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

第四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
1.民国初,《大公报》载:“目前袁总统特谕亲族及幕友人等,现改共和政体,革故鼎新,自应除百弊,凡有用人行政,原属公权,殊非一人之私,嗣后简任官缺均须选用贤才,汝等各宜自爱,不准徇情滥举,援引私人。”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选拔的改革是形势使然 B.官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建立了全面的官员考核机制 D.杜绝了官场的腐败行为
2.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有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察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被免职。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甄别的用意在于( )
A.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 B.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
C.完善公务员的任职体系 D.为守旧官僚暗开绿色通道
3.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年龄在25岁以上的民国男子可以报考文官高等考试,但有被剥夺公权、品行卑污、有精神病或年历衰弱、亏欠公款等情况者不得报考。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 )
A.拓宽了官员的渠道 B.保证了吏治的清明
C.存在完全西化现象 D.具有近代化的特点
4.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人事干部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这说明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 )
A.以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 B.具有长远而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C.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形成标志 D.是人事干部制度与时俱进的结果
5.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规定,简任官无须考试,也无法通过考试得到任官资格,荐任和委任官员分别可以通过高等和普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即便是级别较低的荐任和委任文官,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民国初期相比,这一规定反映出( )
A.文官考试与选拔功能难以实现 B.政府因文官缺失导致决策失误
C.文官考试与任用的开放性降低 D.政治环境影响文官制度的实施
6.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 )
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
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
7.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中晚期编撰的《摩西法典》中规定:击打父母者有罪,将会被处死。同时期中国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伤者,流三千里;伤者,徙三年。这说明当时东西方( )
A.文明在交流中互鉴 B.国家治理重视家庭伦理
C.法律逐渐发展成熟 D.皇权直接控制社会基层
8.《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 )
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 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
9.《汉书 薛宣传》记载:申咸批判薛宣骨肉之情单薄,不宜封侯,薛宣之子薛况指使人将其刺伤在宫门外。廷尉以薛况本意是维护父亲为由,罪减一等。《后汉书 刘恺传》记载:安帝初年,清河相叔孙光因坐藏罪禁锢二世不得为官。太尉刘恺认为依《春秋》经义,罪止本人,不应禁锢子孙为官,得到皇帝认可。这反映出,汉代( )
A.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B.儒家思想融入司法实践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 D.封建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10.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酷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 )
A.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 B.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
C.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 D.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
11.宋朝法典《宋刑统》中几乎找不到一条限制皇帝权力的法律条文,相反却有许多保护皇帝的规定,例如“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等属于“十恶”,要处以极刑。这说明宋代( )
A.皇帝意志等同国家法律 B.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完善
C.政治思想环境相对宽松 D.法制建设保障皇帝独尊
12.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主张“禁暴止乱”,他通过“铸刑鼎”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刑条的特权,既强调治国要“齐之以礼”,又重视“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这反映了当时( )
A.儒法一体观念普及 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C.法治思想有所发展 D.礼乐制度趋向崩溃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嘉庆道光年间,社会对改革科举的舆论压力已经形成,一是新“立”内容,增设特科;二是“破”和“革”,废除八股文,改革武科。1862年起,洋务派设立各种军事、技术、语言类学堂,仿照西方办学方式,采取新的招考制度,开设西学课程,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翻译人员和科技人才。但学堂人员学西学,却没有相应的科举科目应试,考与学的矛盾十分尖锐。1887年,江南道监督御史请将明习算学人员归入正途考试,量子科甲出身,清廷基本采纳了这一奏议。1888年,戊子乡试开始单独录取算学科举人,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中学和西学同考,近代科举改革终于取得突破。戊戌时期,严复等人提出:“欲讲实学,非另立选举之法。”科举考试改革进入“破立”结合阶段。戊戌变法中科举改革最大的一步是停试八股,改试策论。光绪帝诏令天下:“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清末,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钦定考选入学章程》,督令办好京师大学堂,地方开办高中初等小学堂。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文官考试的主持,由铨叙局负责,但铨叙局是专司人事行政管理的中央机构,事务繁杂,有限的人员无法完成文官考试的具体筹划和直接操作工作。于是,依照1913年《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由每次考试前临时成立的典试委员会主持文官考试。该委员会从大学校长、法科大学校长及教授、法制局局长、铨叙局长、各部参事及长官中选择人员组成,考后立即解散,并非政府之常设机构。地方普通典试委员会受各该省行政长官之监督,管理该署文官普通考试事宜,委员长须将考取人数及姓名报告铨叙局。其人员由该省行政长官于所属之荐任以上官员及官立中学以上学校教员中选派组织。用法律形式规定铨叙局和各种典试委员会的职掌与组成,实际上是在组织管理上,将各类文官的考试权分别纳入中央和省级行政管理之下,这一点,既是对科举考试管理办法的继承,也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更高层次和级别的考试行政管理打下基础。
