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多次通过改订税则,逐步提高了进口关税税率。上述措施( )
A.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B.基本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
C.进口关税成为财政唯一来源 D.有利于健全我国的经济体系
2.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革命纲领”,明确提出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共纲领( )
A.脱离中国社会基本国情 B.照搬巴黎公社革命经验
C.系统分析中国阶级结构 D.放弃共产主义理性信念
3.如表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人口的土地占有状况。这一状况可说明当时( )
成分 占有田亩数/亩 人数百分比/% 土地百分比/%
佃农、雇农、游农 — 55.00 —
贫农 1—10 19.80 6.00
中农 10—30 10.80 18.00
富农 30—50 8.10 18.00
中小地主 50—100 4.05 18.00
大地主 100以上 4.25 40.00
A.民主革命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 B.民族危机冲击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C.国民政府乡村治理成就较显著 D.土地革命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转型
4.江西农村地区的土墙上有“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拥护苏维埃”等标语口号。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始现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A.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6.“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中国同盟会成立宣言》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7.顾兆熊在1919年5月9日《晨报》“评坛”栏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之示威运动与国民之精神的潮流》评论。他认为“吾观此次学生之示威运动,似青年之精神的潮流,已有一种趋势……则将来之社会,必可转病弱为强健也”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以社会的运动改造社会 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找到了社会改造的途经 D.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8.孙中山认为:“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它。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便用不着匈…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知,孙中山
A.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 B.倡导国共合作实行“耕者有其田”
C.采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问题 D.其自身的阶级属性已发生改变
9.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并规定“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不得以中央委员及省委员兼任”。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纠正了党内的“右”倾错误
B.重视党内纪律与监督
C.努力加强对国民政府的监督
D.开始关注革命领导权
10.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孙中山旨在
A.宣传反抗帝国主义的紧迫性 B.说明发扬国民能力的必要性
C.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 D.阐述工农群众革命的积极性
1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十年对峙时期在苏区农村革命根据地制定的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些土地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C.革命动力的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由于受到法国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这次大会宣告了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C.国共合作开始 D.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3.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这近一万两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这一局面主要得益于( )
A.北洋军阀基本上被推翻 B.八七会议的方针指引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 D.共产国际的帮助支持
14.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
1920年和1936年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表
类型 1920年 1936年
产值(亿元) 比例(%) 产值(亿元) 比例(%)
农业产品 39.09 42.28 75.33 44.82
手工业产品 29.75 32.17 43.86 26.1
工厂产品 8.83 9.55 28.31 16.84
矿冶业产品 2.91 3.15 4.96 2.95
进口产品 11.88 12.85 15.61 9.29
合计 92.46 100 168.07 100
A.进出口贸易平衡 B.商品经济繁荣
C.近代化曲折发展 D.民族工业萎缩
15.20世纪20年代始,一批具有现代意义新式金融机构如信用合作社等逐渐涉足农村借贷。下表是苏南三地信用合作社与旧式金融机构(农业仓库、典当)高利贷之间的利率比较。据此可知
项别 无锡 吴江 句容
信用合作社 1分2厘 1分2厘
农业仓库 1分5厘 1分5厘 1分4厘
典当 1分8厘
高利贷最低率 1分2厘 1分2厘
A.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盘剥 B.农业近代化发展程度显著提高
C.传统信贷仍占主导地位 D.新式金融对农业促进作用有限
16.在某一个革命时期,群众不断高呼“打倒段祺瑞卖国政府”“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建设民众的武力”“拥护广东国民革命政府”“解散关税会议”的口号。这一个口号大约在哪个历史阶段( )
A.抗日战争时期 B.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的初期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文章题目及内容摘录:
时间 文章题目 内容摘录
1927年8月7日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以后要非常重视军事,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9年12月下旬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红军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
1941年5月8日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 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将最反动的大地主和开明绅士及一般地主加以区别,这是我党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
1949年6月30日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是什么呢 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摘编自邓泽民《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理论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这场大变革,起自1901年,迄于1911年。历时十年,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不知多少人头为之落地,汇成滔滔血海,终于尘埃落定了。……这场大变革实际上是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奕:清政府、立宪派与革命党。变革的结果,亦不外乎这么几种:一、君主专制;二、君主立宪;三、共和立宪。……在这场十年的竞走中,清政府跑输了,立宪派跑输了,革命派跑赢了。……在付出无量头颅无量血的代价之后,革命者终于推翻了君主专制,中国从此再也容不得皇帝存在了,这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功之处,但他也有最可憾的失败之处。
——摘编自叶曙明《大变局:1911》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这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凡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运动,其事每必易成就,即成就矣,而亦无与国民根本之进步。
