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勤建学校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 2024.9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显示,近年发掘的一座陶寺文化大墓中一具船型木棺安放在墓室底部正中,并且棺椁周围散布着猪牛羊以及陶器、骨箭头、木弓、玉器甚至奴隶等陪葬品。由此可以看出(  )
A.陶寺遗址中墓穴陪葬品丰富 B.当时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C.当时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D.陶寺居民手工技术较为高超
2.周昭王时期,周天子连续南征,周疆域向南大幅度扩张,直抵汉水。在周昭王、周穆王时期,周又在汉水以北建立了一批诸侯国,称为“汉阳诸姬”,到宣王时期,周又对“汉阳诸姬”进行了强化管理。西周的这些举措客观上(  )
A.遏止了楚国扩张 B.促进了文化传播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刺激了诸侯争霸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的“商业新城市”,如图中的中山、临淄、邯郸、安邑、洛阳、咸阳、大梁、郢等。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城市的出现与繁荣(  )
A.促进区域内经济的交流 B.有助于南北文化的互补
C.形成义利并重的价值观 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田亩数征税。公元前538年,郑国子产以丘为单位按田征发军赋。井田制破坏和新赋税的推行(  )
A.源于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B.标志着周朝制度陷入全面瓦解
C.导致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 D.表明以土地为标准的税制确立
5.战国时期的部分秦简中,户主名前均冠以“荆”,表明其为荆地遗民;秦统一后,六国遗民通过重新登记户籍,成为“新黔首户”,已然不见“故六国”的标记。这是因为秦朝(  )
A.推行严刑峻法 B.移民地位低下 C.强化国家认同 D.户籍体系成熟
6.秦统一后,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汉初“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趋于合理 B.对地方治理方式存在认知分歧
C.郡县制度削弱了皇帝的权力 D.分封制有利拱卫王室以安天下
7.西汉初年,汉朝的政治方针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较多采取无为而治,配合人民自然的动向,采取较为宽松的政治政策。但是据研究表明,汉朝初年对女子在15岁以上30岁以下未婚者进行罚款。由此可以看出汉朝统治者实行罚款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人口 B.重视民心 C.增加赋税 D.重视农业
8.汉高祖刘邦从白登脱困后,汉匈双方的对抗问题并未解决。为应对被动局面,西汉采取了应对匈奴的全新政策:其一,与匈奴缔结和亲;其二,每年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物;其三,通过“喻以礼节”实现匈奴德化;其四,短期内建立汉匈的“子婿”亲戚关系,逐步形成长期的“外孙单于”血缘关系。关于西汉对匈奴的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
A.汉匈称“子婿”而非华夷表明华夏认同开始形成
B.是在长期交往交融中坚持独尊观念的政治选择
C.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
D.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后世照搬沿用
9.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缘于此时期( )
A.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 B.专制皇权呈现出一定弱化
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 D.选官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
10.东晋建立前后约有90万中原人移民到江南,占当时江南全境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多以村落或宗族为单位迁徙,在江南形成独立的聚落;并将新的聚居地冠以原籍州县之名,在东晋朝廷认可下形成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这(  )
A.增强了北方士族返回中原的愿望 B.激化了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
C.规范了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寒人”指没有特权的地主和商人。表1为南朝时期“寒人”势力上升的三种途径。“寒人”地位的变化(  )
表1
途径 史实
掌管军权 沈攸之,少孤贫,后以军功累官至征西大将军
掌管机要 戴法兴,商贩出身,官至中书舍人
掌管典签 “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
A.得益于科举制的实施 B.动摇了重农抑商观念
C.推动了监察制度完善 D.折射出中央集权加强
12.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犯塞,吐谷浑寇边,军旅数起,转输劳敝,隋文帝令朔州总管赵仲卿于长城北大兴屯田,以实塞下,又于河西立堡,营田积谷,“由是收获岁广,边戍无馈运之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官营屯田的设置极大缓解了中原内地的运输之劳
B.隋朝时官办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C.隋朝政府首设官营屯田,极大缓解了军需矛盾
D.官营屯田是隋唐边防稳固、丝路畅通的物质基础
13.敦煌石室资料中,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的《邓延天富等户户籍计账残卷》记载,36户居民仅6户受足额田数,此外还出现在租调规定税额之外征税的现象。由此可见(  )
A.租庸调制限制了均田制的实施 B.均田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均田制在实施中遇到很大困难 D.租调制存在弊端被两税法取代
14.据唐代《关市令》记载,市司官员每旬要定期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并制定市估文簿呈报州郡备案,五谷时价还要报送户部审核。唐政府此举意在(  )
A.维护民众利益 B.加强中央集权 C.厉行抑商政策 D.规范市场秩序