——摘编自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影响考试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管理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循吏司法实践概览
序号 姓名 在位皇帝 官职 司法事迹
1 黄霸 西汉宣帝 廷尉正 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2 颍川太守 力行教化而后诛伐。八年无重囚
3 龚遂 西汉宣帝 渤海太守 化盗为民,狱讼止息
4 召信臣 西汉元帝 南阳太守 盗贼狱讼衰止
5 王涣 东汉和帝 洛阳令 清理积案,曲尽情诈,发摘奸伏
6 镡显 东汉安帝 豫州刺史 怜悯盗贼穷困犯罪,擅自救免
7 任峻 东汉顺帝 洛阳令 一年断狱不过数十,作风威猛
8 许荆 东汉和帝 桂阳太守 兄弟争财,感悟息讼
9 孟尝 东汉章帝 会稽户曹史 平反上虞孝妇冤狱
10 刘矩 东汉恒帝 雍丘令 民有争讼,提耳训告,使其感悟
11 仇览 东汉和帝 考城蒲亭长 母告子不孝,感化教育
12 童恢 东汉灵帝 不其令 执法廉平,牢狱连年无囚
注: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田钝夫《政平讼理:传统国家治理中的循吏司法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自司马迁撰《史记》而设置《循吏列传》,历代正史多效其体,而又逐步定位于主要为中下级地方行政长官中的“循吏”立传。这些官员或因地位相对不高,事迹相对不显,未可单独立传,故以合传的形式集中载录以彰显他们为政以德、廉正亲民等政绩,让他们青史留名,并成为后世官吏们取效的典范。据统计,“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除《三国志》《周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外,十九部正史共记述了五百多位循吏的事迹。
——摘编自李大明《〈史记·循吏列传〉与历代正史〈循(良)吏传〉的设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循吏司法实践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历代史家重视为循吏立传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现改共和政体,革故鼎新,自应除百弊,凡有用人行政,原属公权,殊非一人之私,嗣后简任官缺均须选用贤才,汝等各宜自爱,不准徇情滥举,援引私人”可知,共和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官员选拔的改革,体现了官员选拔的改革是形势使然,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文化素质发展的情况,不能得知官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变革,没有体现官员考核机制,不能体现建立了全面的官员考核机制,排除C项;民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不可能“杜绝官场的腐败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对于政府官员的能力和行政水平的甄别,选拔出真正的行政人才,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而这对于行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北洋政府学习了西方的文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政府对公务员的甄选,并未反映对公务员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政府在甄别官员时对守旧势力格外关照,排除D项。故选:B。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北洋政府实行文官制度,以考试的办法选拔管理对性别、年龄有要求,强调公德和品德和身体健康要求,具有近代化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文官制度的限定性要求,无法说明拓宽了官员的渠道,排除A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很难保证吏治清明,排除B项;这些规定符合当时社会需求和发展,不是照搬西方,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继承了以前的人事干部管理优良传统,吸收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成果,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这体现了当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与时俱进,D项正确;据材料“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人事干部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可知,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以我国人事干部管理优良传统为基础,并非以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历史文化基础的信息,无法得出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具有长远而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我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吸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成果,不能说明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形成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看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 度与民国初期文官制度相比,“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 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孙中山的官员选拔应以考试制度 为主的思想不符,开放性要小很多,故C项正确;文官考试 开放性降低,并非选拔功能难以实现,故A项错误;文官考 试与任用相脱节,导致文官录取人数少,但并未体现决策失 误,故B项错误;D项属于两者的相同点,排除。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可知,作者对新式学堂部分助教因为学堂聘请洋人为师采用辞职形式抵制的行为大为赞赏,可见作者具有排外倾向,A项正确;材料只是记载1902年中国新式学堂的相关情况,作者没有明确表达观点,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902年,戊戌变法1898年已经失败,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部分助教排外,不能推断具体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拜占庭和《唐律疏议》中对于违背人伦的行为都处以重刑,这说明当时的东西方国家都重视家庭伦理,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拜占庭和唐朝在律法层面的交流互鉴,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出当时东西方法律发展的进程节点,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皇权无关,而是体现了中西方法律中重视家庭伦理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可知中国古代司法重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项;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并非“