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高二5月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考试历史试题
1.(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前苏联的东方学专家巴托尔德指出:“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材料意在说明(  )
A.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
B.商贸发展推动统一的蒙古帝国建立
C.蒙古西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D.蒙古西征带来的文化交流具有强制性
【答案】A
【知识点】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
蒙古帝国的建立是在蒙古统一过程中建立的,与商贸发展无关,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信息,C项错误;
蒙古西征带来的文化交流是自主性的,而非强制的,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西征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联系蒙古西征的影响从文化交流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1988年,斯坦福大学决定取消西方文明这门课程,代之以“文化—价值—观念”这门新的必修课,其内容关注的是第三世界学者、少数种族人士及女性作者关于民族和两性差别问题的作品。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欧美(  )
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 B.开始重视对亚非拉文明的研究
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 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
【答案】C
【知识点】欧洲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多元文化对欧美的历史、文化观念产生的冲击,这表明欧美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社会精神危机,A项错误;
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欧美重视对亚非拉文明的研究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B项错误;
材料没有与其他方面的研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率先”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二战后世界文明的交流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世界文明史》记载,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水平的文化,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洲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其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反映出(  )
A.欧洲殖民活动对文明的摧残 B.中南美洲文化因落后被淘汰
C.全球化过程中文明高度同化 D.殖民活动为文化传播服务
【答案】A
【知识点】殖民者入侵对美洲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欧洲殖民地来美洲之前,美洲“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水平的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实际上说明欧洲殖民者来美洲之后,破坏了印第安文明,即欧洲殖民活动对美洲文明的摧残,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殖民活动对美洲文明的破坏,并非中南美洲文化因落后而被淘汰,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殖民活动对美洲文明的破坏,并不是文明同化,C项错误;
欧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文化传播只是殖民活动的内容之一,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欧洲殖民扩张对美洲文明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借用希腊字母中的“Y”和“Z”,将它们放在自己字母表的末尾。这表明(  )
A.罗马文明被希腊文明同化 B.希腊、罗马文明存在共通处
C.罗马文明在战争中得到发展 D.希腊字母是罗马字母的源头
【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之后的罗马人借用希腊词汇丰富自己的字母表,这表明罗马文明在战争中得到发展,C项正确;
“同化”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罗马人对希腊文明的学习,不是强调两种文明的共通处,B项错误;
材料只是说罗马人借用部分希腊字母,据此并不能得出希腊字母是罗马字母的源头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从文化交流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 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 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 1899—1918年处于五四运动以前,当时国内出现的《共产党宣言》并不完整,并且与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夹杂在一起,这说明当时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B项正确;
文学革命兴起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材料描述的不是文学革命的情况,A项错误;
材料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兴起,而且五四运动后才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项错误;
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而且材料也不是强调社会矛盾的变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及其局限性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目前仍是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罗马的征服使希腊城邦和希腊化王国的主权不复存在,希腊史至晚写到希腊化时代为止;而罗马史的撰写和研究又以罗马国家的发展为显性或隐性的主轴,缺乏以希腊人为本位的系统论著。“两不管”状况形成的原因是(  )
A.以国家为古代文明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
B.西方学者不能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C.罗马统治下的希腊人无法维持民族认同
D.希腊文化已经彻底融入罗马的社会生活
【答案】A
【知识点】古罗马文化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目前仍是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可知直到目前为止,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世界仍处在国内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造成这种状况的潜在原因,也许是人们通常以国家为古代文明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即罗马的征服使希腊城邦和希腊化王国的主权不复存在,希腊史于是至晚写到希腊化时代为止;而罗马史的撰写和研究又以罗马国家的发展为显性或隐性的主轴,对罗马时代希腊人情况的描述至多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更谈不上有以希腊人为本位的系统论著。A正确;
西方学者并非不能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排除B;
无论从希腊史还是从罗马史角度而言,罗马时代的希腊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希腊古典文化中的不少成就是他们创造的。而他们何以能够并且究竟怎样保持自己的民族存在和认同,无疑是理解他们这段历史和这些成就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故罗马统治下的希腊人能够维持民族认同,排除C;
“彻底融入”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文明,解答本题需根据古罗马文明特点和成就进行分析。
7.(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罗马帝国时代,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包括负责儿童的起居、教育、安全等,帮助其成长。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  )
A.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 B.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C.当时奴隶制度濒临崩溃 D.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
【答案】A
【知识点】古罗马文化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时期,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帮助其成长,这体现了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具有较大影响力,A项正确;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古罗马帝国建立是在公元前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当时奴隶制度并没有濒临崩溃,材料也体现不出,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对罗马的影响,无法说明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文化,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古代希腊文明对罗马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公元前3世纪以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公元前3世纪时,奥林匹克赛会上出现了来自希腊化王国境内新建殖民城市和希腊化的当地城市的运动员。这种变化表明(  )
A.古希腊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 B.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了认可
C.罗马帝国扩张激发民族意识 D.希腊化时代文明多样性增强
【答案】A
【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自希腊化王国境内新建殖民城市和希腊化的当地城市的运动员”及所学知识可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哪怕是新建殖民城市,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奴隶制民主政治,排除B项;
此时罗马帝国尚未出现,排除C项;
材料说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与者变多,无法体现文明多样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文明,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技术,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互不相容的。然而,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对公司的忠诚,集体环境内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因素对东亚很多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有相似之处
B.东亚地区发展主要因素是内部团结一致
C.日本、新加坡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亚洲许多国家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
【答案】D
【知识点】“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多数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互不相容,但到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了儒学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贡献,这说明亚洲许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D项正确;
