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江西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有与偃师
二里头文化相似的,这表明在当时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明交流,故选C项;虽然在该遗址中
发现了与二里头文化中的器物相似的,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夏王朝的统治范围扩大到了江西
地区,故排除A项;考古发现有与二里头文化相似的器物,表明当时江西地区已经与其他先
进文化区有所交流,这意味着江西地区的文明发展并不迟滞,故排除B项;虽然各地文化有交
流,但仅江西境内发现的与二里头文化相似的器物,不足以证明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故排除D项。
2.B【解析】本题考查秦汉社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西汉后半期及东汉时期,几代同堂和几世不分财的观念被
视为佳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增强的体现,故选B项;虽然豪强地主在
汉代确实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几代同堂、几世不分财的观念盛行主要反映的是家庭内部关系
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其不能表明当时社会秩序日益稳定,故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宗
法制已经崩溃,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法家思想影响日益衰微,故排除D项。
3.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变文”形式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材料中提到的“变文”最初是唐代寺院里用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
文本,后来发展成全篇通用白话的人物故事且出现于都市之中,这种变化与城市商品经济的
发展密切相关,故选D项;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变文”的形式和应用场景的变化,这与民众教
育水平提升没有关联,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士大夫审美情趣,故排除B项,唐代“变
文”形式发生变化是为了适应白话文讲述人物故事,并不是为了传播佛教,故不能反映出佛教
中国化的趋势,故排除C项。
4.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湖州安吉县的农户“唯藉蚕办生事”,以及湖州地区的一些村落
“递年以桑蚕为业”,苏州太湖洞庭山地区“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表明在
宋代江浙部分地区的农户专门从事特定的农业活动,如养蚕,种桑、柑橘和桑麻,故选A项;
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意味着农户在一个地区内种植多种作物,而材料强调的是地区专业化,
故排除B项;湖州和苏州地区依靠商贩进行销售,但这主要表明这些地区的产品依赖于市场
而非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故排除C项;湖州和苏州的农户依赖商贩出售产品,表明这些地
区开始有市场经济的萌芽,但不能据此推断出自然经济走向了瓦解,故排除D项。
5.C【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基层教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唯物史观的素养。朱元璋在地方设置申明亭公布本地犯罪人员的姓名及其所犯之罪,同时设
置旌善亭定期公布本地孝子贤孙等人的事迹。朱元璋是想用刑法晓喻民众,使大家都知法、
畏法且守法,并通过公布本地孝子贤孙等人的事迹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进而稳定社会秩序,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