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 班级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本课重点 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
本课难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课时培优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时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 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
正能量。”在西柏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
A.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 C. 确定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D. 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2.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
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3.1949年3月,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这是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规模的盛大 会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代表,周恩来为大会题词“努力生产,打破封建”。该会议的召开
A. 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凝聚了国家发展的力量
C. 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实现了妇女的完全解放
4.1949年4月,毛泽东指示,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 流的政策,其中公私关系、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该指示着眼于
A.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B.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C. 实现对大城市的顺利接管 D. 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占战略
5.1949至1951年,在全国大陆解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第一步, 在新解放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第二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 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这一建立人民政府的方式
A. 凸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 开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权特征 D.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广大乡村普遍建立。村级党组织成员多是在土改中涌现出来的农 民积极分子,他们不是领薪的政府雇员。这一状况
A. 促进了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B. 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促进了城乡关系的协同共进 D. 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奠基
7.1900年八国联军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北京;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刚逼近鸭 绿江边就被志愿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产生上述不同结果的关键因素是
A. 战争性质的截然不同 B. 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
C.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D.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8.1951年新中国发起厉行节约运动。一份提交中央政府的报告称江门海关有价值5600万美元的货物和食 品。九龙海关有306203港元和大量的黄金。武汉海关有1000公斤高价值的钨,同时还有2万公斤铁钉和96 箱纸,等等。这份报告
A. 其主要目的是追回国家金融资产 B. 为实施三大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C.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国家经济主权 D.意味着中西方正常贸易将要中止
9.毛泽东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向全世界声明:“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 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 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 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下列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求同存异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
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
A. 以联合国宪章为遵旨和原则 B.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
C.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D. 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领友好关系
11.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 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 料相关的史实是
A.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会议发挥作用 B. 中国借助此会宣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召开了亚非会议 D. 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
1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面对有 关的指责和攻击还极力地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这一策略
A. 旨在提升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 B. 推动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 反映了新中国调整外交战各的意图 D.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3.被尊为“美国记者之父”的大卫哈珀斯塔姆说,朝鲜战争后,“中国一直就是最让共和党头疼的一个问题, 他们不敢直面挑战,回应指责,更无法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这让共和党在政治上倍感煎熬。中国是 他们最大的心病”。该记者的言论
A. 赞成民主党而反对共和党 B.认为朝鲜战争给共和党造成心理冲击
C. 没有受冷战意识形态影响 D. 因其卓著记者地位而具有权威可信性
14.1949年的《共同纲领》指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各民主阶级的联合专政。1956年,刘少奇在中 共八大作政治报告时称:“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这一变化反映出 当时我国
A.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 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D. 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15.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要搞“新经济政策”。他说:“地下工厂因为社会需要就发展起来了。要使它 成为地上的,合法化的,可以雇工。现在合作工厂做衣服要三个月,袖子一长一短,扣子没有眼,质量差。 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作对,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作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 策”意在
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
16.1956年7月,陈云在全国商业、农产品采购厅和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上指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 业务部门的普遍缺点是..…作出来的决议往往带有片面性”,“我们要把资本家请来当“反对派’,专门同我们
抬杠’,越“抬杠’,工作就可能做得越好”。陈云的这一主张
A. 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 B. 丰富了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
C.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 保障了计划建设目标的完成
17.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 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 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 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8.1956年召开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此次劳模评选主妻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 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等。这次评选表彰活 动
A. 激发了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B. 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在全国的建立 C. 推动了各行业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完成 D. 有利于全国各行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9.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1985》,这反映了
