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设有“给事中”一职,对“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即封还诏书)”。据此可判断“给事中”所在的政府部门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御史台 D.尚书省
2.下表为我国古代实施的某次制度改革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改革是( )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按田亩缴纳地税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摊丁入亩
3.贞观年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议,发布了征召中男(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子)入伍的诏令。而魏征认为这是“竭泽而渔”,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当时魏征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兵部
4.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因自感心怯和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此途径所封官员时人称为“斜封官”。这说明( )
A.唐代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 B.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约束
C.“斜封官”不具有权威性 D.唐中宗破坏了三省六部制
5.隋和唐初的宰相为三省长官,即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各二人。同时,又以各种加衔,如参掌朝政、平章国计、同知政事等名目参与宰相事务。这一现象( )
A.反映出文官制度走向成熟 B.促进了中枢决策科学化
C.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D.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6.唐朝时期,出身贫寒的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留下千古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说明科举制( )
A.选拔了最优秀的官吏 B.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了科学技术水平
7.737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责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院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以上。由此推知,当时( )
A.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 D.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8.有学者认为,隋代三省共议国政,同为“佐定政令”的宰相机构;而到了唐代,随着尚书令的虚废和左右仆射加衔为相,仅掌管行政的尚书省不再具备宰相机构的资格,由此形成的并非“三省制”,而是宰相中书门下“二省制”的宰相体制。这一论述从侧面说明了唐代( )
A.君主权力出现下移 B.三省职权各有分工
C.中书门下执掌实权 D.决策效率有所降低
9.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有利于(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10.唐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会议的决策写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一机制( )
A.使中书门下成为决策核心 B.严重影响行政办公效率
C.能够减少决策失误的出现 D.进一步削弱了君主专制
1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了孟郊登科后,在京城骑着马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之情。这得益于(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寒人”指没有特权的地主和商人。下表为南朝时期“寒人”势力上升的三种途径。“寒人”地位的变化( )
途径 史实
掌管军权的将帅 沈攸之,少孤贫,后以军功累官至征西大将军
掌管机要 戴法兴商贩出身,官至中书舍人
掌管典签 “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
A.得益于科举制的实施 B.动摇了重农抑商观念
C.推动了监察制度完善 D.折射出中央集权加强
13.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
A.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录取依据缺乏公平公正 D.促进了儒学的广泛传播
二、材料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负责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少府”内设有“尚书”一职。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
——摘编自钱玉林《中华传统文化辞典》
材料二 中唐时期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未入朝执政者有40多人。德宗朝宰臣三十五人中三十三人非三省长官。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面对“财政枯竭,国用不给”的局面,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使得“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
——摘编自吴枫《中唐时期三省制度的削弱与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职位变迁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唐时期三省六部体制被破坏的表现。
15.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千年,至20世纪初被宣布废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历代踵行,时加修正,唐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宋正式确立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宋至明清,防弊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百度百科
材料二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给事中负责审议诏令,如认为有违制失当之处,可以封驳奏还”,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故而给事中应就职于门下省,B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排除A项;御史台负责监察,排除C项;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可知该制度改革是两税法,B项正确,租庸调制、均田制、摊丁入亩不符合材料表述,排除A、C、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政务执行,因此根据材料“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可知徵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门下省,B项正确,排除AC项;兵部负责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从唐中宗自感心怯和难为情及“斜封墨敕"来看,三省六部制对皇帝的行为是具有约束性的改B项正确,排除A项;“斜封官”的地位如何不是题干要说明的,排除C项;在“斜封墨敕”现象下,三省六部制依然发挥其制度性作用,不能说遭到破坏,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据材料可知,隋和唐初时,宰相之外又以加衔的形式,使一些人参与宰相事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宋朝文官制度走向成熟,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之下三省分工明确,门下省有封驳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但材料强调的是对相权的分散,加强皇权,排除B项;“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表述错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联系所学可知,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成绩,改变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带来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选拔了最优秀的官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科举制选官范围扩大了,并未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排除C项;科举制以考试能力为标准,考试内容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不利于科技水平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处,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以上”可知唐代737年科举取士规定按照“州的大小、人数多少”确定科举取士人数,而南北州的大小占比不同,南方小州较多,北方大州较多,这样一来科举取士的人士数量也会出现地域性差异,故选A项;尽管科举取士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没有涉及到诸如下层平民可以跻身官场这样的阶层流动的信息,无法得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排除B项;尽管科举取士使社会门第观念受到了冲击,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没有涉及到寒门地位上升、平民跻身官场、取才不问出身等信息,无法得出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只涉及到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并不能说明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唐代上、中、下州的划分主要依据人口多少而定,这也是衡量州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该学者认为唐代尚书省不再是宰相机构,而只是一个执行机构,这恰好反映了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这一三省各有分工的状况,故选B项。三省制度下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使得君主将实权掌握于自己手中,据此排除A、C两项。尚书省不参与决策,实际上减少了决策者之间的拉扯,反而有利于决策效率提升,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等信息可得出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募役法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排除B项;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没有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材料“宰相会议的决策写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中书门下体制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的出现,C正确;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B排除;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削弱,D排除;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在登科及第后“春风得意”的壮志豪情,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故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贵族世袭政治,排除A项;察举制出现于汉代,以孝廉为标准,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依据,普通知识分子难以以此改变人生命运,排除C项,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材料给出了“寒人”的定义,寒人势力上升的途径体现出南朝统治者为摆脱士族门阀的影响而对选官权力控制的加强,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D项;科举制实施于隋唐时期,排除A项;寒人地位的变化属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重农抑商观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寒人的职位涉及军事、政务、监察三个方面,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
13.答案:B
解析:材料突出科举制下人员的流动,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并未失去选拔人才的作用,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的录取原则及考试内容,CD两项错误。
14.答案:(1)趋势:从宫内官员转为行政官;地位逐渐重要。
影响:削弱了三公权力,形成朝制度,加强了皇权;为后世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表现:宰相成分发生变化;三省六部职能的废弛。
解析:
15.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公平公正。
(2)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一:“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历代踵行,时加修正,唐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宋正式确立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宋至明清,防弊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可知科举制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和完善还体现公平公正。
(2)本题主要考察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可知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并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且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并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阶层流动,并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