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每周测验(10份打包含答案)

第一周
1.某校历史社团的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资料(下表),其可用来说明( )
地点 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粗糙的石器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前额低平、证价值眉骨粗大……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B.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D.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2.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和分析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考古发现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厚达6米的灰烬层 动物化石
分析结论 北京人大脑容量与现代人一致 北京人已经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北京人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
A B C D
A.A B.B C.C D.D
3.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有关于海城仙人洞遗址的介绍,有一幅图片(下图)是穿孔项链。下列选项中与海城仙人洞遗址年代最接近的遗址是( )
A.郧县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4.下表展示了我国部分古人类遗址。据表中内容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 )
古人类遗址 元谋人 山顶洞人 蓝田人 和县人 长阳人 马坝人 金牛山人
所在省份 云南 北京 陕西 安徽 湖北 广东 辽宁
A.同步性 B.多元性 C.竞争性 D.领先性
5.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6.北京人遗址中发掘出动物的碎骨,考古学家发现骨头上有人工打击的痕迹,因此认为北京人会制作骨器:也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碎骨是北京人为食用动物而打碎,不能说明北京人会制作骨器。这表明( )
A.考古学家的观点完全没有依据 B.北京人已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C.考古学家对考古发现有不同的解释 D.研究古人类生活要依据文献史料
7.距今约1万年,我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发现于中国的有( )
A.水稻、粟、黍 B.小麦、核桃 C.玉米、蚕豆 D.马铃薯、芝麻
8.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天水秦安)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发掘房址241座,还采集到已炭化的黍和油菜籽。据此推断,大地湾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集体群居 B.采集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9.中国是农业大国,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史,那么原始农业产生的重大意义是( )
A.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B.远古先民开始定居生活
C.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D.中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下列遗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1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组同心圆,外圆刻有炽烈火焰,象征太阳。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振翅起飞,呈对称形。这段材料反映了河姆渡人( )
A.雕刻技术高超 B.已经学会使用天然漆
C.以大象为食物 D.开始有朴素审美意识
12.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半坡人的农耕生活 B.仰韶文化丰富多彩
C.河姆渡人手工技艺 D.大汶口人艺术水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的放着,可以看出,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1)材料一图1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根据图2所示,人类应该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图3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原始人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京人遗址发现成堆堆放的多处灰烬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14.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万古江河》
史料二:下列是古代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1)思维开放·观点论述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一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对该观点加以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史料二中图1、图2所示文物分别是在哪个遗址中出土的?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了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粗糙的石器”可以说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头盖骨、牙齿化石”可以验证“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这说明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A正确。
2.答案:C
解析:结合题意和所学可知,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排除A: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排除B、D。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层,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故C正确。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穿孔项链”可知,海城仙人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结合所学可知,山顶洞人也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故D正确。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由表格材料可知,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众多,分布在全国的多个省份,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B正确。故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
材料分析 “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能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故选A
错项分析 元谋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不会从事农业生产,排除B;元谋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排除C;元谋人广泛使用石器,排除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对于北京人遗址中发掘出的动物碎骨,不同的考古学家有不同的见解,这表明考古学家对考古发现有不同的解释,C正确。“考古学家的观点完全没有依据”说法太过绝对,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使用火的信息,排除B:研究古人类生活应主要依据考古发掘,且材料未涉及文献史料,排除D。故选C。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故A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根据“该遗址发掘房址241座,还采集到已炭化的黍和油菜籽”可知,大地湾原始居民普遍建造房屋,会种植农作物,说明大地湾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农耕定居。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故A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元谋人和北京人未种植农作物,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
1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处于新石器时期,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在象牙上能雕刻出相当精美的太阳、鸟,显示了当时雕刻技术的高超,答案为A。该文物为雕刻器,着重突出的是雕刻技术,与“学会使用天然漆”无关,排除B;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山顶洞人已经有了爱美意识,故D中“开始”一说错误,排除。
1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仰韶文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图4是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体现的是居民的居住情况;图2是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体现的是丝织业的相关情况:图3是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体现的是艺术状况,这些遗址都属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体现了仰韶文化的丰富多彩,故答案为B。
13.答案:(1)人是女娲“抟土造人”而来的;由类人猿(或古猿)进化而来的。
(2)北京人不仅能使用火,还能管理火。
(3)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用火驱赶野兽;用火防寒等。
14.答案:(1)示例:
观点: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
说明: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以采集植物果实和猎取动物为生,他们使用经过打制形成的比较粗糙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距今约1万年,我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这一时期我国先民为了种植农作物,不断改进工具,他们在打制工具的基础上进行磨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此,中华大地进入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即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兴起促使新石器时代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
(2)图1:河姆渡遗址;图2:半坡遗址。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出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音乐,手工业水平较高。
解析:(1)本问是开放性问题,首先根据史料一概括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文物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图2文物是半坡遗址出土的:第二小问,史料二中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了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出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音乐,手工业水平较高。第五周
1.下面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鞅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统一的意义
3.下图呈现的是考古发掘的些秦朝印章的信息。据此可佐证,秦朝( )
A.完成了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 B.随葬品中必须有印章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滥用民力,文化专制
4.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陕西出土的秦朝“右丞相印”封泥为国家一级文物。据考证,盖有“右丞相印”的信件,是呈送秦始皇亲自过目的重要文件,包括李斯在内的多位丞相都可能使用过这枚印章。“右丞相印”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B.封泥上的字体为大篆
C.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D.李斯具有行政决断权
5.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6.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
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秦长城( )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8.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
A.王国问题解决 B.多元文化形成 C.统一局面巩固 D.疆域面积扩大
9.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然而在一次出巡途中,发生了行刺事件,后又出现了刻有“始皇死而地分”文字的陨石。这说明秦朝( )
A.统治危机严重 B.各地起义不断 C.政治统治稳定 D.中央集权加强
10.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应该出现在下图年代尺的( )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
11.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匈奴南下 B.秦灭六国 C.秦的暴政 D.遇雨误期
12.《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阊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
A.在大泽乡建立政权 B.因秦军反击而失败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1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秦统一中国”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时空观念 拓展统一疆域】
材料一
材料二 及至(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境),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说明秦朝疆域的大致范围。
【历史解释 创新统一制度】
材料三 王(嬴政)曰:“去‘泰’,著(留下)‘皇’,采(用)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设置)诸侯不便。”(秦)始皇曰:“……廷尉(李斯)议是(说得正确)。”
——《史记·秦始皇本纪》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模式包括哪些基本制度?