欧洲模式并没有儒学的推动,A项错误;
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学者都认识到儒学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能说明东亚内部的团结一致,B项错误;
儒学属于日本、新加坡的传统文化,并非外来先进文化,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儒学对东亚国家经济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下列不能佐证法国大革命具有全球性意义的是(  )
A.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C.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D.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未受到其影响,A项错误,符合题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1.(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拿破仑在统治西南德(巴登、符腾姆贝格、巴伐利亚等)地区的时候,对这些地区推行了资本主义改造,直接废除了这些地区的封建领地制度,废除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劳动和各种封建贡赋。这说明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是(  )
A.冲击了封建秩序 B.推动了民族觉醒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传播了革命思想
【答案】A
【知识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拿破仑对德国西南地区推行资本主义改造,废除当地的封建领地制度以及代役租等封建义务,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冲击了德国的封建秩序,A项正确;
材料只是体现了拿破仑战争对德国封建秩序的冲击,体现不出推动了德意志的民族觉醒,B项错误;
德国实现国家统一是在1871年,与拿破仑战争无关,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思想,无法得出传播了革命思想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拿破仑战争对德国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1895—1898年间,全国成立的学会有103个。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新思想为主流思潮 B.“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
C.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民主革命团体蓬勃发展
【答案】C
【知识点】戊戌维新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可知,1895—1898年间中国成立了一百多个学会,既有政治性的,也有学术性的,虽性质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即结合群力群智,救民族于危亡,体现了当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
维新思想未成为主流,排除A项;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学会,不属于民主革命团体,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解答本题需根据维新变法的背景进行分析。
13.(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
A.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 B.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D.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传播,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C项正确;
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并没有改变,A项错误;
当时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没有发生改变,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不能得出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4.(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在蒙古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统治期间,弗拉基米尔主教塞拉皮昂在一次传教中说:“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据此可推知,蒙古的对外征服(  )
A.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 B.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势力衰落
C.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 D.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
【答案】A
【知识点】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可以看出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充满不满情绪,这说明蒙古的对外征服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A项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充满不满情绪,没有反映蒙古西征对俄罗斯势力的影响,无法得出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势力的衰落的结论,B项错误;
材料只提及了俄罗斯的态度,这不能代表欧洲国家的态度,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蒙古的对外征服激发了俄罗斯民众的反抗情绪,无法得出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西征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结合蒙古西征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5.(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有迹象令人担忧地表明印第安人表面上热情地接受了新的信仰,但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在那些地方,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由此可知,当时在拉丁美洲(  )
A.不同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差异逐步消失
C.本土文化已被取代 D.文化侵略遭遇抵制
【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等信息分析可知,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文化侵略遇到了抵制,D正确;
A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B错误,与史实不相符;
C错误,说法与材料表达相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文化侵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
16.(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租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盟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1944年,苏联对美国贸易总额占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 3%,苏联的物资需要成为美国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这一致策(  )
A.为战后国际格局产生影响 B.对二战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
C.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 D.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
【答案】A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美国向苏联提供一定的援助,有利于苏联在战争占据优势,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影响,A项正确;
B项夸大了这一政策的作用,错误;
材料与贸易自由化无关,C项错误;
美国冷战开始于二战后,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 ”,结合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及其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法国大革命以来倡导的自由、平等、民权和《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观上冲击了埃及一直闭关自守、因循守旧的状态,冲破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和意识的禁锢,给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表明(  )
A.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
B.埃及的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
C.法国对埃及实施文化上的渗透与侵略
D.埃及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了法国模式
【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观上冲破了埃及传统文化的禁锢,给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说明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A项正确;
“取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法国文明对埃及的积极影响,C项突出消极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没有涉及埃及现代化移植法国模式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句话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是(  )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答案】B
【知识点】“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进步运动,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B项正确;
材料中的“东方各民族”是指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关,A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新的国际体系建立的信息,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一战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俄国十月革命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二觉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结合一战对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关于战争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下列理解准确的有(  )
A.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财富的积累
B.战争导致了人口的减少与生产的破坏
C.战争促进了疆域的开拓和帝国的形成
D.战争促进了文明的碰撞、交流与重构
【答案】D
【知识点】欧洲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注意限定信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结合所学可知,观点“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强调的是通过战争,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交流与重构,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战争对文明发展的影响,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