15.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100多年。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此外绝大多数藩镇,如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由此可知,唐朝藩镇(  )
A.拥兵自重相互混战 B.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导致国家由盛转衰 D.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16.在今中亚地区出土了大量唐代钱币。这些钱币上一面有汉字,一面铸有突厥文字和当时西域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这可用来印证唐代在西域(  )
A.统一了货币发行 B.实施了有效管理
C.放松了政治控制 D.加强了文化渗透
17.北宋时期,在开封周围先后出现了赤仓、陈桥、郭桥、八角、张二等市镇,并设有税务。两浙路杭州城外围,到北宋中叶已有八镇二市环绕,即南场、北关、安溪、西溪、临平、范浦、江涨桥、汤村八镇和浙江、龙安二市。这反映出此时期(  )
A.城市职能日渐多元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D.抑商政策逐渐废弃
18.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为维持驿站的运行,特设站户。每站约200户,全国约30万户。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负责供应驿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的饮食。该制度的实施(  )
A.适应了国家疆域的统治 B.创新了边疆治理的模式
C.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弊端 D.埋下了政治动乱的隐患
19.1284年,元朝政府下令禁止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犯者籍没一半家产,但这一禁令收效甚微。1293年不再禁止权势之家“人蕃为贾”,而是约束不法行为,“依着百姓每(们)的体例,与抽分者”。此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 )
A.征税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B.贵族势力扩张威胁专制皇权
C.法律调整缓和阶级矛盾 D.海外贸易繁荣推动政策变革
20.宋太祖曾留下“勒石三诫”(其中第二条为“不杀士大夫”),新皇登基前须在碑前立誓。宋室南渡后,太学生陈东屡屡上书主战,并力劝宋高宗恢复自发组织力量抗金的原宰相官职,被下令处死,成为正史记载中宋代因言获罪致死的第一个文人。最有助于解释宋高宗不遵祖训的因素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君权相权的失衡
C.稳固君位的考量 D.太学清议的悲剧
21.宋元时期,中国海外拓殖事业发展迅速,发展大规模海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已经形成,掌握中国商品和中国商船的中国商人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角。同时,朝廷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海外贸易,海外华商网络初步形成,海外华人已开始有自己的集中聚居处,而且规模可观。这是因为(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大规模商品出口成为可能
B.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为海上贸易提供了便利
C.宋元政府为开辟财源实行完全的对外开放政策
D.宋元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商品经济发展
2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把“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作为处事之要,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接物之要。这一学规旨在(  )
A.重塑道德规范之礼 B.确立社会主流价值观
C.培养封建统治人才 D.推动学校教育的变革
23.下表是唐朝至宋元时期有关契约的记述。这反映了(  )
时期 史料记述
唐 《唐律》:“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同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以上加一等”
宋 政府规定订立买卖契约应由先问亲邻、榆钱印契、过割賦税、原主离业四个环节组成
元 法律要求“经官给据”才能进入契约订立的其他程序
A.经济发展使契约制度逐渐成型 B.契约订立的程序日渐完善
C.法律条款保证了契约制度实施 D.政府对契约信用监管加强
24.北宋时期,一支犹太移民迁徙到东京,受到朝廷友好接待并定居下来,与当地民族相处中逐渐将异域元素融入中国习俗。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
A.本土性 B.包容性 C.连续性 D.凝聚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春秋以后被消灭的诸侯国数不胜数,强大的诸侯国灭掉小诸侯国之后并没有采取分封,而是以县、邑的形式赏赐给有功之臣进行管理。战国时期,君王开始有意识地削弱一县最高长官的权力,这一时期以“郡”为单元的行政主体不断出现并扩大,郡长官也是由君王直接任免,地方权力基本被收归到了中央。
——摘编臼陆杰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郡下设县,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下面也有自己的郡、县。《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说:“逮文、景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摘编自刘太祥《汉文化研究丛书:汉代政治文明》
材料三
封建王朝时期君王对地方制度的改革以及行政管理权的划分,都离不开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出现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历代统治者往往在地方同一层级设置不同类别的官员,这些官员权力侧重不同,相互独立和制约,都受中央垂直管理。此外,古代统治者还从依靠天灾、天象到借助道德、制度等,一直在探索对地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摘编自杨翠婷《中国古代治理智慧》等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
