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 班级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本课重点 (1)戊戌维新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
本课难点 (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以及对它的评价 (2)《辛丑条约》的影响
课时培优
一 、单选题
1.进化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至迟在19世纪80年代已被初步介绍到中国,但其仅仅是众多科学理论之一 种,并没有得到中国知识界的特别重视,到了90年代,“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 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科学救国获得国人认同 B.救亡图存转向制度层面
C. 寻求变革成为时代潮流 D. 知识界开始重视进化论
2.早期维新派人物薛福成认为“西国各学各事之所以能胜人者,..…即其用人行政之有议院,工商诸务之 有公司,亦合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所以鲜有败事也。”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主张发展工商业 B.主张中国推行议会制度
C. 推崇西方的制度 D.西学内涵比洋务派缩小
3.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 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 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 政局变化迅速 D. 西学深入民心
4.自秦汉以来,士大夫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康有为知道非 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为打破“思想的难关”,康有为
A. 发动“公车上书” B.出版《孔子改制考》
C.与革命派展开激烈论战 D. 率先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5.梁启超说:“今日商务之繁盛者,斯密氏《原富》(国富论)之论为之也。西国之兴,不过近数百年,其 所以兴者,种因虽多,而生计学(经济学)之发明,亦其最要之端也”。由此可见,梁启超
A. 欲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并与西国商战 B.认识到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是首要 C.欲将经济自由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 D. 反对晚清政府对民族经济进行干预
6.1898年8月26日光绪帝上谕说:“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即如 刘坤一、谭钟麟身任封圻,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上谕所述状况
A.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 B.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形成
C. 加剧了边疆地区的危机 D. 加大了社会变革的难度
7.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亥革命
8.《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 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 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曰黄花。这种现象
A. 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推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 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ID. 表明了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9.有学者统计,在1860-1900年间发生的400余起“反洋教运动”中,起宣传动员作用的“揭帖”,对传教士 的称谓,由“夷”转向“鬼子”“洋鬼”等俚语俗语,且使用频次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增多。这可以用来说明
A. 民族意识觉醒的程度 B.传教士在华活动区域
C. 大众传媒的媒介功能 D.但语俗语的使用范围
10.有学者指出: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 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这种“矛盾”的存在说明当时
A. 汉族官僚极力维护清廷权威 B.清政府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C.传统儒家忠君观念影响深远 D. 科举制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11.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中国南方五省"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不久浙江、福建、两广、 山东、四川、山西、河南相继参加,互保区域扩大到13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 未被追究。由此可知
A. 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了 B. 清政府地方已实行自治
C. 南方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D. 清政府中央权威已下降
12.1900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上海道员余联沅等人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 章程九款”。下表是章程的部分内容
条款 内容
1 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 人命产业为主
3 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允认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 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体认真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9 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接人心
该章程的出台反映出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 地方督抚势力的高涨
C. 清朝地方官员不谙时务 D. 南北之间权力的对峙
13.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②大皇帝恩准大英 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③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④ (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4.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最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台事专条》中国承认日本对台出兵是正义行 为。“该事件真正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它向全世界宣布,富饶的清朝帝国愿意任人宰割,而不愿意用武力抵 抗”。这一事件
A. 致使台湾由日本正式割占 B.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使清廷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 迫使清政府放弃了朝贡体制
15.“国粹学派”学者刘师培于1906年提出:尽管汉族与欧洲人距离遥远,但他们的祖先都来自于美素不达 米亚,因此政治理念相间,当代欧洲的政治制度类同于中国的西周。据此可知,刘师培认为
A. 中国文明比欧洲优优越 B. 中国与欧洲同文同种
C. 欧洲不应该侵略中国 D. 中国存在复兴的希望
16.1900年春,梁启超劝诱孙中山以“勤王”名号起义,举皇上为总统,握手共入中原;同年6月,香港议 政局议员何启建议孙中山与李鸿章合作组织广东独立政府。这反映出当时
A.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 B. 列强侵略中国以华治华
C.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交织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1907年,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写道:“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 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 而无亲疏之别。”杨度旨在强调
A. 礼教服务于封建政治的需要 B.戊戌变法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C.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D.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18.1902-1904年间,中国翻译的书籍中,大多来自英美日等国。翻译的史地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 书籍中,来自日本的分别占到70.3%,61.2%和65.3%.这表明
A. 中日有着非常相似的文化教育传统 B. 国人普遍认同日本的政治体制
C.先进中国人为探索救国道路而努力 D. 清政府仍然固守中体西用思想
19.1897年,清廷发布上谕,下令将位于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移至湖南近矿之处,以调整工业布局。这一决 定受到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强烈反对,不久,清廷将沪厂迁移的计划暂时搁置。这主要体现出晚清政府
A. 满汉矛盾日益尖锐 B. 注重加强国防安全
C.中央集权日渐式微 D. 积极应对列强侵略
20.有学者认为:“中国17世纪学者的传统一度中断,并没有被晚清学者直接继承。相反,他们中的一些 人几乎被遗忘,直到中西交通之后,尤其在19世纪末,他们的思想才大放异彩”。其中“大放异彩”主要是由 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 交通工具的发明改进
C.中体西用思想的有力实践 D.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成成变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身上,定出其 历史贡献和思想启蒙作用,但是在戊戌变法时期同样积极参与改革,更为广泛的官僚群体,还没有引起足 够重视。光糖二十四年(1898)六七月间,中央官员通过对《校部庐抗议》的签议,展开了一场关于改革 的大讨论。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在官制改革中,焦点是裁减冗员和更餐专权的问题,官员们 普遍主张裁碱中央和地方一些不合理的机构在更臂问题上主张同明则例,寻求可以替代更骨的人选等.. 此外,官员主张大力发展制科取士,如推广萍举和经济特科等。在洋务改革问题。上,他们主张适当引进 - 一 些西方政治思想,不再拘泥于中体西用的学说....
