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七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第七周
1.清朝初期,皇太极就在盛京建孔庙,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春秋祭奠。顺治帝曾下旨:“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至意。”清朝重视祭孔活动是基于( )
A.强化王朝统治的正当性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统一各民族思想的需要 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2.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仿照《尚书·舜典》记述的礼仪致祭泰山,御题“普照乾坤”四字;回銮途中专程前往曲阜孔庙,以空前隆重之礼节瞻拜孔子,还命人编成《幸鲁盛典》颁行天下。其意在( )
A.宣扬传统礼仪 B.加强南北交流 C.彰显君主权威 D.强化王朝正统
3.有学者通过清朝档案研究发现,军机大臣除遵循皇帝意志撰写谕旨外,还通过“议复”(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的形式参与军政事务决策。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军机处的“议复”表明清朝( )
A.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 B.提高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
C.军机大臣有效制约君主集权 D.重视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对清朝军机处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
B.军机处设置之初是因用兵西北
C.军机处“君权附庸”是皇权膨胀的产物
D.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上传下达
5.清代以前,帝王构建的“大一统”疆域观未包括长城以外地区。而清朝皇帝反复强调长城以外是国家“大一统”疆域的组成部分,官方的《大清一统志》也以昭示“一统之盛”“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清政府的这一观点( )
A.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管理 B.适应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C.反映出传统华夷观念已完全瓦解 D.直接促成了境内各民族的社会进步
6.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 )
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障了局势稳定
C.改变了夷夏观念实现了民族平等 D.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7.雍正四年(1726年),针对云南地区水路不通的问题,云贵广西总督(流官)鄂尔泰上疏:“云贵远居天末,必须商贾流通,庶地方渐有生色。”皇帝朱批:“见处信得,及便动数十万帑金何妨?朕不惜此等之费也。”这说明( )
A.交通发展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中央集权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边疆治理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
8.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
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 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9.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10.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后,在乾隆年间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吴其溶在《植物名考录》中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山地适宜外来作物种植
C.人口食粮需求激增 D.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11.明代有人在评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时说:以身践之,则书与我为一;以言视之,士之获闻者众矣,其果能自致其良知( )
A.倡导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学风 B.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
C.弘扬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D.论证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共性
12.顾炎武引《唐说》曰:“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他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以及“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的“共治”主张。据此可知,顾炎武的这些思想( )
A.旨在抨击封建君主制度 B.主张恢复分封制以巩固中央权威
C.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浪潮 D.源于对明清时期集权体制的反思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人赵卫彦对银矿的采冶作了详尽的记载:“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以火锻为大片。”白银“计坑冶之盛,实始于宋代”。宋朝中央的制作机构文思院等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更大,而且宋代的“私家制作和买卖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在汴京临安和建康等大城市中都有金银行或金银铺”。北宋初,河北兵已是“岁一遣使赐银鞋”。除鱼袋、鞍辔、束带之外,宋初以银为饰已很少列入禁条。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娶亲用银器、酒店饮食店乃至卖“冰雪”的器皿都用银器的情况。
——摘编自王文成《唐宋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
材料二:
史料 内容 文献
史料一 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 《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 “行在卫所军官俸米,俱在南京支给,缘路远无力运.......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解赴北京,准作军官月俸”。 《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三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白银生产和使用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对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史料价值。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对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西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祭月之礼,后历朝历代因之。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逐渐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称为阴历或太阴历。人们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用以寄托长寿、团圆等美好的期盼。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等
材料二: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这一时期,教科书、大众期刊、学生丛书等也纷纷介绍月亮知识。
2004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登上月球,国人真切地见到了月亮的“庐山真面目”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月球样品,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月亮的认知。
——摘编自谭丹《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国人对月亮认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至意”可知,清朝重视祭孔活动,想以实际行动标榜自己出自正统这是基于强化王朝统治的正当性考虑的,A项正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清朝重视祭孔活动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统一各民族思想的需要不是清朝重视祭孔活动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排除C项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是汉武帝,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统治的正统性。选择D:自秦代后,泰山封禅就有表明国家最高统治者身份的意义。因此,康熙仿《尚书·舜典》的礼仪致祭泰山,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表明延续中原正统的政治意图:他专程前往曲阜孔庙瞻拜孔子并命人编成《幸鲁盛典》颁行天下,意在说明清朝也继承了儒家文化正统。排除A:康熙的行为客观上能起到宣传传统礼仪的作用,但设问为“意在”,即表主观目的,康熙的主观意图应是强化王朝正统地位,巩固政治统治。排除B:材料的主旨是康熙帝强化王朝正统,与南北交流加强无关。排除C:不管是致祭泰山还是瞻拜孔子,都是康熙帝为了告知天下百姓其继承了政治文化大统,是为了彰显其权力的合法性,而不仅仅是彰显君主个人权威。
