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级高二上学年入学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记载,汉谟拉比在位的第八、九、二十四、三十三年都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他还指令地方官保护灌溉网的完整性。此外,《汉谟拉比法典》第五十三至五十六条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及水资源的管理还作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
①两河流域洪涝灾害异常严重 ②《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平民利益
③汉谟拉比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④古巴比伦王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图1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耕地全部由农奴耕种 B.以农耕经济为主体
C.自由农民不缴纳租税 D.教会处理社会纠纷
3.古代玛雅的历法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形成,在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达到鼎盛。其历法不仅用于记录时间,还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据此可知,古代玛雅历法
A.领先于当时世界其他地区 B.推动了数学的巨大进步
C.体现了科学与宗教的结合 D.决定了玛雅文明的兴衰
4.16世纪初,西欧世界地理学的研究空前活跃,并且很快地国际化。一批关于地理学理论、绘图学的著作出版,这些书既有原创的,也有派生的。促成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学的进步 B.航海事业的发展
C.教育的近代化 D.近代科学的兴起
5.表1所示为1511—1520年经过好望角的欧亚航线上的贸易统计情况。这可用于探究该时期
表1
从 欧 洲到亚洲 欧洲出发的船只数量/艘 装载货物/吨 到达亚洲船只数量/筏 装载货物/吨
96 38 690 87 35 830
从 亚 洲到欧洲 亚洲出发的船只数量/艘 装载货物/吨 到达欧洲船只数量/艘 装载货物/吨
60 26 060 59 25 760
A.葡萄牙香料贸易的状况 B.“三角贸易”的繁荣局面
C.环印度洋贸易活跃程度 D.好望角的贸易中心地位
6.拿破仑这位“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通过战争积极向外输出法国大革命成果,将法国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大革命的原则与理念输往欧洲广大地区。据此可知,拿破仑战争
A.推动了欧洲社会思想转型 B.对征服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C.开启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D.推动了欧洲封建经济发展
7.1925年,德国《柏林日报》以“每个公民都应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忍的意志”为题发表文章,呼吁民众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在政府倡导下,数以万计的德国人学会了长跑、体操、击剑等运动。此时,德国重视公民健身最有可能是为
A.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 B.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改变国家的国际形象 D.摆脱凡尔赛体系作准备
8.工业革命使得妇女有了家庭主妇之外的职业,并获得报酬,职场女工的薪资甚至一度超过男性报酬。妇女不再是男性附庸,而是独立的存在——劳动妇女成为家庭支柱之一。这说明工业革命
A.消除了妇女受歧视现象 B.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C. 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9.1907年,伊朗国王阿里被迫签署宪法补充条款,其中规定: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在不违反伊斯兰教义的前提下,人民享受出版、结社、集会、受教育、择业等自由。这些条款
A.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 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确认了信仰自由原则 D.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10.列宁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苏俄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路径,并为其他落后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准备。这一“建设路径”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11.1937年 6月,卡德纳斯宣布把主要由美、英公司经营的7000公里铁路收归国有,交由铁路工会管理。1938年3月,他又宣布把主要由美、英公司经营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转由墨西哥石油股份公司管理。这说明卡德纳斯改革
A.借鉴苏联管理模式 B.旨在清除革命的阻力
C.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D.具有鲜明的反帝性质
12.1946年,美国向苏联提出抗议,认为其在东欧的影响力扩张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苏联予以驳斥,双方针锋相对。1947年,两国基于政治考量和战略布局最终达成某种默契,划分了各自在欧洲中部的势力范围,冷战格局初步形成。这可用于说明
A.世界局势的紧张 B.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世界经济的复苏 D.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许多国家进行改革,主要体现为:工人权利削弱、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社会保护体系市场化、社会对话弱化、公共部门缩减、社会包容性下降。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欧美国家
A.饱受财政危机的困扰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兴起自由主义的思潮 D.助推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4.1966 年 2月,苏联经济学家利西奇金提出,“不以市场为依据的计划如同不以计划来组织市场一样,同样无法克服比例失调。只有把计划和市场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对社会主义经济最有效的经济领导体制”。这一理论
A. 旨在强调计划经济的主导作用 B.否定了计划和市场的工具价值
C.为苏联经济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D.解决了苏联经济比例失调问题
15.表2为1995—2015年部分有亚洲国家参与的区域合作组织内部贸易占各自总贸易量的比重表。
表2
组织名称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东盟 18.5% 22.3% 25.8%
亚太经合组织 48.7% 52.1% 50.2%
上海合作组织 3.2% 8.5% 15.6%
据表2可知,这一时期亚洲
A.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B.区域发展差距缩小
C.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反帝斗争成效显著
16.2019年5月,“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同时,由中国方面发起的国际减灾科学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已吸引了来自中国、意大利、比利时、尼泊尔等国家的近30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合作。这表明
A.全世界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南北方国家的学术研究水平趋近
