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十三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第十三周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与会者中有诸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如宋庆龄、傅作义、李济深、黄炎培、郭沫若、马寅初、陈嘉庚、梅兰芳、程砚秋等。据此可知,此次会议( )
A.参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B.社会精英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C.标志根本政治制度初具雏形 D.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2.“共和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追求,其名称经历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演变过程。“共和国”名称的变化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B.中国革命性质的阶段性变化
C.中国共产党革命策略的调整 D.中国近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场改革让广大农民觉得“以前是地主的天下,现在是我们的世界”,“农民成为真正的土地主人”。对这场改革解读不恰当的是( )
A.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B.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C.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4.1952年4月,中央政府组织了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代表团在苏联参观了83个集体农庄和2个国营农场。代表团回国后,在各自所在省份的县乡作报告,代表团成员们向人们宣传了一幅苏联“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图景。这种宣传( )
A.有助于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制变革 B.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C.有力地展示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D.巩固了农村的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
5.“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把重工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同时也不忽视粮食生产在内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强调要依靠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来推动重工业。与苏联相比,中国的“一五”计划( )
A.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农轻工业增长迅猛 D.较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6.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在原子能、火箭、航空等技术方面援助中国的协议,“两弹一星”的研制遭遇严重困难。1961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支持。我国“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的历史经验是( )
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②全国大协作,集中力量攻坚
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④雄厚的经济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196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一决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B.国家调整政策以恢复经济
C.国家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D.“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8.1961年,我国基建投资比上一年压缩了2/3;1962年,又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压缩一半。同时,确定两年内城镇人口减少2000万人;职工队伍精简1000万人。1963年到1964年,国家先后投资建成了四个大型氮肥厂。这些举措( )
A.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B.体现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C.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D.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
9.1956—1966年,中国出现了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诸如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改选》在悬崖上《红豆》,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诗歌《草术篇》《白雪的赞歌》等。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广受人民群众好评。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实施
C.“双百”方针的贯彻 D.国民文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10.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同年7月25日,他在关岛阐述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尼克松主义”,继而他又在1970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主张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尼克松的这些主张( )
A.表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以调整欧美关系为宗旨
C.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 D.受国内外局势变化影响
11.1956年9月,中共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又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将其发展为十六字方针。这一变化( )
A.意在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B.体现出政协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C.赋予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权利 D.缓和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12.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
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历史上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新中国仍然尽量利用历史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内外交流”是新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对西方的大门并没有关闭,中国不愿意在立足未稳的时候,在国际上树敌。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后来的报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政策尽管都包含着维护国家主权的目的,但也成为一些周边亚洲国家对新中国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1951年朝鲜战争局部化的趋势出现后,中国领导人在2月间认为,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的“中心任务”,经过22个月的准备,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形势下,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摘编自牛军《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含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内外交流”基本经济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年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和具体表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台湾海峡,还胁迫我国的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1962年后,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一个是对基础工业注意不够。从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三线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左右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技术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指出:这些项目日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线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特点并简要评价三线建设。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展一系列革故鼎新活动,树立了社会新风气,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革故鼎新活动”中的“革故”主要是指“革除社会恶习”,“鼎新”是指树立“社会新风气”,未涉及“文化事业”排除A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革故鼎新”是革除社会恶习、树立社会新风气,“树立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际形势处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包围封锁,“一边倒”政策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选择,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选择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就是考虑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B项说法错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未完全胜利,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半殖民社会境地,所以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建交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所以D项排除。
3.答案:C
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51年(中国)。中央的通知指出了农民分散经营中的困难,而这种困难不利于当时国家发展需要,即让农民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同时农业为国家提供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了解决这种分散性带来的困难,因此党中央提倡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劳动互助,这种互助就是初级农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合作小组,其属于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C项正确;劳动互助并不是为了解决土地问题,当时农村进行的土改已经满足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A项正确;1951年尚未开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发展农民劳动互助只能反映出农村地区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中国广大地区社会结构变动,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由于实行集体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有利于刺激我国推行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A正确;BCD均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苏“一五”计划的比较。题干反映了中国“一五”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而苏联的五年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产业发展比例畸形,可知新中国对苏联五年计划有继承,更有创新与发展,充分考虑国情与长远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相符合,故选D项;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是中苏两国五年计划的相同点,而题干侧重不同点,排除A项;题干只提及发展生产力,未提及生产关系变革的情况,排除B项;“增长迅猛”不合史实,“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发展迅猛,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面对苏联的技术封锁和援助中断,中国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推进“两弹一星”的研制,这体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①正确;中共中央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支持,这显示了全国范围内的协作和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的决策,②正确,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③不正确;当时的中国在经济上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并不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但依靠全国上下的努力和协作,仍然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④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结合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因三年经济困难,政府为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故选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业农村地区,材料所述为城市职工,排除A项;“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60年代初的经济可知,精简职工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而调整体现了对“左”倾错误思想的纠正,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考查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的调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材料所述即是其具体表现,故B项正确。当时国家的经济调整是在人民公社体制及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的调整,故排除A,D两项;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工农业发展并不协调,故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选择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贯彻“双百”方针,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所以出现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广受好评的现象。排除A: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主要得益于“双百”方针的贯彻,与经济领域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实施无关。排除D:“国民文学素养的普遍提高”不是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的主要原因,且“普遍提高”说法过于绝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便开始实行收缩战略,并且提出了“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而美国经济也有所衰落,处于“滞胀”前期,国内外局势的变化让美国逐步走上战略收缩的道路,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战略收缩,并不是表明美国综合国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中美国的战略收缩不仅仅是针对欧美关系,排除B项;C项因果倒置,正是由于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地位,才促使其实行战略收缩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发展为十六字,体现了新时期加强民主建设,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故A项正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民主党派具有参政议政权利,这不是十六字方针赋予的,排除C项;材料变化并不是为了缓和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
12.答案:A
解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
13.答案:(1)原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建立的人民政权不愿意过多树敌;为国家建设努力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和恢复经济的需要。
(2)主要目的:服务于大规模经济建设。表现:出席日内瓦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新中国仍然尽量利用历史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经过22个月的准备,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形势下,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4.答案:(1)历史背景:工业布局严重失衡,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实背景:国家面临严峻的安全环境。
(2)特点:由政府主导推动;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涉及领域广泛;内迁与新建相结合;数量多、规模大。
评价:改变了工业布局:增强了国防力量;拼搏奉献精神是宝贵财富,激励后人。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三线建设。(1)背景,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可知,国家面临严峻的安全环境;根据材料“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布局严重失衡,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国家在三线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左右的2052.68亿元巨资”可知,由政府主导推动和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根据材料“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可知,数量多、规模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迁与新建相结合,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涉及领域广泛。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国家在三线地区……巨资”“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了工业布局,增强了国防力量;根据材料“400万技术工人、干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可知,拼搏奉献精神是宝贵财富,激励后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十三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