【史料实证 推行统一措施】
材料四 (战国时期)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统一)之。
——【南唐】徐锴《说文系传》
材料五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秦朝的历史阶段特征。
14.关于秦始皇,历史上有着多种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廿六年皇帝尽并兼(一举兼并)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
——摘自《秦始皇诏版铭文》
材料二: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而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以暴虐为天下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以李斯为相),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后创建了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司马迁、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价秦始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依据“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攻韩”“攻赵”“攻魏粱”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可用于研究秦统六国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故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统一的意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使统一国家的形态成为历史的主流,故材料体现的是秦统一的历史意义,D正确。王室衰微发生于春秋时期,排除A;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排除B;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制度建设。依据材料中“皇帝”“右丞相”“御史丞”“南郡”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因此材料体现的是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内容,排除A;B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盖有‘右丞相印’的信件,是呈送秦始皇亲自过目的重要文件”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皇帝之下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分设“右丞相”“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材料中丞相要对皇帝负责,这说明秦朝加强中央集权,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封泥上的字体,并且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C;李斯等丞相掌管行政,但没有最终决断权,排除D。
5.答案:A
解析:根据“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可知,秦朝强化对地方的治理,故A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根据“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和所学可知地方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派人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局面。故选C。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的暴政。据“在一次出巡途中,发生了行刺事件”“始皇死而地分”可知,秦朝的统治不得民心,统治危机严重。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根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换算为世纪年代时,后两位数字表示年代,公元前的数字越大年代越早,数字越小年代越晚,公元后反之;去掉后两位的数字(可以是0)加1表示世纪。因此,公元前209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末。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秦朝迅速灭亡。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根据材料“二世元年”“渔阳”“陈胜”“吴广”可知,材料中的起义是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这次起义最终在秦军的反击下而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故选B。
13.答案:(1)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中央是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是郡县制。
(3)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凿灵渠;等。
(4)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根据材料三“号日‘皇帝’”“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和所学回答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设置的制度即可。
(3)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4)综合材料信息可知,秦朝的历史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4.答案:(1)时间:公元前221年。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2)评价:材料二中司马迁认为秦始皇是暴君;材料三中李贽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3)评价: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但功大于过。
历史功绩:他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他统一了文字,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与巩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过错:他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下令“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他实行残暴的统治,赋税和徭役沉重,法律严苛,刑罚残酷,给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七周
1.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的主要影响是(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瓦解了封建等级秩序
C.减轻了国家负担 D.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2.下表呈现了东汉部分年份的人口与垦田变化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东汉初年( )
户数(万) 口数(万) 垦田数(顷)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42479634 21007820
汉章帝章和二年 7456784 43356367
汉和帝元兴元年 9237112 53256229 7320170
A.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C.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 D.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3.“牛”作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化身,在许多中国文物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下面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
A.绘画技巧的成熟 B.盐铁官营的实施
C.冶铁技术大发展 D.农耕技术的发展
4.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在体例上承袭了《史记》,但有所创新。比方说,《后汉书》将皇后列入本纪。这创新主要反映了东汉时期的( )
A.州郡割据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太后当政
5.历史漫画能简明地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豪强势力膨胀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农民起义爆发 D.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6.《后汉书》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万计。”材料说明东汉后期( )
A.光武中兴局面出现 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C.土地兼并矛盾激化 D.外戚专权局面形成
7.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东汉时期因治理黄河而名垂青史的是( )
A.王景 B.李冰 C.杜诗 D.卫青
8.下图是《张骞出使西城》(敦煌壁画·局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此行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鲜卑 B.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条件
C.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击败匈奴 D.使汉朝了解了西欧地区具体情况
9.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这最能说明丝绸之路是( )
A.物种交流之路 B.文明交往之路 C.商贸流通之路 D.政治交往之路
10.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及印文,印文是“汉归义羌长”,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县于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
A.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与西汉王朝结为盟国
11.两汉时期许多杰出人物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张骞“凿空”的勇气,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班超“投笔从我”的追求。他们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是因为都蕴含着( )
A.勤劳勇敢 B.改革创新 C.艰苦奋斗 D.家国情怀
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与班超有关的成语。该成语表达了班超( )
A.对东汉政府的失望 B.具有惊人的决断力
C.视匈奴为虎狼之族 D.占领西域的决心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光武(帝)建国伊始即以黄老无为作为治国思想,“议省刑法”“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致力于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光武深知,要真正与民休息,就必须把国家的战争体制转向经济建设体制。《后汉书·光武纪下》曰:“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建武十七年冬,光武宣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这种浸润黄老无为思想的“柔道”影响到光武的对外政策。光武以“柔”为主的边防政策的实施,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又大大减少了对外战争,使东汉精兵简政、休养生息,从而获得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汉书·刑法志》称:“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光武中兴”其实与光武的边防政策密不可分。
——摘编自《东汉初期军制改革与其边防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在建国初期进行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东汉光武帝改革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研究丝绸之路的各类史料
①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 ②宁夏固原出土的金银器波斯墓金银壶(固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中心)
《汉书 张赛李广利传》记载:“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
③丝绸之路商旅图(敦煌壁画) ④中国古代史书中有关张赛的记载
(1)新课标史料实证材料一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写序号,不得多选、错选)
材料二: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丝绸之路”就此诞生。自此,中国和外界的贸易交流在缓慢开展。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罗马人不光使用大量钱币来购买这一东方奢侈品,同样也以精致的玻璃、银器和黄金,还有来自红海的珊瑚和黄玉、阿拉伯出产的乳香精油等特产进行交易。而这一做法,带动了商道沿线的地方经济。随着经济的繁荣、交通和商业网络的延伸,各方紧密连接,村庄变成了小镇,小镇变成了大城……佛教思想亦跨越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指出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最初目的及其影响。
材料三:西域治理大事记(部分)
汉武帝元狩四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诸民族政权使节到达长安,与汉朝建立联系。
汉武帝元封三年 汉派兵征服西域的姑师、楼兰等地,控制了西域门户。
汉武帝元封六年 汉与乌孙和亲,使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
