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周口恒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高二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二战初期,英国政府的战争动员较少出现“人民”的字眼,更强调战争对捍卫文明的意义;战争后期,“人民战争”开始在官方和民间的宣传中被不断提及。这一变化( )
A.反映绥靖政策已经彻底破产 B.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表明英国主流意识发生变化 D.符合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
2.如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
A.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B.制瓷业非常发达
C.与中国有贸易往来 D.贸易品种种类繁多
3.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
A.火车、汽船 B.飞机、汽车
C.汽船、电车 D.火车、汽车
4.2012年7月7日俄罗斯南部水灾袭击,2万多人受灾,供水系统全部中断,灾后重建俄罗斯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 B.
C. D.
5.下图作为史料,可以反映
A.资本主义贫富分化 B.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工业革命影响深刻
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这表明( )
①村社在自由民身份确认时起重要作用 ②村社自治是古希腊基层治理的主要形式
③村社大会由全体希腊成年人参与 ④父母双方均为公民且年满18岁男子有资格成为公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一经签字,俾斯麦立即通知各国:“德国在东非占领的地区为德国殖民地。”西班牙也乘机宣布占领了里奥德奥罗,即今天西撒哈拉的南部。柏林会议结束时,列强在名义上已占领非洲25%的土地。这说明柏林会议( )
A.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 B.促使列强将侵略目标转向亚洲
C.消除了列强殖民争夺的矛盾 D.推动欧洲与非洲文明间的交融
8.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食品和服装,饭店、剧院等如雨笋般出现。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9.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分别归属于国王和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是
A.军事权、司法权 B.赋税批准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C.司法权、军事权 D.司法和军事权、赋税批准权
10.马啸原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结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在这里,作者强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保留了浓厚的封建色彩 B.是保留传统的渐进变革
C.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D.促进了英国的社会发展
11.1753年,利物浦的坎列夫家族装备了4条船从非洲载运奴隶到美洲。这些船每年在大西洋上航行两三次,使该家族获得的利润得以在加勒比海再投入12艘船,船队载运的甜酒、蔗糖卖到英国后也大获其利。坎列夫家族的航行( )
A.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拓宽英国机器产品的销售市场
C.凸显了英国造船技术的先进 D.阻碍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12.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斯大林先后提出“技术决定一切”和“于部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人们掌握先进技术,学会生产管理。这一做法意在( )
A.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B.改进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加快工业发展的速度 D.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13.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纳粹党党员 10.8万 35万 85万
国会议席 12 107 230
国会名次 9 2 1
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
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
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
14.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剩余产品增多引起了财产的分化,一些人因为占据巨额财富而上升为氏族贵族,更多的人陷入贫困的境地。这说明
A.占有财产的不平等是造成阶级差别的重要原因
B.私有制的出现造成了人压迫人的现象,与历史潮流发展不符
C.平等观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D.国家已经产生
15.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专政采取的一种政策,其目的是组织产品分配以保证对前线革命军队和后方工人的供应。显然,假如没有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也就不会有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这一观点
A.深刻剖析了政策调整因素 B.适应了国家工业化需要
C.认识到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D.过分夸大了战争的影响
16.在一个为商业和城市经济所改变的时代,旧的领地制度必然消失,商品流通加快,农业生产打破了在此之前束缚它的桎梏。在商品货币关系影响下,中世纪的西欧( )
A.社会转型加速使领主实力上升 B.城市市民自治现象普遍
C.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走向瓦解 D.国王依靠市民治理国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四大题,5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苏】萨纳柯耶夫等编,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德语专业1971届工农兵学员译:《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81页
斯大林为什么这样说?
18.(12分)“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高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农业问题,并发现了一些规律。
探究一古代中国“僇力(lu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反映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述实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
探究二战后苏俄(联)
表1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2)概括表l中数据所反映的变化,依据表2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和积极作用。
探究三危机中的美国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摘编自2008年8月《大生》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
探究四80年代的中国与苏联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对苏联的趋势加以解析。
(5)综合上述研究,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当时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这些决定了西方航海社会基础的广泛性,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大航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欧、西欧国家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注视和对抗的表现。
20.(16分)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
材料一
材料二 生活在北美大陆上的居民都是在不同的时期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即使被认为美国真正的主人印第安人,经过考古发现,也是亚洲的蒙古人种移民而来。故美国被公认为一座民族“大熔炉(meltingpot)”,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这里被“冶炼”成美利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否认,他们初来乍到时,其文化习俗、语言结构、文学模式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受旧世界的影响。即使随着社会发展,最后被融合为一个美利坚民族整体,但共性中依然凸现各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如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的黄种人文化、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后裔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等,都是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利坚文化中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得相对完美的亚文化群体。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1)阅读材料一,在图上画出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并结合史实加以解释。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文化的特征并加以说明;结合所学,谈谈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D D A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A D C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英国)。根据材料可知,“人民战争”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加,体现英国政府的战争动员增加,符合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D项正确;1940年德国攻击英国,标志着绥靖政策完全破产,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是英国国内的变化,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二战时期对人民的动员,无法看出主流意识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瓷器出土于坦桑尼亚,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说明坦桑尼亚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因而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东非国家广泛使用奴隶劳动,故A项错误;瓷器产自中国,无法说明东非国家制瓷业非常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中国的瓷器,无法说明东非国家贸易品种种类繁多,故D项错误。
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船,故A正确;飞机、汽车、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故BCD错误。
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个选项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其中世界银行负有援助落后、求助困难的职能,其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灾后重建俄罗斯可以向世界银行提出申请,A项正确;B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B项不符合材料;C项是世界贸易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亚太经合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5.D