B项强调的是战争的消极影响,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战争对文明的积极影响,错误;
C项不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分析的,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结合战争对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0.(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与此同时,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
A.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
C.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D.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宣布独立,这说明二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二战对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的影响,不是强调二战对帝国主义的影响,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的信息,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二战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这不是“浩劫”的体现,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并没有体现二战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二战的影响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1.(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蒙古西征的途中,大量使用了中原工匠制造的先进的工程器械和火器,这些技术通过蒙古人传播到欧洲,影响了以后欧洲战争形态;同时,欧洲基督教的传教士也带着医药跟随蒙古军来到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 B.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C.增进了中欧之间友好关系 D.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A
【知识点】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期间,将中国的军事技术传到西方,同时西方传教士也带着医药来到中国,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A项正确;
材料中工匠和传教士往来不是大规模民族迁徙的体现,B项错误;
蒙古西征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C项错误;
材料信息与思想解放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西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蒙古西征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恩格斯说:“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拿破仑所颁布的《华沙大公国宪法》的第一节中规定“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  )
A.推动了欧洲的政治文化重构 B.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社会
C.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D.推翻了欧洲的贵族政治
【答案】A
【知识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使得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追求民主、平等、法治,这说明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A项正确;
“摧毁了”的说法夸大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对经济的影响,C项错误;
“推翻了”的说法夸大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而且材料重在强调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结合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拿破仑所“吕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
A.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 B.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C.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 D.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答案】A
【知识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宣传了“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促使欧洲各国人民参加到反对拿破仑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来,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民众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政治上的进步,A项正确;
拿破仑对外战争并未推翻相关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B项说法夸大化,错误;
C项说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错误;
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与材料中的“转而反对其导师(拿破仑)”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拿破仑战争的积极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殖民地的民主革命运动 B.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
C.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答案】C
【知识点】“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非洲独立意识的醒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可以看出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一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没有提及殖民地民主革命运动的信息,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一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提及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且这一说法绝对化,B项错误;
材料重在强调一战对殖民地的影响,不是强调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结合一战的影响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5.(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20世纪50年代,印度实现独立后,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下列选项中,属于印度文化多样化来源的是(  )
①殖民主义②民族主义③社会主义④甘地主义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独立后,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如甘地主义,使得印度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也使得印度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
印度独立后殖民主义基本消除,①错误,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二战后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表现,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
——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
(1)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异同。
(2)谈谈你对国际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
【答案】(1)相同: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
不同: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
(2)认识: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1)异同:相同:依据材料一“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材料二“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可知,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依据材料一“经过十年征伐……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材料二“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可知,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依据材料一“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材料二“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并结合所学可知,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依据材料一“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材料二“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
(2)认识:综合材料一、二,结合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影响可知,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从疆域、双重影响以及文明交流等角度分析相同点,从文化吸收的差异分析不同点;第二问,综合材料一、二,结合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27.(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加坡最初是马来土著部落的领地,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华裔多信佛教、道教;马来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锡克教;欧洲人则信基督教、天主教。因而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对各种“星”极具渲染,给人以一种正义感很强的感觉。但是新加坡的华人有些还是很迷信,不少人相信“命运”“风水”,对于这种“俗”文化,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
——摘编自陈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材料二 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摘编自罗静《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受到冲击的表现及应对举措。
【答案】(1)特点:多样性、多元化;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2)表现: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知识点】新加坡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解析】【分析】(1)特点:根据“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等得出:多样性、多元化;根据“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得出:中西交融,和谐共生。
