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作业
(时间:20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计24分
1.明初法定的流通货市是铜钱和宝钞,后来民间交易多用白银。明中叶以后,以票据结算 代替现金清算的会票应运而生且流通日广。会票的产生和流通缘于
A. 一条鞭法政策的推行 B. 长途与大宗贸易发展
C. 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 D. 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2.百多年前,人们用“一纸之符信遥传,万两之白银立集”来形容平遥日升昌票号的经营 实力。又有学者评价说:“如是既无长途运现之烦,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而收解又可 两清。商业之兴,国富以增,票庄在历史上的贡献不可谓不大。”有关“日升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早的政府金融机构 B. 坐北朝南,为三进式的前店后宅 c. 具体经营兑汇和存放款业务 D. 一直坚持着“贾而好儒”的传统
3.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城“工匠各有专能……无注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锻工立花桥,沙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日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 归。”这表明当地
A.手工业分工细致 B.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C.劳动力市场活跃 D. 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4.鲁迅称《红楼梦》“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闻,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红 楼梦》
①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②是中国长篇讽刺小说开山之作
③是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④抨击封建制度,揭露社会积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明清小说家的作品往往“使人读之为轩然笑为潸然泪,即樵夫牧子,厨妇爨婢,皆感动 于不容已。”如《醒世姻缘传》中,作者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通过对两个家庭、两种 姻缘的描写,呼吁尊重女性、夫妻应当“相敬如宾”这表明
A.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 B. 经济发展使近代平等观念形成
C. 封建礼教抑制了文学的发展 D.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6.明代思想家陈献章反对在圣贤经书中打圈子,主张“为学需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 “求诸吾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了程朱理学体系 B.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致良知 D. 心学思潮由此出现
7.“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普罗塔戈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 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在哲学倾向上与普罗塔戈拉观点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A.老子主张“道法自然”B.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C.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D. 王夫之主张“气者理之依也”
8.清人秦荣先在《上海县竹枝词》中写道: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直唤娇娘 帮出力,汗淫粉颊赛红霞。这里的“踏车”
A.可用于鼓风治铁 B. 利用人力提高了农田抗旱能力
C.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表明灌溉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
9.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财富的膨胀,商人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欲望逐渐地 显露出来,他们或追逐于琴棋书画、珍奇古玩之中,或大兴土木,建豪宅园第,或大操婚 丧嫁娶,夸富斗靡。这些做法
A.提高了商人政治地位 B. 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 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10.明代文人叶权说:“苏松嘉湖,东南上郡,但有力之家,买田不收其税粮,中下之家,
投靠仕宦以规避。故富户一充粮长、解头(粮差的头目),即赔累衰落矣。”该史料可以用 来说明当时
A.传统政治对经济发展的束缚 B.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强化 C. 赋税制度变革加重人民负担 D. 商业的繁荣冲击了社会结构
11.与传统文学作品中描写对象多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相比,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 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种变化可说明
A.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学世俗化倾向
B. 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带来思想解放 C. 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小说创作的产生 D.封建制度日趋完善带来商品经济繁荣
12.明朝松江府的小农家庭利用当地的棉花原料,普遍以纺纱织布为,家庭副业,“家纺户 织,远近通流”,借以获得加工报酬,以作为承担赋税和补偿解决家庭衣食的费用。这一现 象说明明朝( )
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D. 市镇经济初现繁荣
二、非选择题(6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资曾自述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 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王阳明先生道学钞》附《王阳明先生年谱后语》)。他这种“异 端”性格,特别是对“道学”的厌恶,影响了他一生,至死不“化”。也正国此,他一生坎 坷,受尽磨难。
——《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二 王夫之在知行关系上,超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心学“以知为行”和禅学“知
有是事便休”的论点,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的理论。在社会历史方面,他 批判“泥古薄今”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天命观,认为历史发展具 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3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夫之的什么思想主张 以上两位历史人物的思想对儒学的发展有何意 义 (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详解】
会票代替现金结算,对于商业活动而言,规避了携带大量货市不便,有助于长途与大宗贸 易的发展,B 正确;A 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这一时期依然是封建式的经济形态,排除C; 会票主要是在国内使用,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直接关联,而且世界市场形成时间晚于会票 出现时间,排除D。
