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1.(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战国时期,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官分文武”,即使像秦赵长平之战那样规模的大战,双方国君都没有亲临前线,而是交由国君任命的统帅指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 B.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
C.皇帝制度建立强化军政集权 D.仁政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答案】A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国君任命的统帅”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由国君任命,不能世袭是官僚政治的基本特征,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故A正确;
B.材料未涉及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故排除B;
C.战国时期尚未建立皇帝制度,故排除C;
D.战国的国君崇尚法家思想,仁政思想影响有限,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国君任命的统帅”,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西晋末年至北魏初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空前破坏。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却有了很大的提高:《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蔚犁以及用于播种的耧,都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果木栽培及保墒技术等,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主要归因于北魏中期以后( )
A.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B.经济重心逐渐移向南方地区
C.抑制了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 D.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封建化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D.依据材料“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却有了很大的提高:《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蔚犁以及用于播种的耧,都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发展农耕,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逐渐封建化,故D正确;
A.北魏中后期走向分裂,故排除A;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排除B;
C.均田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但仍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土地兼并,也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3.(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武则天曾向唐高宗建议科举加试《老子》,她说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始祖,《老子》是“圣教”。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令贡举人学习她自己编撰的《臣轨》以明儒家君臣规范,并下令科举考试停试《老子》。这一变化反映了武则天意在( )
A.选拔最优人才 B.复兴儒学地位
C.巩固统治根基 D.完善科举制度
【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武则天在称帝前建议唐高宗科举加试《老子》,因为她认为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始祖,有利于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武周代唐后,她下令科举考试停试《老子》,是为了巩固武周的统治根基,故C项正确;
A.实行科举制是为了选拔最优人才,但调整考查内容与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A;
B.韩愈最早提出复兴儒学,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B;
D.武则天推行武举和殿试制度才是完善科举制的举措,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学生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即可分析出武则天态度转变的原因。
4.(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史载,宋真宗对宰臣王旦等说:“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该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用于研究( )
A.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B.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朝廷经济决策
C.当时政府掌握资源进行社会救济
D.南宋城市人口激增带来燃料危机
【答案】C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分析可知,针对民间缺炭的问题,北宋时期政府调运四十万斤炭投入市场,以低价出售给贫民,抑制高价的同时救济民众。由此可知,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当时政府掌握资源进行社会救济的相关问题,故C正确;
A.题干未涉及程朱理学的相关描述,故排除A;
B.材料的主旨是反映北宋政府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不涉及重农抑商问题,故排除B;
D.宋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
5.(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专使一行对黄河源头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调查,包括地貌、气候、动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详尽记录,记载在国史中。这表明元代( )
A.就空前辽阔的疆域更新了地理认知
B.专制皇权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治理
C.延续了前代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统治者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分析可知,忽必烈派遣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黄河源头有计划、有组织的实地考察,这一历史壮举成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元朝远超前代的疆域,这说明元明两代更新了对空前辽阔的疆域的地理认知,故A正确;
B.题干只说明忽必烈派遣专使对黄河源头进行考察,未涉及水利工程的治理,故排除B;
C.元代并未延续前代的崇文抑武,故排除C;
D.忽必烈派遣专使对黄河源头进行考察无法说明统治者重视科学技术,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元代疆域空前辽阔,忽必烈派遣专使探察黄河源头,更新了对空前辽阔的疆域的地理认知。
6.(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军屯即戍卒屯田,战时征讨,闲时耕种。商屯是政府鼓励商人运送粮米到边塞,并发放商人“盐引”,到食盐产地支盐售卖。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明代中后期,朝廷( )
A.变革土地制度缓解统治危机 B.扩大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
C.厉行闭关自守政策强化统治 D.面临严重的财政和边防压力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内陆边疆关系
【解析】【分析】D.依据材料“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分析可知,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的破坏导致边境地区驻军的粮饷供应困难,造成士兵逃亡,使边防压力剧增,同时朝廷为了供应边境驻军的粮食,需要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故D正确;
A.明朝并未变革土地制度,故排除A;
B.明朝与少数民族的边境贸易中,少数民族族向汉族购买粮食,明朝不可能通过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故排除B;
C.明代中后期,伴随着倭患的解决,放松了海禁,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
7.(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03年,山西某乡村知识分子在日记中写道:“校士(考评士子)皆以策论考试,所最重者外洋之法……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以求速效。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这一记述表明当时( )
A.作者认同西方物质文明 B.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就 D.革命浪潮影响内地乡村
【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解析】【分析】B.依据材料“校士(考评士子)皆以策论考试,所最重者外洋之法……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分析可知,晚清时期以西学来选拔人才,导致当时的考生舍弃传统的儒学转而学习西学,仍然讲求孔孟之道的被称为“顽固党”,由此说明当时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时期,故B正确;
A.作者只是记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不能说明认同西方的物质文明,故排除A;
C.甲午战争的失败(1895年)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
D.题干未涉及革命浪潮的影响,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解读,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以求速效。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
8.(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23年,国民党颁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宣称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最终实现“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这一言论( )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获胜 B.来源于三大政策的指引