【详解】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根源于工业革命时期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城市的兴起,《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人间喜剧》反映了19世纪法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世情百态,因此三个历史事件都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D项正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贫富分化,排除A项;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可知,村社在自由民身份确认时起重要作用;根据“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且年满18岁男子有资格成为公民。①④说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雅典公民资格的确认,没有说明村社自治是古希腊基层治理的主要形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村社大会是由全体希腊成年人参与的,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②③的AB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柏林会议结束时,列强在名义上已占领非洲25%的土地”及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后,德国、西班牙等西方殖民国家对非洲殖民的速度加快,A项正确;材料强调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未涉及侵略目标转向亚洲,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并非强调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推动欧洲与非洲文明间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类题目,时空是二战后的西欧国家。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及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相继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的迅速恢复及发展,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排除A项;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与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等级君主制的特征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国王掌握司法和军事权,等级代表会议掌控赋税批准权,故D正确;AC项都是国王的权力,排除;B项颠倒了国王和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等级君主制时期”,联系所学欧洲等级君主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10.B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作者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封建政治体制的结构和框架,即保留了君主;而变革了阶级构成,即是资产阶级获得统治地位,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留传统的渐进变革,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君主权利受到议会制约,并未体现浓厚的封建色彩,排除A项;C项表述仅涉及材料中的阶级构成变革,排除;题干未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英国的坎列夫家族通过奴隶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而这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A项正确;当时英国还未出现工业革命,因此机器产品还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看不出造船技术的先进,排除C项;奴隶贸易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本题是1928年至1937年)(苏联)。根材料“号召人们掌握先进技术,学会生产管理”,结合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可知,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加快工业发展的速度,C项正确;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卫国战争尚未发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确立过程中,排除AB项;苏联工业化建设时期,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注意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德国纳粹党的人数从1928年的10.8万人到1932年的8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的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主要宣扬民族主义、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因此在大萧条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A选项符合题意。国会长期受到纳粹党控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纳粹党使德国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C选项排除。纳粹党上台是德国民主政治不健全的产物,D选项排除。
14.A
【详解】一些人因为占据巨额财富而上升为氏族贵族,更多的人陷入贫困的境地,这意味着阶级差别出现,即占有财产的不平等是造成阶级差别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阶级产生的原因,而非人压迫人,而且私有制的出现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排除B项;出现私有制并不意味着平等观念的消失,排除C项;出现私有制不等于国家产生,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斯大林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专政采取的一种政策”、“假如没有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也就不会有战时共产主义”,据此可以看出斯大林过分夸大了战争对这一政策的影响,D项正确;深刻剖析了政策调整因素没有反映出这一政策的内在因素,排除A项;适应了国家工业化需要不符合材料的情感基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策形成的因素,不是讲俄国革命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据材料“旧的领地制度必然消失”“农业生产打破了在此之前束缚它的桎梏”及所学知识可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领地制度的消失,领地制度是封君封臣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在商品货币关系影响下,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走向瓦解,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转型使得领主实力下降,排除A项;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市民自治并非“普遍”现象,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和领地制度的衰落,没有涉及国王如何治理国家,且D项不符合此时期的基本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7.(1)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发源地,防止德国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
(2)波兰战略地理位置重要,是苏联在西线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重要战略屏障,有助于维护苏联的国家安全。
(3)苏联实力膨胀,是其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表现。
【详解】根据材料“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重视波兰问题,是因为波兰战略地理位置重要,是苏联在西线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重要战略屏障,有助于维护苏联的国家安全。其次,为了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发源地,防止德国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最后,随着苏联实力膨胀,其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逐渐显露。
18.(1)政策:重农抑商。背景:生产力水平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富国强兵。
(2)变化: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原因: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作用: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措施: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调整农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恢复和发展农业,缓解经济危机。
(4)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分析:苏联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片面发展重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从本国国情出发,及时大胆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详解】(1)政策:据材料“僇力(lu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可知,是重农抑商政策。背景:结合所学可从生产力水平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富国强兵等方面回答。
(2)变化:据表格信息可知,1921年后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原因: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措施:据材料“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可知,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结合所学可从调整农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恢复和发展农业、缓解经济危机等角度回答。
(4)变化趋势:据图表信息可知,中国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而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分析:据所学可从苏联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片面发展重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角度回答。
(5)据所学可从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从本国国情出发、及时大胆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等角度回答。
19.(1)特点: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动力;专制君主与私人航海相结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社会财富的需求,以及受到伊比利亚国家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刺激,英法荷等国家也纷纷展开新航路的寻找活动;早期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也为英法荷等国寻找新航路提供了条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大西洋贸易新航线,故英法荷等国只能转向北冰洋、南半球等地区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发现了一些新岛屿,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注视: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等地的新路,使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对抗:西欧国家的扩张与对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详解】(1)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寻金热”“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社会基础的广泛性”等,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来从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动力;专制君主与私人航海相结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进行总结。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北欧、西欧国家寻找新航线的背景(受到早期新航路开辟的刺激等)、方向、成就、意义等方面来简述。
(3)注视:根据材料“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结合所学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等地的新路,使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进行回答。对抗:结合所学从西欧的扩张、殖民者和被殖民者角度分析。
20.(1)解释:近代欧洲主要是移民美洲和大洋洲,非洲黑人也被贩卖到美洲,中国华工主要是被贩卖到大洋洲和美洲。
(2)特征: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说明:由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移民,造成北美居民的多样性。
影响:促进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白人之外的有色人种遭受歧视。
【详解】(1)结合所学画图并解释即可,如近代欧洲主要是移民美洲和大洋洲,非洲黑人也被贩卖到美洲,中国华工主要是被贩卖到大洋洲和美洲。
(2)特征:根据材料“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这里被‘冶炼’成美利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可概括出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移民,造成北美居民的多样性。
影响:结合所学从经济、文化等角度一分为二的阐述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