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反映出行省( )
A.权力不断扩大与中央分庭抗衡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
C.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D.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2.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游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英人的“残暴行动”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
A.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 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向公民提供的观剧津贴已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国库的补贴或城邦政府的专项奖励。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这说明当时( )
A.戏剧是一项大众娱乐节目 B.重视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C.旨在对外传播古希腊文化 D.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5.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27—公元14年),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于地理考查、地图绘制、分门别类的归档、地籍管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表明,这一时期的古代罗马( )
A.人口普查服务于财税制度 B.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
()
C.公民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 D.君主专制程度在不断加强
6.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
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 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7.“日本军事封建主—武士是行使政治权威的统治阶级,武家统治者以武士道为统治思想,奉行军事至上的立国理念”。上述现象的产生源自( )
A.幕府体制的确立 B.中国移民进入日本
C.大化改新的实施 D.锁国政策的推行
8.印加帝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作一个苏约,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在中央允许之下,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
A.出现民主政治的雏形 B.国君独揽国家行政大权
C.政府的行政效率较高 D.国家行政管理体系较完整
9.葡萄牙的亨利王子(1394—1460,时人称之为“航海家亨利”)曾自述其向西非探险的意图:扩大黄金贸易;打探穆斯林世界的土地情报,为基督教争取信徒,与任何一个他可能发现的基督教国家结成反穆斯林同盟。这说明15世纪葡萄牙海外探险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西学东渐 B.实现经济效益与传播宗教双赢
C.获得贵重金属 D.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资本
10.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蔗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这表明( )
A.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 B.全球范围的物种交流活动已然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成熟 D.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11.奴隶贸易对于非洲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浩劫: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被打断,原有的社会基础被摧毁,生产停顿、田园荒芜。一位德国学者在1928年写道,“这种猎取和贩运‘黑象牙’的行径造成了多大精神危害呢,那很难说。但是可以说最后的社会联系逐渐中断了,整个结构完全毁了。”这说明奴隶贸易( )
A.阻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 B.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
C.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彻底摧毁了非洲的本土文化
12.15世纪,西欧人为了克服理想与现实、神性与人欲相分裂的尴尬状况采取了一种变革方案,这一方案顺应了罗马教会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撕破虚幻的神性面纱,理直气壮地为人性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这一变革( )
A.促成欧洲人文主义初步觉醒 B.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D.构建了未来社会美好政治蓝图
13.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意在( )
A.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B.提高各州政府的行政效率
C.确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D.结束各州之间的贸易摩擦
14.1866年10月的一天,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派人强拆了行宫旁的一座旧磨坊,随后被法院判处败诉,并按照法院要求立即将磨坊恢复了原状并予以赔偿。此后,威廉二世与磨坊主的儿子也比邻而居互不干扰。“国王拆不了的磨坊”至今仍矗立于桑苏西宫旁侧。这一事件说明了( )
A.普鲁士王国有民主制传统 B.司法独立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C.威廉一世具有较高的素质 D.德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最为彻底
15.18世纪以前,中印棉布衣服在英国曾风靡一时。而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输入棉纺织品,宣称输入的棉货“消耗国家的财富”,“夺去人民的工作”。这一法令( )
A.加速了英国原始资本的积累 B.有助于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C.妨碍了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 D.体现出禁欲主义色彩
16.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章杂志的思想传播中。“八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马克思主义话语已经变成很多国家老百姓的大众文化内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推动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
C.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 D.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总裁宋子文在开幕典礼的致词中强调,中央银行直辖于南京国民政府,“而非隶属于财政部”。中央银行自成立起,便力图使政府各项收入全部存入该行,并且特别规定财政部所辖各机关所有公款均应从其他银行转存中央银行,若须解缴税款,亦应交由中央银行汇解。中央银行以“铲除”在华国外银行的“恶势力”为由,分别训令海关总税务司和盐务稽核所,将关、盐税款(主要作为庚于赔款等的抵押)一律转存中央银行,从而较顺利地从外商银行收回了关、盐税款的保管权。虽然中央银行发行的是印有上海地名的钞票,但该行数次咨文国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政府,宣布中央银行钞票“无论缴纳赋税公款、清偿债务、各项买卖,一律通用”。另外,它昭告民众:中央银行钞票准备十足,持券人可在银行营业时间内,无限制地随时兑现金。1929年1月,中央银行又获得发行辅币券的专权,其他各银行均不得涉足。
——摘编自吴景平《宋子文与中央银行》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立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历史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起就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走进拜占庭文明》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是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西欧和日本商人用白银购买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瓷器、茶叶、蔗糖,西欧商人把东南亚香料等产品输往中国,这成为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主要国际贸易模式。由于中国“银荒”,福建海商携中国商品蜂拥至马尼拉,交换墨西哥白银。基督教以澳门等地为据点,形成网状基督教文化圈,引入西方商贸习惯、通用语言、技术知识等。对于明朝来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强权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开始动摇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晚明(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中国所遇到的危机并非偶然,而是世界史“17世纪总危机”的一部分。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材料二 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许可后,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稍后来到远东的荷兰人,建立了统一的“联合东印度公司”。西欧列强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西方学者将其概括为“丝—银”对流。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刺激了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日益完备。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导致“晚明历史大变局”出现的重要原因并概括这一变局的突出表现。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晚明历史大变局”这一历史现象简单谈谈你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卡尔霍恩强调“民主国家的公民应该培养起协调的意向”,在他看来这种意向是一切立宪政夺中心的、能起保存作用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意向,不能取得自愿的协调,就只能通过暴力取得非自愿的协调。但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同时也是在鼓励“反对自己的势力以暴力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对对方使用暴力的担忧又促使己方预先武装起来以对抗任何暴力抵抗,由此各方必然陷入“暴力循环“或“暴力陷阱”而不能自拔。既然妥协是暴力以外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拒绝把妥协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段必然是暴力的前奏。因此