原因:根据“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交通位置重要,在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列强的殖民扩张,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传入;根据“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得出: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根据“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得出: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2)表现:根据“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得出: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根据“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得出: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根据“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得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
应对举措:根据“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得出: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及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角度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1)特点:多样性、多元化;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2)表现: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加坡的文化及改革开房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28.(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战争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在攻陷了腓尼基沿海城市推罗后,他杀死了8000个当地居民,将30000人卖为奴隶,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而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他远征时“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新城,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苏振兴《论亚历山大远征》
材料二 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显示了他极其残酷的一面,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在成吉思汗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建立的最为彻底的宗教宽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尤其是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入欧洲,打破了汉唐以来欧亚各国封闭壁垒,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建立了庞大的驿站传递系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络线、运输线。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
——摘编自王雪娜《历史的跨越——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答案】(1)相同特点:武力侵略,手段残暴;政策灵活;宗教政策宽容;重视科技;传播先进文化;等等。
(2)影响: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1)相同特点:依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材料二“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可知,武力侵略,手段残暴;依据材料一“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材料二“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可知,政策灵活;宗教政策宽容;依据材料一“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材料二“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可知,重视科技;依据材料一“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二“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可知,传播先进文化。
(2)影响:依据材料一“他杀死了8000个当地居民,将30000人卖为奴隶,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二“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并结合所学从民族融合分析可知,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从民族迁徙分析可知,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从人类文明发展分析可知,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分析可知,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从对被征服地区造成的破坏分析可知,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从方式、统治政策、宗教政策、对科技的态度以及文化传播等角度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9.(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材料二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等的影响下,马克思在晚年纠正了其对不列颠殖民主义的看法,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
——摘编自李包庚、刘云霞《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与一些西方学者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的视角。
(2)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认识变化的原因。
【答案】(1)认识:马克思: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西方学者:殖民主义具有积极作用。视角: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西方学者:西方中心论。
(2)认识:强调了殖民主义的破坏性。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产阶级剥削加重;殖民侵略加剧;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加深。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欧洲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认识:马克思:依据材料“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可知,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西方学者:依据材料“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可知,殖民主义具有积极作用。视角:结合马克思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和所学可知,马克思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的,西方学者是以西方中心论为视角。
(2)新认识:依据材料“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可知,强调了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原因: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产阶级剥削加重;殖民侵略加剧;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加深等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展。第一问,认识:依据材料“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分析;视角:结合马克思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及其立场解答;第二问,认识:依据材料“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分析;原因: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弊端、殖民侵略的影响以及马克思的认识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0.(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未形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等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新兴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其国际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觉醒意义的认识。
【答案】(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
(2)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增强。
国际影响: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认识: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知识点】五四运动;“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解析】【分析】(1)变化: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的变化是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地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
(2)原因:依据材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可知,亚非拉人民不断的觉醒;依据材料“战后……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可知,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不断的觉醒。影响:依据材料“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新兴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知,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认识:依据材料“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可知,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分析;第二问,原因:依据材料二,从民族意识和觉醒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材料二,从对殖民体系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国际影响等角度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民族力量、革命发展以及民族独立与解放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考试历史试题
1.(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前苏联的东方学专家巴托尔德指出:“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材料意在说明(  )
A.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
B.商贸发展推动统一的蒙古帝国建立
C.蒙古西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D.蒙古西征带来的文化交流具有强制性
2.(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1988年,斯坦福大学决定取消西方文明这门课程,代之以“文化—价值—观念”这门新的必修课,其内容关注的是第三世界学者、少数种族人士及女性作者关于民族和两性差别问题的作品。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欧美(  )