C.彰显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契合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解析】【分析】D.依据材料“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国民党提出恢复我国独立主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平等,这一言论与中共二大提出的“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民主革命纲领契合,故D正确;
A.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时间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
B.三大政策,指孙中山在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在1923年底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会议上,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宣言》是在1923年1月1日 发表,先于三大政策的发表,故排除B;
C.题干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中国国民党宣言》由孙中山先生于1923年1月1日发表,阐明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和社会现状;叙述了中国国民党的由来和发展,指明今后革命的方向,规定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有显著的进步,重新焕发了革命的精神。
9.(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图1所示为某时期少数民族民歌。这些民歌( )
A.抒发了全面抗战时少数民族的同仇敌忾
B.体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C.承载着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
D.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得人心
【知识点】红军的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红军”“四川”“云南”“贵州”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因此材料民歌承载了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C正确;
A错误,材料阶段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全面抗战时期;
B错误,材料区域是云贵川,不是中央歌名根据地;
D错误,材料不涉及民族区域自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红军长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民歌。
10.(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样式宜解放》的评论,称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一评论体现了当时( )
A.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 B.市场经济推动服装潮流变化
C.思想解放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D.服装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答案】C
【知识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新华社发表《服装样式宜解放》的评论,称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分析可知,笔者想通过服装样式的解放,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说明当时思想解放仍待进一步深入,故C正确;
A.此时社会的衣着风格还是比较保守,服饰样式变浅还没形成社会共识,故排除A;
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排除B;
D.题干信息未涉及服装工业,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11.(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大约公元前2600年,一份记录提及了埃及一次40艘船只托运雪松木的商业活动。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陵墓中的壁画描绘了埃及大型船只在出发时装满了珠宝、工具和武器,船只返回时满载奴隶、猩猩、猴子、狗、豹子和没药树。这些信息显示出当时( )
A.尼罗河流域的跨区域贸易繁荣 B.地中海成为当时世界经济中心
C.已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 D.已形成了严密的商业法律体系
【答案】A
【知识点】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一份记录提及了埃及一次40艘船只托运雪松木的商业活动。”分析可知,当时非洲尼罗河流域商业贸易繁荣,故A正确;
B.题干信息未涉及地中海,故排除B;
C.题干信息未涉及宗教,故排除C;
D.题干信息未涉及商业法律,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份记录提及了埃及一次40艘船只托运雪松木的商业活动。”
12.(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 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解析】【分析】B.依据材料”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分析可知,哥伦布、麦哲伦、维雷扎诺等人都是得到了君主的支持进行的新航路探索,故B正确;
A.材料主要探讨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封建制度解体无关,故排除A;
C.新航路的开辟使相对孤立的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建立直接联系这种说法错误,故排除C;
D.材料探讨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是影响,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学生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而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
13.(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下表可用于解释( )
表:生产和出口货币金属的地区
货币金属 主要产地 次要产地
白银 墨西哥 东北欧
秘鲁 技斯
日本 中亚
— 暹罗、缅甸、越南
黄金 西非和东南非 日本
西风美洲(16 世纪) 波斯
巴西(自1690 年起至18 世纪) 中国
东南亚 一
铜 日本、瑞典 一
锡 英舅马来亚 —
注:铜和锡有时熔成合金,二者都用于低价铸币。
——摘编自[德]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A.古今货币材质的变迁历程 B.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动因 D.近现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表分析可知,材料中生产和出口货币金属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需要的货币数量增多,这些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开始了殖民扩张,C正确;
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货币生产和出口的空间分布,不是变化过程;
B错误,材料只涉及货币生产和出口情况,不能看出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
D错误,材料无关国际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14.(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某时期一文献宣称“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该文献坚称,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恶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据此可知,该文献( )
A.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影响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推动了第一个工人政权的诞生
【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是美国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颁布的《独立宣言》,其思想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故A正确;
B.题干信息反映的是美国1776年颁布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故排除B;
C.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C项;
D.第一个工人政权是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
15.(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图2所示为1914年法国的宣传海报。上方文字是“1914年的比利时英雄”,旗帜文字为“文明□□”,图中人物头皱当时德国陆军普遍使用的尖顶盔,人物下方是名为“洛瓦尼”和“列日”的两座比利时城市。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应是( )
A.控诉德国入侵邻国的战争暴行 B.祝贺协约国集团的征战凯旋
C.表达对大萧条时期民众的同情 D.强调同盟国作战的正义性质
【知识点】“一战”的主要战线与进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德国将旗帜插在了比利时两座城市头上,意在控诉德国入侵邻国的战争暴行,A正确;
B错误,德国是同盟国,材料不涉及协约国的胜利凯旋;
C错误,大萧条发生在1929年,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D错误,一战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一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1914年的比利时英雄’,旗帜文字为‘文明’,图中人物头皱当时德国陆军普遍使用的尖顶盔,人物下方是名为‘洛瓦尼’和‘列日’的两座比利时城市”。
16.(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知识点】冷战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B.依据材料“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62年10月22日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即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紧张局势有所缓和,故B正确;
A.此时还是两极格局,故排除A;
C.两大阵营的瓦解是在苏联解体后,即1991年,故排除C;