1950年4月14日 怪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 派 )
1951年5月16日 怪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4年7月7日 怪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B. 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 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 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
20.1954年6月以后,全国各地报纸、杂志都以极大的篇幅登载阐明宪法草案的通俗文章。广播电台连续 举办宪法草案讲座,各出版机关一共出版了1184万册宪法草案单行本和大量有关宪法知识的书籍,民族出 版社还将宪法草案译成蒙、藏等民族文字。这些做法
A. 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C.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 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节选)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年 《叔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惜债
1689年 《叔利法案》 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议会有权力决定国王的继承人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整理
材料二1787年美国通过联邦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规定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10亲宪法修正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以后 又陆续补充了17亲宪法修正案,最终这27亲修正案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200多年来,美国宪法通过宪 法修正案等方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摘编自《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 民主的基本原则,多阶级、多党派合作的基本精神,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柩架;规定了“一切国家权力属于 人民”的最高原则;保障了公民事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的颁布使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性质得到了更为完整和规范的法律体现,具备了更为完备的法律形式。
两编自臧嵘主编《万丈必修- 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影响。
(4)请结合以上各国宪政发展历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1949年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C 项正确;A 项是瓦窑堡会议,排除A 项 ;B 项是在八七会议上,排除B 项 ;D 项是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 家岭接受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的采访时提出的,排除D 项。故选C 项。
2.A
【详解】
图片“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反映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2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该政府是资产 阶级共和国性质,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图片“开国大典”反映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 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民主政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 项正确;B、C 两项任务辛亥革命都 没有完成,即不符合图片“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排除;D 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即不符合图片“开国大 典”,排除。故选A 项。
3.B
【详解】
据题意可知,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全体代表是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表现,从而有助于团结 妇女的力量进行国家建设,故选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A; 此时新 中国尚未建立,还没有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完全解放”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在接管石家庄、天津等大中城市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毛泽东 提出“四面八方”方针,使各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实 现对大中城市的顺利接管,故选C 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与“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 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不符,故排除A 项;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只反映了“四面八方”关系中的部分 人的利益关系,故排除B 项;“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与工业优先发展无关,且“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才实施 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故排除D 项。
5.C
【详解】
根据“第二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可得出 这一建立人民政府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各界人士的力量,同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建立人民政府,体现了 人民民主的政权特征,C 正确;当地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B 项是1949年一届政协的召 开 ,D项是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排除BD。
6.A
【详解】
材料村级党组织成员多是在土改中涌现出来的农民积极分子,他们不是领薪的政府雇员”体现的是新中国成 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调动了人民的政治积极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A 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是在1956年,属于生产资料性质的变革,排除B 项;当时城乡并未协同共进,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对人 民民主专政的影响,排除D 项。故选A 项。
7.D
【详解】
据题意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外国军队长驱直入,而抗美援朝期间美军则遭到志愿军沉重打击,出现这 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因为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国内团结一致对外,D 项正确; 两场战争都是反侵略战争,排除A 项;抗美援朝时期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先进制度建立的说法不 准确,排除B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综合国力没有明显的大幅提升,排除C 项。故选D 项 。
8.D
【详解】
近代海关作为晚清以来中国近代化的重要载体,在抗美援朝、美苏冷战及道路选择背景下,其使命中止,D 项正确;材料与追回国家金融资产的说法无关,排除A 项;为三大改造提供物质基础的是国民经济恢复工 作的完成,排除B 项;材料与捍卫国家经济主权的说法无关,排除C 项。故选D 项。
9.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 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B 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A 项;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它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求同存 异指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项。故选B 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及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与
联合国宪章相符,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A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是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 基本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B 项;50年代初期,新中国与苏联等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排除C 项;中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 睦领友好关系,但D 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项。故选A 项。
11.B
【详解】