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 B.开始重视对亚非拉文明的研究
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 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
3.(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世界文明史》记载,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水平的文化,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洲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其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反映出(  )
A.欧洲殖民活动对文明的摧残 B.中南美洲文化因落后被淘汰
C.全球化过程中文明高度同化 D.殖民活动为文化传播服务
4.(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借用希腊字母中的“Y”和“Z”,将它们放在自己字母表的末尾。这表明(  )
A.罗马文明被希腊文明同化 B.希腊、罗马文明存在共通处
C.罗马文明在战争中得到发展 D.希腊字母是罗马字母的源头
5.(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 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 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6.(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目前仍是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罗马的征服使希腊城邦和希腊化王国的主权不复存在,希腊史至晚写到希腊化时代为止;而罗马史的撰写和研究又以罗马国家的发展为显性或隐性的主轴,缺乏以希腊人为本位的系统论著。“两不管”状况形成的原因是(  )
A.以国家为古代文明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
B.西方学者不能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C.罗马统治下的希腊人无法维持民族认同
D.希腊文化已经彻底融入罗马的社会生活
7.(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罗马帝国时代,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包括负责儿童的起居、教育、安全等,帮助其成长。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  )
A.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 B.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C.当时奴隶制度濒临崩溃 D.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
8.(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公元前3世纪以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公元前3世纪时,奥林匹克赛会上出现了来自希腊化王国境内新建殖民城市和希腊化的当地城市的运动员。这种变化表明(  )
A.古希腊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 B.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了认可
C.罗马帝国扩张激发民族意识 D.希腊化时代文明多样性增强
9.(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技术,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互不相容的。然而,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对公司的忠诚,集体环境内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因素对东亚很多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有相似之处
B.东亚地区发展主要因素是内部团结一致
C.日本、新加坡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亚洲许多国家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
10.(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下列不能佐证法国大革命具有全球性意义的是(  )
A.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C.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D.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1.(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拿破仑在统治西南德(巴登、符腾姆贝格、巴伐利亚等)地区的时候,对这些地区推行了资本主义改造,直接废除了这些地区的封建领地制度,废除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劳动和各种封建贡赋。这说明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是(  )
A.冲击了封建秩序 B.推动了民族觉醒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传播了革命思想
12.(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1895—1898年间,全国成立的学会有103个。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新思想为主流思潮 B.“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
C.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民主革命团体蓬勃发展
13.(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
A.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 B.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D.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14.(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在蒙古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统治期间,弗拉基米尔主教塞拉皮昂在一次传教中说:“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据此可推知,蒙古的对外征服(  )
A.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 B.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势力衰落
C.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 D.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
15.(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有迹象令人担忧地表明印第安人表面上热情地接受了新的信仰,但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在那些地方,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由此可知,当时在拉丁美洲(  )
A.不同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差异逐步消失
C.本土文化已被取代 D.文化侵略遭遇抵制
16.(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租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盟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1944年,苏联对美国贸易总额占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 3%,苏联的物资需要成为美国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这一致策(  )
A.为战后国际格局产生影响 B.对二战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
C.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 D.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
17.(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法国大革命以来倡导的自由、平等、民权和《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观上冲击了埃及一直闭关自守、因循守旧的状态,冲破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和意识的禁锢,给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表明(  )
A.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
B.埃及的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
C.法国对埃及实施文化上的渗透与侵略
D.埃及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了法国模式
18.(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句话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是(  )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19.(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关于战争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下列理解准确的有(  )
A.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财富的积累
B.战争导致了人口的减少与生产的破坏
C.战争促进了疆域的开拓和帝国的形成
D.战争促进了文明的碰撞、交流与重构
20.(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与此同时,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
A.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
C.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D.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21.(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蒙古西征的途中,大量使用了中原工匠制造的先进的工程器械和火器,这些技术通过蒙古人传播到欧洲,影响了以后欧洲战争形态;同时,欧洲基督教的传教士也带着医药跟随蒙古军来到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 B.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C.增进了中欧之间友好关系 D.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22.(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恩格斯说:“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拿破仑所颁布的《华沙大公国宪法》的第一节中规定“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  )
A.推动了欧洲的政治文化重构 B.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社会
C.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D.推翻了欧洲的贵族政治
23.(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拿破仑所“吕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
A.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 B.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C.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 D.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24.(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殖民地的民主革命运动 B.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