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排除B项;根据材料“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可知中国古代司法对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意义,并非“家庭伦理”,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司法中的法治精神,未涉及德治,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西汉薛况为父抱不平,伤人得以减罪;东汉刘凯依《春秋》判断罪止本人,这些反映了汉代儒学影响司法操作,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民众的教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司法审判,没有反映封建礼仪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古人认为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因此秦朝的强制剃除头发等刑罚才属于耻辱刑,才能起到惩罚罪犯的作用,说明秦朝刑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秦朝时期法律更加严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规定,没有涉及法律的执行,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法典有很多保护皇帝的规定,说明宋代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完善,B项正确;材料强调宋代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完善,A项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宋代政治思想环境情况,排除C项;材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完善,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郑国子产铸刑书,强调法治,限制贵族的特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排除A项;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排除B项;材料与礼乐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故选:C。
13.答案:(1)因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初步发展;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开展;知识分子群体及社会舆论的推动。
(2)特点:注重法律和管理制度建设;中央与地方并重;考试机构人员素养较高,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受行政机构影响;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保证。
历史作用:便于选官制度平稳过渡;有利于增强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为民国后期选官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一“清嘉庆道光年间”可知,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初步发展;根据材料一“学堂人员学西学”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根据材料“1862年起,洋务派设立各种军事、技术、语类学”“戊戌时期”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开展;根据材料一“严复等人提出:'欲讲实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可知,知识分子群体及社会舆论的推动。
(2)特点:根据材料二“依照1913年《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由每次考试前临时成立的典试委员会主持文官考试”等可知,注重法律和管理制度建设;根据材料二“由铨叙局负责,但铨叙局是专司人事行政管理的中央机构”“地方普通典试委员会受各该省行政长官之监督,管理该署文官普通考试事宜”可知,中央与地方并重;根据材料二“该委员会从大学校长、法科大学校长及教授、法制局局长、铨叙局长、各部参事及长官中选择人员组成”可知,考试机构人员素养较高,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根据材料二“其人员由该省行政长官于所属之荐任以上官员及官立中学以上学校教员中选派组织”可知,受行政机构影响;根据材料二“该委员会……考后立即解散,并非政府之常设机构”可知,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保证。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既是对科举考试管理办法的继承,也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更高层次和级别的考试行政管理打下基础”可知,便于选官制度平稳过渡,为民国后期选官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用法律形式规定铨叙局和各种典试委员会的职掌与组成,实际上是在组织管理上,将各类文官的考试权分别纳入中央和省级行政管理之下”可知,有利于增强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14.答案:(1)特点:重视狱讼及案件的处理;以“无讼”为价值追求(注重减少狱讼的发生或对积案的清理);多以“教化”为手段;儒家色彩浓厚;注重法与情的结合;关注司法公平。背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地方治理(基层治理)对维系王朝统治意义重大;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学受到推崇(德治、民本思想的影响);外儒内法的施政策略;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法治思想。
(2)立传的循吏主要为中下级地方行政长官,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地方的治理,提升地方治理效能;树立了善政、德政的正面典范,有助于改善吏治,塑造良好的政治风气;循吏奉法循理、廉洁清正、勤政爱民的为政思想,契合儒家政治理想,有助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弘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挖掘古代循吏的超时空价值,有助于推进当代中国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丰富而宝贵的文献史料。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化盗为民,狱讼止息”可知,重视狱讼及案件的处理;根据材料“兄弟争财,感悟息讼”可知,以“无讼”为价值追求(注重减少狱讼的发生或对积案的清理);根据材料“民有争讼,提耳训告,使其感悟”可知,多以“教化”为手段;根据材料“母告子不孝,感化教育”可知,儒家色彩浓厚;根据材料“怜悯盗贼穷困犯罪,擅自救免”可知,注重法与情的结合;根据材料“执法廉平,牢狱连年无囚”可知,关注司法公平。背景: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地方治理对维系王朝统治意义重大、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学受到推崇、外儒内法的施政策略及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2)意义:根据材料“故以合传的形式集中载录以彰显他们为政以德、廉正亲民等政绩,让他们青史留名,并成为后世官吏们取效的典范”和所学可知,可从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的重视、改善吏治,塑造良好的政治风气、儒家思想的传承弘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当代中国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丰富而宝贵的文献史料等角度进行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