(2)分析材料二中郡国并行制的“两面性”。(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变革的特点。(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汉初,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张良建言,“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洛阳虽然“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洛”,但“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他们还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诸侯有变,则可具百万之众,顺流而下,平定叛乱;即使不能平定叛乱,还可固守关中,“山东虽乱,奏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后刘邦采纳娄敬、张良之策,从洛阳迁都关中。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推行“广关”政策,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
——摘编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关中地位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推行“广关”政策的意义。(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藩汉杂处”的西北各族经过二百年长期自然同化,不断冲突融合中,西夏逐步统一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在农业上,西夏逐步采用汉族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普遍使用牛耕并重视和发展水利灌溉,不断开垦荒地,储存了大量粮食。此外,西夏与宋朝之间一直存在经济与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定期朝贡;设立榷场;设置和市;非法窃市(走私)。文化交流中,自宋输入西夏的计有佛经、九经、宋历、时服等。西夏输入宋的为数不多,偏重于物质文明,如神臂弓、西夏宝剑等。西夏在文教方面也做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如兴学校、设蕃学和汉学、发展科举、振兴文教等,对于提高西夏境内各族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穆鸿利《论西夏立国及其在中外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辽宋夏金元文化通过陆路、海路向世界传播,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正是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造纸术是在此前的公元8世纪即已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传到了欧洲;印刷术包括西夏的活字印刷在12世纪传到埃及,14世纪末传到了欧洲;指南针于12世纪传到阿拉伯,以后又传到欧洲;火药在13世纪末传入欧洲。此外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和文化用品在朝鲜、日本等国广为流传,亚洲各国也派人来中国学习文化和技术。与此同时,阿拉伯的、波斯的、欧洲的、南亚的、东南亚及东北亚的优秀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穆鸿利《论西夏立国及其在中外历史上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项族与汉民族政权民族交融的史实,并分析西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2分)
勤建学校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4.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BAAC BCABD DACDD BCADC BCD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答案】(18分)
(1)变化:由分封制转向郡县制。(2分)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变动;列国纷争的影响;百家争鸣的推动;各诸侯国加强君主权力的需要。(6分,任答三点即可)
(2)两面性:埋下了国家分裂的隐患,威胁汉朝统治;客观上增强了各国发展的主动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4分)
(3)特点:实行层级治理;分化地方事权;县始终是最稳定的基层行政单位;以垂直管理为主,注重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对地方权力的监督。(6分,任答三点即可)
26.(12分)
(1)变迁:关中成为都城所在地。(2分)
原因:定都关中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关中地区物产丰饶,川地理形势优越,易守难攻;异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洛阳存在建都的诸多不利条件。(6分)
(2)意义:扩大了关中范围,有利于保障京师供给;加强对洛阳和关东地区的控制,加强
中央集权。(4分)
27.【答案】(22分)
(1)史实:①政治上,多借鉴宋朝的政治制度;②经济上,使用铁犁牛耕,兴修水利;③文化上,开办学校,实行科举制。(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
意义:①政治:西夏对祖国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为元朝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②经济:促进西北地区的开发;③社会:加强了西北边疆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丰富了边疆、内地各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有利于宋夏边界的安宁;④文化:西夏文教昌盛,不仅为西夏自身培养了大批文武人才,而且也为元初统治者储备了大量有用人才;⑤民族:促进了民族交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特点:持续时间长;交往路线多、范围广;交往内容广泛;交流具有双向性;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影响:①对欧洲: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社会转型;②对中国: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增添活力;③对东亚:促进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推动东亚国家的进步;④对世界: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国友好往来,利于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