D.此时的时代主题依旧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解读,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3年,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17.(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有清一代,皇帝每日召见官员,以处理政务、获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 清朝召见制度简表
召见时间 乾隆帝卯正(6:00)开始召见,道光帝在寅正三刻(4:45),成午帝常在辰刻(7:00),光绪帝亲政以后,召见时间是在寅正(4:00)
召见内容 君臣对话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各地的吏治民情、人丁钱粮、水利水患等。皇帝若召见新任官员,首要任务是对他们进行考察,检测其知识储备和行政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新职,并给出施政指示。晚清时期,中国与外国交往越来越多,皇帝还从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口中了解对外交往的演进、国际形势的变化
召见对象 多为京中各部院空官、新任的京官、外省官员等
召见奖赏 一些在奏对中表现出众的官员,则会得到御制诗、荷包等奖赏
制度衰徵 召见制度在晚清时期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内政交化剧烈、外国侵略频繁,在成丰常北逸承德、光绪常遭受慈禧软禁、慈禧与光绪帝西退陕西的情况下,皇帝也难以顺利地召见新任官员
——据郭黎鹏(清朝召见新任官员制度探析》 整理
材料二
以下为晚清时期的一段召见实录:
1867年,行将访问欧美的志刚和孙家谷受到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召见的对话: 谕:何时起身 奏:于明日由衙门起身。 谕:由何路行走 奏:由陆路到上海上火轮船,经日本过大东洋到米里坚; 由米里坚渡大西洋到英吉利,过海到法兰西; 往北顺路到比里时、荷兰、丹麻尔、瑞典、俄罗斯;往南回路到布路斯;再南仍经法兰西到西班牙、意大利;由中海经大南洋;顺广东、福建、江浙中国海面, 自天津回京。 谕:随从人务须管束,不可被外国人笑话。 奏:谨当严加管来,不准其在外滋事。
——摘编自志刚《初使泰西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提炼一个关于“清代召见制度”的历史观点,并援引材料一中的相关史料,说明你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召见实录反映了当时中国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状况。
【答案】(1)示例一:
观点:清代皇帝勤于政事。
说明: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加之统治者吸取了明代皇帝怠政的教训,清代皇帝大都勤于政事。从“召见时间”一栏史料中可以看出,皇帝大都在清晨时段召见官员。
示例二:
观点:召见制度有助于强化皇权。
说明:清代召见制度的建立使皇帝每天都要召见官员,以此来处理政务、获取信息,这反映了清代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由“召见内容”一栏来看,皇帝通过召见官员,考查其履职能力,给出施政指示,获知国内外有关信息,这有助于皇帝强化对权力的掌控。
(2)评述:晚清时期,伴随着“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的进行,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逐渐深入,但仍囿于“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志刚等人的地理叙述,体现了中国对欧美各国地理位置和所选择的近代交通出行方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反映了西学东渐冲击了原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另一方面,慈禧告诫使臣约束手下勿失大国气派,以及志刚等人关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洋、西洋、南洋等传统地理知识的叙述,也反映了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新旧历史要素的相互交织。
【知识点】19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皇帝通过召见制度对朝政了解事无巨细,加强对朝堂的控制,因此可以将观点确定为“召见制度是维护清代皇权专制的核心制度”。
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材料一“君臣对话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各地的吏治民情、人丁钱粮、水利水患等”可知皇帝对事情了解很细,涉及的范围很广,皇帝单独召见内外重要官员,接受内外官员的直接奏报,减少中间流转过程的信息误差和丢失,行政效率更高,让皇帝得以垄断上行重要政务信息,拥有信息上的绝对优势,以保证皇帝对朝政的掌控,加强君主专制。
(2)评述:根据材料二大臣奏报的路线可知当时清朝统治阶级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和鸦片战争时期的了解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因此清朝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逐渐变广。本题的答题思路主要是突出鸦片战争时期由于闭关锁国导致对世界一无所知,鸦片战争后国门打开,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介绍西方的书籍出现和国内人员出国留学,对世界的了解也逐渐深刻,两者之间形成反差,反映清朝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逐渐变广。
故答案为:
(1)观点:清代皇帝勤于政事。
说明: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加之统治者吸取了明代皇帝怠政的教训,清代皇帝大都勤于政事。从“召见时间”一栏史料中可以看出,皇帝大都在清晨时段召见官员。
(2)评述:晚清时期,伴随着“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的进行,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逐渐深入,但仍囿于“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志刚等人的地理叙述,体现了中国对欧美各国地理位置和所选择的近代交通出行方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反映了西学东渐冲击了原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另一方面,慈禧告诫使臣约束手下勿失大国气派,以及志刚等人关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洋、西洋、南洋等传统地理知识的叙述,也反映了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新旧历史要素的相互交织。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代的召见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
18.(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恢宏的胸襟,首先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辽阔上。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袁括环宇,恢宏胸襟,至此而极。太史公写《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年) 止,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贯通数千年的历史。《史记》采用纪传体,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史学体例,其优点为能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
在空间上,太史公于写中国历史以外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匈奴、朝鲜、大宛,一一列传。写及大宛,兼写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身毒等国,人迹所至, 日月照临,全写到《史记》里面去。这是一部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历史,可以当通史与世界史之名而无愧。
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不易写成亦难精确详瞻,史学家缩小研究范围,以断代史、专门史、专门问题作为毕生沉潜的天地,为自然的趋势。历班彪、班固、班昭而写成的《汉书》,为西汉两百年的历史。 《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50万言,《汉书》写两百年的历史,80万言,可见《汉书》保存历史之功。
——摘编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切角度,自拟主题,为司马迁的《史记》写一篇历史书评。(要求:选取角度与拟定主题相匹配,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述清晰,作答要素应包含主题、具体评述和相关历史背景,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答案】示例:
主题:《史记》一贯通古今、囊括世界的通史著作。
具体书评内容:汉武帝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文化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尊崇儒术,积极开拓疆土,扩大对外交流,为《史记》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在这个时期,司马迁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成功地完成了《史记》这部50万字的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以其恢弘的胸襟和卓越的史学价值,涵盖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整个世界。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也开创了纪传体的通史体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两汉的史学与文学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拟定主题为“通过对《史记》的分析,展示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恢宏胸襟和历史贡献”,即从《史记》这一具体著作出发,分析司马迁在史学领域所展现的胸襟与贡献。具体评述部分首先指出《史记》是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其时间跨度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概括《史记》的时空范围和内容,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恢宏胸襟。接着,指出《史记》采用了纪传体这一全新的史学体例,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这揭示了《史记》的体例特点和史学价值。然后,评述又提到司马迁在空间上不仅写中国历史,还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将匈奴、朝鲜、大宛等国的历史也纳入其中,展示了其宽广的历史视野。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国际视野和全面的历史观。相关历史背景部分指出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司马迁作为史官,拥有丰富的资料和学术资源,能够完成这部史学巨著。这一背景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客观条件和时代背景。总结部分指出,《史记》不仅是一部通史和世界史,更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恢宏胸襟和历史使命感。这部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史记》,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19.(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人开头也有一些人不大会办经济,帝国主义者也曾等待过他们的失败。但是苏联共产党是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二:
当时(“一五”计划时),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建设工作中, 自己还不会走路,只能照抄苏联经验,并且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进行建设……(现在) 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共产党人“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 的表现。毛泽东称苏共为“最好的先生”是基于哪些方面的现实考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自己还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表现: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五年计划”(或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现实考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急需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争取提高新生政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力;强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苏联工业化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2)变化:
国内:汲取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总结);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国外: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或外交环境恶化);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知识点】十月革命;“苏联模式”;“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1)表现: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共产党人“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体现在1917年列宁所领导的十月革命;在新政权建立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实行两个五年计划。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称苏共为“最好的先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其现实考量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要求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愿望;苏联式工业化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2)变化:刘少奇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自己还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可知,国外环境发生的变化是:赫鲁晓夫执政,中苏关系恶化;国外环境发生的变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
故答案为:
(1)表现: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五年计划”(或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现实考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急需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争取提高新生政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力;强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苏联工业化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2)变化:
国内:汲取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总结);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国外: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或外交环境恶化);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20.(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 工人买的土豆多半都是质量很差的,蔬菜也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肉又陈又硬,都是老畜的肉,甚至常常是病畜或死畜的肉。 并且往往已经丰扇烂了。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按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成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制肥皂时剩下的废弃物也掺上别的东西冒克糖卖,可可里面宫掺有捣得很细的褐色粘土,把泡过的茶叶晒干烘焙然后当作好茶叶售卖。
(英国) 社会正是在自己的成员最需要它援助的时候抛弃了他们,让他们去受命运的摆布……我坚决认为: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将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996年在英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使许多消费者谈“牛”色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经济依存度日益加深。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当前,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相对薄弱
——摘编自李毅《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制度构建与国际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恩格斯描述当时英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观意图。简要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食品安全状况堪忧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简述推动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答案】(1)主观意图:揭露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对英国工人阶级处境的同情。
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英国社会缺乏保障体系;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成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部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意义:有助于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全球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
【知识点】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
【解析】【分析】(1)主观意图:根据材料“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并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可知,恩格斯意在揭示资产阶级的贪婪,激发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根据材料“ 工人买的土豆多数都是质量很差的”可知,工人阶级生活贫困;根据材料“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掺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咸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可知,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根据材料“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可知,阶级矛盾激化。
(2)成因: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轻济依存度日益加深”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加深;根据材料“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很多薄弱”可知,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意义: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而言,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领域治理的效能;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治理手段,因此国际合作有助于丰富食品安全领域治理手段;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故答案为:
(1)主观意图:揭露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对英国工人阶级处境的同情。
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英国社会缺乏保障体系;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成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部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意义:有助于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全球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英国和当代世界的食品安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1.(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战国时期,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官分文武”,即使像秦赵长平之战那样规模的大战,双方国君都没有亲临前线,而是交由国君任命的统帅指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 B.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
