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3课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解析)


第23课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 ( http: / / )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21*cnjy*com
A.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
B.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
C.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
D.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
2.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 ( http: / / )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来源:21cnj*y.co*m】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3.20世纪30年代末, ( http: / / )陕西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动员群众集中了较大数额的资金,建立起陕西工业,其中机器制造业主要生产军用物资,兼生产纺织用机械。由此推知,当时陕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政治局势的变动
C.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陪都的迁移
4.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发表于1937年10月的作品《不愿做奴隶的同胞都起来了》。该漫画
( http: / / / )
A.推动国共联合抗战的实现 B.表明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号召全民族抵御日寇入侵 D.昭示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5.193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领 ( http: / / )导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时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不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抗日
B.中国共产党主要是想以抗日的名义发展自己的力量
C.国共合作抗日的突出特点是军事合作
D.这是由当时日本侵华的特点决定的
6.鉴于滇缅公路的运力有限和运输成本过高 ( http: / / ),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滇缅铁路。1938年,中、美、英三国会商,签订了一项由美国贷款7000万美元,中、英两国各自在中国(云南)、缅甸境内修筑滇缅铁路的协定。这一决定( )www-2-1-cnjy-com
A.改变了云南交通落后面貌 B.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C.顺应了民族战争发展需要 D.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7.《晋察冀画报》(创办于1942年)是解放区第一本以照片为主的新闻摄影画报。下表是画报中关于战争的摄影报道(部分),据此可知( )
期刊 报道主题 报道图片数量(张)
第一期 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保卫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 30
一千五百万人民在战斗中生活,在战斗中锻炼 11
第二期 摧毁敌伪巢穴,加紧反蚕食斗争 5
血战在大平原上英勇顽强的冀中军民 28
第三期 突破伪满国防线、转战在长城内外的冀东区子弟兵 35
第四期 晋察冀八路军的战斗与胜利 14
狼牙山血火深仇 9
第五期 站在斗争最前线 27
边区兵民配合主力作战 6
控诉!复仇! 5
第六期 主动配合正面作战——晋察冀八路军克复城镇摧毁堡垒 50
A.中共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边区重视新闻舆论建设
C.根据地重视革命与生产 D.抗战逐渐走向相持阶段
8.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 ( http: / / )固派掀起了反共逆流。毛泽东针对这个问题发出指示:“对国民党顽固派中的多数人仍要争取联合抗日,至少迫使他们在反共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国民党顽固派和国民党特务集团看成是‘漆黑一团’”。材料表明了毛泽东
A.主张武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 B.对国民党顽固派妥协退让
C.主张继续巩固国共合作关系 D.主张联合国民党中的左派
9.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 ( http: / / )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据此可知,这一战役21·cn·jy·com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打乱了日军侵华的战略部署 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0.1941年,边区政 ( http: / / )府发布了一系列政令、布告,禁止法币在边区流通,并做出了禁止私带法币出境的规定,在禁止法币流通后不久,边区出台了发行边币的政策。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整( )21·世纪*教育网
A.中断了国共两党经济合作 B.适应了持久抗战需要
C.阻止了日本对中国的掠夺 D.缓解了通货紧缩压力
11.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 ( http: / / )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精神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是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
12.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被迫进入国 ( http: / / )际社会、从国际社会的边缘进入政治中心和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承担更多国际事务、逐步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过程。其中“从国际社会的边缘进入政治中心”的重要转折点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新中国成立
D.日内瓦会议
二、材料分析题
13.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21cnjy.com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 ( http: / / )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 ( http: / / )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 ( http: / / )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社会背景。21教育网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是如何促进民族主义发展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隋唐 ( http: / / )以至两宋,各代都推行过屯田。西汉在西北的屯垦,每亩租4斗。曹魏屯田,用官牛的,其收获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对半分。汉、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编入军队的民户,身份与屯民及普通百姓无差异。多是屯官给工具、种子,集体劳作,收获除供屯户食用外,全部交官。金、元以来,金政府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屯田遍及内地和边陲。明代军户子孙,作战而外,平时屯种。屯田有时又被称为营田,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历代不少营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采用军事编制,所生产的粮食主要也是供军需。明代为充实边防力量,鼓励商人运粮至边地仓库交纳,盐商在官府拨给的边区荒地上招募游民屯垦,以所获粮食,换取盐引以所获粮食,称为商屯。明、清的漕运屯田,也是一种劳役地租。版权所有