汉宣帝神爵二年 西汉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总领南北道。西城正式纳入汉的统治。
汉元帝初元元年 汉在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设置戊己校尉,管理屯田事务。
汉元帝建昭三年 西域都护甘延寿与戊己副校尉陈汤发兵远征,击杀匈奴单于,匈奴势力彻底退出西域。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据材料三,简述汉朝控制和管理西域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王朝治理西域地区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武中兴”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使得更多的劳动力得到解放,可以参与农业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这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正确。A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刘秀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排除B;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排除C。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武中兴”的相关知识。依据“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汉章帝章和二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对应的数据可知,东汉前期户数和人口数不断增加,这表明东汉前期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符合题意。B、C、D在材料中均体现不出,排除。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时期农业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可知,图片体现的是牛耕方式的变化,材料说明汉代农耕技术有所发展,故选D。题干主要关注的是与“牛”有关的文物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而非绘画技巧本身,排除A;B与文物中“牛”的形象并无直接联系,排除;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农业方面的内容,C属于手工业方面的成就,排除。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在我国古代,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皇后作为皇帝的妻子,其家族成员属于外戚范畴。当皇后或其家族成员在政治上拥有过大权力,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时,就形成了外戚专权。将皇后列入本纪,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皇后及其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这一创新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专权的历史现象,B正确。“州郡割据”与题干无关,排除A;材料论述的重点是外戚,而非宦官,排除C;太后是皇帝的母亲,与“皇后列入本纪”无关,排除D。
5.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它反映的是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6.答案:B
解析:根据“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万计”可知,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大族占有大量的田地,拥有巨额财富,役使大量农民劳作,这说明当时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王景受命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良田,故A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
选项 判断 解读
A × 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B √,故选B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C × 卫青、霍去病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
D × 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地区具体情况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根据题干可知,经过丝绸之路交流传播的有商品、技术、物种、音乐和歌舞等,说明丝绸之路是文明交往之路,B正确。A、C项不能完整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排除;材料未体现D项内容,排除。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官印出土于新疆地区,是西汉朝廷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这说明此地区正式归属西汉王朝。C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勇气、壮志、追求等信息可知,这都蕴含着家国情怀。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班超出使西域。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带领属下到达鄯善国,受到鄯善王的热情接待。过了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忽然冷淡起来。班超估计这是因为匈奴的使者也到了都善国,他认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晚上他率领属下放火焚烧匈奴营帐,斩杀匈奴使者,断了都善王的后念,使其一心与东汉修好。这体现出了班超惊人的决断力。故选B。
13.答案:(1)①王莽统治时期法律烦琐;②恢复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需要;③光武帝认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④道家思想的影响。
(2)①将东汉初期的战争体制转向经济建设体制,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改善;②精兵简政、休养生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固了政权;③以“柔”为主的边防政策,减少了战争,有利于民族关系的缓和;④光武帝改革,促使东汉初年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也为后世治理国家提供了借鉴。
解析:(1)三步分析法解题
第一步:分析设问 根据材料(答题依据),概括(能力要求)东汉光武帝在建国初期进行改革的原因(答题方向)
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 第三步:得出答案
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王莽统治时期法律烦琐
致力于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 恢复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需要
要真正与民休息,就必须把国家的战争体制转向经济建设体制;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 光武帝认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这种浸润黄老无为思想的“柔道”影响到光武的对外政策 道家思想的影响
据比整理答案,注意答案的条理化、序号化
(2)根据材料信息“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获得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及所学知识,从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政权、缓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即可。
14.答案:(1)①④;②③
(2)目的:解决匈奴问题。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3)方式: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军事征伐(战争);和亲;设置管理机构。意义: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带动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八周
1.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的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的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张仲景 B.张赛 C.华佗 D.蔡伦
2.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汉朝某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想象图。这一生产活动( )
A.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B.促进了汉代各民族的交融
C.促进了亚非拉的贸易往来 D.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3.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目录的部分内容。该著作反映出的治疗思想是( )
目录 …… 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 卷五 伤暑脉证并治 热病脉证并治 湿病脉证并治
A.疾病预防 B.辨证施治 C.针灸施治 D.手术施治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身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5.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的是( )
A.《诗经》 B.《楚辞》 C.《道德经》 D.《氾胜之书》
6.“该著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这部著作( )
①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③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掳)刘踪,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这段话评价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8.200年,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这场战争( )
A.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发展了孙吴海外贸易
C.实现了全国统一局面 D.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9.某班级准备举办一次历史故事会,要求每组同学讲述一则关于赤壁之战的小故事。下列故事符合要求的是( )
A.大禹治水 B.田忌赛马 C.破釜沉舟 D.草船借箭
10.以下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时期地理位置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1.《中国人口史》一书认为,东汉末年人口数量的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而到三国末期达到3000万人。这说明三国时期( )
A.经济有所恢复 B.魏蜀吴形成对峙
C.魏国实力最强 D.东吴造船业发达
12.孙权跨海征辽东的经略,使当时东吴政权蒙受一些损失,付出了代价,正如其通夷洲、亶洲时也曾蒙受损失一样。但是,它对于历史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东吴这些措施的积极意义是( )
A.赢得赤壁之战胜利 B.推动海上交通发展
C.改善民族关系 D.重视农业生产
13.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内容 部分内容
十二本纪 《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始皇本纪》
十表 《十二诸侯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八书 《礼书》《乐书》《律书》
三十世家 《齐太公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七十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商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蒙恬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史料二 司马迁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历史巨著《史记》。西汉前期《春秋》《尚书》等文化书籍不断积累并发展,司马迁在主持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中,得以阅读这类图书。到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使西汉进入了强盛时代。自文景之世开明政治的流风余韵到司马迁述史,汉武帝也未予干涉,这也成就了其敢于直言,实录史事,最终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导读十讲》
(1)依据史料一和所学写出《史记》的体例。
(2)从世家、列传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进行介绍。(仿照示例完成,陈涉除外)
示例:陈涉(胜)。陈涉和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具有首创精神。
(3)依据史料二,概括司马迁写成《史记》的条件。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皋之战(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材料二:曹操率领大军向长江推进,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曹操的优势非常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合法性上难以与其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但曹操却兵败赤壁。
(1)在材料一所述的“有名的大战”中,“弱者”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什么?在材料二所示的战役中,强者是指哪一方?结合所学知识,弱者是怎样战胜强者的?
