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律性。以下主张体现孔子“仁”的精神内涵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相爱、交相利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战国一位思想家指出,“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此观点属于( )
A.儒家“仁政”思想 B.道家“无为”思想
C.法家“备变”思想 D.墨家“尚贤”思想
4.“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墨家的上述人才观折射出(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剧烈 B.墨家思想代表的是下层阶级的愿望
C.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壮大的时代特征 D.希望社会矛盾缓和平等的理想寄托
5.西周和春秋时期土地耕作主要实行休耕制,平均两到三年轮耕一次;战国时期大部分区域田地可连续多年耕作,休耕制被废除,某些地区可一年两熟。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治理能力提高 B.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C.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D.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这说明( )
A.秦法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之上 B.商鞅以刑罚作为推行新法手段
C.打击儒家势力是此事主要目的 D.极端处置埋下秦法失败的种子
7.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熊渠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黄帝之孙)。”这一变化说明先秦时期( )
A.中央集权形成 B.楚国疆域扩大
C.华夏认同加强 D.夷夏差异消失
8.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
A.诸侯纷争激烈 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 D.华夏同源共祖
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国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爵位授予“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此项措施( )
A.完全剥夺了贵族的特权 B.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
C.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商鞅变法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制土分民”,并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
11.在中国古代,无论与中原王朝分立的,还是统一了全国的少数民族王朝,都力图接续中原王朝正统,认为自己是中国或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汉族统一,还是少数民族的统一,都是中国的统一。这一认识( )
A.源于对国家政权的争夺 B.阐述了正确的民族史观
C.反映了民族关系的缓和 D.体现了民族交融是主流
12.战国时期出现了早期的魏国西河、中期的齐国稷下、晚期的楚国兰陵三大学术中心,并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西河学术中心将儒法充分结合;稷下学术中心融合百家,调和儒道名法;兰陵学术中心提倡礼法并重,学杂帝王之术。这种现象体现了战国时期( )
A.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分裂中孕育统一趋势
C.文化为政治现实的服务 D.民族交融的步伐加快
13.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字大行的时代,财产私有化迅猛发展,求富趋利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目标,所谓“富者,人之情性”,“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务实的风气成为主流 B.人们的精神生活贫瘠
C.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D.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二、材料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不仅形成了真正的学术繁荣,而且还有大量的新认知通过不同观点间的相反相成、相生相灭被创造出来。如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老子所构建的宇宙论及宇宙论同社会论、人生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庄子主张把心的逍遥置于一切之上的人生观;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商编自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呜运动》
材料二:
西周末年,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礼崩乐坏所导致的士的再就业需求促进了私学的兴盛,无论是后世诸子百家的称谓也好,还是九流十家的说法也好,都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程度。中国思想由此实现了突破,并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价值,塑造了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诸子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并概括其性质。
15.2022年4月央视播放纪录片《战国大学堂稷下学宫》,引发广泛关注。稷下学宫创立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因位于齐都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历时15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政府智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与古希腊的雅典学院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稷下学宫开古代大学之先河、创百家争鸣之盛况,汇集儒、道、法、名、兵、农等百家之学,为战国时期和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及诸子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依托。稷下学宫实行政治、教育、学术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完美结合,对齐国的繁荣富强、教育方式转变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自解奎静、于美杰《以稷下学宫为例探讨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材料二:稷下学宫为何会出现在齐国?首先齐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都是强国、富国,齐拥四塞之坚,山河之险,鱼盐之利,国都临淄被盛赞为“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官学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支持。再就是齐国开放的社会风气,姜齐时从太公起就“因其俗,简其礼”,田齐因循,为积聚自家声势,更有非常之举……兼容并包使其能容得下各种奇谈怪论。
——摘编自李政富《稷下学宫里的知识分子——“这个时代的文人雅集”之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以稷下学宫为依托的百家争鸣现象。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道家的老子在政治上对春秋时期的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希望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可见道家并不主张延揽人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儒家强调教育,可见对人才的重视,而且儒家强调积极进取,希望能够选贤与能,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墨家强调“尚贤”,重视人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法家强调社会变革,对有才能的人重视,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仁”的内涵。选择A: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排除B: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排除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意思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强调的是“礼”。排除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3.答案:C
解析:材料“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的意思是如今想要用先王的治国政策来管理现状的国民,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说明该思想家反对固守尘封,主张社会变革,这是法家的“备变”思想,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4.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墨子主张选贤任能,选举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这种想法代表的是下层阶级的愿望,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确实存在,但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项;墨家代表的是平民的愿望和要求,C项的“新兴地主阶级表述偏颇;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矛盾缓和的信息,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可知,商鞅变法初期受到百姓抵制,后处罚太子师傅后,变法得以推行,说明商鞅以刑罚作为推行新法手段,B项正确;太子犯法却没有受到处罚,说明并不是人人平等,且封建国家立法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排除A项;推动变法顺利进行是此事的目的,排除C项;商鞅变法成功了,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材料“《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体现的是华夏同源共祖的思想,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限制和打击了旧有奴隶制责族,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B项正确;A项“完全刹夺”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财政收入增加无关,排除C项;该措施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但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推动一家一户的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并未体现抑制商业的思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D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故选:A。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少数民族王朝自认为是中国或中国的一部分,体现了华夏认同的加强,得益于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D项正确;
华夏认同的加强源于民族交往交融的深化,而非对国家政权的争夺,排除A项;
正确的民族史观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与材料主旨结合不紧,排除B项;
少数民族王朝与中原王朝对峙,争夺正统地位,某些时候会加剧民族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出现了早期的魏国西河、中期的齐国稷下、晚期的楚国兰陵三大学术中心,并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西河学术中心将儒法充分结合;稷下学术中心融合百家,调和儒道名法;兰陵学术中心提倡礼法并重,学杂帝王之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战国时期,学术中心注重整合各家之长,相互吸收各学派的观点,思想出现了融合现象,这反映了政治上大一统趋势,B项正确;学术中心的兴衰并不能折射出国家实力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各家学派对政治的服务意识,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族间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战国时期求富趋利之风盛行,结合所学,这是战国时期工商业发展和繁荣所引起的社会风气变化,C项正确。求富逐利之风不等于务实风气,也不能说明人们精神生活贫瘠,A、B两项错误;战国时期,随着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商人政治地位下降,D项错误。
14.答案:(1)政治主张: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士阶层崛起;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性质: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1)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一“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根据材料一“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根据材料一“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根据材料一“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背景:根据材料二“西周末年,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可得出社会上,士阶层崛起;根据材料二“在私学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可得出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性质:根据材料二“无论是后世诸子百家的称谓也好,还是九流十家的说法也好,都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程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15.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王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封建经济发展,齐国的经济实力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士阶层的崛起与活跃,齐国礼贤下士;齐国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其能兼容并包诸子百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评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对齐国的繁荣富强、教育方式转变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以“稷下学宫”材料为依托,考查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第一问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背景。从材料中可找到“齐拥四塞之坚,山河之险,鱼盐之”“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官学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支持”以及“齐国开发的社会风气”能包容各种学说。同时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特色,从社会变革、政治、经济、阶级、文化教育等不同角度入手思考。
第二问评价以稷下学宫为依托的百家争鸣现象。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评价百家争鸣应该从其性质、对齐国及各国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