C.皇帝制度建立强化军政集权 D.仁政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2.(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西晋末年至北魏初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空前破坏。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却有了很大的提高:《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蔚犁以及用于播种的耧,都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果木栽培及保墒技术等,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主要归因于北魏中期以后( )
A.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B.经济重心逐渐移向南方地区
C.抑制了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 D.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封建化
3.(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武则天曾向唐高宗建议科举加试《老子》,她说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始祖,《老子》是“圣教”。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令贡举人学习她自己编撰的《臣轨》以明儒家君臣规范,并下令科举考试停试《老子》。这一变化反映了武则天意在( )
A.选拔最优人才 B.复兴儒学地位
C.巩固统治根基 D.完善科举制度
4.(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史载,宋真宗对宰臣王旦等说:“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该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用于研究( )
A.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B.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朝廷经济决策
C.当时政府掌握资源进行社会救济
D.南宋城市人口激增带来燃料危机
5.(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专使一行对黄河源头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调查,包括地貌、气候、动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详尽记录,记载在国史中。这表明元代( )
A.就空前辽阔的疆域更新了地理认知
B.专制皇权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治理
C.延续了前代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统治者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6.(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军屯即戍卒屯田,战时征讨,闲时耕种。商屯是政府鼓励商人运送粮米到边塞,并发放商人“盐引”,到食盐产地支盐售卖。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明代中后期,朝廷( )
A.变革土地制度缓解统治危机 B.扩大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
C.厉行闭关自守政策强化统治 D.面临严重的财政和边防压力
7.(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03年,山西某乡村知识分子在日记中写道:“校士(考评士子)皆以策论考试,所最重者外洋之法……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以求速效。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这一记述表明当时( )
A.作者认同西方物质文明 B.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就 D.革命浪潮影响内地乡村
8.(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23年,国民党颁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宣称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最终实现“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这一言论( )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获胜 B.来源于三大政策的指引
C.彰显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契合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9.(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图1所示为某时期少数民族民歌。这些民歌( )
A.抒发了全面抗战时少数民族的同仇敌忾
B.体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C.承载着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
D.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得人心
10.(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样式宜解放》的评论,称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一评论体现了当时( )
A.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 B.市场经济推动服装潮流变化
C.思想解放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D.服装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11.(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大约公元前2600年,一份记录提及了埃及一次40艘船只托运雪松木的商业活动。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陵墓中的壁画描绘了埃及大型船只在出发时装满了珠宝、工具和武器,船只返回时满载奴隶、猩猩、猴子、狗、豹子和没药树。这些信息显示出当时( )
A.尼罗河流域的跨区域贸易繁荣 B.地中海成为当时世界经济中心
C.已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 D.已形成了严密的商业法律体系
12.(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 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13.(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下表可用于解释( )
表:生产和出口货币金属的地区
货币金属 主要产地 次要产地
白银 墨西哥 东北欧
秘鲁 技斯
日本 中亚
— 暹罗、缅甸、越南
黄金 西非和东南非 日本
西风美洲(16 世纪) 波斯
巴西(自1690 年起至18 世纪) 中国
东南亚 一
铜 日本、瑞典 一
锡 英舅马来亚 —
注:铜和锡有时熔成合金,二者都用于低价铸币。
——摘编自[德]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A.古今货币材质的变迁历程 B.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动因 D.近现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14.(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某时期一文献宣称“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该文献坚称,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恶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据此可知,该文献( )
A.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影响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推动了第一个工人政权的诞生
15.(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图2所示为1914年法国的宣传海报。上方文字是“1914年的比利时英雄”,旗帜文字为“文明□□”,图中人物头皱当时德国陆军普遍使用的尖顶盔,人物下方是名为“洛瓦尼”和“列日”的两座比利时城市。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应是( )
A.控诉德国入侵邻国的战争暴行 B.祝贺协约国集团的征战凯旋
C.表达对大萧条时期民众的同情 D.强调同盟国作战的正义性质
16.(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7.(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有清一代,皇帝每日召见官员,以处理政务、获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 清朝召见制度简表
召见时间 乾隆帝卯正(6:00)开始召见,道光帝在寅正三刻(4:45),成午帝常在辰刻(7:00),光绪帝亲政以后,召见时间是在寅正(4:00)
召见内容 君臣对话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各地的吏治民情、人丁钱粮、水利水患等。皇帝若召见新任官员,首要任务是对他们进行考察,检测其知识储备和行政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新职,并给出施政指示。晚清时期,中国与外国交往越来越多,皇帝还从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口中了解对外交往的演进、国际形势的变化
召见对象 多为京中各部院空官、新任的京官、外省官员等
召见奖赏 一些在奏对中表现出众的官员,则会得到御制诗、荷包等奖赏
制度衰徵 召见制度在晚清时期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内政交化剧烈、外国侵略频繁,在成丰常北逸承德、光绪常遭受慈禧软禁、慈禧与光绪帝西退陕西的情况下,皇帝也难以顺利地召见新任官员
——据郭黎鹏(清朝召见新任官员制度探析》 整理
材料二
以下为晚清时期的一段召见实录:
1867年,行将访问欧美的志刚和孙家谷受到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召见的对话: 谕:何时起身 奏:于明日由衙门起身。 谕:由何路行走 奏:由陆路到上海上火轮船,经日本过大东洋到米里坚; 由米里坚渡大西洋到英吉利,过海到法兰西; 往北顺路到比里时、荷兰、丹麻尔、瑞典、俄罗斯;往南回路到布路斯;再南仍经法兰西到西班牙、意大利;由中海经大南洋;顺广东、福建、江浙中国海面, 自天津回京。 谕:随从人务须管束,不可被外国人笑话。 奏:谨当严加管来,不准其在外滋事。