材料三:多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争论,诸说并起,被媒体称为“新赤壁大战”。据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诉说和嘉鱼说之间。
(2)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在今天的哪一省份?目前,“新赤壁大战”争论的焦点是围绕哪两个地点展开的?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赤壁之战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时文字的主要载体是竹简,竹简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制成便于书写、轻便的纸,因此东汉时期,材料中的不方便现象得到改善主要得益于蔡伦的重大贡献。D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造纸过程。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故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所列举内容均强调“脉证并治”,即根据病人的脉象和症状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这正是辨证施治的体现,B正确。A、C、D在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据材料“有关筑堤、造台、开河……粮窖的容量问题”可知,中国古代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B正确。数学家多出身于农民家庭在材料中未涉及,A排除;材料未体现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C排除;隋朝创立科举制,与“东汉时期”不符,D排除。故选B。
5.答案:D
解析:《氾胜之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这部著作是《史记》,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①②正确。《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而华佗是东汉的医学家,因此华佗不可能被记载在内,故③错误。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曹操和官渡之战。据“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掳)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并结合所学可知,曹操为了统一天下,不断征战,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后来他又降服了刘琮、公孙康、张鲁等人,D正确。A、B、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官渡之战。根据“200年,曹操善择良策……焚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进攻敌人薄弱之处、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烧毁其全部军粮,歼灭袁军,为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根据所学可知,草船借箭出自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故选D。
10.答案:D
解析: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占据北方地区;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占据西南地区;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占据东南地区。三国鼎立形成,D符合题意。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国时期人口超过东汉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三国各自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求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中三国时期人口的增长即反映了经济有所恢复,A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魏、蜀、吴形成对峙,魏国实力最强,东吴造船业发达的信息,排除B、C、D。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据“跨海征辽东”“通夷洲、直洲”“积极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时期,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跨海征辽东和通夷洲、亶洲都要走水路,这也有利于推动海上交通发展,B正确。A项发生在题干事件之前,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故选B。
13.答案:(1)纪传体通史。
(2)示例: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西汉前期文化的发展;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开明政治;等。
解析:(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可知,《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2)从世家、列传中除陈涉外,任选一位历史人物介绍,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史料二概括回答即可。
14.答案:(1)共同策略: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强者:曹操。方式: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战术。
(2)省份:湖北省。地点:蒲圻和嘉鱼。原因:史书记载不够翔实;地名多次更改,考证难度大;等等。
(3)启示:不能骄傲自大;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等等。第九周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下列三国与西晋兴亡更替示意图最符合史实的是( )
A. B.
C. D.
2.晋武帝实现全国统一后日益骄侈,荒淫怠政,后宫姬妾多达近万;荆州刺史石崇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穷极珍异,骇人听闻。上述材料反映出西晋( )
A.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D.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3.晋初,宗室诸王以将军、刺史等身份分镇地方,自行选取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租税,既有了行政权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这种现象( )
A.促使分封制度初步形成 B.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西晋初年,晋武帝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并让同姓诸王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
A.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 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
5.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兴亡耐人寻味。标志西晋“骤灭”的事件是( )
A.晋武帝分封同姓诸王 B.成都出现与西晋并立的成汉
C.中原人口逃往南方 D.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
6.传统文化·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民歌是( )
A.西晋世家大族生活上追求享乐的写照 B.古代的文学作品,可信度不高
C.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真实写照 D.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的情景
7.公元317年,司马容在建康(今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东晋王朝。有人说东晋的建立标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个说法的依据是( )
A.单一汉民族形成 B.区域发展水平相对统一
C.国家的完全统一 D.于战乱中取得相对稳定
8.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都是东晋著名的士族,从刘禹锡的诗句中至今仍可感受到“王谢”当年的风光。能佐证这种风光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王猛担任前秦丞相
C.谢安指挥淝水之战 D.“王与马,共天下”
9.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东晋王朝。有人说东晋的建立标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个说法的依据是( )
A.单一汉民族形成 B.区域发展水平相对统一
C.国家的完全统一 D.于战乱中取得相对稳定
10.“南朝时,建康城除了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之外,沿着秦淮河又有备置官市征税的大市及10余所小市……”这反映出建康城( )
A.自然条件优越 B.生产技术先进 C.手工业分工细 D.商品交易活跃
11.下图连环画所示为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长江时的场景。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酬的愤懑,豪气万丈,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据材料你能联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
A.闻鸡起舞 B.中流击楫 C.草木皆兵 D.投鞭断流
12.南朝时江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是( )
A.水稻生产技术进步 B.纺织业发达
C.制瓷业显著发展 D.城市繁荣
13.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时空观念 图片显历史】
(1)请你在图1中A处和B处填写上正确的时间。西晋统一全国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图2中序号所代表的内迁民族的名称。
(3)这些民族内迁后,西晋统治者对其实行了怎样的统治?导致怎样的后果?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浪潮。历史上中原人口向南迁移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永嘉之乱(西晋末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后的人口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了迁入地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
(1)联系材料一,思考如果你是西晋末年一个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你会和你的家人迁移到什么地区?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简要概括这一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
(3)材料一、二反映的史实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故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晋的社会风气。分析材料可知,材料论述的是晋武帝实现全国统一后的奢侈和荒淫行为,以及荆州刺史石崇与晋武帝舅父王恺之间极端的斗富现象,皇帝的骄奢荒淫、大臣的斗富攀比都是统治集团奢侈腐化的表现,A符合题意。B、C、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3.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这段描述说明西晋初期宗室诸王不仅掌握行政权,可以自行选取官员,还掌握军队,且能够收取封国的租税,揭示了其在地方上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这种现象使得地方上诸王的权力过大,从而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埋下八王之乱的隐患,故选B。晋初分封制已经瓦解,排除A;这种现象容易造成割据,引发战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C;这种现象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西晋时期,八个宗室亲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故C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西晋灭亡。
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民歌是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东晋的建立。根据所学可知,东晋建立后,统治范围主要在南方地区,实现了局部统一,在战乱中取得了相对稳定。故选D。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东晋的世家大族。根据所学可知,“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哪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正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排除A;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谢安指挥淝水之战获胜,与题干无关,排除C。故选D。
9.答案:D
解析: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可知,东晋建立后,统治范围主要在南方地区,实现了局部统一,在战乱中取得了相对稳定,符合材料中说法“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备置官市征税的大市及10余所小市”反映的是建康城商品交易活跃。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祖逖。根据“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可知,其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自己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后人便用“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故选B。
