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五中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2024.8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
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
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
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
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3.如图是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古滇国的青铜祭祀礼器。其造型由二
牛一虎组成,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
格。其反映了战国时期
A.牛耕技术推广到了西南地区
B.古滇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中原与西南的商业往来频繁
D.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4.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
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
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
种做法
A.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5.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
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
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B.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C.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D.意味着“百家争鸣”基本结束
6.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
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冰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
A.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
B.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
C.促使我国人口数量增加
D.使中华民族遂融凝会合成一体
7,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
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