——摘编自志刚《初使泰西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提炼一个关于“清代召见制度”的历史观点,并援引材料一中的相关史料,说明你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召见实录反映了当时中国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状况。
18.(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恢宏的胸襟,首先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辽阔上。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袁括环宇,恢宏胸襟,至此而极。太史公写《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年) 止,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贯通数千年的历史。《史记》采用纪传体,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史学体例,其优点为能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
在空间上,太史公于写中国历史以外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匈奴、朝鲜、大宛,一一列传。写及大宛,兼写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身毒等国,人迹所至, 日月照临,全写到《史记》里面去。这是一部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历史,可以当通史与世界史之名而无愧。
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不易写成亦难精确详瞻,史学家缩小研究范围,以断代史、专门史、专门问题作为毕生沉潜的天地,为自然的趋势。历班彪、班固、班昭而写成的《汉书》,为西汉两百年的历史。 《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50万言,《汉书》写两百年的历史,80万言,可见《汉书》保存历史之功。
——摘编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切角度,自拟主题,为司马迁的《史记》写一篇历史书评。(要求:选取角度与拟定主题相匹配,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述清晰,作答要素应包含主题、具体评述和相关历史背景,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19.(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人开头也有一些人不大会办经济,帝国主义者也曾等待过他们的失败。但是苏联共产党是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二:
当时(“一五”计划时),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建设工作中, 自己还不会走路,只能照抄苏联经验,并且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进行建设……(现在) 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共产党人“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 的表现。毛泽东称苏共为“最好的先生”是基于哪些方面的现实考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自己还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023高三上·汕尾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 工人买的土豆多半都是质量很差的,蔬菜也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肉又陈又硬,都是老畜的肉,甚至常常是病畜或死畜的肉。 并且往往已经丰扇烂了。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按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成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制肥皂时剩下的废弃物也掺上别的东西冒克糖卖,可可里面宫掺有捣得很细的褐色粘土,把泡过的茶叶晒干烘焙然后当作好茶叶售卖。
(英国) 社会正是在自己的成员最需要它援助的时候抛弃了他们,让他们去受命运的摆布……我坚决认为: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将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996年在英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使许多消费者谈“牛”色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经济依存度日益加深。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当前,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相对薄弱
——摘编自李毅《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制度构建与国际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恩格斯描述当时英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观意图。简要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食品安全状况堪忧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简述推动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国君任命的统帅”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由国君任命,不能世袭是官僚政治的基本特征,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故A正确;
B.材料未涉及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故排除B;
C.战国时期尚未建立皇帝制度,故排除C;
D.战国的国君崇尚法家思想,仁政思想影响有限,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国君任命的统帅”,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D.依据材料“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却有了很大的提高:《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蔚犁以及用于播种的耧,都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发展农耕,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逐渐封建化,故D正确;
A.北魏中后期走向分裂,故排除A;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排除B;
C.均田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但仍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土地兼并,也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3.【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武则天在称帝前建议唐高宗科举加试《老子》,因为她认为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始祖,有利于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武周代唐后,她下令科举考试停试《老子》,是为了巩固武周的统治根基,故C项正确;
A.实行科举制是为了选拔最优人才,但调整考查内容与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A;
B.韩愈最早提出复兴儒学,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B;
D.武则天推行武举和殿试制度才是完善科举制的举措,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学生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即可分析出武则天态度转变的原因。
4.【答案】C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分析可知,针对民间缺炭的问题,北宋时期政府调运四十万斤炭投入市场,以低价出售给贫民,抑制高价的同时救济民众。由此可知,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当时政府掌握资源进行社会救济的相关问题,故C正确;
A.题干未涉及程朱理学的相关描述,故排除A;
B.材料的主旨是反映北宋政府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不涉及重农抑商问题,故排除B;
D.宋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
5.【答案】A
【知识点】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分析可知,忽必烈派遣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黄河源头有计划、有组织的实地考察,这一历史壮举成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元朝远超前代的疆域,这说明元明两代更新了对空前辽阔的疆域的地理认知,故A正确;
B.题干只说明忽必烈派遣专使对黄河源头进行考察,未涉及水利工程的治理,故排除B;
C.元代并未延续前代的崇文抑武,故排除C;
D.忽必烈派遣专使对黄河源头进行考察无法说明统治者重视科学技术,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元代疆域空前辽阔,忽必烈派遣专使探察黄河源头,更新了对空前辽阔的疆域的地理认知。
6.【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内陆边疆关系
【解析】【分析】D.依据材料“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分析可知,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的破坏导致边境地区驻军的粮饷供应困难,造成士兵逃亡,使边防压力剧增,同时朝廷为了供应边境驻军的粮食,需要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故D正确;
A.明朝并未变革土地制度,故排除A;
B.明朝与少数民族的边境贸易中,少数民族族向汉族购买粮食,明朝不可能通过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故排除B;
C.明代中后期,伴随着倭患的解决,放松了海禁,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
7.【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解析】【分析】B.依据材料“校士(考评士子)皆以策论考试,所最重者外洋之法……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分析可知,晚清时期以西学来选拔人才,导致当时的考生舍弃传统的儒学转而学习西学,仍然讲求孔孟之道的被称为“顽固党”,由此说明当时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时期,故B正确;
A.作者只是记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不能说明认同西方的物质文明,故排除A;
C.甲午战争的失败(1895年)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
