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的历史名人大多既掌管民政,又带兵打仗,而到了战国时期,诸国的文官和武官大多做了区分,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这表明,战国时期( )
A.贵族势力逐渐衰落 B.职业官僚开始形成
C.专制皇权有所强化 D.文官政治日趋成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
①铁器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
③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④商鞅变法的促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黄河中游诸国流通“布币”,东方齐国流通“刀币”,南方楚国流通蚁鼻钱。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 B.货币流通推动城市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实物交换已经逐步消失
4.战国时期虽有显学,却无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之别,更无法确定谁是统治思想,谁是被统治思想,各家地位平等,竞流并逐,都有可能通过“上说下教”进入王者的殿堂,或在民众中产生重要影响。材料目在说明战国时期
A.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B.“士”阶层活跃并且受到重用
C.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代 D.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开放的特点
5.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传承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智慧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阴阳家
6.商周时期,统治者在祭祀活动中,人们特别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以求祖先对政权的保佑。春秋时期,民众在祭祀祖先时已不单纯以血缘为依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表明
A.宗法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B.礼乐制度的渐趋世俗化
C.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 D.神权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7.《汉书 艺文志》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然而先秦诸子虽“各引一端”,如表中论述体现了(  )
著作 相关论述
《孟子》 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
《吕氏春秋》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
A.中央集权的最终确立 B.社会转型的诉求
C.诸子思想的完全统一 D.君主专制的意义
8.《左传》记载,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叔向表示反对,认为:“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子产回答:“吾以救世也。”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晋国与郑国的霸主之争 B.二人重法轻礼的思想主张
C.治国思想上呈争鸣趋势 D.分封体系强化的直接影响
9.有学者指出:从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井田制度 B.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
10.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
A.道家、墨家 B.儒家、法家
C.墨家、道家 D.墨家、儒家
11.《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
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
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
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
12.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 )
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 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
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 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
13.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14.“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上述言论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
A.严刑峻法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隆礼重法
15.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说明春秋时期
A.各诸侯国臣服于夏的统治 B.各民族都推崇华夏文明
C.该时期少数民族势力增强 D.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
16.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
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
二、材料分析题
17.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图中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代表人物?这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18.【华夏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秦人融入、认同华夏民族的历程
西周时期 秦人肇兴于陇右,偏居于西陲。
春秋时期 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进入诸侯国之列。此后,秦人一再东迁,势力扩大到关中地区,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秦穆公在位时期,娶晋国太子申生之姊,秦穆公之女怀嬴嫁给为质于秦的晋太子圉。 但在整个春秋时期,中原诸夏一直将秦人视为夷狄并加以歧视。
战国时期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由此引发了中原诸夏人才西向入秦的高潮。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秦武王娶魏女为王后。 秦庄襄王时,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国。吕不韦招募大量宾客游士至门下,合众人之力,编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人吸收中原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也是秦人与华夏交融互动的典范。 战国晚期,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心目中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战争。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
——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途径有哪些。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秦人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家笔下的商鞅变法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王安石变法时,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闲职,主编了一部294卷的编年体史书。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原文摘录1.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2.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3.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商鞅变法》原文摘录1.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2.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大多怨之。 3.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史记·商君列传》,分析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看法及其原因。
20.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3)列举至少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4)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1.B
【详解】春秋时期贵族势力较大,贵族作为封君,掌握民政、军事的权力,而战国时期贵族势力逐渐衰落,君主用官僚取代贵族,官僚区分文武,职业官僚开始形成,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强调权力阶层变动导致官僚政治开始形成,并非贵族势力逐渐衰落,排除A项;战国尚无皇帝,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文官政治指的是文官高于武官,文官掌握行政系统,而战国如秦国是军功爵位制,武官更强势,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根源在于铁器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取得政权;各国国君也希望实现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支持变法;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对,商鞅变法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表现之一而非原因。故选B。
3.C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说明此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C项正确;楚国不是中原国家,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消失这一词语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战国时期,各家学派地位平等,竞流并逐,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士”阶层受到重用的信息,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礼崩乐坏,排除C。
5.C
【详解】法家思想的特点是冷峻,核心是功利、强权、霸道,这恰恰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所欠缺的。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体现了法家的强权、霸道,为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阴阳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6.C