——摘引自陈独秀《吾国最后之觉悟》《一九一六》(载《青年杂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这十年中清政府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实施的“变革”,并从政体变革的角度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功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一中辛亥革命“最可憾的失败之处”。结合所学,列举国民党或共产党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为改变这一“最可憾的失败之处”所做的努力。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一大”纲领规定: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及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应永远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随后由于客观环境的推动及革命形势的促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学习,深入剖析。“二大”认为: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这里的“联合战线”就是要建立对等的“党外合作”,就是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讨论问题、协同动作。而且“联合战线”不仅是同国民党的合作,还包括与其他进步的党派和团体的合作。但此时孙中山并不接受党外合作的主张。1922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之后再议国共合作,于是在中共中央范围内初步接受党内合作的主张。1923年6月,中共在广州召开了“三大”,决定中国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党内合作。
——据吴敏娜《统一战线之源始略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二大”决议产生的历史依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早期工作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意义。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区部分货币
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拥护经济政策!”“拥护工农银行!工农银行是劳苦群众自己的银行!”“流通票币活泼苏区金融!”“流通票币冲破敌人经济封锁!”等口号。 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列宁像三串纸币,一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一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提取苏区部分货币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B C D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C D B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由材料“宣告关税自主”“通过改订税则,逐步提高进口关税税率”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尤其是提高了进口关税,这有利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主权才独立,排除B项;进口关税是财政重要来源,不是唯一,排除C项;材料涉及部分关税主权的收回,这与健全我国的经济体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共一大仍然把资产阶级定性为革命的敌人,要埋葬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照搬了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内容,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征,也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A项正确;材料虽然有关于消灭资本家的信息,但是与巴黎公社革命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照搬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说法不符题意,排除B项;材料没有系统分析中国的阶级机构,只是明确资本家是革命的对象,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一定层度体现了共产主义信念,D项说法与题意相左,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据表格数据可知,占乡村人口较少的地主与富农,占据了大约80%的农村土地,而占乡村人口超过80%以上的贫雇农、中农以及其他民众,则仅仅占有不到20%的土地,说明了当时中国土地分配不均,农村阶级矛盾尖锐,这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农民参加民主革命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反映近代中国农村土地分配不均、地主阶级剥削农民,是封建制度导致的,而非由于民族危机冲击,排除B项;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表明国民政府的乡村治理效果不佳,排除C项;材料反映土地革命的背景而非成效,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华苏维埃政权”均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产物,也称土地革命时期,B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是土地革命时期,非国民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5.C
【详解】“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说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指导,C正确;A中忽视说法错误;B中工农联盟出来没有提及;农村根据地此时尚未开始,D错误。
6.D
【详解】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和代表工农群众的共产党开始合作,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D正确;ABC三项文件发表时国民党尚未成立,排除。故选D。
7.A
【详解】材料“吾观此次学生之示威运动”“则将来之社会,必可转病弱为强健也”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旧社会改造的推动,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排除B项;五四运动并非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新思想的萌发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依据材料“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可以看出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A正确;依据材料“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可知,孙中山不主张采用马克思之法解决现实问题,而是采用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的方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不是政治革命和民主问题,排除D。
9.B
【分析】材料“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不得以中央委员及省委员兼任”即不得以自身监察自身,可以加强党内监察和纪律,故B项正确;A项错误,八七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右”倾错误;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10.C
【详解】根据“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可知,孙中山主张国民党要联合全国农夫、工人等革命力量,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故选C;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
11.D
【详解】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到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反映的是两个时期社会矛盾的不同,前一时期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后一阶段是民族矛盾,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12.A
【详解】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选A;BCD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事件,不符合题意,排除。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材料表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各种力量合编而成的,并且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使得井冈山根据地得以巩固壮大,这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的结果,C项正确;北洋军阀基本上被推翻是北伐战争的胜利,时间是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排除B项;共产国际的帮助支持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20年到1936年,各种商品产值所占比重有升有降,所以体现了近代化的曲折发展,C项正确;表格信息中没有出口信息,不能说明进出口贸易平衡,排除A项;仅根据商品结构表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排除B项;我国国内市场的商品总值是上升的,所以不能说明民族工业的萎缩,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新式金融的利率和高利贷之间的利率相差无几,甚至超过了高利贷的利率,因此其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作用有限,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明确农民选择哪种贷款方式,选项A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农业近代化程度,排除B;材料未提供各种信贷模式的比例,因此不能得出传统信贷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C。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打倒段祺瑞卖国政府”“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等信息可知,这些口号大约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社会相对稳定,此时还未出现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原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革命实践;和国民党斗争的经验积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毛泽东对于革命形势的把握和理论总结。