材料二 根据地大多处于数省交界的穷乡僻 ( http: / / )壤,地瘠民贫,长期战争耗费巨大,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1942年陕甘宁边区陷入了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发动和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求经济自给。党和边区政府将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大量开垦荒地,发放农业贷款,安置优待移民,鼓励种植棉麻,兴修水利,改良农作法等。同时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发展农工商中求得到财政供应的自给,发展了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开设了规模比较大的纺织厂和纸厂,完成了生产自给任务。因工作经验缺乏,工作中存在很多失误,但经历艰难探索,解决了日常经费的大半,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困难。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屯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进行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 ( http: / / )民族复兴为奋斗主题,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充满艰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它的产生、发展与深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基本规律。历史反复地昭示,在客观规律面前,主体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凭借高度的理论自觉,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使其在涅槃中获得新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去是、今后也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摘编自宋建、张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角色担当》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由于国民党敌后游击队的抗日态 ( http: / / )度、对游击战重视的程度及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最终战斗力日益下降,即国共两党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导致了材料所述现象的形成,但武器装备、游击战战略地位以及作战区域等均非主要原因,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B
【详解】根据材料“1940年”可知该时期 ( http: / / )是抗日战争时期,材料中“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高级将领,根据材料“顽寇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粉碎其阴谋毒计”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B项正确;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排除A项;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1月至5月,排除C项;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是驼峰航线,打通于194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30 ( http: / / )年代末,陕西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动员群众集中了较大数额的资金,建立起陕西工业”“主要生产军用物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抗日战争的军用物资需求促进陕西工业的发展,即这时期政治局势变动促进陕西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主要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这时期陕西工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抗战的需要,而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C项错误;战时陪都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促进陕西工业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4.C
【详解】材料反映了该漫画发表于19 ( http: / / )37年10月,处于全面抗战初期,从漫画内容来看,作者意在号召全民族联合共同抗战,故选C;1937年9月,国民党提交了《国共合作宣言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A项错误;此漫画表明民族意识已经觉醒,B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漫画强调不愿做奴隶的同胞都起来了,没有提及抗战最终的结果,故D项错误。
5.C
【详解】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 http: / / )武装力量改编为国民政府统一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以及国共两党军队开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协同作战,共同抗日,说明国共合作抗日的突出特点是军事合作。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在中共努力下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由于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 ( http: / / )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在此情况下,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6.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 http: / / )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据材料可知,鉴于滇缅公路的运力有限和运输成本过高,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滇缅铁路,并与美、英两国签订协定。滇缅公路运力的不足使得修筑新的运输通道成为迫切需求,滇缅铁路的修建有助于增强中国获取外部援助和物资的能力,支持长期抗战,顺应了民族战争发展需要,C项正确;滇缅铁路的修建计划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没有改变了云南交通落后面貌,排除A项;此次三国会商和协定的签订主要是为了支持中国的抗战,而非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排除B项;这一决定对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是推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 ( http: / / )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42年(中国)。根据材料“《晋察冀画报》”“解放区”“1942年”以及报道内容“摧毁敌伪巢穴,加紧反蚕食斗争”“边区兵民配合主力作战”“主动配合正面作战——晋察冀八路军克复城镇摧毁堡垒”等信息可知,面对日寇侵略的加深,晋察冀边区积极主动出击,配合正面战场,这说明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晋察冀边区重视舆论建设,牢固树立抗日意识,B项正确;当时中共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发生转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生产建设,排除C项;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是在193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材料“对国民党顽固派 ( http: / / )中的多数人仍要争取联合抗日,至少迫使他们在反共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主张继续巩固国共合作关系,C正确;材料主张维护国共合作关系,并非是武力反抗和妥协退让,A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9.C
