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培优】
一、单选题
1.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年限 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10年以下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5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 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B. 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 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2.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 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亢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 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 D. 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3.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各藩王封地分布所在省份及数量统计如下:陕西1个、山 西3个、北京1个、河南3个、湖北3个、山东2个、湖南1个、四川1个、甘肃3个、辽宁2个、宁夏1 个、河北1个、内蒙古1个(不含后移封地),据此可知,朱元璋分封藩王旨在
A. 维护边疆地区安宁 B.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C.稳定全国统治秩序 D. 控制经济占战略重心
4.明嘉靖时“天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单是封于各地的藩王及宗室俸禄开支就达到八百五十万石。据 此可知,明末
A. 农业经济无力支撑国家发展 B.地方藩王威胁中央集权
C.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不断暴露 D. 国家财政收入急剧下降
5.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制,在地方设立布政使,负责行政;提刑按察使,负责监察;都指挥使,负责军政。 明初这一措施
A. 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大变革 B.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C.仿照了宋代地方管理制度 D. 易于造成地方官吏不作为
6.2002年史学家孟席斯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作者通过一些绘制于15世纪前期至16 世纪前期的模糊不清的海图或地图,肯定这些地图反映的地图知识是当时欧洲人尚未掌握的一些地名标识 的地方,是欧洲人没有到过的,因而他推断只有郑和的船队才具备到达这些地方并精确绘制在地图的可能, 最后得出了是郑和船队发现了新大陆的结论。历史学家姚大力认为支持作者的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只要其 中一项被否定或不能成立,结论就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历史学家所谓的发现并不是指一般的到达,而是指 到达后引起的有影响的变化。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然只有一个,但历史解释需要大胆合理的想象 B.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解释包含着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并非简单的历史事实 D. 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敢于挑战历史的权威
7.1629年,马懋才上书崇祯皇帝,陕西自然灾害后,“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蓬尽矣则剥树皮以为食…树 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严为催科(严征苛捐杂税),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逃,则 转相为盗”。这一材料反映明末
A. 天灾人祸交织 B.土地兼并严重
C.边防危机四起 D. 君主不理政事
8.藏传佛教主导古代西藏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清代尊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并倚重藏传佛教格鲁派 (黄教)管理西藏政教事务,怀柔笼络其宗教上层,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体现出的治藏特点是
A.适时改革 B. 中央集权 C. 因俗而治 D. 恩威并重
9.中国古代,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种制度,这 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为此明清两朝进行的制 度创新有
A. 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B.票拟权和批红权
C.盟旗制度和密折制度 D. 内阁制和军机处
10.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完衙门无异”为由予 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 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
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 B. 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
C. 抑压军机处的权势 D. 提高部完衙门行政效率
11.清朝前期对新疆的经略治理规模和深度皆远胜于此前中原历代中央王朝,其措施包括兵屯戍边、派遣 移民人疆、设立官营商铺、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新疆经济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据此可知清
初
A. 朝廷认为陆防重于海防” B.开发治理新疆符合民心民愿
C. 新疆主动学习中原文明 D. 新疆发达程度远胜前朝内地
12.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各设巡抚为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为一省或三省)又设总督一名, 相当于大军区长官。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这反映了清朝
A. 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B.边疆危机空前严重
C. 疆域治理策略灵活 D. 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13.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 然及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由此可知清朝统治者
A. 认为领土界不容侵犯 B. 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C.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 D. 仍然坚持朝贡贸易
14.1683年,清廷复准福建、广东,许用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出海贸易,并设满汉海税监督各一人。这一政 策
A. 限制了朝贡贸易 B.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解决了满汉矛盾 D. 促进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15.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 明中后期
东部 西部 东部 西部
收入 7.5两 62.5两 35两 80两
支出 21.88两 68.65两 31.25两 74.6两
收支相抵 —14.38两 —6.5两 +3.75两 +5.4两
A. 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 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 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16.明初以前,向朝廷进贡的茶是将采摘的茶叶制成茶饼,后来改为进贡茶芽。江西的茶农精心研究,制 出了如铅山县河口镇的河红”,婺源县的“婺绿”、义宁州的“宁红”等名茶,使江西茶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抢
手货。材料说明了明初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茶业繁荣 B. 江西制茶技术进步
C. 制茶业出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D. 江西是制茶业中心
17.下图为清朝乾隆——道光年间临清关(著名运河钞关,位于今山东临清市)实征税容额的变化统计。其 发展趋势说明
(
120000
110000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两
)
A.华北商品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B. 海运发展导致漕运地位下降
C. 临清成为华北最大中转市场 D. 北方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18.王守仁认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一 思想
A.易于获得更多的认可 B.超越了唯心主义的范畴 C. 发展了格物致知思想 D. 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19.如表为清代江南地区竹枝词(摘录)。由此可见
竹枝词 出处
“持筐拾穗聚儿童,蚱蜢纷飞四野中” 《田家四时竹枝百首》
“阿蛮小小已多姿,十岁能牵机上丝” 《黄溪竹枝词》
“少小鱼娃能打浆,银鱼满载不论钱” 《梁溪竹枝词》
“小小当垆学数钱,挽郎下马接郎鞭便” 《姑苏竹枝词》
A. 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 B.江南地区尤为注重儿童教育
C. 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 精英教育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0.明成祖时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全书近2.3万卷,分装为1.1万余册,辑录了
上古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合计近8万卷,3.6 万册。这表明
A. 朝廷旨在彰显以文治国方针 B.文化发展源于大一统政治体制
C.明清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D.国家力量推动大型典籍的整理
二、材料分析题