政治妥协即使有其代价那也是“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精神》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可以看出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B项正确。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地方要服从中央,排除A项;本题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项;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对于材料行省制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4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英人”“广州”“亚罗号”等信息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在华暴行,B项正确;鸦片战争、国民大革命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三者与“亚罗号”事件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根据材料“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展开,1992年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推动十四大的召开。因此两篇“雄文”都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向公民提供的观剧津贴已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补贴或城邦政府的专项奖励”“公民大会……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体现了政府重视戏剧,其目的是希望公民参与戏剧活动从而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项正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戏剧不是一项单纯的大众娱乐节目,排除A项;“旨在对外传播古希腊文化”的结论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依据材料,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多种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说明古罗马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罗马人口普查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但未涉及人口普查的目的,排除A项;国家人口普查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国家的管理,与公民人身自由无关,排除C项;国家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都具有司法权,而且对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这是对基层民众进行了基本的管理,说明西欧庄园带有基层自治的色彩,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欧庄园中农业经济的地位,排除B项;“完全独立主权”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C想;西欧庄园带有基层自治的色彩,这不利于王权的强大,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日本幕府时期。日本武士是以武士道为指导思想,而武士道又吸收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而逐渐与最高统治者形成了主从关系,而武士真正的形成是在镰仓幕府时期,幕府将军便是最高的武士,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移民,排除B项;大化改新是日本封建化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锁国政策是一种对外政策,材料没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印加。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印加设置行政区、省、艾卢进行管理,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巡视各地进行检查。从而可知印加帝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D项正确;因材料只是管理体系,没有多数人掌权的内容,不能体现民主,排除A项;据材料“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可知地方长官有一定权力,国君没有独揽国家行政大权,排除B项;本题材料没有政府行政的效果,不能得出“效率比较高”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贸易”和“争取信徒”都是葡萄牙海外探险的目的,B项正确;当时新航路尚未开辟,且西学相对于中国的学术并无明显优势,排除A项;C项只是目的之一,未能完全体现材料信息,排除C项;葡萄牙探险的支持者主要是封建王公,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方面的动机,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时期,欧洲出现海外产品,欧洲出现来在于欧洲之外的稻米、蔗糖等物品,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加快,B项正确;材料强调全球的交流,而不是整体性的历史跨越,排除A项;当时世界市场并没有正式形成,更没有成熟,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背景下,而不是全球化背景下,同时也没有强调国际分工,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被打断,原有的社会基础被摧毁”“最后的社会联系逐渐中断了,整个结构完全毁了”可知,奴隶贸易阻滞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原有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被打破,排除B项;奴隶贸易加速了西方国家的原始积累,但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非洲的本土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5世纪西欧。由“15世纪”“撕破虚幻的神性面纱,理直气壮地为人性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可知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精 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 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 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是在古希腊,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排除C项;构建了未来社会美好政治蓝图的是启蒙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及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得知联邦政府拥有很大的
权力,这些规定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政权,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联邦政府,没有涉及州政府,排除B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确立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材料提到了联邦政府拥有各项权力如贸易、行政、司法等,不仅仅是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依据材料“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派人强拆了行宫旁的一座旧磨坊,随后被法院判处败诉,并按照法院要求立即将磨坊恢复了原状并予以赔偿”可知,材料强调的司是德国法权对王权的制约和对公民权利的维护,这说明“司法独立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普鲁士王国有民主制传统”,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威廉一世具有较高的素质”,排除C项;德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最为彻底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8世纪(英国)。由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英国这一法令的颁布有利于国内棉纺织业免受中印等国棉纺织品的冲击,从而为英国国内棉纺织企业在技术上的革新,并为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创造条件,B项正确;英国原始资本积累主要通过对外扩张、黑奴贸易等方式完成,排除A项;材料所述法令只是禁止外来棉织品的输入,并不妨碍他国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引入,排除C项;限制外国棉纺织品输入主要是为了发展本国棉纺织业,不是为了提倡禁欲,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的西欧。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可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也仍然在传播与应用,说明其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D项正确;A项只是其内容之一,不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指导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对当今的影响,而不是对当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现实意义,不是其自身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17.(1)职能:储存政府各项收入,管辖汇解机关所有公款;管理关、盐税款;发行钞票;发布债券和发布辅币券的专权。目的:敛财,增加收入;服务于派系斗争的需要。
(2)作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成立有利于改革币制,整顿金融,支持财政,巩固政权,但中央银行的设立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性,被国民政府绑架,其职能也成为国民政府敛财的旗
号,但它的出现是世界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潮流和国内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一次预演,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经验意义。
