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5届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戊戌变法,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促进了民主政治的产生 B.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2.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年份 书目 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政治 法学类为主)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1896年 《西学书目表》 259种 73.6% 93种 26.4%
1904年 《译书经眼录》 164种 33.4% 327种 66.6%
A.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 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维新派不仅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还创办《算学报城格致新报》等介绍自然科学的报刊,在综合性报刊上开辟“格致”“算学”等专栏。谭嗣同等人在南学会举办的演讲会上讲述地球公转和自转、地震、日食等天文地理知识。维新派如此重视科学的主要原因是( )
A.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 B.营造变法的思想氛围
C.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
4.义和团运动反推了“开民智”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全民动员的民族抗争运动的兴起,激起了抵制洋货等运动。新知识群体、传统绅士等知识精英,常常直接诉诸群众力量的态度,既体现了“社会启蒙”的成功,也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会”势力的茁壮。材料旨在说明( )
A.民族群体意识的觉醒 B.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5.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战争( )
A.导致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B.促使国人开始寻求御侮之道
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推动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6.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传教的事件。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清政府失去统治合法性 B.义和团运动已深入人心
C.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D.中外民族矛盾尖锐
7.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布局图,该图可能绘制于( )
A.1845年 B.1869年 C.1896年 D.1903年
8.1881年,清廷开始通过电报对地方下达谕旨。某年清廷宣战上谕被上海电报总局督办盛宣怀与南方督抚们商议后决定“廿六等日明旨二道,奉督抚电谕暂勿宣泄,致碍东南大局,望严饬司领秘密为要”。这反映了( )
A.赋予地方督抚一定的自主权B.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C.清末新政受到了顽固的阻挠D.加速汉族官僚迅速崛起
9.1901年,清廷下诏停止49个城镇文武考试五年,涉及到直隶省、山西省、河南省、东三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财政不堪重负
C.清末新政废科举 D.广设新式学堂
10.1898年9月,康有为上书《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提出“断发易服改元,以与民更始”“自古大有为之君,必善审时势之宜,非通变不足以宜民,非更新不足以救国,且非改视易听,不足以一国民之趋向、振国民之精神。”康有为倡导服饰改革( )
A.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服饰习俗 B.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C.提升了中国民众的审美情操 D.旨在创设变法的社会氛围·
11.1902年,盛宣怀在给清廷的奏折中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臣往返电商,并邀同驻沪各领事,倡成东南互保之约。中外协力,上下同心,坚持数月,幸得无事。”“东南互保”协议的签订( )
A.证明地方督抚抵制了列强渗透 B.侧面反映出晚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弱化
C.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在华工具 D.印证新政威胁了地方督抚的直接利益
12.康广仁在《致易一书》中写道:“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 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缘于( )
A.急于求成 B.变法超前 C.内容过多 D.情形复杂
二、材料题
13.对于义和团运动,陈独秀在不同时期的评价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认为,产生义和团这个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的守旧党”。由这五个原因,“造成了义和拳大乱;以义和拳大乱,造成了一块国耻的克林德碑”。“……照上列的事实看起来,现在中国制造义和拳的原因,较庚子以前,并未丝毫减少,将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国人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
——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期
材料二 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看不见义和团排外所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杀死德公使及日本书记官,看不见英人将广东总督叶名琛捉到印度害死,并装入玻璃器内游行示众!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损害了一些外人的生命财产,看不见帝国主义军事的商业的侵略损害了中国人无数生命财产!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杀人放火的凶暴,看不见帝国主义者强卖鸦片烟、焚毁圆明园、强占胶州湾等更大的凶暴!……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
——摘编自《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周报》1924年81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此时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并分析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端棻曾上折:“惟育才之法匪限于一途,作人之风当偏于率士。臣请推广此意,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府州县学,选民间俊秀子弟年十二至二十者入学。学堂既立,远之得三代庠序之意,近之采西人厂院之长,兴贤教能之道思过半矣。”
——摘编自汤志钧、陈祖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
材料二 工部候补员外郎胡承谏的签议:谨按取士之道,无论如何变法,总以宗经为主,然先汉而后宋不可也,汉学琐屑,无关大义。宋学阐发圣贤义理,精警透辟,在今日尤不可不讲。今日竟尚西学,不有圣贤大义以固之,必致离经叛道,灭其伦常,流入邪教,或且有犯上作乱之事矣。
——据《清廷签议〈校邠庐抗议〉档案汇编》
材料三 严复曾说道:“中国此后教育,在宜著意科学,使学者之心虑沉潜,浸渍于因果实证之间,庶他日学成,有疗病起弱之实力,能破旧学之拘挛,而其于图新也审,则真中国之幸福矣。”
——摘编自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别概括李端棻、胡承谏、严复的主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时期的教育改革。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影响。选择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人们从“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清醒过来”,强调的是戊戌维新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对思想方面的作用,而非促进了民主政治的产生。排除B: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戊戌变法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排除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选择D:据表格数据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的数量和比重上升,超过自然科学,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中国人从政治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因此翻译的西学著作中社会科学数量增加。排除A: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实业救国思潮是指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民族危亡,与表格中西学译著中的社会科学比例上升无关。