2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 曰:近古之无王 者久矣。周室早微,五霸既殿,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候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翼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康照帝) 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情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
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 元氏,而极盛于我胡。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胡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胡的 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园,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定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 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高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 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 者的突出贡献。
22.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关系变迁
材料 一 所谓“客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 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造径致客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
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客人者,州县之本, 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 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胡对农民的 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客民群体来担任。
— —滴编自林文、杨瑞憬《末元明清的“客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料体现工商贸易劢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 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毒、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 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 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展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 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 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 响。
23. (古代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 事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 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贰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 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母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 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丈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不再专擅学术与文化活动,于是明代后毕期的文学、欢剧、艺术诸方 面,也出现了浪漫精神的风气。.....欢剧方面,自从元曲兴起,中国的舞台艺术进入成熟阶段。明代南曲 渐盛,多为民间传奇戏,却各地有各地的地方戏。明代中叶,昆曲兴起,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南北曲 艺长处,甚至引入江南民歌小调,又经江南文人学士的帮助,昆曲逐一跃而为戏剧主流。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的含义以及这一整合的 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代后半期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浪漫精神风气的代表作品,概括昆 曲一跃成为戏剧主流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这一做法使官员的权力不断被分化,这种分化 事权的举措,有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控,故A 项正确;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是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守内虚外”等政策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宋初职官制度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表 述过于绝对,故B 项错误;这一制度中很多官员有俸禄、无具体职务,所以对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没有 促进作用,故C 项错误;宋太祖实行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 的治理,而材料只是涉及职官制度,不能得出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 项错误。
2.D
【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40年的汉代到1190年的宋代,官僚数量和户数都大大增长,尤其是从737年到1190 年,官僚数量激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宋代的冗官有关,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故D 正 确 ;A 项的“持续”不符合140—609年的信息,故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故B 错误;140年还 没有科举制,故C 错误
3.C
【详解】
从题干中可看出,苏辙指责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均输法采取折米征钱的做法,导致了市场上的钱荒现象,
故选C 项;题干中未涉及富商的态度,苏是官员,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像,排除A 项;均输法推行的用近 易远的原则是符合商品经济交换规律的,排除B 项;题干强调的是折米征钱的举措加重了农民负担,而非 役负担,排除D 项。
4.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武将党进因为文化素养较低而受到文官的嘲笑,说明的是当时武将地位较低,这 主要和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C 正确;材料与程朱理学的发展无关,A 排除;科举考试并未是晋升的唯 一途径,B 排除;二府三司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D 排除。故选C。
5.C
【详解】
根据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订了合约”,以及宋代榷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宋
代通过经济手段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利用榷场贸易联合或者打压其他民族,处理民族间的问题,C 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软弱,排除A; 材料强调的不是灵活多变,而是一种手段段,排除B; 当时没有统一,排除D。
6.D
【详解】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D 项符合;题干材料中的“都省”是元朝中央的中书省,“十省”指的是元朝 在地方分设的十个行省。结合所学可知,“都省”只直辖“腹里”,不直辖“十省”,A 项排除;西藏、青海等地 是由宣政院而不是由“十省“管辖的,B 项排除;“十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C 项排除。
故答案为D 7.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在元朝的行省制下,这种定期不定期的换防调动,对单个行省所掌军队的实力是种明显的削 弱。而各行省内军队属性的复杂性,对本土军队也是一种掣肘,使他们不敢妄动,因此C 正确;民族矛盾 尖锐是四等人制度导致的,A 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军队体系混乱的结论,B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 并非是君主专制,D 排除。故选C。
8.A
【详解】
据题意可知,储大文人文元代行省制的设置使黄河长江等天险不再发挥作用,由此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时没 有阻碍,即天险尽去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故选A; 材料主要突出了行省制的设置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 持的原因,BCD 明显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
9.A
【详解】
材料“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明代在全国均建有驿站,每隔十 单置铺,铺有铺长”体现的是元明两朝通过在地方要道设置驿站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正确;BCD 与材料 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
10.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唐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到元朝发展为土司制度,这项政策既尊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的社会现实,又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故C 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政策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而不是全面发展,故排除A; 这一政策具有容易造成地方割据的局限性,并未真正保障当地社会的繁荣稳 定,故排除B; 这一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原有社会制度和秩序,不利于边疆部族的封建化,故排除D。
