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4.据考证,马球运动发源于古代波斯,唐初从西域直接传入中国内地后,历经唐、宋、元、
初一历史试题
明而不衰,.而古代日本、高丽等国的马球之戏则传自子屮国。这说期中国古代
注意事项:
A.对外交流繁荣
B.娱乐活动匮乏
1本试卷类10分,1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各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C.善于发明创造
D.文艺灿烂辉煌
2.将【卷、Ⅱ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位置涂、错误均不得分。
5,表1是唐代中后期一些起义情况表。这说明当时
I.卷
时间
起义
爆发原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762年-784年
浙江袁宽起义
朝廷增加赋税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65年-766年
苏州方清、陈庄起义
及抗翻廷威税
1.“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新河道的。”这一论断反映了踌朝大运
859年-860年
浙江衮浦起义
朝廷加查税收
河的开通
868年-869年
庞勋起义
兵役过重
A.连接了南北五大水系
B.耗费了大笔的劳动力
874年-878年
玉仙芝起义
官府赋役过重
C.是隋炀帝享乐的结果
D.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875年-884年
黄巢起义
人民贼役繁
2,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他亲自任命的22人出
表1
身各异,有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
A.心专权严重
B.社会矛质尖锐
A.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形成藩镇割据
D.多个政权并立
C.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6.五代十国后期,北方继续保持了后唐时就形成的基本完整局面,而南方的九个政权在经过
3.图1是唐代前期人口变化示意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唐代前期
兼并后也变为五个。这种状况
A.反映了统一的必然趋势
B.造成了南方的战乱更多
唐代前期人口变化示意图(单位:万)
5291.93
C.使北方经济能稳定发根
D.断绝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7.治多史学家研究发现:赵匡胤即位后辽兵就“自行遁去”:《辽史》中没有当年辽国出兵
口贞规十三年(639)
天宝十玛年〔55)
中原的记录;陈桥兵变时的黄袍、禅位诏都是京先预备好的。从这些研究发现中,可以
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辽军侵犯是兵变爆发的诱因
,B,赵匡胤被兵变将士逼迫上位
891.47
1325,29
C。陈桥兵变前赵匡胤谋划已久
,D·后周皂室己预知到兵变发生
312.02
8.契丹鞍具、西夏剑因其产品精良,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当时中原的工匠中广泛流传:宋潮统
户数
入口数
治地区生产的瓷器、丝织品和茶也在周边少数民族攻权中广受炊迎。这说明当时
图1
A,宋与周边民族政权战争频紫
B.少数民族手工业技术更先进:
A.商业十分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
C.宋辽时中压的科技领先世界
D.民族间交流交融依然是主流
C.农业生产进步
D.手工业水平高
初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项)
初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卷 1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初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I 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各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将I 卷、IⅡ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位置涂、写错误均不得分。
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新河道的。”这一论断反映了隋朝大运 河的开通
A. 连接了南北五大水系 B. 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
C. 是隋炀帝享乐的结果 D.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他亲自任命的22人出 身各异,有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
A. 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 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 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3. 图1是唐代前期人口变化示意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唐代前期