——摘编自常小龙《清延关于成成改革大讨论的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中中央官员提议改革官僚机构的原因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中改革官僚机构失败的原因以及对后世改革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化论在中国的流行,说明19世纪末期在民族危机之下,先进分子积极探 寻救国之路,力求借进化论实现变革,C 项正确;国人认同的表述表述太过绝对化,排除A 项;材料并不 能说明救亡图存转向到了政治制度,排除B 项;题干要求是变化反映的本质,不是现象,排除D 项。故选C 项。
2.D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即其用人行政之有议院,工商诸务之有公司,亦合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可知,西学包括 政治、经济等内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局限于经济和科技领域,D 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和 西学都主张发展工商业,排除A 项;洋务运动不主张中国推行西方的议会制度,排除BC 项。故选D 项 。 3.C
【详解】
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 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 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 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 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 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 项说法过于夸张,排 除。
O ( 视 频 D 4.B
【详解】
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将孔子视为改革的先锋,打破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变法的思想禁锢, B正确;“公车上书”是将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排除A; 论战是围绕救亡图存道路展开的,与打破思想 禁锢无关,排除C;D 是林则徐等人的贡献,排除。
5.C
【详解】
材料大意:当今经济繁荣,是因为受《国富论》影响,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原因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
经济学(即自由主义)的推动。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学说,以此达到救亡图存 的目的,故C 项正确;A 项中与西国商战,早期维新思想中有商战思想,康梁的维新思想有所发展,不只 停留在商战层面,故排除A 项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学说对一国经济发展乃至在世界地位的重要性, 不是经济实力,故排除B 项 ;D 项,康梁等人反对的是晚清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比如洋务运动,造成 政府对经济的垄断,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主张有限干预,比如政府奖励工商业发展等措施,故排除D项 。
6.D
【详解】
根据材料“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可知政令得不到执行,戊戌变法的 难度增加,故D 正确;材料只是谈及戊戌变法的诏令地方持观望态度,并不能说明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 故A 错误;地方官员放缓执行诏令并不能说明地方割据形成,故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边疆问题,故C
错误。 7.B
【详解】
材料反映了有学者认为,某一场运动只有民族情感,但缺乏科学精神,体现盲目排外的色彩,与之相符合 的只有义和团运动,B 项正确;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与材料无关,A 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的矛 头针对的是清政府,C 项排除;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与材料无关,D 项排除。故选B。
8.C
【详解】
由材料可知,外国铁路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中国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传统陆路 和河运受到冲击,促使民族矛盾上升,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故选C;A、B 两项是《辛丑条 约》的影响,排除;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
【点睛】
9.A
【详解】
“反洋教”斗争的“揭帖”中从使用文言“夷”到使用俚语俗语“鬼子”“洋鬼”,说明参与斗争的群体由士绅阶层向 社会下层民众扩散,体现出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意识觉醒的程度增强,故A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传 教士在华的活动范围,B 项错误;“揭帖”不属于大众传媒,C 项错误;各地区的俚语俗语并不相同,材料中 无法体现,D 项错误。
10.C
【详解】
根据“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 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可知,正是因为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士大夫不敢做“窃国贼子”, 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故选C; 汉族官员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不是维护清廷权威,排除A; B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排 除B; 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D。
【点睛】
11.D
【详解】
根据..…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可得出在列强入侵的过程中,清政府的 权威不断被削弱,统治根基动摇,D 项 正 确 ;AB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12.B
【详解】