D.题干未涉及革命浪潮的影响,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解读,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以求速效。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
8.【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解析】【分析】D.依据材料“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国民党提出恢复我国独立主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平等,这一言论与中共二大提出的“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民主革命纲领契合,故D正确;
A.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时间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
B.三大政策,指孙中山在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在1923年底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会议上,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宣言》是在1923年1月1日 发表,先于三大政策的发表,故排除B;
C.题干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中国国民党宣言》由孙中山先生于1923年1月1日发表,阐明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和社会现状;叙述了中国国民党的由来和发展,指明今后革命的方向,规定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有显著的进步,重新焕发了革命的精神。
【知识点】红军的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红军”“四川”“云南”“贵州”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因此材料民歌承载了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C正确;
A错误,材料阶段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全面抗战时期;
B错误,材料区域是云贵川,不是中央歌名根据地;
D错误,材料不涉及民族区域自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红军长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民歌。
10.【答案】C
【知识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新华社发表《服装样式宜解放》的评论,称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分析可知,笔者想通过服装样式的解放,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说明当时思想解放仍待进一步深入,故C正确;
A.此时社会的衣着风格还是比较保守,服饰样式变浅还没形成社会共识,故排除A;
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排除B;
D.题干信息未涉及服装工业,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11.【答案】A
【知识点】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一份记录提及了埃及一次40艘船只托运雪松木的商业活动。”分析可知,当时非洲尼罗河流域商业贸易繁荣,故A正确;
B.题干信息未涉及地中海,故排除B;
C.题干信息未涉及宗教,故排除C;
D.题干信息未涉及商业法律,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份记录提及了埃及一次40艘船只托运雪松木的商业活动。”
12.【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解析】【分析】B.依据材料”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分析可知,哥伦布、麦哲伦、维雷扎诺等人都是得到了君主的支持进行的新航路探索,故B正确;
A.材料主要探讨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封建制度解体无关,故排除A;
C.新航路的开辟使相对孤立的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建立直接联系这种说法错误,故排除C;
D.材料探讨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是影响,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学生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而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表分析可知,材料中生产和出口货币金属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需要的货币数量增多,这些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开始了殖民扩张,C正确;
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货币生产和出口的空间分布,不是变化过程;
B错误,材料只涉及货币生产和出口情况,不能看出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
D错误,材料无关国际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14.【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是美国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颁布的《独立宣言》,其思想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故A正确;
B.题干信息反映的是美国1776年颁布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故排除B;
C.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C项;
D.第一个工人政权是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
【知识点】“一战”的主要战线与进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德国将旗帜插在了比利时两座城市头上,意在控诉德国入侵邻国的战争暴行,A正确;
B错误,德国是同盟国,材料不涉及协约国的胜利凯旋;
C错误,大萧条发生在1929年,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D错误,一战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一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1914年的比利时英雄’,旗帜文字为‘文明’,图中人物头皱当时德国陆军普遍使用的尖顶盔,人物下方是名为‘洛瓦尼’和‘列日’的两座比利时城市”。
16.【答案】B
【知识点】冷战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B.依据材料“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62年10月22日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即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紧张局势有所缓和,故B正确;
A.此时还是两极格局,故排除A;
C.两大阵营的瓦解是在苏联解体后,即1991年,故排除C;
D.此时的时代主题依旧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解读,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3年,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17.【答案】(1)示例一:
观点:清代皇帝勤于政事。
说明: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加之统治者吸取了明代皇帝怠政的教训,清代皇帝大都勤于政事。从“召见时间”一栏史料中可以看出,皇帝大都在清晨时段召见官员。
示例二:
观点:召见制度有助于强化皇权。
说明:清代召见制度的建立使皇帝每天都要召见官员,以此来处理政务、获取信息,这反映了清代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由“召见内容”一栏来看,皇帝通过召见官员,考查其履职能力,给出施政指示,获知国内外有关信息,这有助于皇帝强化对权力的掌控。
(2)评述:晚清时期,伴随着“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的进行,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逐渐深入,但仍囿于“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志刚等人的地理叙述,体现了中国对欧美各国地理位置和所选择的近代交通出行方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反映了西学东渐冲击了原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另一方面,慈禧告诫使臣约束手下勿失大国气派,以及志刚等人关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洋、西洋、南洋等传统地理知识的叙述,也反映了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新旧历史要素的相互交织。
【知识点】19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皇帝通过召见制度对朝政了解事无巨细,加强对朝堂的控制,因此可以将观点确定为“召见制度是维护清代皇权专制的核心制度”。
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材料一“君臣对话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各地的吏治民情、人丁钱粮、水利水患等”可知皇帝对事情了解很细,涉及的范围很广,皇帝单独召见内外重要官员,接受内外官员的直接奏报,减少中间流转过程的信息误差和丢失,行政效率更高,让皇帝得以垄断上行重要政务信息,拥有信息上的绝对优势,以保证皇帝对朝政的掌控,加强君主专制。
(2)评述:根据材料二大臣奏报的路线可知当时清朝统治阶级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和鸦片战争时期的了解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因此清朝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逐渐变广。本题的答题思路主要是突出鸦片战争时期由于闭关锁国导致对世界一无所知,鸦片战争后国门打开,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介绍西方的书籍出现和国内人员出国留学,对世界的了解也逐渐深刻,两者之间形成反差,反映清朝统治阶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逐渐变广。
故答案为:
(1)观点:清代皇帝勤于政事。
说明: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加之统治者吸取了明代皇帝怠政的教训,清代皇帝大都勤于政事。从“召见时间”一栏史料中可以看出,皇帝大都在清晨时段召见官员。
