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
1.史载,在北魏中期的宗主督护制度下,“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据此可知,此时北魏( )
A.君主专制权威有所强化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世家大族仍有较强势力 D.朝廷财政危机较为严峻
2.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A.春秋战国 B.五代十国 C.北朝、南朝 D.辽、夏、金、北宋、南宋
3.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大迁徙的时代。下图为当时少数民族内迁路线图。这一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内迁
A.促进了隋唐盛世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 B.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
C.加快了儒、佛、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 D.促成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4.南朝时,吴郡富户满璋之用五万钱为子聘娶王源之女,王源家贫丧偶,女儿患腿疾,但上代累世高官。御史中丞沈约后弹劾王源与满家联姻是“高门降衡”“蔑祖辱亲”,请求给王源免官并禁铜终身的处罚。这反映出该时期
A.士族开始没落 B.士庶界限严格 C.财婚观念盛行 D.监察制度严格
5.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A.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中原 B.形成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C.剥夺鲜卑贵族政治特权 D.树立北魏王朝正统地位
6.《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到东晋南朝时期则“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 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C.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D.少数民族内迁
7.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这些举措( )
A.延续了礼乐制度的主体价值 B.得益于国家大一统局面重建
C.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深入推进 D.确立了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
8.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曜、石勒先后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十余万人。随后,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B.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C.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D.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9.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门阀政治影响政局
10.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矛盾集中在士族之间。南朝时期,皇帝皆以宗室诸王出镇要地或在朝'秉政,由此骨肉相残成为斗争的主要表现。这表明南朝时期
A.门阀世族势力得到雏
B.皇权势力重新得到伸张
C.分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D.宗族血缘关系日益淡薄
11.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在今天的
A.南京 B.长安 C.洛阳 D.杭州
12.苻坚采取重用汉官、立学校修学宫等措施,管理前秦。淝水之战前,他在太极殿会见群臣时,提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据此可知( )
A.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道德修养高 B.北方统治者积极谋求统一
C.民族隔阂不再存在 D.东晋王朝的“王化”程度不高
13.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
A.孝文帝迁都后促进洛阳繁荣 B.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D.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4.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这些现象( )
A.推动边疆封建化 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了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文化差距
15..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16.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
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 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
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盗罪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至迟在西晋时“盗”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拓跋氏隆兴之时,规定:“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亲自勘定流刑:“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流刑自此入律成为正刑。这一系列措施,适应了经济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北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姚周霞《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朝时期,钱币流通在江南地区变得较为普遍,刘宋时,汉川一带交易时不使用钱币,完全以丝绢为谋介;梁代初年,除了京师建康与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外,其他地区既有钱币,也有谷帛;至于边远的岭南地区,直到陈朝末年,仍然“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但总的说来,在整个南朝,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在不断扩大之中,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则与此相反,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在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自北魏建国初年到孝文帝太和十九年的100多年时间里,“钱币无所周流”,民间交易完全以谷帛作为货币。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
(1)根据材料比较南北朝货币使用的地区差异性。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朝货币使用地区差异性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晋时期常有“水旱为灾”,“郡国大旱蝗”,民多流亡,《三国志》记载“黄巾起,避难南方”“遭天下乱,避难交州”。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使得中原士民不再视之为“暑湿”“痒热之地”,气候环境的改善,也让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可以迅速移用推广,加之地多人少,因而比较容易获得土地。还应看到,农耕民在不得不迁徙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脱离政府强力控制之地。一旦脱离控制,他们可能激发出惊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创造力。经历“八王之乱”后,永嘉元年(307年)又出现“永嘉南渡”。“永嘉南渡”及其之后的移民运动,进一步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是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
——摘编自王子今 《“铜驼”象征与汉晋南迁的移民运动》
(1)根据材料概括汉晋南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晋南迁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摒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与前代改革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时期,农户多依附于豪强地主,世家大族仍有较强势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排除B项;材料强调此时北魏世家大族仍有较强势力,未体现朝廷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C项正确;春秋战国远在三国之前,排除A项;五代十国是在唐代以后,排除B项;辽、夏、金、北宋、南宋都是在唐朝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大迁徙的时代”可知,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使民族间相互交流、融合、吸收,促成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D项正确;隋唐盛世的开创得益于统治者休养生息和开明的政策,和魏晋的分裂局面并无必然关系,排除A项;B项“基本消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儒、佛、道三教的交流只是魏晋开放文化特征的表现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B
【详解】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的士庶界限。材料讲述了落魄的士族王家与吴郡富户满家联姻而遭弹劾,弹劾者称这种联姻为“高门降衡”“蔑祖辱亲”,可见即使财力雄厚的庶族也无法攀比落魄士族,士族政治地位很高,士庶界限严格,B项正确;“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虽提及五万钱的高额聘礼,但并不能说明当时财婚观念盛行,而是反衬士族对庶族来说高不可攀,排除C项;材料并未具体展现严格执行监察的过程和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认为北魏政权承继汉朝的正统,主要是为了树立北魏王朝正统地位,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有大量人口迁入,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代的农具,排除A项;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巩固了北魏在北方的统治,C项正确;礼乐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北魏统一北方,并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与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反映了永嘉之乱导致北民南迁,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的开放,故选D;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豪族势力被大大削弱,排除C。