【详解】根据“人们特别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以求祖先对政权的保佑”“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交流的加强,周边“夷狄”地区的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C项正确;材料与宗法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礼乐,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对华夏的认同,而不是神权,排除D。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定于一”、“事在四方;圣人执要、“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可知,材料中的思想都主张国家统一。结合所学可知,该时期社会动荡,材料中的思想针对这一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同学派表达了相同的政治诉求,反映了社会转型的诉求,B项正确;中央集权最终建立是在秦朝,材料涉及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部分思想家的思想,而且诸子思想不是完全统一,排除C项;材料中的思想强调的是国家统一,稳定秩序,《孟子》的相关论述没有体现这一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吾以救世也。”,可知,面对春秋争霸的乱世局面,郑国与晋国治国理念存在冲突,说明治国思想上呈争鸣趋势,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郑国与晋国治国理念的冲突,而非两国在军事上争霸,排除A项;叔向主张以礼治国,而非重法轻礼,排除B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体系逐渐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故B正确;井田制度的废除、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不是主要原因,故AC错误;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故D错误。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仁和礼,倡导修身、齐家、平治天下等,与材料“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相符,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严刑峻法,与材料“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二者与材料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等强调的是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足以证明国君不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全面”解释春秋各流派的主张,也未高度赞扬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2.D
【详解】根据材料“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可知,司马迁意在构建以黄帝为先祖的同祖同源观念,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间的相互关系而非各自的特色,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华夷观念,排除B项;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对《史记》中历史人物撰写的原则,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西周末年到战国时期,有关“和”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发展、完善,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C项正确;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根本,强调根本地位过于夸张,排除A项;传统道德准则形成经历漫长过程,材料只是说明“和”文化内涵没有涉及传统道德,偷换概念,排除B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和”文化突出共性、尊重差异,并不排斥否定个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在于礼和刑,君子通过修养礼和刑能使百姓安宁;礼用来确定人伦关系,法能够确定名分。强调了礼和法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既要推崇礼,也要重视法,D项正确;“严刑峻法”主要强调的是严苛的刑罚,材料并非单纯强调刑罚,排除A项;“法不阿贵”指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材料未体现这一思想,排除B项;“民贵君轻”强调的是人民的地位比君主重要,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春秋左传正义》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可知,春秋时期形成华夏认同观念,故D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各民族”,排除B。
16.A
【详解】材料体现了唐宋时期,出于和佛教斗争的需要《孟子》的地位有所提升,就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适应了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需求,A符合题意;B说法本身不正确;C不能作为其地位变化的原因;D与其地位的提升无关。
17.(1)儒家:仁政、德;道家:无为;法家:严刑峻法;墨家:兼爱非攻
(2)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3)代表人物:董仲舒。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详解】(1)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图一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政治主张有仁政、德治;图二,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的政治主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图三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的政治主张为严刑峻法;图四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墨家的政治主张为兼爱、非攻。
(2)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的大的时代背景,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加以回答,政治上大分裂,大动荡;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等。
(3)结合汉代儒学的相关知识可知,汉代儒学的集大成者为董仲舒。为适应统治者的需求,董仲舒吸收了道教和阴阳家的学说,对儒学进行了改造,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8.(1)途径:东迁、迁都;与晋魏等国政治联姻、重用中原诸夏人才、吸收中原文化、兼并战争等。
(2)历史意义:秦人融入华夏民族,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发展壮大,分布更为广泛;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推动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人融入华夏民族,体现了华夏文明巨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加强了民族交融,以秦为代表的华夏周边民族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秦人一再东迁,势力……”“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可知途径一,东迁、迁都。“秦穆公在位时期,娶晋国太子申生之姊……”“秦武王娶魏女为王后”可知途径二,与晋魏等国政治联姻。“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由此……”可知途径三,重用中原诸夏人才。“《吕氏春秋》是秦人吸收中原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可知途径四,吸收中原文化。“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可知途径五,兼并战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分析设问“秦人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的历史意义”,从“融入”、“认同”的角度可得出两方面的历史意义:秦人融入华夏民族,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发展壮大,分布更为广泛。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推动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依据所学知识,从华夏文明的角度:秦人融入华夏民族,体现了华夏文明巨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加强了民族交融,以秦为代表的华夏周边民族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看法:司马光贬低商鞅变法成效,认为其激化社会矛盾,但肯定商鞅注重诚信。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对改革有偏见;治史目的是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经验,劝勉帝王以诚信治国。
【详解】看法:根据材料《史记·商君列传》中“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等信息可知,司马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成效,但贬低商鞅的人品,认为其刻薄寡恩。对比材料《资治通鉴·周纪·商鞅变法》中“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大多怨之。”“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等信息可知,司马光贬低商鞅变法成效,认为其激化社会矛盾,但肯定商鞅注重诚信。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对改革有偏见;治史目的是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经验,劝勉帝王以诚信治国等角度进行分析。
20.(1)政治制度:分封制。现象:诸侯争霸。影响:消极: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2)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3)例如:孟子:人性善、仁政;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等。
(4)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详解】(1)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地图中“镐京”和诸侯国可知是分封制。现象:依据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可知是诸侯争霸。影响:依据所学从积极和消极角度回答。消极的可以从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答。积极的可以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回答。
(2)新现象:依据材料二图三的铁锸等和图四中“牛”可知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依据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出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3)例如:依据所学从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以及主张回答即可;比如孟子提出人性善、仁政以及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等。
(4)联系:依据材料一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依据材料二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的变革,依据材料三可知是思想文化繁荣。依据所学可知是政治、经济变革推动思想嬗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