【详解】材料是对徐州会战的描述,徐 ( http: / / )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打乱了日军侵华的战略部署,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C项正确;A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防御阶段,排除B项;D项是淞沪会战的影响,排除。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 ( http: / / )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边区政府调整了货币政策禁止法币流通,根据所学抗日期间日伪攫取大量法币在边区投放,造成金融混乱,边区政府调整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金融和经济,进而有利于进行持久抗战,B项正确;边区政府调整货币政策是为了稳定金融和经济秩序,并没有放弃国共间的合作,排除A项;抗战期间,日本一直进行对中国的掠夺,“阻止了”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通货紧缩是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和日伪在边区大量投放法币的史实相反,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以扫荡上海 ( http: / / )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可得出淞沪会战之中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排除A项;B项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后,排除B项;淞沪会战未能取得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极大提 ( http: / /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开始参与国际会议,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使中国从国际社会的边缘进入政治中心,B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际地位边缘化,而不是进入政治中心,A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开端,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中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会议,不是开端,D项错误。www.21-cn-jy.com
13.(1)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社会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历次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失败;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3)发展: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了民族团结,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
【详解】(1)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一 ( http: / / )“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和所学知识可从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方面回答特点。关于社会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历次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失败、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方面思考作答。2-1-c-n-j-y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 ( http: / / )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可知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根据材料二“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可知,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3)根据材料三“日军侵华暴行, ( http: / / )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知,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了民族团结,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
【点睛】
14.(1)军屯与民屯相结合;屯田存在时 ( http: / / )间比较长,被统治者广泛采用;屯田主要以供应军队开支为主;屯田从地方到边防均曾推行;出现与商业结合现象。
(2)背景:根据地经济基础较差;日军的进攻 ( http: / / );长期战争消耗巨大;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意义: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打下经济基础;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经济工作干部。
【详解】(1)根据材料“魏晋南北 ( http: / / )朝、隋唐以至两宋,各代都推行过屯田”可知,屯田存在时间比较长,被统治者广泛采用;根据材料“曹魏屯田,用官牛的,其收获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对半分。汉、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编入军队的民户,身份与屯民及普通百姓无差异。多是屯官给工具、种子,集体劳作,收获除供屯户食用外,全部交官”可知,军屯与民屯相结合;根据材料“历代不少营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采用军事编制,所生产的粮食主要也是供军需”可知,屯田主要以供应军队开支为主;根据材料“屯田遍及内地和边陲”可知,屯田从地方到边防均曾推行;根据材料“明代为充实边防力量,鼓励商人运粮至边地仓库交纳,盐商在官府拨给的边区荒地上招募游民屯垦,以所获粮食,换取盐引以所获粮食,称为商屯”可知,出现与商业结合现象。
(2)背景:根据材料“根据地大多处于数省交 ( http: / / )界的穷乡僻壤,地瘠民贫”可知,根据地经济基础较差;根据材料“长期战争耗费巨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的进攻;长期战争消耗巨大;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意义:根据材料“党和边区政府将发展农 ( http: / / )业放在首位:大量开垦荒地,发放农业贷款,安置优待移民,鼓励种植棉麻,兴修水利,改良农作法等。同时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发展农工商中求得到财政供应的自给,发展了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开设了规模比较大的纺织厂和纸厂,完成了生产自给任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进行大生产运动,基本实现了根据地经济的自给自足,同时,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打下经济基础;根据材料“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发展农工商中求得到财政供应的自给,发展了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因工作经验缺乏,工作中存在很多失误,但经历艰难探索,解决了日常经费的大半,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困难”可知,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经济工作干部。2·1·c·n·j·y
15.论题: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阐释:中共二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http: / / )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第—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示例说明:本示例不是唯 ( http: / / )一的标准答案,学生答题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学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关系等角度答题)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 ( http: / / )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可拟定论点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阐释可从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土地革命时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指导地位、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3课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