排除C: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就已经失败了,不能反映20世纪初西学译著的变化。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选择B:据材料内容可知,维新派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的同时,也宣传自然科学,这有利于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为变法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排除A:学习西方的器物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材料中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但这并非维新派重视科学的主要原因。排除D:维新派宣传西方科学,有利于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但其主要目的是为变法服务,推动变法。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反推了‘开民智’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群体、传统绅士等知识精英”可知,材料旨在说明民族群体意识的觉醒,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选择A:据材料示意图可知,列强在天津登陆,清帝西逃,说明这次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之后签订《辛丑条约》,导致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就已经开始寻求御侮之道。排除C:据所学可知,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排除D: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就推动了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选择D:据材料可知,1896—1900年发生的教案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说明这一时期教案频繁发生,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故而教案频发。排除A:当时清政府并未失去统治合法性。排除B:材料说明1896—1900年中国教案频繁发生,没有特指义和团运动。排除C:民族意识指反对外来侵略,民主意识指反对国内封建专制,后者与材料“反对外国教会传教”无关。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危机的加深。选择D:由材料各国使馆、兵营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辛丑条约》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有关,《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因此该图可能绘制于1903年。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互保”。选择B:据材料“奉督抚电谕暂勿宣泄”及所学可知东南督抚对朝廷的宣战指令并未切实执行,说明当时清政府的中央权威遭到了严重削弱。排除A:由材料无法得出清政府赋予了地方督抚一定自主权。排除C:材料中南方督抚们阻挠的是清廷宣战上谕,与清末新政无关。排除D:“东南互保”的出现是汉族官僚崛起导致的结果。
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01年,清廷下诏停止主要是华北地区的文武考试五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因此《辛丑条约》签订,规定禁止华北多地科举考试五年,A项正确;清廷下诏停止文武考试五年,不是因为财政问题,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禁考五年,不是废除科举制度,排除C项;禁考五年科举是列强的要求,《辛丑条约》的规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题干所示为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的上书,请求“断发易服改元”意在为维新创设有利的社会氛围,故D项正确。A项中“改变了”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普遍认可”程度有误,排除;康有为的上书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力,排除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南方各督抚与英、美等国达成协议,促成“东南互保”,增强了地方上的实力,侧面反映出清廷中央集权的弱化,故选B项。“东南互保”是东南督抚与列强维护各自利益而达成的妥协,无法抵制列强渗透,排除A项;C项所述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材料未涉及新政的相关信息,也无法体现新政与地方督抚之间的利害关系,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可知康广仁认为改革失败的原因有改革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改革力量薄弱、光绪皇帝无权等,可见戊成变法面临诸多问题,失败的原因复杂,故选D项;C两项表述片面,排除;变法内容西方早已实A、践,日本也进行了明治维新,排除B项。
13.答案:(1)认识:陈独秀认为义和团是封建传统文化的产物,造成中国困难的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没有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反对外来侵略的作用。
评价:不足:对帝国主义侵略与义和团出现的认识因果倒置,忽略了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一重要的外部原因。
积极:1918年,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实质是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批判,弘扬西方文化,改变国民愚昧落后思想。
(2)认识:比较全面地认识义和团运动,不否认义和团运动具有排外、野蛮迷信的同时,更侧重赞扬义和团运动具有的民族反抗积极意义。
原因: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是时代强音。陈独秀是中共的主要领导人,党的最低纲领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作为最重要任务之一。国民大革命急需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精神的鼓舞。
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分析了义和团运动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封建传统文化的产物,此运动造成了中国的困难,但没有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反对外来侵略的重要作用。第二小问评析,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
(2)第一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看不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可得出比较全面地认识义和团运动,不否认义和团运动具有排外、野蛮、迷信的同时,更侧重赞扬义和团运动具有的民族抗争精神。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周报》1924年81期”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大背景,可以从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始需要反帝爱国精神的鼓舞角度思考。
14.答案:(1)李端棻:人才培养不能只有一种途径;各地应推广学校教育,推选人才入学。胡承谏:科举改革中传统儒家经典必须保留;一味崇尚西学只会断绝传统文化根基。严复:重视学校科学知识的传授;提倡用求实的科学方法来指导学校教学。
(2)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教育;提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体现出爱国主义的色彩;一定程度上以旧补旧,传统势力强大。
解析:(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李端葉:根据材料“惟育才之法匪限于一途,作人之风当偏于率士”可知,人才培养不能只有一种途径;根据材料“臣请推广此意,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府州县学,选民间俊秀子弟年十二至二十者入学”可知,各地应推广学校教育,推选人才入学。胡承谏:根据材料“谨按取士之道,无论如何变法,总以宗经为主”“在今日尤不可不讲。今日竟尚西学,不有圣贤大义以固之,必致离经叛道,灭其伦常,流入邪教,或且有犯上作乱之事矣”可知,科举改革中传统儒家经典必须保留、一味祟尚西学只会断绝传统文化根基。严复:根据材料中国此后教育,在在宜著意科学,使学者之心虑沉潜,浸渍于因果实证之间,麻他日学成,有疗病起弱之实力,能破旧学之拘挛,而其于图新也审,则真中国之幸福矣"可知,重视学校科学知识的传授;提倡用求实的科学方法来指导学校教学,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从时代背景看,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进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教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从影响看,戊戌时期的教育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体现出爱国主义的色彩;从胡承谏等的观点看,一定程度上以旧补旧,传统势力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