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北京十五中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2024. 8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 小题, 每小题1. 5分, 共计45分)
1.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 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 形成礼乐制度
C. 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 出现早期国家
2.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3. 如图是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古滇国的青铜祭祀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组成,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其反映了战国时期
A. 牛耕技术推广到了西南地区
B. 古滇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 中原与西南的商业往来频繁
D. 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4. 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 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5.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B.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C.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D. 意味着“百家争鸣”基本结束
6. 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沐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
A. 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 B. 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
C.促使我国人口数量增加 D. 使中华民族遂融凝会合成一体
7. 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1
A. 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 B.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 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 D. 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8. 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经济的形成 B. 权力结构的变革
C. 思想专制的加强 D. 宗法观念的破坏
9.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表1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 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 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 令相治民, 与郡太守无异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10.下图是隋唐时期政府所设粮仓分布图。《隋书》记载隋朝“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通典》记载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由此判断
①粮仓储粮来自江南地区 ②广设义仓以备水旱赈济
③粮仓的分布与漕运相关 ④仓储建设反映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下表为中国古代曾经实行的授田法,据此可知
秦国 授田制: 每户授田百亩, 每年向农户征收其所产粮食的十分之一作为田税。
曹魏 屯田制: 以军队形式编制流民, 分给耕地, 用官牛耕地, 收十分之六地租。
西晋 占田制: 农民可以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
北魏 均田制: 授露田不得买卖, 授桑田为世业, 限制买卖, 向农户收取租调。
唐初 均田制: 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 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 向农户收取租庸调。
①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形态 ②自耕农经济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③授田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④均田制从根本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 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 “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 “中书门下”的出现
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现实基础
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 有利于调和中枢机构的矛盾
13.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提到: “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上述言论
A. 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 B.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
2
C. 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D.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14.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 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同样金人也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说明当时各民族政权
A. 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认同 B. 思想观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C. 采取措施开始走向联合之路 D. 为实现统一变革原有的制度
15.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发展表现的有
①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②思想界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
③社会成员的身份趋向于平等 ④艺术领域的世俗化和个性化
A. 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 锁院制度是宋代贡举考试过程中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宋人赵异曰“凡言锁院者,机密之谓也。故试士、撰麻皆如此。”同时宋神宗也规定“应发解、省试,于锁院一月前不许官员乞假出外,差官毕仍旧”。这反映出,当时
A. 实现了考试公平公正 B. 杜绝了考官的徇私舞弊
C. 科举制的日益严密化 D. 理学成为考试主要标准
17.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A. 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 B. 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 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D. 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18.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58%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A.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B. 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 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19.明朝为防止内阁行使权力逾矩,遂在内廷设司礼监与之相应,“其长与首揆(内阁)对柄机要,佥书、秉笔与管文书房,则职同次相”。明代司礼监的设立
A.形成了权力制衡机制 B. 顺应了皇权专制趋势
C. 完善了中央机构设置 D. 表明丞相制度的恢复
20. 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反映了明朝乡村救济
A. 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B. 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