11.A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从宋初到南宋出口商品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多,可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大 量商品,故选A; 因没有比较,故无法得知商税是否是政府的主要财源,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实 力的对比,排除D; 手工业制造能力强大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排除C。
12.D
【详解】
材料以临安和建康为枢纽,西向沿长江经鄂州联结四川”“南面直通泉州、广州,联结琼州”体现的是地理位 置对商业发展的影响,D 正确;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A 排除;材料无法得出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海外 贸易的结论,B 排除;C 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3.C
【详解】
南宋临安民众在清明节时除了祭祖敬宗之外,还有其他娱乐活动,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节日文 化的兴盛,故选C; 宋代由于民族政权的并立,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故A 项错误;封建制 度下农民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故B 项错误;D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14.B
【详解】
根据“今闾阎之卑……尚多僭侈,未合故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丰富了人民生活,冲击了 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故选B;A 项表述太绝对,且材料反映北宋的政令被破坏,故排除A; 材料信息没有体 现理学思想,排除C;D 项“瓦解”表述太绝对,错误。
【点睛】
15.A
【详解】
从材料看,宋代蹴非常盛行,而民众从踢蹴鞠中得到的快乐已远非视为简单的体育活动,而是当作一种 时尚和健康的运动方式,这表明宋代的蹴鞠运动已发展到一种新的阶段,故选A 项;材料本身无从体现出 是江南或南方地区,排除B、C 两项;虽然蹴鞠从宫廷体育活动发展到民间,但材料并未说明宫廷文化和市 民文化的消长情况,排除D 项。
1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用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海洋到陆地的地质变化,以自然学说构建其哲学体系 的做法,反映出朱子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思辨性,B 项正确;东西方文化并不是“同宗同源”的,A 项错误;宋 代科技领先世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C 项错误;朱熹侧重探究纲常伦理而非自然科学,D 项 错误。
17.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善书的内容都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容,而儒家思想是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所以善书 的流行是在强化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故选B; 理学的主导地位在南宋就已经得到确立,排除A; 儒家思想就 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所以“阻碍”的说法错误,排除C; 善书的流行是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冲击,排 除D。
18.A
【详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渔庄秋霁图》为典型的文人画,其中的水墨山水看似简单却意境清幽 深远,体现了作者隐居山野孤高的性格,意在借物抒情,A 项正确;画片并未体现得意“忘形”的艺术特点, B 项错误;体现形神兼备与画面简单却又彰显“画家隐居山野孤高的性格”不符,C 项错误;画中山水简单不 能体现画家追求以形传神,D 项错误。
19.C
【详解】
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五代至宋朝,大量印刷书出现,其范围不但包括儒家经典,还包括史地、方术及诗文, 这表明当时印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故选C 项;单凭材料信息我们不能断定当时 周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故排除A 项;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故排除B 项;材料中既涉 及雕版印刷,也涉及活字印刷,故D 项结论不成立,排除D 项 。
20.C
【详解】
由材料可知,元曲在用语等方面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也有民间的世俗,实现了雅与俗的融合,C 项 正 确 元曲不仅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还有体现了文人的价值追求,排除A、B 两项;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雅俗 共赏,排除D 项。
21. (1)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
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 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观点:修德安民。
贡献: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州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 阶段基本奠定。
【详解】
(1)原因:根据“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战国时代 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其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 基本格局。
(2)观点:根据“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可知核心观点在于修德安民。
贡献:根据“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可 知康雍乾时期的贡献主要是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州东部最大的国家,近 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22.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科举制度的发展;手工业 的发展。作用: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和社 会治理水平的发展。
(2)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
影响:冲击着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 到冲击。
【详解】
(1)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宋代以来,国 家不断推行改革”、“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可知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 知识还可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科举制度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关于作用,根据材料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和 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
(2)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二“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可 知是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根据材料二“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 业”可知是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根据材料二“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可知 是出现雇佣劳动;根据材料二“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 为新兴的城市”可知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冲击着自然经 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等方面分析作
答。
23.(1)“整合”: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各家思想。 积极影响:推动儒学的发展,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汉王朝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 步具有积极意义。(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有积极作用)
(2)代表作品:文学:《西游记》戏剧:《牡丹亭》或《红梅记》原因:①宋元以来,中国舞台艺术的 成熟;②昆曲自身改革的推动;③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④ 文人士大夫的推动。
【详解】
(1)根据材料—“...…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 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 指的是::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各家思想。结合所 学知识,从推动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汉王朝文教事业的发展、推动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等方面 回答整合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后半期出现的浪漫精神风气的文学作品是《西游记》戏剧作品是 《牡丹亭》或《红梅记》结合所学知识,从宋元以来,中国舞台艺术的成熟;昆曲自身改革的推动;商品 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文人士大夫的推动等方面概括昆曲一跃成 为戏剧主流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检测)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