12.答案:B
解析:“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
13.答案:(1)A:266;B:280。西晋灭吴
(2)①鲜卑;②匈奴;③羌;④氏;⑤羯。
(3)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激起内迁各族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反晋,西晋最终被内迁的匈奴人所灭。
解析:(1)图1反映了西晋建立、统一全国的相关史实,西晋建立时间是266年,西晋完成统一时间是280年,据此填写A、B处内容;西晋统一全国的标志是西晋灭吴。
(2)观察地图并联系所学回答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4.答案:(1)地区:江南地区。原因:北方战乱不止,江南的局势相对稳定。
(2)表现:粮食产量提高,人民丰衣足食。
(3)联系: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大批北方人民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十周
1.下面是一本史学专著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横线处应该是(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三国的建立与治理 第二节 西晋的短暂统一 第三节 _______ 第四节 东晋门阀政治与南朝政权的交替
A.春秋霸主的交替上位 B.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形势
C.六镇起义与北魏分裂 D.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具有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场战争( )
A.为统一北方准备条件 B.使用火烧粮仓的计谋
C.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D.使北方再次陷入混乱
3.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 )
A.“南朝” B.“三国” C.“十六国” D.“北朝”
4.“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等成语都出自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这也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孙吴与西晋 B.曹魏与蜀汉 C.前秦与东晋 D.西汉与东晋
5.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力排众议,通过一番巧妙操作,最终完成了南下迁都大事,为后续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那么,孝文帝迁都的目的地是( )
A.洛阳 B.长安 C.建业 D.成都
6.“由于代表旧势力的贵族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联系着,因此保存或是改革鲜卑的旧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派兵北击匈奴 B.建立刺史制度 C.下令释放奴婢 D.实施汉化政策
7.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8.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9.贾思勰强调:“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体现了他( )
A.多种经营的理念 B.技术创新的意识 C.精耕细作的主张 D.民生为本的精神
10.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名著《缀术》,在唐朝时被朝廷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朝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这主要说明祖冲之( )
A.在机械制造方面贡献突出 B.在数学领域影响深远
C.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大明历》 D.继承前人又有所创新
11.东晋王羲之在我国书法发展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王羲之在继承以往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
A.重视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B.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C.重视整体,强调集体 D.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
12.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高、目长、肩宽)与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气势雄健,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在面部特征和表情的创作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文本接( )
A.张骞通西域 B.北击匈奴
C.汉化政策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空观念——都城变化】
材料一:
——依据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绘制
【家国情怀——世系衍变】
材料二:下面是北魏元勰家族世系图(局部)。
——据《魏书》整理
【史料实证——碑刻研读】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对北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以元勰为例,概括北魏贵族的家庭关系特点。
(3)按照史料的价值,可将史料划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依据这一标准,判断材料三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概述该史料的历史价值。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结合下列材料,进行探究。
【辉煌的科技】
材料一:①______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______:南北朝的③______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1)请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磨砺的成就】
材料二:他七岁开始练习书法,“立志专精”,常常一边想着,一边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比画着,天长日久,衣服都被弄破了。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
——“书圣”的故事
(2)材料二中“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传神的绘画】
材料三:他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他作人物画,善于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描画人物五官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请写出两例他的绘画作品。
【哭泣的石窟】
材料四:长期以来,由于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我国的许多石窟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4)结合材料四,就文物保护工作提两点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六国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分析题干目录可知,要补充的内容的时间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且位于西晋之后,这就框定了所填内容的对应时期。A、D分别属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排除。由“三国”“西晋”“东晋”可知,每小节呈现的是阶段的部分特征,C更多地与北魏末年和东魏、西魏的兴起有关,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灭亡后,晋皇室南迁,北方先后出现了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这一时期被称为“十六国时期”,故B正确。
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信息可知,时间信息:公元383年。敌对双方:流亡政府和前秦。人物信息:苻坚。事件结果:流亡政府战胜前秦。据此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D符合题意。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混乱,并没有为统一北方做准备,排除A;官渡之战中曹操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烧毁其全部军粮,排除B;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排除C。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前秦与东晋。
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6.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巩固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顺应形势进行改革,实施汉化政策。故选D。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分析材料可知,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语言的统一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接近和情感共鸣,从而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C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A.材料中没有提到汉族的主导地位,排除A项。B.根据材料中“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以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说明民族交融°方式多样,B项正确。C.材料只是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等方式,没有体现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D.材料没有提到胡汉之别观念淡化,排除D项。故选:B。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贾思勰。根据“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可知,这体现了农本思想,反映了民生为本的精神。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祖冲之。根据“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名著《缀术》,在唐朝时被朝廷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朝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可知,题干信息说明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影响深远。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据“王羲之在继承以往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可知,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石窟文化。据材料可知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高、目长肩宽”,北魏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气势雄健,丰满柔和,神态可亲”,这一变化受孝文帝改革实施的汉化政策的影响,C正确。张骞通西域是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佛像的变化与北击匈奴无关,排除B项;雕刻工匠技术水平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
13.答案:(1)变化:从平城迁往洛阳。影响:有利于北魏更好地接受中原汉族先进文化;巩固了北魏对北方的统治。
(2)①多与汉族通婚;②采用汉姓。
(3)史料类型:第一手史料。历史价值:可以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鲜卑姓为汉姓(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史实相互印证,为史学研究提供有力证据。
(4)社会发展、民族交融。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地图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北魏迁都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迁都的影响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中“元勰,孝文帝元宏之弟”“汉族”可知,北魏贵族的家庭多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姓。
(3)第一小问,根据“1911年出土于河南”可知,材料三属于出土文物;再根据史料的界定可知,材料三属于第一手史料。第二小问,“赐姓为‘侯氏’”可知,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汉姓的史事,据此回答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社会发展民族交融。
14.答案:(1)①贾思勰;②《齐民要术》;③祖冲之
(2)代表作:《兰亭集序》。因素: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顾恺之。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文物保护有法可依;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积极采用高科技手段,增强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等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三周