3.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这些意见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表明对于君主决策,军机大臣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出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故A项正确;B.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大臣对皇帝决策的影响,没有关于行政效率提高的描述,故B项错误;C.军机大臣只是可以提出意见,没有独立决策权,无法有效制约皇权,故C项错误;D.材料没有关于官员行政行为规范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皇帝的辅政机构,是皇权膨胀的产物,这属于史论,C项正确;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是对军机处性质的客观叙述,是历史事实,排除A项;军机处设置之初是因用兵西北,是对军机处设立原因的客观叙述,是历史事实,排除B项;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上传下达是对军机处职责质的客观叙述,是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清朝皇帝反复强调长城以外是国家‘大一统’疆域的组成部分,官方的《大清一统志》也以昭示‘一统之盛’‘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可知,清朝长城以外地区在观念上被纳入国家疆域,而并非仅仅在实际管理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观念里将长城当作中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界,长城以外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相比其他朝代,清朝视内地与边疆一家的观念更加强烈,这适应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一的观念,但没有具体设计边疆与内地管理措施,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华夷观念仍旧存在,没有“完全瓦解”,排除C项;这一观点有利于推动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民族的进步,但这种推动并非“直接促成”,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D项正确;改土归流不是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改土归流不是优待少数民族,也不是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大一统国家的局面下,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说明的是中央集权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融合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明朝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西藏各地。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可见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更加直接和有力的管理,B项正确;材料体现明清政府改进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突出的是“改进”而非“坚持”,排除A项;明清对边境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不同于内地,排除C项;材料主要讲对边疆的政治统辖,而非经济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可知,明代中后期士大夫编纂的书籍更关注日常生活与农事活动,体现出士大夫更愿意参与到世俗生活中去,强调的是士大夫思想的世俗化特征,B项正确;《便民图纂》的编纂与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无关,且该类书籍是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排除A项;材料的主语是士大夫阶层编纂书籍出现新方向,并非平民的文化需求的变化,排除C项;《便民图纂》有利于增加百姓日用生活方面的知识,但并非意味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走向标准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玉米和番薯在乾隆年间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川、陕、两湖的山地丘陵地区。结合所学可知,应该和乾隆年间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的人口食粮需求激增有关,C项正确;玉米和番薯在乾隆年间的推广和传播,固然有政府助推的作用,但无法就此充分说明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排除A项;山地确实适宜玉米和番薯这些外来作物的种植,但是如果没有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粮食等客观情况,空前的推广和传播也很难,因此不是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在江南的一些地区很高,但是基本不涉及川、陕、两湖地区,这些地区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A.材料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的推崇,要“以身践之”,身体力行的学风。B.材料只是强调王阳明的学问。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是明末清初。
D.材料没有体现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共同性。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唐朝中后期虽弱但“久不亡”的原因在于“诸侯维之”,即地方势力的重要性,他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应增强地方权力,并限制君主专制,他的该思想是源于对明清时期集权体制不断强化的反思,D项正确;顾炎武对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思考而非君主制度,排除A项;顾炎武并没有主张恢复分封制,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西学东渐的浪潮,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1)表现:白银采冶和加工规模扩大;官私手工业均有参与生产;白银成为赏赐军人的常用品;银器使用普及化,逐渐打破等级限制。原因:宋代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煤炭开采和燃料的改进;白银开采技术的提升;笼络军队的需要;城市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2)史料一、二均选自明朝皇帝的实录,为明朝官方正史,是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依据史料一可知,明初由于水路不通,在赋税中使用白银。依据史料二可知,正统年间为了保障卫所军官的薪俸,“金花银”制度逐步出现。上述两则史料表明了明代白在税收领域的使用拓展情况,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的背景。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一“生产规模更大”可分析出自银采冶和加工规模扩大;根据材料一“私家制作和买卖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可分析出官私手工业均有参与生产;根据材料一“河北兵已是‘岁一遣使赐银鞋’”可分析出白银成为赏赐军人的常用品;根据材料一“除鱼袋、鞍辔、束带之外,宋初以银为饰已很少列入禁条”可分析出银器使用普及化,逐渐打破等级限制。原因:结合宋朝社会的变化可分析出宋代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结合煤炭的开采使用可分析出煤炭开采和燃料的改进;根据材料一“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以火锻为大片”可分析出白银开采技术的提升;根据材料一“河北兵已是‘岁一遣使赐银鞋’”可分析出笼络军队的需要;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可分析出城市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结合所学可知,史料一、二均选自明朝皇帝的实录,为明朝官方正史,是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依据史料“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可知,明初由于水路不通,在赋税中使用白银;依据史料“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解赴北京,准做军官月俸”并结合所学可知,正统年间为了保障卫所军官的薪俸,“金花银”制度逐步出现,金花银是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主要用于皇帝赏赐,折放武官月俸;结合所学可知,上述两则史料表明了明代白银在税收领域的使用拓展情况,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的背景。
14.答案:(1)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
(2)变化:由对月亮的各种想象到形成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原因:明清以来西学东渐的影响;天文学家撰写了有关月亮知识的科技专著促进了人们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解析:(1)认知:由材料“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逐渐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称为阴历或太阴历”可知,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由材料“人们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可知,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
(2)变化:由材料“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由对月亮的各种想象到形成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原因:由材料“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可知,明清以来西学东渐的影响;由材料“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天文学家撰写了有关月亮知识的科技专著促进了人们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