唐代前期人口变化示意图(单位:万)
图 1
A. 商业十分繁荣 B. 社会风气开放
C. 农业生产进步 D.手工业水平高
4. 据考证,马球运动发源于古代波斯,唐初从西域直接传入中国内地后,历经唐、宋、元、 明而不衰,而古代日本、高丽等国的马球之戏则传自于中国。这说明中国古代
A. 对外交流繁荣 B. 娱乐活动匮乏
C. 善于发明创造 D. 文艺灿烂辉煌
5.表1是唐代中后期一些起义情况表。这说明当时
时间 起义 爆发原因
762年-784年 浙江袁晁起义 朝廷增加赋税
765年-766年 苏州方清、陈庄起义 反抗朝廷赋税
859年-860年 浙江裘浦起义 朝廷加重税收
868年-869年 庞勋起义 兵役过重
874年-878年 王仙芝起义 官府赋役过重
875年-884年 黄巢起义 人民赋役繁重
表1
A. 宦官专权严重 B. 社会矛盾尖锐
C. 形成藩镇割据 D. 多个政权并立
6.五代十国后期,北方继续保持了后唐时就形成的基本完整局面,而南方的九个政权在经过 兼并后也变为五个。这种状况
A. 反映了统一的必然趋势 B. 造成了南方的战乱更多
C. 使北方经济能稳定发展 D. 断绝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7.许多史学家研究发现:赵匡胤即位后辽兵就“自行遁去”;《辽史》中没有当年辽国出兵 中原的记录;陈桥兵变时的黄袍、禅位诏书都是事先预备好的。从这些研究发现中,可以 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辽军侵犯是兵变爆发的诱因 B. 赵匡胤被兵变将士逼迫上位
C. 陈桥兵变前赵匡胤谋划已久 D. 后周皇室已预知到兵变发生
8. 契丹鞍具、西夏剑因其产品精良,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当时中原的工匠中广泛流传;宋朝统 治地区生产的瓷器、丝织品和茶也在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中广受欢迎。这说明当时
A. 宋与周边民族政权战争频繁 B. 少数民族手工业技术更先进
C. 宋辽时中国的科技领先世界 D. 民族间交流交融依然是主流
初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初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立提江意 题临安山水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注:作者完颜亮,为当时金朝皇帝。 这首诗是他派人潜到南宋画下临安一 带的风景后,在画上所题的励志诗。
(
弟
)用 兵 兵 百 山点有 車 考
(
一
)峰 湖疆混
图 2
10.由于连年到广州的外国船只较少,1028年,宋仁宗下令地方官和朝廷派驻的转运使设法 招引,并给予外国商人优待。这反映出宋代
A. 广州不是主要商港 B. 朝廷重视对外贸易
C. 海外贸易持续衰落 D. 政府出现财政危机
11. 图3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都城平面图。这个都城最有可能是
图 3
A.唐代长安 B. 元代大都 C. 明代北京 D. 清代北京
12. 探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4所示时间轴的信息判断, 在□处的信息应该是
图 4
A. 北宋 B. 南宋 C. 元 代 D. 明 代
13.“这个时候(宋代)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下列选项中,能证明这
一观点的是
A.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D. “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
14. 元代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国内以首都为中心、覆盖包括西藏等边疆在内的全国各地; 向外能通往高丽、缅甸、地中海东岸、俄罗斯等地区。这一现象
A. 有利于加强国内外的交流 B. 造成苛政激化了社会矛盾
C. 便利了对西夏和金的进攻 D. 受到海上交通衰退的影响
15. “(他)在14世纪成为中国的国君。其既从极为卑贱的地位而登九五之尊……。他的都 城城墙近三十英里,使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砖墙环绕的城市……。”。文中的“他”是
A. 赵匡胤 B. 李自成 C. 铁木真 D. 朱元璋
16.明代初期,统治者将《孟子》中包括民贵君轻、大臣可以不尊重皇帝、仁政等论说共计 八十五条删除,甚至一度下令将孟子配享孔庙的地位罢免。这主要是因为
A. 强化君主权力的需要 B. 孟子的学术水平太低
C. 孟子的社会影响力小 D. 被删论说是文化糟粕
17.依据表2的信息分析,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表的历史主题是
唐 精美冠全国的蜀锦、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宋 瓷器的辉煌时代、领先世界的造船业
明 棉纺织业的推广
清 颇具规模的手工工场
表2
A. 日益繁荣的纺织业 B. 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C. 手工业的巨大成就 D. 传统制瓷业的辉煌
(
9.
从图
2(
右
)
书法作品及其
简介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
史信息是
A.
临安城被金朝占领
B.
金朝诗歌冠绝天下
C.
金朝没有创制文字
D.