C.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25.(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20世纪50年代,印度实现独立后,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下列选项中,属于印度文化多样化来源的是(  )
①殖民主义②民族主义③社会主义④甘地主义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
——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
(1)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异同。
(2)谈谈你对国际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
27.(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加坡最初是马来土著部落的领地,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华裔多信佛教、道教;马来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锡克教;欧洲人则信基督教、天主教。因而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对各种“星”极具渲染,给人以一种正义感很强的感觉。但是新加坡的华人有些还是很迷信,不少人相信“命运”“风水”,对于这种“俗”文化,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
——摘编自陈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材料二 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摘编自罗静《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受到冲击的表现及应对举措。
28.(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战争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在攻陷了腓尼基沿海城市推罗后,他杀死了8000个当地居民,将30000人卖为奴隶,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而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他远征时“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新城,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苏振兴《论亚历山大远征》
材料二 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显示了他极其残酷的一面,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在成吉思汗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建立的最为彻底的宗教宽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尤其是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入欧洲,打破了汉唐以来欧亚各国封闭壁垒,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建立了庞大的驿站传递系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络线、运输线。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
——摘编自王雪娜《历史的跨越——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9.(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材料二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等的影响下,马克思在晚年纠正了其对不列颠殖民主义的看法,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
——摘编自李包庚、刘云霞《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与一些西方学者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的视角。
(2)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认识变化的原因。
30.(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未形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等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新兴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其国际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觉醒意义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
蒙古帝国的建立是在蒙古统一过程中建立的,与商贸发展无关,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信息,C项错误;
蒙古西征带来的文化交流是自主性的,而非强制的,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西征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联系蒙古西征的影响从文化交流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欧洲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多元文化对欧美的历史、文化观念产生的冲击,这表明欧美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社会精神危机,A项错误;
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欧美重视对亚非拉文明的研究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B项错误;
材料没有与其他方面的研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率先”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二战后世界文明的交流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答案】A
【知识点】殖民者入侵对美洲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欧洲殖民地来美洲之前,美洲“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水平的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实际上说明欧洲殖民者来美洲之后,破坏了印第安文明,即欧洲殖民活动对美洲文明的摧残,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殖民活动对美洲文明的破坏,并非中南美洲文化因落后而被淘汰,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殖民活动对美洲文明的破坏,并不是文明同化,C项错误;
欧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文化传播只是殖民活动的内容之一,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欧洲殖民扩张对美洲文明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之后的罗马人借用希腊词汇丰富自己的字母表,这表明罗马文明在战争中得到发展,C项正确;
“同化”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罗马人对希腊文明的学习,不是强调两种文明的共通处,B项错误;
材料只是说罗马人借用部分希腊字母,据此并不能得出希腊字母是罗马字母的源头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从文化交流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 1899—1918年处于五四运动以前,当时国内出现的《共产党宣言》并不完整,并且与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夹杂在一起,这说明当时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B项正确;
文学革命兴起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材料描述的不是文学革命的情况,A项错误;
材料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兴起,而且五四运动后才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项错误;
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而且材料也不是强调社会矛盾的变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及其局限性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古罗马文化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目前仍是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可知直到目前为止,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世界仍处在国内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造成这种状况的潜在原因,也许是人们通常以国家为古代文明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即罗马的征服使希腊城邦和希腊化王国的主权不复存在,希腊史于是至晚写到希腊化时代为止;而罗马史的撰写和研究又以罗马国家的发展为显性或隐性的主轴,对罗马时代希腊人情况的描述至多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更谈不上有以希腊人为本位的系统论著。A正确;
西方学者并非不能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排除B;
无论从希腊史还是从罗马史角度而言,罗马时代的希腊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希腊古典文化中的不少成就是他们创造的。而他们何以能够并且究竟怎样保持自己的民族存在和认同,无疑是理解他们这段历史和这些成就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故罗马统治下的希腊人能够维持民族认同,排除C;
“彻底融入”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文明,解答本题需根据古罗马文明特点和成就进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古罗马文化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时期,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帮助其成长,这体现了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具有较大影响力,A项正确;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古罗马帝国建立是在公元前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当时奴隶制度并没有濒临崩溃,材料也体现不出,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对罗马的影响,无法说明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文化,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古代希腊文明对罗马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答案】A
【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自希腊化王国境内新建殖民城市和希腊化的当地城市的运动员”及所学知识可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哪怕是新建殖民城市,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奴隶制民主政治,排除B项;
此时罗马帝国尚未出现,排除C项;
材料说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与者变多,无法体现文明多样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文明,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多数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互不相容,但到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了儒学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贡献,这说明亚洲许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D项正确;
