科举。讲学书院是历代学者传播思想、昌明学术之地,是新思想、新学术的孕育和诞生 之地。书院的兴起还与王阳明创立心学以及阳明第子传播心学的努力分不开,在20余年的书院讲学实践中, 王阳明将书院定位于“匡翼夫学校之不逮”,认为书院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补救官学的流弊,而讲求古圣贤的明
伦之学。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明书院发展的共同原因。
(3)综合上述分析,概括指出书院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这一做法使官员的权力不断被分化,这种分化 事权的举措,有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控,故A 项正确;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是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守内虚外”等政策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宋初职官制度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表 述过于绝对,故B 项错误;这一制度中很多官员有俸禄、无具体职务,所以对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没有 促进作用,故C 项错误;宋太祖实行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 的治理,而材料只是涉及职官制度,不能得出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 项错误。
2.D
【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40年的汉代到1190年的宋代,官僚数量和户数都大大增长,尤其是从737年到1190 年,官僚数量激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宋代的冗官有关,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故D 正 确 ;A 项的“持续”不符合140—609年的信息,故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故B 错误;140年还 没有科举制,故C 错误
3.C
【详解】
从题干中可看出,苏辙指责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均输法采取折米征钱的做法,导致了市场上的钱荒现象,
故选C 项;题干中未涉及富商的态度,苏是官员,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像,排除A 项;均输法推行的用近 易远的原则是符合商品经济交换规律的,排除B 项;题干强调的是折米征钱的举措加重了农民负担,而非 役负担,排除D 项。
4.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武将党进因为文化素养较低而受到文官的嘲笑,说明的是当时武将地位较低,这 主要和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C 正确;材料与程朱理学的发展无关,A 排除;科举考试并未是晋升的唯 一途径,B 排除;二府三司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D 排除。故选C。
5.C
【详解】
根据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订了合约”,以及宋代榷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宋
代通过经济手段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利用榷场贸易联合或者打压其他民族,处理民族间的问题,C 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软弱,排除A; 材料强调的不是灵活多变,而是一种手段段,排除B; 当时没有统一,排除D。
6.D
【详解】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D 项符合;题干材料中的“都省”是元朝中央的中书省,“十省”指的是元朝 在地方分设的十个行省。结合所学可知,“都省”只直辖“腹里”,不直辖“十省”,A 项排除;西藏、青海等地 是由宣政院而不是由“十省“管辖的,B 项排除;“十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C 项排除。
故答案为D 7.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在元朝的行省制下,这种定期不定期的换防调动,对单个行省所掌军队的实力是种明显的削 弱。而各行省内军队属性的复杂性,对本土军队也是一种掣肘,使他们不敢妄动,因此C 正确;民族矛盾 尖锐是四等人制度导致的,A 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军队体系混乱的结论,B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 并非是君主专制,D 排除。故选C。
8.A
【详解】
据题意可知,储大文人文元代行省制的设置使黄河长江等天险不再发挥作用,由此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时没 有阻碍,即天险尽去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故选A; 材料主要突出了行省制的设置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 持的原因,BCD 明显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
9.A
【详解】
材料“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明代在全国均建有驿站,每隔十 单置铺,铺有铺长”体现的是元明两朝通过在地方要道设置驿站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正确;BCD 与材料 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
10.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唐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到元朝发展为土司制度,这项政策既尊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的社会现实,又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故C 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政策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而不是全面发展,故排除A; 这一政策具有容易造成地方割据的局限性,并未真正保障当地社会的繁荣稳 定,故排除B; 这一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原有社会制度和秩序,不利于边疆部族的封建化,故排除D。
11.A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从宋初到南宋出口商品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多,可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大 量商品,故选A; 因没有比较,故无法得知商税是否是政府的主要财源,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实 力的对比,排除D; 手工业制造能力强大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排除C。
12.D
【详解】
材料以临安和建康为枢纽,西向沿长江经鄂州联结四川”“南面直通泉州、广州,联结琼州”体现的是地理位 置对商业发展的影响,D 正确;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A 排除;材料无法得出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海外 贸易的结论,B 排除;C 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3.C
【详解】
南宋临安民众在清明节时除了祭祖敬宗之外,还有其他娱乐活动,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节日文 化的兴盛,故选C; 宋代由于民族政权的并立,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故A 项错误;封建制 度下农民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故B 项错误;D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14.B
【详解】