【详解】(1)职能: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8-1929年(中国)。根据材料“中央银行自成立起,便力图使政府各项收入全部存入该行,并且特别规定财政部所辖各机关所有公款均应从其他银行转存中央银行,若须解缴税款,亦应交由中央银行汇解”可知,储存政府各项收入,管辖汇解机关所有公款;根据材料“分别训令海关总税务司和盐务稽核所,将关、盐税款(主要作为庚于赔款等的抵押)一律转存中央银行,从而较顺利地从外商银行收回了关、盐税款的保管权”可知,管理关、盐税款;根据材料“虽然中央银行发行的是印有上海地名的钞票,但该行数次咨文国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政府,宣布中央银行钞票‘无论缴纳赋税公款、清偿债务、各项买卖,一律通用’”可知,发行钞票;根据材料“它昭告民众:中央银行钞票准备十足,持券人可在银行营业时间内,无限制地随时兑现金。1929年1月,中央银行又获得发行辅币券的专权,其他各银行均不得涉足”可知,发布债券和发布辅币券的专权。目的: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8-1929年(中国)。根据材料“总裁宋子文在开幕典礼的致词中强调,中央银行直辖于南京国民政府,‘而非隶属于财政部’。中央银行自成立起,便力图使政府各项收入全部存入该行,并且特别规定财政部所辖各机关所有公款均应从其他银行转存中央银行,若须解缴税款,亦应交由中央银行汇解。中央银行以‘铲除’在华国外银行的‘恶势力’为由,分别训令海关总税务司和盐务稽核所,将关、盐税款(主要作为庚于赔款等的抵押)一律转存中央银行,从而较顺利地从外商银行收回了关、盐税款的保管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敛财,增加收入;服务于派系斗争的需要。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8-1929年(中国)。根据材料“虽然中央银行发行的是印有上海地名的钞票,但该行数次咨文国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政府,宣布中央银行钞票‘无论缴纳赋税公款、清偿债务、各项买卖,一律通用’。另外,它昭告民众:中央银行钞票准备十足,持券人可在银行营业时间内,无限制地随时兑现金。1929年1月,中央银行又获得发行辅币券的专权,其他各银行均不得涉足”可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成立有利于改革币制,整顿金融,支持财政,巩固政权;根据材料“总裁宋子文在开幕典礼的致词中强调,中央银行直辖于南京国民政府,‘而非隶属于财政部’”可知,中央银行的设立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性,被国民政府绑架,其职能也成为国民政府敛财的旗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的出现是世界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潮流和国内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一次预演,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经验意义。
18.(1)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
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
(2)影响: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存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起就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可得出包容性、开放性;据材料一“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可得出与宗教密切联系;据材料一“从其产生的那一时起就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可得出融汇东西方文化。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二“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可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时的商业和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等方面来回答。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据材料一“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起就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材料二“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的交流活动”可得出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据材料二“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可得出保存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奠定了基础。
19.(1)重要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欧列强殖民扩张。
突出表现:与西欧主要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贸易顺差以及白银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比较高;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机制日益完备;以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开始动摇;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出现危机,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2)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对当时的中国还是当时的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能否积极面对决定当时以及未来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言之有理,可
酌情赋分)
【详解】(1)重要原因:根据材料一中“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是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对于明朝来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强权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开始动摇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西欧列强殖民扩张。突出表现:根据材料一中“西欧和日本商人用白银购买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瓷器、茶叶、蔗糖,西欧商人把东南亚香料等产品输往中国,这成为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主要国际贸易模式”,结合材料二中“西欧列强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可知,与西欧主要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贸易顺差以及白银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比较高;根据材料二中“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许可后,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可知,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以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开始动摇;根据材料二中“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刺激了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日益完备”可知,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机制日益完备;根据材料二中“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许可”“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可知,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出现危机,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2)认识:综合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实质、影响和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晚明历史大变局”可知,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对当时的中国还是当时的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能否积极面对决定当时以及未来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20.示例:
论题:妥协是政治智慧,协调各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阐述: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构建和完善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类别、各阶层之间适当的妥协,有利于减少社会动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如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在光荣革命时,选择与王权妥协,制定《权利法案》,保留君主制的同时,限制君主权力,创立君主立宪政体,保障了之后英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和发展;美国独立后,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北方之间等矛盾,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发展,为克服这些矛盾,召开制宪会议,达成妥协,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采用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协调联邦与各州等各方
面的利益,促进了美国的稳定和繁荣。
总之,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可以协调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详解】论述:首先,阅读材料,确定一个具体论题,如根据材料中“妥协是暴力以外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拒绝把妥协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段必然是暴力的前奏。因此政治妥协即使有其代价那也是‘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可拟定论题——妥协是政治智慧,协调各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的阐述,如以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说明政治妥协需要极高的智慧,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的适当妥协,有利于减少社会动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在史实论证基础上,升华认识,如指出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可以协调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