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 一 历 史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同学们进行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选用了右面示意图。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政权分立局面
B.少数民族内迁
C.北方政权更迭
D.南北经济交流
2.下框内容为某一历史时期治国理政主要举措。这一时期史称
①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种工具是
A.曲辕犁 B.筒车 C.秧马 D.耧车
4.江苏苏州的“张家港黄泗浦遗址”中发现的唐代寺院建筑遗存,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可佐证下列哪一事件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戚继光抗倭
5.下面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国家统一的需要
C.铸铁技术的进步 D.审美观念的提高
6.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榷场”。榷场贸易量很大,如北宋每年从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这种现象
A.加强了北宋中央集权 B.扩大了民族间商贸往来
C.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D.提升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7.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通过一群小兵、小人物的视角,勾勒出北宋名将岳飞的形象。下列战役与岳飞收复河山相关的是
A.官渡之战 B.澶州之战 C.郾城大捷 D.台州九捷
8.小明同学开展主题学习,其中有“陕西”“均田免赋”“大顺”“崇祯”等关键词。他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黄巢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清兵人关
9.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下列选项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是
A.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若窦娥委实冤枉……天降三尺瑞雪 D.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10.历史评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评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评论
A 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B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 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D 道光年间形成的“皮黄戏” 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清朝中期逐渐衰落
二、非选择题(30分)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A
B
C
D
)材料一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如玉蜀黍(即玉米)、番薯(俗称地瓜),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特别是地丁合一之后,人口数字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B段和D段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是怎样的。(3分)
⑵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2分)
⑶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后期农业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2分)
⑷据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封建经济发展的因素。(3分)
1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⑴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疆域的历史地位。元朝管理广阔疆域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列举两处元朝中央政府首次行使行政管辖的区域。(4分)
⑶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之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图一 郑和航海路线 图二 广州十三行
⑴据材料一,指出两汉至唐代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宋朝对外交通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4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图一所示航行最远到达了哪里。图二“广州十三行”的设置与清朝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该政策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3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对外交往发生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3分)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A B C C D A
二、非选择题(30分)
11.(10分)
(1)B段:隋唐(1分);D段:两宋(或宋朝,1分)。上升(1分)。
(2)共同态度:以农为本,重视农桑,推动农业发展(1分)。结果:推动社会经济(农业)发展(1分)。
(3)高产作物的推广(1分);大量开垦荒地(1分)。
(4)社会环境安定,统治者(政策)重视,高产农作物推广、耕地面积增加等。(任答一点1分,共3分)
12.(10分)
(1)教训:安史之乱,藩镇割据(1分)。政策:重文轻武(列举具体措施亦可,1分)。
(2)元朝的疆域(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1分)。行省制度(或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管辖边疆,1分)。台湾,西藏(2分)。
(3)方式: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首领、设置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等(任3点,3分)。
共同作用: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1分)。
13.(10分)
(1)陆上丝绸之路(1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1分)。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业的发达、宋代经济的发展等(任答2点,2分)。
(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闭关锁国政策(1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1分)。
(3)变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1分);认识:对外开放吸收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能够促进国家发展;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符合题意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