根据材料“1900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上海道员余联沅等人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 章程九款”的内容可知该章程是由清王朝的地方官员与西方列强达成的协议,它与清政府当时对外国宣战的 政策截然不同,该章程的出台,反映出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和发展,故选B; 东南互保 章程的出台,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但并非“土崩瓦解”,排除A 项;东南地区的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 条约是出于自保目的,不是“不谙时务”,排除C 项;在东南互保的形势下,南方督抚仍听命于清政府,谈 不上“对峙”,故D 项错误。
1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①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②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③出自1860 年的《北京条约》④出自1895年的《马关条约》故选C。
【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华战争与不 平等条约。
14.B
【详解】
由材料中“中国承认日本对台出兵是正义行为”富饶的清朝帝国愿意任人宰割,而不愿意用武力抵抗”可知, 清政府的妥协必然引来列强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必然加速,B 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后,日本正式割占台湾,A 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C 项错误; 材料中未提及清政策是否放弃朝贡体制,D 项排除。故选B 项 。
15.D
【详解】
此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潮。由材料可如。刘师培认为汉族是西来的,与欧洲同源,因此政治理念相同,而且 他认为中国的理想社会 西周就曾实行了类似当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由此可以推断刘师培的观点:中国 的复兴是有希望的。故D 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二者谁更优越,排除A 项;材料没有提到中国与欧洲同文 同种,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侵略的对错问题,排除C 项。故选D 项 。
16.C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1900年春”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再分析梁启超及何启的建议,可知,当时 我国的阶级矛盾尖锐。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故C 正 确 ;A 项是武昌 起义的影响,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西方列强,排除B;D 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D。
17.C
【详解】
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时,杨度指出“中华”不仅是地域上一个国家的名称,不只是血统种族,更 是文化族名,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文明进步上有着一致追求,旨在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C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杨度为了维护封建政治而强调礼教,A 项错误;材料并非在强调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B 项错误;1907年辛亥革命尚未爆发,D 项错误。
18.C
【详解】
根据“大多来自英美日等国。翻译的史地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书籍中,来自日本的分别占到
70.3%,61.2%和65.3%. ”可得出在甲午战败后,先进了知识分子开始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以探索救 亡之路,故C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教育的相似,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国人的态度,排除B; 材料不能 体现清政府的态度,排除D。
19.C
【详解】
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反对下,清政府迁移江南制造总局的计划搁浅,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地方的权威和 控制力减弱,中央集权式微,故选C;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而非满汉矛盾,更体现不出加 强国防安全,排除AB; 材料内容无法说明清政府迁移江南制造总局是为了应对列强侵略,排除D。
20.D
【详解】
根据“相反,他们中的一些人几乎被遗忘,直到中西交通之后,尤其在19世纪末,他们的思想才大放异彩” 和所学可得出其主要是基于近代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之下,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救国之道而“大放异彩”
的 ,D 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衰落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 项 ;BC 项都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21.
(1)原因:封建王朝改革失败的教训;推动维新变法的需要(或光绪帝奋发图强)。(“清王朝统治危机”“原 制度的弊端”“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
措施:精简机构;淘汰冗员;制科取士;引进西方政治思想。
(2)原因:守旧势力的反对(或新旧官僚的矛盾);改革策略过于激进;地方官员的敷衍;维新派实力弱 (与守旧派实力对比悬殊)。
启示:改革要循序渐进;要采取策略,减少改革的阻力;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者。
【详解】
(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王朝改革失败的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维新变法的需要(或 光绪帝奋发图强)。(“清王朝统治危机”“原制度的弊端”“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措施:根据材料“官员们普 遍主张裁减中央和地方一些不合理的机构”可知,精简机构;根据材料“在吏胥问题上主张简明则例,寻求可 以替代吏胥的人选等”可知,淘汰冗员;根据材料“此外,官员主张大力发展制科取士,如推广荐举和经济特 科等”可知,制科取士;根据材料“在洋务改革问题。上,他们主张适当引进一些西方政治思想,不再拘泥于 中体西用的学说”可知,引进西方政治思想。
(2)原因:从实力对比看,守旧势力的反对(或新旧官僚的矛盾);从改革策略分析,改革策略过于激进; 从实际落实角度看,地方官员的敷衍;从主观力量分析,维新派实力弱(与守旧派实力对比悬殊)。启示: 从改革的策略、路径、领导者等角度分析。具体而言,改革要循序渐进;要采取策略,减少改革的阻力; 要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