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70练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
1.[2023广东开学大联考]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人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
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
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
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
2.[2024安徽联考]1896年,政治家、教育家李端棻向清廷上《请推广学校折》,针对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请推广学校折》后被采用,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指针和纲领性文件。清廷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B.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要求
C.力图推广新式教学方法 D.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
3.[2023山东聊城期末]有学者认为,没有文艺复兴及其带来的文化和科学思潮,约翰内斯·谷登堡也许终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贵族;但若没有谷登堡印刷术,便没有欧洲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此后的工业时代。该学者重在强调( )
A.谷登堡独特的人生际遇
B.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历程
C.思想革命催生技术进步
D.印刷书诞生的革命性意义
4.[2024福建龙岩阶段检测]法国大革命时期,收藏在皇宫中的大量欧洲艺术珍品转为国家所有,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从而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
A.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B.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5.[2023合肥质检]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修复的目的是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 )
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
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
6.[2024南京调研]埃及金字塔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的巨型陵墓,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 )
A.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B.彰显出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
C.代表非洲和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D.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
7.[2023南京调研]2008年,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影印《四库全书》文化工程,全程参与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22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可知,文化遗产保护( )
A.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 B.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
C.彰显出真实性的原则 D.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
8.[2023广东河源检测]截至2022年6月11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年均旅游收入超140亿元。这反映了现代中国( )
A.文物保护立法得到了落实
B.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
C.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突出
D.文化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
9.[2023皖江名校联考]某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士”这一概念产生演变的过程,如下表所示。与战国时期“士”的内容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时间 内容
西周之前 泛指部落中的成年男子。
西周和春秋 特指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属于“国人”阶层,能够接受“六艺”等贵族教育。
战国 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已与出身无关;“士”非常活跃,其共同身份标志是知识、智慧与才能。
A.平民教育取代贵族教育 B.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
C.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 D.宗法观念已经荡然无存
10.[2024河南信阳统考]1898年,汉口出现阅报社一所,“将各报备齐,以供众览”。之后,各地阅报社如雨后春笋般创办了起来,尤其是1903年后,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仅1904年至1908年就有300多处阅报社出现。这是( )
A.实行新政宪政改革的现实需求
B.为了推动社会风气开化以救亡图存
C.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D.有识之士为了获得政治参与感
11.[2023黑龙江牡丹江三模]19世纪中后期,英、美等国家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浪潮。即使是偏远的市镇和农村,当地政府也设立了公共图书馆。进入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不受性别、身份的限制,除阅读图书外,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的兴建( )
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
C.满足了精英群体的文化诉求
D.是基层政府自治的体现
12. 16、17世纪,欧洲出现一股收藏热潮,藏品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类别 收藏状况
古物遗迹 古希腊罗马雕塑、以罗马皇帝传奇经历为主题的室内装饰画。
标本器物 人类和动物的骨骼,植物、矿物标本,各种工具器械(如拔牙钳、望远镜、乐器),以及来自东方的武器、工艺品等。
圣物神物 被新教徒破坏遗弃的天主教圣物、被当作治病良药的圣徒遗骸。
据上表可知,当时欧洲的收藏热潮( )
①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兴起
②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④反映了新旧文化的交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湖北黄冈中学二模]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安提瓜古城的评价是:安提瓜古城原址创建于16世纪早期,建在海拔逾1 500米的火山环绕的山谷之中,处于地震带内,它在1773年一场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但其主要建筑的遗迹却保留下来。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内建成了大批庄严隆重、装饰华丽的卓越建筑,凸显空间感与立体感特质,成为中美洲巴洛克艺术的典范。该评价( )
A.肯定了美洲土著文明价值
B.突出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
C.促进了文明之间深入交流
D.说明了美洲文明的多样化
14.[2023湖北模拟,12分]【历史中的文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圆明园流失的马首铜像 图2 北洋水师“镇远”舰铁锚
(2007年由何鸿燊先生购得后捐献国家) (甲午海战被日军俘获,1947年从日本回国)
图3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图4 遵义会议旧址
文物,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讲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辉煌与苦难。围绕“历史中的文物”,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版
1.[2023广东开学大联考]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人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B )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
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
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
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
2.[2024安徽联考]1896年,政治家、教育家李端棻向清廷上《请推广学校折》,针对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请推广学校折》后被采用,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指针和纲领性文件。清廷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D )
A.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B.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要求
C.力图推广新式教学方法 D.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