2.C
【详解】
据所学可知,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而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其是中 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c 正确唐朝 的柜房是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而日升昌票号其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 的私人金融机构,A 错误;据所学可知,日升昌票号是坐南朝北,B 违背史实;徽商有着 “贾而好儒”的传统,而不是晋商,D错误。
3.C
【详解】
材料指出明万历年间,“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锻工立花桥沙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 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而散归。”可见,当时各行劳动者都在等待受 雇时机,表明了劳动力市场活跃,故C 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了各行的劳动者以及当时的 手工业发展,但是并不能说明当时手工业分工细致,故A 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了手工业的 发展,并没有和官营手工业相比较,无法得出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的结论,故B 错误;自 耕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遭到破坏,逐渐解体,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 错误。
4.D
【详解】
根据所学,在《红楼梦》之前已经出现了长篇讽刺小说,因此《红楼梦》并不是中国长篇 讽刺小说开山之作,②错误。①③④是对《红楼梦》的正确表述,故D 项正确,排除ABC。 5.D
【详解】
根据材料“使人读之为轩然笑为潸然泪,即樵夫牧子,厨妇爨婢,皆感动于不容已”“呼吁 尊重女性、夫妻应当‘相敬如宾'”可以看出明清小说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D 项正确;材 料仅表明明清小说的特点,并未涉及打破传统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 平等观念的内容,排除B 项;明清时期的小说蓬勃发展,封建礼教抑制了文学的发展不符
合史实,排除C项 。 6.C
【详解】
由材料“反对在圣贤经书中打圈子,主张……求诸吾心”可知,陈献章的观点和阳明心学 中“致良知”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故选C;从材料分析,陈献章的观点显然倾向于陆王 心学,而非程朱理学,排除A;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宋朝,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 B; 心学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排除D。
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罗塔坟拉反对以神为本,破除绝对权威的人文精神,在哲学上与王 阳明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心外无物”最为接近,B 项符合题意老子重视道,强调 “道法自然”的主张,与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不同,A 项错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修养 方法,追求的是道德至善,并非强调人和人性的人文思想,C 项错误;王夫之“气者理之依 也”的唯物思想,强调的是物质第一,不是人的作用,D 项错误。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夫农妇为解决春旱辛苦劳作的场景中出现的“踏车”,是一种利用人 力作业的灌溉工具,它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田抗早能力,B 项正确用于鼓风治铁与农夫的 抗旱不符,A 项错误;个体小农家庭的抗旱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无关,c 项错误;与使用人 力推动的踏车相似的灌溉工具翻车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存在,材料不能说明清代灌溉技术获 得了突破性发展,D 项错误。
9.B
【详解】
根据材料“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财富的膨胀,商人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欲望逐渐地显 露出来,他们或追逐于琴棋书画、珍奇古玩之中,或大兴土木,建豪宅园第,或大操婚丧
嫁娶,夸富斗靡。”可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但商人没有将获得的财富用于商业发展,这 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所以B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的政治地位,所以A 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所以c 错误;材料中商人的行为不利于商品经济的 快速发展,所以D 错误。
10.A
【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明代江浙一带,“有力之家”买田往往不用缴纳粮税,“中下之家”则可 以通过投靠仕宦来规避缴纳赋税,而一般的没有政治特权身份的富户如果充当粮长或解头, 在无法按时收到农民赋税之时,只能自己贴赔代纳,因此“赔累衰落”。这些信息说明了当 时富户苦于职役的盘剥,其私人财产并不能得到政府的有效保障,因而明清时期虽然商品 经济繁荣,但并未完成向新的社会形态转型,这充分说明了传统政治对经济发展的束缚,A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描述陆税制 度改革的内容,c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商业的繁荣,也没有涉及士、农、工、商“四民 结构”的问题,D 项错误。
11.A
【详解】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题干 中的信息“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即为其具体体现, 故A 项正确;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在当时没有形成 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排除B项;早在汉代,小说即成为独立的文体和艺术形式,早于题干 中的时间“明朝后期”,排除C 项;该时期,封建制度日渐衰落,排除D 项 。
12.B
【详解】
材料体现了明朝松江府小农家庭大多从事棉纺织业,说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 项 ;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技术的进步,排除C项;材 料没有涉及市镇经济发展问题,排除D项。
13.答案:
(1)观点:反对传统思想中虚伪的道学。
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业者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明朝晚期
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2)思想主张:实践是知识的基础;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意义:他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1)根据所学知道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再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即可。
(2)充分挖掘材料信息进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