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的史学名著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2.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大”。这一现象导致了( )
A.王莽篡夺政权 B.政治腐朽黑暗 C.诸侯势力膨胀 D.藩镇割据严重
3.西汉初期,经济残破,百业待兴,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 )
①崇尚黄老之学
②崇尚董仲舒新儒学
③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
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 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5.西汉末期,王莽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建立后,一切官僚机构的名称都恢复西汉旧制,唯有“三公”遵从王莽的改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又去掉“三公”前面的“大”字,增设将军,使其地位和“三公”相等。这反映出东汉初期( )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三公制度逐渐瓦解
C.官僚政治趋于成熟 D.中枢制衡机制确立
6.《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然而这场和亲在官方撰修的史书上并无记载。20世纪90年代,新疆楼兰出土了一件平纹纬锦,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 B.考古材料无法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
C.官方撰修史书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 D.古代文献是认识历史最可靠的资料
7.自汉武帝开始,社会上更是把攻读儒学作为谋取官职的一种“终南捷径”。这一现象( )
A.表明其他学术流派逐渐消失 B.推动了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
C.促进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形成 D.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8.下图是战国和西汉时期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图中农牧界限的变迁反映出( )
A.游牧文明的不断渗透
B.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C.抗击匈奴,开疆拓土
D.文景之治成效很显著
9.“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中“台阁”的性质是( )
A.执行机构 B.秘书机构 C.行政中枢 D.监察机构
10.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等为外朝。”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11.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大定之治
12.汉武帝时期,将铸币、煮盐、冶铁的权力收归朝廷;把原来因路远而运价高、损耗大的贡品,设官经理,运到缺货地高价出售,得钱归官;在京师设官,对一些货物实行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下令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责令商人自报财产,自报财产不实者,罚戍边两年,财物没收。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
A.增强了危机化解能力 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 D.扭转了经济凋敝困境
13.樊氏是东汉时期的地方大族,经营着大型田庄。据《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樊氏)为乡里著姓。……其管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勠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资至巨万。”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地方豪强( )
A.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B.日益强盛威胁了中央政权
C.建设田庄促进了生产发展 D.剥削佃农积聚了巨额财富
二、材料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
——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 第一卷》
材料二
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塾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书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
——摘编自许偉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 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结合所学,简述朱嘉的文化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的办学主张。结合所学,说明北京大学在其任校长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5.[古今文学艺术的发展]
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依所学,《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故选A项;《汉书》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排除B项;《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排除C项;《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后期,政权被特权群体垄断,导致政治腐朽黑暗,B项正确;王莽篡夺政权发生在西汉末年,排除A项;诸侯势力膨胀发生于春秋战国,排除C项;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崇尚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政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①③④C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是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措施,排除AB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变好,就像茧需要经过热水煮后才能变成丝一样,这表明他主张通过社会教化来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性,B项正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且需要通过教化才能为善,与孟子的观点不同,排除A项;汉武帝的尊儒举措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董仲舒的观点主要是关于人性和教化的,没有直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B。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初期,“三公”地位下降,适应了专制皇权强化的要求,故选A项;东汉时期,三公制度仍然存在,故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的成熟,故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三公”地位的下降,体现不出中枢制衡机制的确立,故排除D项。故选:A。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及“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可知,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A项正确;考古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排除B项;官方撰修史书未必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排除C项;“最可靠的资料”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素养和准确提炼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合理解读的能力。图中战国到西汉时期农牧界限不断向北移动,这是由于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开疆拓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以C项说法正确;农牧界限不断向北移动,表明农耕文明的不断拓展,故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故B项错误;D项也与农牧界限变迁无关,排除。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光武帝为了防止权臣专权,威胁皇权,削弱了三公的权力,将三公权力转归台阁,由此可知东汉时尚书成为国家政务中枢,C项正确;台阁是行政中枢,是决策机构,不是执行机构,不是秘书机构,也不是监察机构,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等为外朝”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任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皇帝所掌控的决策班子,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这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D项正确;中朝的设置削弱了丞相权力,并没有废除宰相制度,明朝时期废除宰相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设立中朝,是中央机构的调整,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加强了专制主义,巩固了汉武帝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刘秀(即光武帝)开创的安定繁荣景象史称光武中兴”,B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前期,与刘秀无关,排除A项;贞观之治是唐朝的历史时期,排除C项;大定之治是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A
解析:A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据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且自报,否则“罚戍边两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当时,私人铸币、地方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因此社会上所出现许多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唯利是图,这些措施增强对这些危机的化解能力,正确;B材料“商人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本题上述结论也不一致,排除;C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对于财政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基础,且“解决”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经济凋敝应该是西汉初年,排除。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汉的田庄经营产业较多,获利丰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田庄促进生产的发展,没有描述土地兼并的信息,也没有威胁中央的信息,排除AB 项;材料描述的是通过经济多种产业,实现财富的增加,而非剥削农,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1)关系:士人的兴起促成私学的出现,私学促进士人壮大。思想局面:百家争鸣。地位:是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2)特点:①私人办学(或“民间办学”);②办学经费相对稳定:学术自由(或“以某一学派为主,也存在与其它学派的交流和竞争”);③注重言传身教;④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中心
贡献:①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②编制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③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传播理学;⑤合编四书并加以注释:制定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等。
(3)主张: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或答“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
作用:①使北京大学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并培养了新一代读书人。②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15.答案:(1)政府设立机构管理;数量多;作者身份多元化;民歌成就最为突出;配乐演唱;带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2)意义:满足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我国近代文学的发展;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可知政府设立机构管理。根据材料一“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可知数量多。根据材料一“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可知作者身份多元化。根据材料一“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可知民歌成就最为突出。根据材料一“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知配乐演唱,带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2)意义:根据材料二“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可知根据地文学推动我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可知满足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需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二“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可知根据地文学丰富和发展了手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