C.中国为全球治理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D.个别地区借国际合作以谋取私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古代印度农业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雅利安人入侵后,建立了种姓制度,农业生产主要由吠舍承担。他们使用简单的铁制农具,采用休耕和轮作的方式保持土地肥力。同时,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灌溉系统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和印度教的教义也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美]伯顿·斯坦《印度文明史》
材料二
古希腊农业以种植橄榄、葡萄和谷物为主。 由于境内多山,可耕地面积有限,古希腊人发展了小块土地的集约经营。他们广泛使用奴隶劳动,注重园艺和养殖。为了弥补粮食的不足,古希腊积极开展海外贸易,用橄榄油、葡萄酒等换取粮食。
———摘编自杨益《不可不知的古希腊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印度与古希腊在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古代印度农业和古希腊农业对各自文明发展的影响。 (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卢梭通过阐述人生而平等,私有制是一切不平等的来源,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从而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一定的舆论基础。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从思想上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于社会契约之上的“公意理论”揭示了“公意”统治权的合理性……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代议制民主成为革命的核心要求。 宪法制定和君主立宪的概念都与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密切相关。法国革命政府试图通过实施民主原则来确保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民众的政治参与,这与卢梭的理论目标相一致。
——摘编自陈芳《浅谈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曾批判地吸收卢梭著作中有益的成分作为自己理论的资源,但始终同卢梭划清政治立场的界线,他们认为卢梭是资产阶级左翼思想家和理论家,卢梭的立场是资产阶级的,是与无产阶级的立场格格不入的。卢梭和启蒙学者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他们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这正是现代社会主义所要批判和摒弃的。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努力的目的是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谋求真正的解放,使无产阶级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真正民主的共和国。
———摘编自曾枝盛《卢梭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二,简述卢梭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与卢梭思想的关系,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通过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国家的经济改革与调整比较重视在市场化过程中提高国家干预的质量,强调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调控政策的改进,这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发展速度的回升,反映了各国经济调整和改革措施逐步见效。
———摘编自冯舜华《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转轨国家进行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意义。(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种胜利成果中生长出来的,是从运用这些胜利成果的方式中生长出来的。”另有学者认为:“正是第一次大战,使得欧洲社会不可能在旧基础上重建。这次战争‘为未來洗好了牌’;它造成一种人们无法维持国内国际稳定的局面,从而下一次大战终于不可避免。”
———摘编自徐蓝《专家曾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战”的继续》
围绕一战与二战的关联,选择材料中的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23级高二上学年入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D2.B3.C4.B5.A6.A7.D8.C9.D10.B11.D12.A13.B14.C
15.A16.C
17.(1)差异:古印度农业种植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古希腊农业种植作物以橄榄、葡萄和谷物
为主;古印度农业生产与种姓制度相关,古希腊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古印度在大河流域平原
的广阔耕地上使用简单农具和休耕轮作,古希腊可耕地少,集约经营。(6分,其他答案言之
有理亦可)
(2)古代印度农业的影响: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巩固了种姓制度:对宗教和哲学
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4分,答出两点即可)
古希腊农业的影响:促进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丰
富了古希腊文化的内涵。(4分,答出两点即可)
18.(1)积极影响: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思想武器:为资产阶级建立新政权提供了理论支
持:对法国大革命中的制度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推动了法国大革
命深入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参政意识,掀起了广泛参与政治的热潮: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
想提供了理论资源。(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关系: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吸收了卢梭思想。(2分)
理由:卢梭提倡人民主权等进步思想,但其思想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卢梭代表资产阶级
利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马克思、恩格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6分)
19.(1)主要特点:强调经济体制的调整、探索;坚持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4分)
(2)意义:
对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增加了经济自主性:提
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有助于新兴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增强了综合国力和提高了国际地
位。(4分,答出两点即可)
对世界格局:冲击了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有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加速了帝
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4分,答出两点即可)
20.示例
观点:二战的爆发受到一战的影响。(2分)
阐述: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但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德国不满于《凡尔赛条约》中被英法严厉压
制,而日本不满华盛顿会议上被美国压制,两国法西斯势力在20世纪30年代借助经济危机
上台,对外大肆侵略扩张,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导致二战爆发。(8分)
总之,一战后列强分赃不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