3.[2023山东聊城期末]有学者认为,没有文艺复兴及其带来的文化和科学思潮,约翰内斯·谷登堡也许终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贵族;但若没有谷登堡印刷术,便没有欧洲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此后的工业时代。该学者重在强调( D )
A.谷登堡独特的人生际遇
B.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历程
C.思想革命催生技术进步
D.印刷书诞生的革命性意义
4.[2024福建龙岩阶段检测]法国大革命时期,收藏在皇宫中的大量欧洲艺术珍品转为国家所有,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从而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C )
A.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B.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5.[2023合肥质检]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修复的目的是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 A )
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
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
6.[2024南京调研]埃及金字塔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的巨型陵墓,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两项文化遗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在于( B )
A.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B.彰显出不同地区建筑艺术的发展
C.代表非洲和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D.形成了包罗万象的近代艺术之城
7.[2023南京调研]2008年,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影印《四库全书》文化工程,全程参与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22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可知,文化遗产保护( A )
A.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 B.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
C.彰显出真实性的原则 D.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
8.[2023广东河源检测]截至2022年6月11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年均旅游收入超140亿元。这反映了现代中国( B )
A.文物保护立法得到了落实
B.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
C.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突出
D.文化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
9.[2023皖江名校联考]某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士”这一概念产生演变的过程,如下表所示。与战国时期“士”的内容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B )
时间 内容
西周之前 泛指部落中的成年男子。
西周和春秋 特指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属于“国人”阶层,能够接受“六艺”等贵族教育。
战国 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已与出身无关;“士”非常活跃,其共同身份标志是知识、智慧与才能。
A.平民教育取代贵族教育 B.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
C.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 D.宗法观念已经荡然无存
10.[2024河南信阳统考]1898年,汉口出现阅报社一所,“将各报备齐,以供众览”。之后,各地阅报社如雨后春笋般创办了起来,尤其是1903年后,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仅1904年至1908年就有300多处阅报社出现。这是( B )
A.实行新政宪政改革的现实需求
B.为了推动社会风气开化以救亡图存
C.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D.有识之士为了获得政治参与感
11.[2023黑龙江牡丹江三模]19世纪中后期,英、美等国家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浪潮。即使是偏远的市镇和农村,当地政府也设立了公共图书馆。进入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不受性别、身份的限制,除阅读图书外,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的兴建( B )
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
C.满足了精英群体的文化诉求
D.是基层政府自治的体现
12. 16、17世纪,欧洲出现一股收藏热潮,藏品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类别 收藏状况
古物遗迹 古希腊罗马雕塑、以罗马皇帝传奇经历为主题的室内装饰画。
标本器物 人类和动物的骨骼,植物、矿物标本,各种工具器械(如拔牙钳、望远镜、乐器),以及来自东方的武器、工艺品等。
圣物神物 被新教徒破坏遗弃的天主教圣物、被当作治病良药的圣徒遗骸。
据上表可知,当时欧洲的收藏热潮( D )
①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兴起
②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④反映了新旧文化的交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角度创新/2023湖北黄冈中学二模]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安提瓜古城的评价是:安提瓜古城原址创建于16世纪早期,建在海拔逾1 500米的火山环绕的山谷之中,处于地震带内,它在1773年一场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但其主要建筑的遗迹却保留下来。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内建成了大批庄严隆重、装饰华丽的卓越建筑,凸显空间感与立体感特质,成为中美洲巴洛克艺术的典范。该评价( B )
A.肯定了美洲土著文明价值
B.突出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
C.促进了文明之间深入交流
D.说明了美洲文明的多样化
14.[2023湖北模拟,12分]【历史中的文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圆明园流失的马首铜像 图2 北洋水师“镇远”舰铁锚
(2007年由何鸿燊先生购得后捐献国家) (甲午海战被日军俘获,1947年从日本回国)
图3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图4 遵义会议旧址
文物,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讲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辉煌与苦难。围绕“历史中的文物”,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一:辉煌与耻辱(2分)
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是后人眼中的“历史”。以马首为代表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马首铜像做工精美、栩栩如生,眼神、张口等姿态都自然逼真,毛发的刻画也是纤毫毕现、细致动人,实为清代铜器中的精品。它既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的精华,亦展示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精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马首为代表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被侵略的耻辱印记。马首铜像在2007年由何鸿燊先生购得后捐献国家,正所谓“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10分)
示例二:屈辱的民族记忆(2分)
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是后人眼中的“历史”。图2北洋水师“镇远”舰铁锚遍体鳞伤,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印痕。“镇远”舰是清朝海军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的中国洋务运动时代,最终又消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镇远”舰在威海卫保卫战中被日军俘获,后被编入日本舰队服役,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被拆解,1947年回到祖国。“镇远”舰铁锚不仅见证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也见证了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耻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也遭遇了挫折。如今,“镇远”舰铁锚静静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它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人牢记过去的耻辱,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十九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70讲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答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