(2)评述:晚清时期,伴随着“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的进行,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逐渐深入,但仍囿于“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志刚等人的地理叙述,体现了中国对欧美各国地理位置和所选择的近代交通出行方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反映了西学东渐冲击了原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另一方面,慈禧告诫使臣约束手下勿失大国气派,以及志刚等人关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洋、西洋、南洋等传统地理知识的叙述,也反映了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新旧历史要素的相互交织。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代的召见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
18.【答案】示例:
主题:《史记》一贯通古今、囊括世界的通史著作。
具体书评内容:汉武帝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文化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尊崇儒术,积极开拓疆土,扩大对外交流,为《史记》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在这个时期,司马迁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成功地完成了《史记》这部50万字的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以其恢弘的胸襟和卓越的史学价值,涵盖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整个世界。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也开创了纪传体的通史体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两汉的史学与文学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拟定主题为“通过对《史记》的分析,展示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恢宏胸襟和历史贡献”,即从《史记》这一具体著作出发,分析司马迁在史学领域所展现的胸襟与贡献。具体评述部分首先指出《史记》是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其时间跨度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概括《史记》的时空范围和内容,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恢宏胸襟。接着,指出《史记》采用了纪传体这一全新的史学体例,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这揭示了《史记》的体例特点和史学价值。然后,评述又提到司马迁在空间上不仅写中国历史,还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将匈奴、朝鲜、大宛等国的历史也纳入其中,展示了其宽广的历史视野。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国际视野和全面的历史观。相关历史背景部分指出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司马迁作为史官,拥有丰富的资料和学术资源,能够完成这部史学巨著。这一背景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客观条件和时代背景。总结部分指出,《史记》不仅是一部通史和世界史,更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恢宏胸襟和历史使命感。这部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史记》,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19.【答案】(1)表现: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五年计划”(或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现实考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急需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争取提高新生政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力;强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苏联工业化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2)变化:
国内:汲取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总结);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国外: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或外交环境恶化);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知识点】十月革命;“苏联模式”;“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1)表现: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共产党人“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体现在1917年列宁所领导的十月革命;在新政权建立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实行两个五年计划。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称苏共为“最好的先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其现实考量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要求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愿望;苏联式工业化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2)变化:刘少奇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自己还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可知,国外环境发生的变化是:赫鲁晓夫执政,中苏关系恶化;国外环境发生的变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
故答案为:
(1)表现: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五年计划”(或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现实考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急需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争取提高新生政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力;强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苏联工业化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2)变化:
国内:汲取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总结);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国外: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或外交环境恶化);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20.【答案】(1)主观意图:揭露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对英国工人阶级处境的同情。
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英国社会缺乏保障体系;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成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部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意义:有助于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全球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
【知识点】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
【解析】【分析】(1)主观意图:根据材料“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并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可知,恩格斯意在揭示资产阶级的贪婪,激发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根据材料“ 工人买的土豆多数都是质量很差的”可知,工人阶级生活贫困;根据材料“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掺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咸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可知,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根据材料“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可知,阶级矛盾激化。
(2)成因: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轻济依存度日益加深”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加深;根据材料“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很多薄弱”可知,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意义: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而言,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领域治理的效能;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治理手段,因此国际合作有助于丰富食品安全领域治理手段;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故答案为:
(1)主观意图:揭露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对英国工人阶级处境的同情。
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英国社会缺乏保障体系;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成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部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意义:有助于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全球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英国和当代世界的食品安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