欧洲模式并没有儒学的推动,A项错误;
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学者都认识到儒学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能说明东亚内部的团结一致,B项错误;
儒学属于日本、新加坡的传统文化,并非外来先进文化,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儒学对东亚国家经济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未受到其影响,A项错误,符合题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1.【答案】A
【知识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拿破仑对德国西南地区推行资本主义改造,废除当地的封建领地制度以及代役租等封建义务,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冲击了德国的封建秩序,A项正确;
材料只是体现了拿破仑战争对德国封建秩序的冲击,体现不出推动了德意志的民族觉醒,B项错误;
德国实现国家统一是在1871年,与拿破仑战争无关,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思想,无法得出传播了革命思想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拿破仑战争对德国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戊戌维新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可知,1895—1898年间中国成立了一百多个学会,既有政治性的,也有学术性的,虽性质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即结合群力群智,救民族于危亡,体现了当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
维新思想未成为主流,排除A项;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学会,不属于民主革命团体,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解答本题需根据维新变法的背景进行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传播,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C项正确;
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并没有改变,A项错误;
当时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没有发生改变,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不能得出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可以看出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充满不满情绪,这说明蒙古的对外征服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A项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充满不满情绪,没有反映蒙古西征对俄罗斯势力的影响,无法得出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势力的衰落的结论,B项错误;
材料只提及了俄罗斯的态度,这不能代表欧洲国家的态度,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蒙古的对外征服激发了俄罗斯民众的反抗情绪,无法得出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西征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结合蒙古西征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5.【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等信息分析可知,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文化侵略遇到了抵制,D正确;
A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B错误,与史实不相符;
C错误,说法与材料表达相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文化侵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
16.【答案】A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美国向苏联提供一定的援助,有利于苏联在战争占据优势,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影响,A项正确;
B项夸大了这一政策的作用,错误;
材料与贸易自由化无关,C项错误;
美国冷战开始于二战后,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 ”,结合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及其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观上冲破了埃及传统文化的禁锢,给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说明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A项正确;
“取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法国文明对埃及的积极影响,C项突出消极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没有涉及埃及现代化移植法国模式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答案】B
【知识点】“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进步运动,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B项正确;
材料中的“东方各民族”是指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关,A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新的国际体系建立的信息,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一战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俄国十月革命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二觉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结合一战对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答案】D
【知识点】欧洲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注意限定信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结合所学可知,观点“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强调的是通过战争,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交流与重构,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战争对文明发展的影响,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
B项强调的是战争的消极影响,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战争对文明的积极影响,错误;
C项不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分析的,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结合战争对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0.【答案】A
【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宣布独立,这说明二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二战对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的影响,不是强调二战对帝国主义的影响,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的信息,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二战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这不是“浩劫”的体现,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并没有体现二战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二战的影响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1.【答案】A
【知识点】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期间,将中国的军事技术传到西方,同时西方传教士也带着医药来到中国,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A项正确;
材料中工匠和传教士往来不是大规模民族迁徙的体现,B项错误;
蒙古西征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C项错误;
材料信息与思想解放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西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蒙古西征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答案】A
【知识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使得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追求民主、平等、法治,这说明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A项正确;
“摧毁了”的说法夸大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对经济的影响,C项错误;
“推翻了”的说法夸大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而且材料重在强调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结合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答案】A
【知识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宣传了“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促使欧洲各国人民参加到反对拿破仑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来,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民众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政治上的进步,A项正确;
拿破仑对外战争并未推翻相关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B项说法夸大化,错误;
C项说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错误;
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与材料中的“转而反对其导师(拿破仑)”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拿破仑战争的积极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答案】C
【知识点】“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非洲独立意识的醒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可以看出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一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没有提及殖民地民主革命运动的信息,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一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提及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且这一说法绝对化,B项错误;
材料重在强调一战对殖民地的影响,不是强调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结合一战的影响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5.【答案】C