根据“今闾阎之卑……尚多僭侈,未合故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丰富了人民生活,冲击了 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故选B;A 项表述太绝对,且材料反映北宋的政令被破坏,故排除A; 材料信息没有体 现理学思想,排除C;D 项“瓦解”表述太绝对,错误。
【点睛】
15.A
【详解】
从材料看,宋代蹴非常盛行,而民众从踢蹴鞠中得到的快乐已远非视为简单的体育活动,而是当作一种 时尚和健康的运动方式,这表明宋代的蹴鞠运动已发展到一种新的阶段,故选A 项;材料本身无从体现出 是江南或南方地区,排除B、C 两项;虽然蹴鞠从宫廷体育活动发展到民间,但材料并未说明宫廷文化和市 民文化的消长情况,排除D 项。
1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用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海洋到陆地的地质变化,以自然学说构建其哲学体系 的做法,反映出朱子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思辨性,B 项正确;东西方文化并不是“同宗同源”的,A 项错误;宋 代科技领先世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C 项错误朱熹侧重探究纲常伦理而非自然科学,D 项 错误。
17.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善书的内容都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容,而儒家思想是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所以善书 的流行是在强化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故选B;理学的主导地位在南宋就已经得到确立,排除A;儒家思想就 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所以“阻碍”的说法错误,排除C; 善书的流行是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冲击,排 除D。
18.A
【详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渔庄秋霁图》为典型的文人画,其中的水墨山水看似简单却意境清幽 深远,体现了作者隐居山野孤高的性格,意在借物抒情,A 项正确;画片并未体现得意“忘形”的艺术特点, B 项错误;体现形神兼备与画面简单却又彰显“画家隐居山野孤高的性格”不符,C 项错误;画中山水简单不
能体现画家追求以形传神,D 项错误。 19.C
【详解】
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五代至宋朝,大量印刷书出现,其范围不但包括儒家经典,还包括史地、方术及诗文, 这表明当时印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故选C 项;单凭材料信息我们不能断定当时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故排除A 项;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故排除B 项;材料中既涉 及雕版印刷,也涉及活字印刷,故D 项结论不成立,排除D 项 。
20.C
【详解】
由材料可知,元曲在用语等方面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也有民间的世俗,实现了雅与俗的融合,C 项正确 元曲不仅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还有体现了文人的价值追求,排除A、B 两项;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雅俗 共赏,排除D 项。
21. (1)背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分封制瓦解;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改革及 长期战争。
(2)主张: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
(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
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详解】
(1)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分封制瓦解、春秋战国以来 的政治改革及长期战争等方面分析总结。
(2)根据“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 必致请属交走, 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根无括得出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
(3)理由:根据“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得出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 制;根据“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六七人组成”得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根据所学可 知,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官僚政治有利于稳定政体、一定程度上制约 皇权、减少决策失误、巩固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回答。
22. (1)表现:更多商业中心城市的出现;商业规模扩大;交通较为发达。
(2)新变化:坊市界被打破。
原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政策的松弛。
(3)概况:魏晋南北朝:草市形成,设置草市尉管理。唐代: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宋代:草市形成 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详解】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唐代中期商业繁荣的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些原为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城市,大多发展为商业中 心”“由于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交通事业亦大大地发展起来”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联系所学可知,北宋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是坊市界被打破。其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到处是手工 作坊,到处是商店,酒楼,茶馆,旅社,行商坐贾”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 发展、“抑商”政策的松弛等方面来回答。
(3)联系所学可知,草市在南北朝时形成,唐代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宋代草市形成比较完备的饮食 服务设施。
23. (1)地位上,是官学的补充;教学方式上,开放式教学(或师生关系和谐);教学内容上,知识与人格 并育;影响上,促进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2)补救官学教育的衰弊;学者名师的著述讲学活动;印刷术的普及及应用;私人讲学的历史传统。
(3)书院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详解】
(1)根据“书院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得出是官学的补充;根据“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得出开放式 教学;根据“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注重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引导”得出教学内容上,知识与人格 并育;根据“促进了自由讲学和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得出促进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2)根据“讲学书院从明中叶起开始勃兴,一个重要原因是旧官学教育之衰弊”得出补救官学教育的衰弊; 根据朱熹、陆九渊等名师宿儒”“讲学书院是历代学者传播思想、昌明学术之地”得出学者名师的著述讲学活
动;根据所学,还可从印刷术的普及及应用、私人讲学的历史传统等方面思考回答。
(3)可从书院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培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