1.“不服周”是武汉地区最悠久的方言之一,意思是不服气、不甘心。其来历是楚国不服周的统治。方言“不服周”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王室衰微 D.夏灭商立
2.阅读下面历史短剧本,下列选项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
时间:春秋时期的一个夏日 地点:田野 人物:郑庄公(郑国国君) 祭足(郑国臣子) 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以,抢夺周天子的麦子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诸侯国设置县郡
C.启建立世袭制度 D.犬戎攻陷镐京
3.某书这样调侃东周:如果我不在家,那么我在打架;如果我也不在战场,那么我在去打架的路上;如果路上也找不到我,那么别找了,我已经去世了。这说明东周( )
A.各诸侯国纷争不断 B.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C.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 D.社会经济严重衰退
4.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再把新占有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此做法( )
A.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B.使春秋战争连绵不断
C.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D.使大国走上争霸道路
5.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什么创造了契机( )
A.国家统一 B.诸侯争霸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6.春秋时期,劳动工具和耕作方式得到了改进,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这一“劳动工具和耕作方式”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 B.青铜农具和刀耕火种
C.磨制石器农具和牛耕 D.打制石器农具和刀耕火种
7.春秋时期,产品的增加,使城市中的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在当时得到较为广泛使用的是( )
A.漆器 B.金属货币 C.玉器 D.丝绸
8.“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这首历史歌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A.三家分晋 B.晋文公称霸 C.田氏代齐 D.尊王攘夷
9.小华同学为了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下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时间 战役
公元前4世纪中期 桂陵之战
公元前4世纪中期 马陵之战
公元前3世纪中期 长平之战
A.变法 B.建设 C.争霸 D.兼并
10.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
C.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 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
11.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度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12.都江堰建成之初,仅灌溉蜀、广汉、犍为3郡。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灌区扩大到14个县。如今,都江堰惠及7个市38个县(市、区)的1076万亩农田。材料表明( )
A.都江堰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B.都江堰在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巨大作用
C.都江堰的建成推动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都江堰由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13.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话改革】
光明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历史课堂上,为学习商鞅变法,老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阶层 地主 士兵 农民 守旧贵族
态度
理由
(1)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对商鞅变法所持的态度,并阐明理由。
【唯物史观评改革】
材料一: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商鞅立木建信》
(2)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阐明理由。
【情感升华谈感悟】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4.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鼓励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规定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这是什么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你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谈谈你对家乡开发有哪些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周王室衰微的相关知识。根据“其来历是楚国不服周的统治”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在这种背景下,楚国等诸侯国开始挑战周天子的统治地位,表现出对周朝统治的不服气和不甘心,C正确。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排除A;武王伐纣标志着周朝的开始,但它并不涉及楚国与周朝的关系,排除B;D体现的是夏商更替,与周朝无关,排除。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春秋时期”“祭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实力增强,敢于挑战周天子权威,同时该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分封制逐步瓦解。故选B。
3.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行战争,因此题干说明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题干材料中诸侯国的做法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5.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故C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故A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金属货币得到了较为广泛地使用。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韩、赵、魏三家分晋。
材料分析 “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 春秋时期晋文公称霸,到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与原有的秦、楚、燕、齐被称为战国七雄。因此歌谣主要体现的事件是三家分晋,故选A
错项分析 晋文公称霸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田氏代齐”与题千中“战国三雄”不符,排除C;“尊王攘夷”是春秋时一些强大诸侯为争霸打出的旗号,排除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据“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战役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反映出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兼并战争不断,而材料中的图表,诸侯国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正是因为兼并造成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巨变的时代特征,故答案应该选C;A选项中的“不复存在”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制至今还存在,故排除;如果和平发展是主流思想,那么诸侯国就算不会增多,也不会出现图中这种急剧下降的情况,另外该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D选项中的“必然战胜“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在公元前358年至公元前340年期间,秦国与韩、魏的战役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而此时正值商鞅变法,这印证了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国富兵强的结论,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战国时期秦与韩、魏的战争情况,并不能反映出分封制基本瓦解,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遭到破坏的信息,C项错误;改革图强成为社会风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的作用。据“都江堰建成之初”“新中国成立前”“如今”可知,都江堰在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巨大作用。故选B。
13.答案:(1)地主:支持;因为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
士兵:支持;因为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农民:支持: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守旧贵族:反对;因为商鞅变法规定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2)商鞅变法成功了。判断一场变革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家。所以说,商鞅变法成功了。
(3)启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学习商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实践的精神。
14.答案:(1)都江堰。都江堰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为秦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兴修水利工程;调整农业政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努力创新。
解析:(1)本问考查都江堰。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它都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都江堰的修建,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为秦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
(2)本问考查商鞅变法。
材料 对应答案
“鼓励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规定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本问考查对家乡的建议。本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周
1.浙江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挖掘出水利工程、大型广场、多组高等级建筑等遗迹以及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这说明( )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古城先民摆脱对渔猎采集依赖 D.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2.下面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复原物),据考证,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些考古实物(复原物)能够佐证当时这一地区( )
1号宫殿基址 复原后的观象台 象征军权的玉钺 朱书符号陶壶
A.手工业水平已经较为发达 B.并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C.代表农耕文明的最高水平 D.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3.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 D.手工技术高超
4.根据考古学者的统计和估算,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约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若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上述工程约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还需要有更多人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后勤保障。良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 )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国家形态的成熟
C.金属工具的使用 D.新石器的先进性
5.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长平 C.涿鹿 D.阪泉
6.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
7.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中国最早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是禅让制,它的推举标准是( )
A.财富多少 B.品德才能 C.年龄大小 D.地位高低
8.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夏朝成为最早的封建国家 B.我国王的产生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中央集权制度已建立