根据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 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并结合材料的时间可得出这次会议是日内瓦 会议,美国所说的是中国借助此会宣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 项正确;材料中的不是联合国大会,排除A 项 ;C 项是万隆会议,排除;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项 。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处于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意识形态对抗色彩突出,因此材料“面对有关 的指责和攻击还极力地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反映的是新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意图,不在突出意 识形态对抗的色彩,C 项正确;材料与提升亚非国家的认同感说法无关,排除A 项;不结盟外交是在改革 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B 项 ;D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 项 。
13.B
【详解】
根据材料“朝鲜战争后,中国一直就是最让共和党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不敢直面挑战,回应指责,更无法 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这让共和党在政治上倍感煎熬。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心病”,可知,大卫哈珀斯塔 姆认为朝鲜战争给共和党造成心理冲击。结合所学可知,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告终, 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承认战败。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 国的国际地位,给美国共和党造成心理冲击,B 项正确材料只强调朝鲜战争给共和党造成心理冲击,没有 涉及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态度,排除A 项;材料主旨受冷战意识形态影响,对社会主义存有偏见,排除C 项;材料只是大卫哈珀斯塔姆对朝鲜战争后美国共和党执政表现的一种认知,未体现“因其卓著记者地位而 具有权威可信性”,排除D 项。故选B 项。
14.A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从1949年《共同纲领指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各民主阶级的联合专政,到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由此可见这一 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新中国初期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民主 联合政府,而经过1953-1956年三大改造,资产阶级也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剥削阶级和 剥削制度在中国已经不复存在,而社会主要矛盾是由阶级矛盾演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A 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 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 项;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宣告人民成为了 国家的主人,排除C 项;题干是关于对人民民主专政内涵的变化,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排除D 项。故选A项。
15.D
【详解】
毛泽东主张允许私营经济存在,与国营经济展开竞争,说明毛泽东在三大改造后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故 选D项;1952年我国因已经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A 项;1956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排除B 项;三大改造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排除C项。故选D 项。
16.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云的这番话意在团结资本家,让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提出不同的意 见,这样有利于决策的正确合理,结合当时中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现实可知,A 项正确;经济资源 的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这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 项;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排除C 项;是否保障了计划建设目标不得而知,排除D 项。故选A 项。
17.A
【详解】
根据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 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并结合所学 可得出,毛泽东意在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实现,即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A 项正确;改造只是方 式手段,不是主旨,排除B项;扩大国有制不是实现工业化的方式,排除C 项;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 建立,排除D 项。故选A项。
18.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大多是鼓励质量与速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激发了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A 项正确;这次评选表彰活动激发了人民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未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B 项;三大改造是是所有制变革,不能评奖 推动,排除C 项;1952年经济恢复完成,排除D 项。故选A 项 。
19.A
【详解】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基层社会进行了民主选举,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意味着民主政治 建设得到了推进,A 正确;五四宪法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C 中的“完 善”无法体现,排除;人民代表大会不属于统一战线内容,排除D。
20.D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初期国家宣传宪法草案知识,便于群众了解和遵守宪法,这有利于推动新中国民主法 制的建设,D 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与材料中宣传宪法草案的内容不符,排 除A; 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是指中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 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1949 年“共同纲领”中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排除C。
21. (1)尊重传统;渐进性;国王权力越来越受到限制。
(2)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保障公民权利。
(3)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巩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果;保障了公民权利;确立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4)宪法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宪法的修正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详解】
(1)根据材料—“1215年《大宪章》规定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可知,英国早在13世纪开 始已经有了限制王权的宪法,由此得出英国宪法演进的特点是:尊重传统;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历史上 的宪法性文件从1628年《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征税和借债,到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
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再到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议会有权力决定国王的继承人,说明英国宪法演进 具有“渐进性”且“国王权力越来越受到限制“。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通过联邦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者独立平等,互相 制约”,可得出,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内容是: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根 据材料二“.…规定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可得出,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内容是:实行总统
制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二“...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可 得出,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内容是:保障公民权利。
(3)根据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它的颁布使人民共 和国的政治性质得到了更为完整和规范的法律体现,具备了更为完备的法律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宪 法地位、巩固革命和建设成果、保障公民权利、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等 方面简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宪法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宪法的修正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等方面谈对各国 宪政发展历程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