宋金之间军事对峙
)
初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 初一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
卷2
18.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著作中说:“西欧之海上威权,则待到朱棣舰队耀武于南海纵横无敌 之后,又经过若干年才开始出现。”“朱棣舰队”的活动
A. 主要目的是发展海外贸易 B. 最远到达了非洲的西海岸
C. 促进了中外间的友好往来 D. 持续进行直到明王朝灭亡
19.甘薯传入中国后,引起了农学家徐光启的特别注意,并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栽培方法。这 部著作是
A.《 农书》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20.《宪宗元宵行乐图》描绘了明宪宗为庆贺元宵,在皇宫里观看宫人燃放烟花爆竹、模拟 市井交易,欣赏魔术杂技表演、驱邪祈福戏曲 (民间节日里的表演项目)等场景。这幅画
A. 提供了火药发明的时间信息 B. 有助于研究传统的节日文化
C. 说明皇宫是重要的商贸场所 D. 体现了明宪宗绘画水平高超
21.由表3信息可知,唐朝与明朝走向灭亡的相同因素是
时间 社会现象
唐代后期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明代中后期 皇帝多沉迷享乐、大臣结党营私、宦官专权
表 3
A. 地方割据 B. 财政困难 C. 政治腐败 D. 外来侵略
22.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世纪80年代,清朝在台湾
A. 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B. 取得了抗倭战争胜利
C. 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D. 设置台湾府加强管理
23. 清代,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江西段,出现了“人口压力一开垦山林—水土流失一泥沙淤 积—湖田围垦一洪涝加剧”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农业发展迅速 B. 人地矛盾突出
C. 鼓励土地垦荒 D. 忽视水利兴修
24. 康熙帝下令禁止沿海民众前往南洋贸易;雍正帝将西方传教士驱逐至澳门或广州统一管 理;乾隆帝将西方来华贸易的港口限制在广州一处。这些做法
A.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 完全断绝了中外的经济交流
C. 有效阻止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D. 根本目的是保护本国手工业
25. 戏曲真正的生命在民间。明清时的戏曲出现了“雅部(昆曲)”与“花部(其他剧种)” 之争。清代时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因深受群众喜爱而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标志着更突
出大众审美的“花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个新剧种是
A. 徽调 B. 昆 曲 C. 京 剧 D. 秦腔
Ⅱ 卷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 26. (18分)清官是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廉吏传》收录的部分朝代“廉吏”入仕途径对比表
朝代 收录的 廉吏总数 科举入仕 其它入仕途径 未说明入仕途径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隋朝 8 0 0 % 6 75% 2 25%
唐朝 61 36 59% 14 23% 11 18%
两宋 49 36 73.5% 10 20.4% 3 6.1%
表4 注:
“廉吏”就是通常所说的“清官”,他们清廉正直、严守纲纪、仁厚爱民、广施教化, 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对理想化官员的追求。
《廉吏传》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第一部专门记述清官的著作。编著者费枢,是北宋徽宗 时的进士,曾出任南宋高宗时的知州。他从历代史籍中选择了上自春秋、下至唐末共112人 的事迹编著成书。续编者黄汝亨是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他在费枢的基础上,增补了宋 代以前的人物133人,续编了宋、元两代“廉吏”共64人。
——以上材料均根据《廉吏传》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指出表4反映的隋朝以后官员的主要入仕途径,并简述该途径确立的时间和影响。 (8分)
(2)说明宋朝时该途径的发展表现,以及推动其发展的政策因素。(6分)
(3)回答在续编作者黄汝亨生活的时代,该途径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 目的。(4分)
初一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 初一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
27. (16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史料的分类:
1.从表现形式上: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
2.从研究价值上:第一手史料(历史人物、现象出现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第二手史料 (与研究的历史人物、现象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二)表5:唐墓(部分)中的墓志铭文
墓主人 民族 墓志铭文(节选)
何文哲 粟特人 “任职禁军,救君主于危难。”
康君 粟特人 “金鞍宝马,去来三市之傍;绥颊高谈,出入五侯之第。”
安思温 粟特人 “儒释二门,特加精意。”
—-摘编自蒋爱花《四海同风;墓志所见唐代的民族交流融合》
注 :
粟特人,原本是汉代居住在祁连山北昭武城的月氏人,被称为“昭武九姓”。因被匈奴 压迫而迁至中亚,后来建立了康国、安国、米国、何国等小国。西突厥灭亡后,粟特人“归 属于唐”,成为唐政权统治下的众多民族之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对我们了解唐朝社会现象来说,表5的“墓志铭文”属于哪类史料 通过这些“墓志铭文”,你能了解到唐朝哪些社会现象 (6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第二次是唐朝时 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 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和共同影响。 ( 5 分 )
初一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
材料三
一号沉船年代约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二号沉船年代约为明弘治年间(1488一 1505年)……一号沉船是一般满载景德镇外销瓷器等货物出航的商船。……从广州出发的可能 性最大,目的地应是连接南海与印度洋的最大贸易中转港马六甲;二号沉船最可能是从马六 甲装载了来自印魔洋地区的乌木后返回广州。