C. 保障了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D. 救济方式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21.有学者指出:“历代中央政府都力图维持两级制的地方政府 当历史环境变化面不得不建,立三级地方政府时,也要尽量使高一级地方政府处于虚化状态。元明清三代,因疆城广袤,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 ”据此可知, “虚化状态”的目的是
A. 便于专制独裁 B. 强化对地方的管控
C. 便于人才选拨 D. 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22. 明朝灭亡、清代继立之后,一些学者对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恶劣学风深恶痛绝,并认真思考“社稷沦亡、天下陆沉”的原因。这体现出
3
A. 统治者重视吸取明亡教训 B. 社会风气的日益恶化
C. 学者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23. 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反映了该地区
A. 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D. 区间贸易逐渐兴起
24. 西著名图学家裴秀确定了绘制地图的重要原则———“制如图体”。但中国古代地图却没有固定方位;若地图中陆地在上,海洋在下,是从船上望向大陆,服务于沿海航行; 若海洋在上,地在下,则是在陆地上观察大海,以备海防。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地图绘制
A. 铁乏相应制图学理论 B. 更注重地图的实用性
C. 受到小农经济的约束 D.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5. 康熙皇帝向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热心求教,学习的内容从天文、历法到数学、医学,乃至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涉及多个领域, “他对自己的知识不加任何限制,亚洲所有君主中从未有任何人像他这样热爱科学和艺术”。这反映出
A. 东西文化相互融合 B. “西学东渐”得到推动
C.朝廷官员讲究文化素质 D. 尊重科学蔚然成风
26. 清人储大文指出:元代分省建制“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 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以下对元代“分省建制”的原则解读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首创“犬牙交错”划界原则
③阻碍了区域经济交流 ④其极端应用导致一定弊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7. 下表是清代南昌县乡饮中大宾身份的统计。乡饮是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饮酒,还要“敦崇礼教,相互劝勉”。活动由当地官员负责,并邀请德高望重者出任大宾。由此可见乡饮
主事或内阁中书 知县 教谕 国子监助教 低阶 官员 拥有各 种头衔 的人 翰林 举人 贡生 生员 监生 地位不确定者
人数统计 2 3 11 1 4 2 3 5 41 7 1 16
注:教谕是县学的教官。
①是政府推行教化的重要途径 ②引导了尚学重教的社会风气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④体现了国家优抚高年的传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明初盐场制盐,设立“团煎之法”,实行集中管理,使灶户产盐尽归盲收,“其不在团煎并贮于私室者即作私盐”,视为违法。明孝宗年间,灶丁逃移、盐课缺额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进行盐业改革,盐场丁盐折银输纳,每户不再交益。自煎自卖,对以上理解正确的是
④盐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革 ②户籍管理制度日趋严格
②利于提高盐户的生产积极性 ④自由雇佣劳动日趋成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
29. 梁启超曾说:“律者,永久不变之根本法也; 例者,随时变通之细目法也。”《大清律例》自乾隆五年正式修成后,律文便未再作实质性修正,仅有零星改动; 条例则由统治者根据当时社会情形临时增修,从乾隆元年至同治九年,基本遵循三年一修的原则。据此可知
①清朝妊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②律文具有概括性与普遍性的特点
③条例来源于司法实践的积累 ④清朝完全继承了唐律的具体内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0.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地丁合并征收 ②丁银数额固定 ③百姓赋役免除 ④人身束缚加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共55分)
3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北周时期上层贵族热衷于鲜卑化与西胡化,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任用南朝投降的文人、士大夫进行改革,排斥前朝北周的礼乐文化,开始学习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周武帝用行政手段强行压制佛教的作法,招致了广大信徒的不满,隋文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南北朝时期仍然沿用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587年,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但由于学校未能迅速培养出德为代范、才任国用的人才,601年,隋文帝下令废除太学、四门和州县的所有学校,只保留供王公贵族子弟读书的国子监(唯留学生70人)。隋炀帝即位后,恢复了各类学校。
——摘编自王大建《隋代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文化政策调整与改革的主要措施,简析其历史作用。(9分)
5
材料二: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唐代进士籍贯分布的因素并加以说明。(12分)
32. 城与都(10分)
材料一:
今北京在唐朝称幽州,是中原与东北地区、北方草原的交通枢纽。朝廷曾在此设节度使,以掌军政。随着漕运、海运的发展,幽州与各地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6
材料二:
今北京在辽时称南京(燕京),为五京之一。辽帝曾在此行册礼(上皇帝尊号)、设行营; 设三司使司,“掌燕、蓟、涿”等州钱帛; 设都元帅府,“杂掌蕃汉兵”; 实行科举,设置太学。“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
辽在南京“劝农桑,修武备”“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所产“线缕机绫”工艺精巧。“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城中“户口安堵,人物繁庶”,居民“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
南京与开封之间设有榷场。南京外有居庸、古北等关口,通达辽其他四京等地。金人评价“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元人有诗云:“万国河山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
(1) 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幽州的重要性。(3分)
(2) 说明辽南京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7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34. 中英礼仪之争。(12分)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
材料一
清朝接待大臣向使团介绍觐见皇帝须按惯例行三跪九叩的礼仪时,双方产生分歧:
清军机处档案汇编《英使马戛尔尼来聘案》记载中方的立场“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即国王亲自来朝者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等前来祝寿,自应遵天朝法度。”
马戛尔尼在其访华日记中记载了对中方要求的态度:“敝使系西方独立国帝王所派之钦使,与贵国附庸国君主所遣贡使不同,贵国必欲以中国礼节相强,敝使抵死不敢奉教。”
材料二
对于觐见具体细节,中英记载中描述不同:
(一)《清史纪事本末》记载:“及抵京城,政府又强令于觐见时,行叩头礼。英使亦不欲以争执小节,妨害其推广商利之目的,悉遵例行之。”
(二) 当时跟随皇帝出巡的军机处章京管世铭曾对觐见场景作诗曰:“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并于诗下附注曰:“西洋英吉利国贡使不习跪拜,强之,止屈一膝。及至引对,不觉双跽 (长跪) 俯伏。”
(三)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记录觐见场景:“特使马戛尔尼……至宝座之旁拾级而上,单腿下跪,简单致词,呈书信于皇帝手中。”
(四)
左图是英方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所绘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场景。被朝臣簇拥着正襟危坐于中央的乾隆皇帝面露威严,马戛尔尼单膝跪拜献上英王乔治三世亲笔信。
注:此画是亚历山大在事后根据在场成员的口述绘制的。
对材料二中的史料进行辨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中英礼仪之争的认识。(12分)
8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