【知识点】“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独立后,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如甘地主义,使得印度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也使得印度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
印度独立后殖民主义基本消除,①错误,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二战后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表现,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答案】(1)相同: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
不同: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
(2)认识: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解析】【分析】(1)异同:相同:依据材料一“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材料二“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可知,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依据材料一“经过十年征伐……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材料二“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可知,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依据材料一“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材料二“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并结合所学可知,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依据材料一“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材料二“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
(2)认识:综合材料一、二,结合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影响可知,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从疆域、双重影响以及文明交流等角度分析相同点,从文化吸收的差异分析不同点;第二问,综合材料一、二,结合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27.【答案】(1)特点:多样性、多元化;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2)表现: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知识点】新加坡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解析】【分析】(1)特点:根据“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等得出:多样性、多元化;根据“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得出:中西交融,和谐共生。
原因:根据“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交通位置重要,在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列强的殖民扩张,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传入;根据“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得出: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根据“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得出: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2)表现:根据“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得出: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根据“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得出: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根据“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得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
应对举措:根据“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得出: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及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角度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1)特点:多样性、多元化;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2)表现: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加坡的文化及改革开房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28.【答案】(1)相同特点:武力侵略,手段残暴;政策灵活;宗教政策宽容;重视科技;传播先进文化;等等。
(2)影响: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1)相同特点:依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材料二“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可知,武力侵略,手段残暴;依据材料一“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材料二“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可知,政策灵活;宗教政策宽容;依据材料一“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材料二“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可知,重视科技;依据材料一“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二“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可知,传播先进文化。
(2)影响:依据材料一“他杀死了8000个当地居民,将30000人卖为奴隶,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二“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并结合所学从民族融合分析可知,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从民族迁徙分析可知,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从人类文明发展分析可知,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分析可知,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从对被征服地区造成的破坏分析可知,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从方式、统治政策、宗教政策、对科技的态度以及文化传播等角度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9.【答案】(1)认识:马克思: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西方学者:殖民主义具有积极作用。视角: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西方学者:西方中心论。
(2)认识:强调了殖民主义的破坏性。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产阶级剥削加重;殖民侵略加剧;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加深。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欧洲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认识:马克思:依据材料“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可知,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西方学者:依据材料“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可知,殖民主义具有积极作用。视角:结合马克思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和所学可知,马克思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的,西方学者是以西方中心论为视角。
(2)新认识:依据材料“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可知,强调了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原因: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产阶级剥削加重;殖民侵略加剧;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加深等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展。第一问,认识:依据材料“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分析;视角:结合马克思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及其立场解答;第二问,认识:依据材料“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分析;原因: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弊端、殖民侵略的影响以及马克思的认识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0.【答案】(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
(2)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增强。
国际影响: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认识: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知识点】五四运动;“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解析】【分析】(1)变化: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的变化是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地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
(2)原因:依据材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可知,亚非拉人民不断的觉醒;依据材料“战后……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可知,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不断的觉醒。影响:依据材料“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新兴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知,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认识:依据材料“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可知,民族觉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革命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分析;第二问,原因:依据材料二,从民族意识和觉醒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材料二,从对殖民体系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国际影响等角度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民族力量、革命发展以及民族独立与解放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高二5月考试历史试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