【点睛】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据题干“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王导联合南北士族,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士族势力强大,门阀政治影响政局,D 项正确;题干中说的是王导、王敦兄弟,并非外戚,A 项排除;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门阀政治,而不是国家是否处于四分五裂状态,B 项排除;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只是一个方面,题干更强调的是门阀政治的影响,排除C 项。故选 D 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士族之间的矛盾,而南北朝时期皇帝皆以宗室诸王出镇要地或在朝秉政,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转移到宗室内部,体现了皇帝对官员任用权的增强,反映的是皇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帝皆以宗室诸王出镇要地或在朝秉政,反映的是门阀士族势力的被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的不是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主要矛盾由士族到宗族的转变,没有体现宗族血缘关系的淡薄,故D项错误。
11.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东晋定都建业,南朝(宋、齐、梁、陈)定都建康,这都是在今天的南京,故A正确;长安、洛阳、杭州不符合史实,故BCD错误。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前秦时期。根据材料“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及所学可知,前秦提倡儒学,兴立学校,吸收汉族士人参加政权,扩大胡汉联合统治的阶级基础,短暂的统一了北方地区。在统一北方时,苻坚也开始攻打东晋,试图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道德修养问题,排除A项;“民族隔阂不再存在”与题干及史实不符,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东晋王朝的“王化”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并结合所学可知,《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时期洛阳佛寺兴衰的历史,而材料“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则体现了洛阳的繁盛,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洛阳的发展,和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无关,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属于北朝管辖范围,排除C项;《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时期洛阳佛寺兴衰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C项正确;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一定层度上加速他们的封建化进程,但少数民族不全在边疆地区,排除A项;根据题干,少数民族内迁,促进南方地区的开发,只是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南北文化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表明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南方“赋轻役稀”,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B项错误;“城市经济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6.D
【详解】根据“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可得出孝文帝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因此在服饰等方面都体现了融合的特征,D项正确;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占据统治地位,排除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直接联系的说法错误,排除C。
17.(1)特点:强调君主权威;渗透儒家伦理;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继承前朝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
(2)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掠夺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适应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前朝立法奠定了基础;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详解】(1)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根据材料“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 ”可推出强调君主权威;根据材料“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可推出渗透儒家伦理;根据材料“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可推出继承前朝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根据材料“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可推出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
(2)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适应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根据材料“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掠夺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以及材料中法制改革渗透儒家伦理可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且法律制度不断更新,可得出前朝立法奠定了基础以及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18.(1)地区差异性:南朝钱币流通较为普遍,北朝实物货币比较流行,实物经济的色彩浓厚;南朝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使用钱币较多,落后和边远地区使用实物货币较多;南朝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在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则与此相反
(2)原因:南朝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开发;南朝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比北朝高,对货币需求量大;北朝政权更迭频繁,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少数民族内迁,南北朝经济活动习惯的差异性。
【详解】(1)“差异性”,根据材料信息“南北朝时期,钱币流通在江南地区变得较为普遍……在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得出:南朝钱币流通较为普遍,北朝实物货币比较流行,实物经济的色彩浓厚;由材料信息“在整个南朝,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在不断扩大之中,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则与此相反,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得出:南朝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使用钱币较多,落后和边远地区使用实物货币较多;南朝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在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则与此相反。
(2)“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南朝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开发;南朝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比北朝高,对货币需求量大;北朝政权更迭频繁,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少数民族内迁,南北朝经济活动习惯的差异性等角度分析。
19.(1)原因:北方自然灾害频发;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南方气候环境的改善;南方较易获得土地;南方部分地区政府控制力较弱。
(2)影响:传播了北方先进的技术;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江南的开发;传承了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1)
原因:根据材料“水旱为灾”、“郡国大旱蝗”可知,北方自然灾害频发;据材料“黄巾起,避难南方”可知,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据材料一“遭天下乱,避难交州”可知,南方相对安定;据材料“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气候环境的改善”可知,南方气候环境的改善;据材料一“比较容易获得土地”可知,南方较易获得土地;据材料一“农耕民在不得不迁徙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脱离政府强力控制之地”可知,南方部分地区政府控制力较弱。
(2)
影响:据材料一“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可以迅速移用推广”可知,传播了北方的先进技术;据材料一“移民运动”可知,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据材料一“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是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民族交融等方面分析可知,汉晋南迁推动了江南的开发,传承了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0.(1)措施:说汉话;改汉姓;迁都洛阳。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措施:根据材料“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分析出说汉话;根据材料“宜改姓元氏”可分析出改汉姓;根据材料“于是代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可分析出迁都洛阳。
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可知,孝文帝时期通过改革主动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结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可分析出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问题:依据材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可知,问题是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改革的因素有多种,如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等,同时需要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