9.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
A.汤 B.吕尚 C.周平王 D.盘庚
10.姜子牙和申公豹是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交战双方的统帅人物,传说他们率领各自的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最后,姜子牙率领的军队取得了胜利。与这一传说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夏朝的建立 B.商汤灭夏 C.西周的建立 D.黄帝大战蚩尤
11.《左传》记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说明,“封建亲戚”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诸侯的兵力 B.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C.保证国家的兵源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2.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西周普遍实行分封制 D.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13.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以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文明的标志……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宫殿的出现……有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为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社会常见的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
——摘编自王巍《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墓中往往随葬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玉器、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材料四:1921年4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考古调查,采集到一些石器和陶片,他由此判断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多次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远及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古等地。……这里同时存有大量关于黄帝、炎帝的古史传说,仰韶文化与中华人文初祖黄帝或有着密切关系。考古学界认为,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为后来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打下重要根基,称仰韶文化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摘编自新华社《百年发掘揭秘“仰韶文化”》
(1)结合材料一,写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社会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两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
(3)众多文化遗存的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已进入了早期的文明社会。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适(去、往)诸侯曰巡狩(天子视察各地),诸侯朝(朝觐)于天子曰述职(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报告施政情况)……一不朝,则贬(降低)其爵(爵位);再不朝,则削(削减)其地(封地);三不朝,则六师移(消灭)之。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紧密地连在一起,夏、商以来林林总总的国、族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诸侯的义务。
(2)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治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良渚遗址的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的布局,以及水利工程、大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等遗迹,都表明该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结构,这符合早期国家的特征,故B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关于中华文明发展多元一体的表述,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形态的出现,未涉及阶级分化的信息,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宫殿基址反映了政治权力的中心,玉钺作为军权的象征则暗示了军事组织的存在,而朱书符号陶壶体现了文字或符号系统的使用,这些元素共同指向了一个有组织、有政治和军事结构的社会形态,即早期国家的形态,D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分化的出现。根据材料“部分”“权贵”,再结合时间信息可知,当时应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在此时期权贵的陪葬规格更高,说明社会已经出现了阶层分化,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产生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如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属于原始农耕时期,排除A;禅让制盛行于尧舜禹时期,排除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良渚古城公共工程实现的原因。城市建设,必须有农业经济来提供经济基础,只有农业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大量人口提供生活保障和后勤保障,因此,良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当时国家形态还处于萌芽状态,排除B;当时金属工具处于辅助地位,对修建城市不起主要作用,排除C;D不是主要原因,且新石器也是石器,其先进性只是相对旧石器来说的,排除。
5.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炎帝和黄帝部落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故C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五六千年前,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7.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看重的是品德才能,B项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王朝的产生。根据“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并结合所学可知,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故选B。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结合所学可知,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之后,商朝的统治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据“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大获全胜,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材料大意为周公将宗亲等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由此可知,西周时期,周王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12.答案:D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在西周礼乐制度中用鼎的数量象征权力的大小。
13.答案:(1)标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
(2)①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②都发现了墓葬和礼器。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以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文明的标志”即可回答。
(2)根据“良渚古城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陶寺都城遗址……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可知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根据“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乃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可知都发现了墓葬和礼器。
(3)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1)现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义务:巩固疆土、进献贡赋、朝觐述职、服从周王调兵等。
(2)政治制度:分封制。积极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第六周
1.刘邦率军到达咸阳后,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项羽率兵进入咸阳后,将宫中财物抢劫一空,放火烧城。分析材料可以得出,刘邦取胜的重要原因是( )
A.善于重用人才 B.注重收揽民心 C.战略战术正确 D.胸怀宽广仁慈
2.《汉书》记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能够印证这一文献记载的文物是( )
A. B. C. D.
3.以下是小刚同学整理的某个朝代建立情况资料卡。据此判断,横线处应为( )
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 都城:________
A.阳城 B.镐京 C.长安 D.洛阳
4.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原来的十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 )
A.赋税负担过于沉重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C.人口政策成效显著 D.休养生息的必要性
5.新独家原创下图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这些漆器造型美观,用漆绘画出花纹,纹饰华美,亮丽如新。这说明汉初( )
A.致力于农业生产 B.青铜器种类丰富
C.手工业技术高超 D.恢复与匈奴贸易
6.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时都注意减少大工程的兴建和用兵。文帝时,每三年才征发一次徭役。景帝时,将始役年龄推迟至二十岁。这些举措( )
A.促使西汉治世局面的产生 B.避免了汉初经济的衰退
C.导致汉朝的人口迅速增长 D.免除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7.这件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下图),用1100多克金丝连缀起近2500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它的主人是诸侯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从以上内容中我们能够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西汉豪强地主聚敛财富,横行乡里 B.汉武帝对诸侯势力发展放任不管
C.西汉诸侯王势力强大,骄奢淫逸 D.汉武帝为此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
8.耧车,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耧车的出现反映该时期( )
A.水利的兴修 B.农业的进步 C.人民的幸福 D.中央集权的强化
9.秦汉统治者分别采纳了李斯和董仲舒的建议(如下表),其共同的目的是( )
李斯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董仲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A.弘扬传统文化传播诸子学说 B.通过统一思想来巩固统治
C.推行科举选官选拔治国人才 D.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10.“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性的。”这主要强调尊崇儒术有利于(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恢复西周礼乐制
C.边疆问题的解决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漠北之战,是西汉武帝时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后( )
A.大将蒙恬修筑长城 B.匈奴统一了漠北草原
C.匈奴控制西域小国 D.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12.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蒙恬 B.王翦 C.霍去病 D.卫青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编自《论语·为政》
材料三:对于“文景之治”,历史上有如下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栗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注:同“债”)者矣。
——摘编自晁错《论贵粟疏》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孔子的治国理念和汉文帝、汉景帝措施的相同点。
(2)依据材料三,司马迁、晁错对于“文景之治”的记载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不同的记载?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事件?