(2)历史价值: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国家学说;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政权建设问题;解决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政权建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途径;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原因:从理论角度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根据材料“红军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根据材料“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可知,和国民党斗争的经验积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主观角度看,毛泽东对于革命形势的把握和理论总结。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价值:从理论创新看,毛泽东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国家学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政权建设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解决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政权建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途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8.(1)“变革”:“(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最伟大的成功之处”: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或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2)“最可憾的失败之处”: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努力: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若答具体“斗争”亦可得分,但最多只能得);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或提出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党-大接受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国共领导国民革命运动(或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中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这场十年的竞走中,清政府跑输了,立宪派跑输了,革命派跑赢了”可知清政府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实施的“变革”主要有“(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付出无量头颅无量血的代价之后,革命者终于推翻了君主专制,中国从此再也容不得皇帝存在了,这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功之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方面回答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功之处”。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但他也有最可憾的失败之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方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国共领导国民革命运动、中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方面回答努力即可。
【点睛】
19.(1)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势力强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国共两党分别是独立政党;苏俄及共产国际影响。(任答4点)
(2)变化:从最高纲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从排斥党派合作到重视党派合作;从党内合作到党外合作;中心工作从领导工人运动到进行国民大革命;会议地点从上海到广州。(任答4点)
意义:从“一大”到“三大”体现了党不断成熟。党对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策略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党的决议变化体现党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党较好处理了党派关系,为以后的统战工作提供借鉴;从上海到广州,推动了工人运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详解】(1)依据: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及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应永远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随后由于客观环境的推动及革命形势的促使”和所学知识可知, 可从当时的社会性质、国际环境、国内军阀割据情况、工人运动发展及党派斗争等角度进行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中革命纲领的制定情况来看,从最高纲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从对党派的态度来看,从排斥党派合作到重视党派合作;从合作的方式来看,从党内合作到党外合作;从工作中心来看,中心工作从领导工人运动到进行国民大革命;从会议的地点来看,会议地点从上海到广州。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一大”到“三大”体现了党不断成熟。党对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策略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党的决议变化体现党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党较好处理了党派关系,为以后的统战工作提供借鉴;从上海到广州,推动了工人运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20.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苏区面临着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围剿。
苏区三种货币属于一手史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状况,货币印有马克思、列宁头像等,表明中国革命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货币体现农民阶级的要求,说明当时中国革命是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货币体现拥护政权、发展生产,土地归农民、保卫赤区等,说明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任务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货币体现“流通票币活泼苏区金融”“流通票币冲破敌人经济封锁”“拥护经济政策”,说明中国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总之,苏区货币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阶级属性。有利于商品流通和根据地金融货币秩序的稳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有益探索。
【详解】信息: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关键信息“拥护工农银行”“政权归苏维埃”“增加工农生产”“发展社会经济”“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土地归农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信息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苏区面临着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围剿。说明:首先结合所学说明苏区三种货币的史料类型和价值,即苏区三种货币属于一手史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状况。然后结合所学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从货币上印有马克思、列宁头像等信息可知,这表明中国革命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从货币体现农民阶级的要求可知,说明当时中国革命是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货币体现拥护政权、发展生产,土地归农民、保卫赤区等信息可知,说明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任务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从货币中“流通票币活泼苏区金融”“流通票币冲破敌人经济封锁”等信息可知,说明中国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苏区货币的性质和影响,即苏区货币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阶级属性,有利于商品流通和根据地金融货币秩序的稳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有益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