——摘编自光明日报《深海藏珍——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的什么现象 当时该现象面临什么威胁 明朝是如何解决威胁的 (5分)
28.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篇古代中国 …… 第四章 无效率的宋代 第五章 辽金元:没有管理体系的征服王朝 第六章 明清:最专制的中枢神经
——摘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1)结合明清时期中央机构变革的相关史实,写出材料一“第六章”的核心内容。(6分)
材料二
这一时期(明清)的商品经济,不仅在国内相当发达……。有学者认为,从明中期一直 到清中期即19世纪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这一时期除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外,在学术文化和文学艺术等 方面,也有大量足以让人自豪、并当载入中华文明史册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在国内相当发达”的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文学的“辉煌成就”(至少4项)。(4分)
初一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
(
初历史试卷答题卡
) (
1
■
口
)
(
请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
超
出
边
框
的
答
案
无
效
) (
蓬莱区
2023
—
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 (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 (
考
号
0]
0]
[0]
01
[01
E01
[0
01
[0]
11
1]
[1]
1]
11
[11
[13
1]
[1]
21
21
21
2
〕
21
21
23
2
〕
2]
3]
(31
[31
32
31
31
[31
31
[31
4]
43
4]
4
〕
41
41
[4]
4]
4]
5]
5]
51
51
51
51
51
51
51
61
61
6]
61
61
6]
6
〕
6]
[6
71
7
〕
71
73
71
71
7
〕
7]
73
8
〕
[82
8]
83
8
〕
81
〔
8
〕
8]
8]
91
9]
[9]
r91
[9]
[93
9
〕
r9]
9
〕
) (
注意事项:
1.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
净。解答题作答
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2.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
在每项考生信息框中填写姓名及准考证号。
选择题填涂说明:
正
确
填
涂
错
误
填
涂
■
口
) (
一、选择题答题表
1
【
A
〕
[B][C][D
2
【
A
〕
[B][C][D]
[A3
[B1
C3
[D
4
[A1(BI tC)[D1
5 [A][BI
C3
[D3
6
7
8
9
10
[A][B][CJ
[D
[AJ
[B][C][D
[A][B][C][D]
[A][B][C][D]
[A]
〔
B
〕
CC][D2
11
[A][B][CJ
[DJ
12
[A][B][C][D]
13
[A][B][C1
[D1
14
[A][B][C1
[D1
15
[A][B][C][D1
16
[A][B][C1
[D1
17
[A][B1
[C1
[D]
18
[A][B][C1
[D]
19 [A][B][C][D]
20
[A][B1
[C1
[D1
21
[A][BJ
[C
[D
22
[A][B3
tc1
[D1
23
[A][B][C3
[D]
24
〔
A
〕
[B] [O]
[D]
25
[A][B][C][D]
非选择题答题区
26.
(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27. (1) (2 ) (3)
请 在 各 题 目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作 答 , 超 出 边 框 的 答 案 无 效
28. (1) (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
副
)圈
(
第
1
页共
2
页
) (
初一历史试卷答题卡
)初一历史试卷答题卡 第 2 页 共 2 页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 B C A B 6-10 A C D D B 11-15 B C A A D
16-20 A C C D B 21-25 C D B A C
二、非选择题
26.(1)途径:科举入仕(科举制、科举选官)(1分) 时间:隋朝(1分)
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阶层(社会)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营造了社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等(6分)
(2)发展: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3分)
因素: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3分)
(3)变化:明朝科举实行八股取士(从考试题目、考生对题目的解释、答卷格式等具体角度亦可酌情给分)(2分)
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2分)
27.(1)类型:文献史料、第一手史料(2分)
社会现象: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的交流交融现象明显。(4分)
(2)共同原因:战乱。(1分)
影响:北方的优秀人才到南方,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4分)
现象:明朝时海外贸易兴盛(2分) 威胁:倭寇的侵袭。(1分)
举措:明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军民与倭寇激战,消灭了倭寇,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2分)
28.
(1)核心要点:
明朝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军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这样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4分)
清朝: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
(2)表现:北京等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形成了商帮;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覆盖全国的商业网形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很大发展。(6分)
(3)成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