(3)对比汉初和秦末的历史,谈谈西汉初年经济形势的扭转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启示。
14.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示中的历史】
(1)这两幅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有何作用?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班固《汉书》
(2)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3)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西汉王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刘邦获胜的原因。分析材料可知,刘邦和项羽入咸阳后,一个通过废素苛法等措施收买人心,一个烧城抢劫因而失去民心,因此材料体现了刘邦取胜的重要原因是收揽民心,B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建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说的是,西汉结束了秦末以来的纷争局面,统一了天下,与之相印证的是“汉并天下”瓦当,C正确。A是秦半两钱,其是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统一货币,见证了秦的统一,排除A;B是西汉的索纱单衣,它体现的是汉代手工业的情况,不能体现统一天下,排除B;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排除D。故选C。
3.答案:C
解析:根据“公元前202年”“刘邦”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涉及的朝代是西汉。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定都长安,故C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解题思路如下:
第一步: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可知,西汉初年,人口锐减,这是经济遭到战争破坏的体现
第二步:回扣教材 西汉初年,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未的战乱,人口锐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此背景下,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三步:得出答案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针对题干中的情况,汉初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经济的萧条,排除B;材料中人口锐减是因为秦末战争等,并不是人口政策,排除C
5.答案:C
解析:根据“这些漆器造型美观,用漆绘画出花纹,纹饰华美,亮丽如新”可知,汉初漆器制造水平有较大发展,说明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文景时期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因此,这些举措促使西汉治世局面的产生。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关键信息“用1100多克金丝连缀起近2500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它的主人是诸侯王刘胜”可知,西汉诸侯王势力强大,骄奢淫逸。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耧车。根据材料可知,耧车是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适应了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快了播种速度。故选B。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思想统治。“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描述的是焚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描述的是董仲舒尊崇儒术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两者都属于加强思想专制统治的措施,意在通过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
10.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归本儒家就是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汉初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不利于统治。汉武帝为稳固统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可见,尊崇儒术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击匈奴。根据所学可知,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D正确。秦朝时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排除A;秦末汉初,游牧于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漠北草原,控制了西域小国,排除B、C。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霍去病。
13.答案:(1)都反对苛政,主张以德化民。
(2)司马迁认为“文景之治”时,百姓富足,政府国库充裕。晁错认为“文景之治”时,百姓赋役沉重,生活穷困。原因:二人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认识:要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3)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立足国情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政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结合材料一、二中“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为政以德”等即可分析。
(2)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的“民则人给家足……至腐败不可食”“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即可归纳二者的不同。第二小问,可从两人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这一方面分析。第丰小问,可从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这一方面回答。
(3)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1)政策:颁布“推恩令”;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措施:尊崇儒术;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1)本问考查“推恩令”。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题干这两幅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这一政策的实施,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本问考查尊崇儒术。根据“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尊崇儒术的措施。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本问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第四周
1.数学兴趣小组和历史兴趣小组联合进行跨学习区学科学习。数学兴趣小组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并指出,“0”左右两侧的数字分别是“负数”和“正数”,任何“正数”在数轴上都有其唯一对应的“负数”,并且二者在不同问题情境下可以相互转换。该示意图能体现历史学科知识中的( )
A.老子的辩证法 B.孔子的“仁” C.荀子的“礼治” D.韩非的“法”
2.孔子曾对弟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这反映出孔子( )
A.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3.“战国时期,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士人阶层。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他们在社会上的活跃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各种学说、学派并出,形成‘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以上材料说明了战国时期( )
A.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B.思想文化发展出现高峰的原因
C.各国变法,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D.中原“诸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
4.横向比较战国时期,儒墨并称“世之显学”。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二者都( )
A.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B.主张义利并重
C.具有民本思想倾向 D.追求国家统一
5.战国时期,有思想家强调:“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该观点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6.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以下主张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
A.为政以德,实行仁政 B.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倡导兼爱,反对战争
7.《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韩非子》熔法、术、势于一炉,同时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学派之间思想( )
A.互相排斥 B.相互融合 C.趋于一致 D.独立发展
8.有一位管理天文的官吏,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记录下来,你认为这位官吏所处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商朝
9.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最早制定这种历法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中医常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诊断疾病,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这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的名医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11.目前所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400个以上,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词类上已有名词、代词、形容词等区分。这说明甲骨文( )
A.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B.与现代汉语没有区别
C.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
12.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容器,其制作工艺采用的是与中原青铜容器相同的铸造法,纹饰和装饰性图案与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青铜器相似。这一发现可以佐证( )
A.巴蜀地区手工业技术高超 B.当时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C.青铜器的种类丰富多样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13.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并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即礼乐崩坏;二是内在主观原因,即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史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史料一,概括“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家一般将先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史前时期,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不足征”,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二是史籍所载夏商周时代。这一阶段的研究,已有系统的文献记载,属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利用传世文献的同时,尽可能以出土材料去印证。
——摘编自龚书铎总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材料二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被誉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承载着沉甸甸的中华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商王朝第20位君主盘庚将都城迁至今天河南北部的安阳。殷墟遗址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存在着王陵区、宗庙宫殿区、家族墓地等分区。
——摘编自《中国考古大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前时期与夏商周时期研究方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股墟遗址有哪些历史研究价值?选取一例可以入选这一期考古大会的殷墟文物。
(3)结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考古研究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任何·正数'在数轴上都有其唯一对应的‘负数’,并且二者在不同问题情境下可以相互转换”和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题干符合老子的辩证法,A正确。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故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各国纷纷变法改革,社会急剧变化。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促使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因此材料内容主要说明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出现高峰的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对诸侯混战的态度,没有强调各诸侯的变法情况,也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方面的现象与史实,排除A、C、D。
4.答案:C
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意思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兼相爱,交相利”的基本意思是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所谓兼爱,就是要求人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由此可见两者都具有关爱普通民众的民本思想,C正确。A,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中两者都未讨论义利的关系,排除B。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的思想主张。题干信息“威势之可以禁暴”“德厚之不足以止乱”认为道德教化在治理社会方面有其局限性,强调要重视法律和刑罚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故选D。
6.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根据《荀子》“也主张法治”,《韩非子》“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可知,战国时期各学派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根据“观察到日食现象”“在一片龟甲上记录下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故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历法。根据“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商朝时期制定的历法。故选B。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扁鹊。根据“望、闻、问、切”“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这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的名医”可知,该名医是战国时期的扁鹊。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据“具备……造字方法,词类上已有……区分”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星堆遗址。根据“其制作工艺采用的是与中原青铜容器相同的铸造法,纹饰和装饰性图案与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青铜器相似”及所学可知,三星堆遗址所出土的文物既有蜀地地方特色,也有中原、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特征,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选D。
13.答案:(1)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实行“仁政”;法家主张改革和法治。
(2)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史料一“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
14.答案:(1)史前时期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夏商周时期在利用传世文献的同时,尽可能以出土材料去印证。
(2)价值: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出土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高超的手工工艺。文物:司母戊鼎。
(3)考古发掘的化石、遗址、遗迹等是研究人类起源及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
解析:(1)本问考查史前时期与夏商周时期研究方法的差异。
材料 对应答案
“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 史前时期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
“在利用传世文献的同时,尽可能以出土材料去印证” 夏商周时期在利用传世文献的同时,尽可能以出土材料去印证
(2)本问考查殷墟。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殷墟遗址的历史研究价值有: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出土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高超的手工工艺。第二小问,可以入选这一期考古大会的殷墟文物有司母戊鼎。
(3)本问考查对考古研究的认识。本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每周测验(10份打包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