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提升六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答案)

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提升练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2024重庆检测]唐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缴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2.[2023山东模拟]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税收政策的结构框架图。该税收政策(   )
A.废除了传统人头税      B.践行了仁政思想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抑制了土地兼并
3.[2023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调研]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人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 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4.[2024福建部分学校联考]下图所示为里耶秦简中记录的一则有关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十七户居民迁徙至都乡(同属迁陵县)后户籍产生争议的案例。这一记录可用于说明秦朝(   )
  廿六年五月辛巳朔庚子,启陵乡□敢言之;都乡守嘉言:渚里□□劾等十七户徒(徙)都乡,皆不移年籍。令曰:移言。今问之劾等,徒(徙)□书告都乡曰:启陵乡未有牒,毋以智(知)劾等初产至今年数,□□□□谒令都乡,具问劾等年数。敢言之。□迁陵守丞敦狐告都乡主,以律令从事。
注︰图中的“□”表示文字因模糊、残缺而难以识读。
A.基层组织自治特征显著
B.民众具备一定迁徙自由
C.户籍登记信息较为翔实
D.皇权未延伸至县级以下
5.[2024北京入学考试]汉初文景时期,减轻刑罚,以致“断狱数百,几致刑措(搁置)”。到了汉武帝时期,“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这种变化是因为(   )
A.王国势力坐大致使社会动荡
B.从黄老无为向以法治国转变
C.西汉的律法沿袭了秦朝律法
D.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6.[2024江苏常熟阶段检测]南北朝时,出生江左的陈庆之目睹洛阳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后,回到梁朝对人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代人。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该评价可以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
A.促进了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
B.推动了洛阳城由衰败走向复兴
C.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D.缓解了南北朝意识形态的对峙
7.[2024江西九校联考]唐朝“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两种划分方法的优势分别是(   )
①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文明的多元一体
③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 ④削弱了地方割据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大连双基测试]“关白”乃唐宋极具特色之弹劾环节,是指御史在弹劾官员之前须向御史台长官汇报,待其许可后再行弹劾。宰相李林甫之后唐朝一度废除“关白”,允许御史直接弹劾。“关白”的废除 (   )
A.使监察程序得以优化
B.易造成监察权力滥用
C.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使司法权摆脱行政权
9.[2024河南洛宁月考]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   )
A.受到“大一统”观念的影响
B.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
C.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
D.助推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
10.[2024湖北名校调研]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命行人杨载赴琉球,“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要求琉球奉表称臣,建立藩属关系。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效臣服,并派遣其弟泰期等随杨载回朝入贡方物。明太祖“诏赐《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五匹”。明太祖此举旨在(   )
A.加强对外经济交往
B.拓展国家的政治版图
C.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D.诏示政权的正统地位
11.[2024河南洛阳联考]晚清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他们以军务紧张为由,不拘常例,奏请黜陟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的官员,同时享有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力,致使“保案踵起”。这一现象(   )
A.缘于地方行政体制重大变革
B.反映出东南互保影响集权政治
C.表明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D.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2.[2024辽宁鞍山一模]1905年,由张之洞等人上奏的《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妥善安排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的出路。这表明当时 (   )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
B.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
C.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D.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持续影响
13.[2024湖南常德月考]下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的漫画。据此判断,该漫画的寓意在于(   )
A.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B.抨击张勋拥立废帝复辟
C.讽喻段祺瑞破坏民主
D.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
14.[2024广东惠州一调]
1913—1921年中国关税征收额
上图中折线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   )
A.思想解放的推动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国际局势的影响
15.公元前5世纪,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发展,对自由的诉求及主战的政策成为民主派的特征,民主派与主和的寡头派形成对立。到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民众与精英实现和解。在困境面前,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往往只能采取权宜之策,民众则日益关注个人的生活保障和财产安全。材料旨在说明(   )
A.国家治理愈加成熟
B.寡头政治正走向衰败
C.城邦矛盾得以缓解
D.民主取决于社会环境
16.[ 2023重庆一模]罗马法为后世欧洲法律提供了许多概念和范式。12世纪意大利比萨自由市的法律制度,采用了一些罗马法的规则,可是,“相同的准则具有极不同的含义”;教会法学家更新了罗马私法中的权利概念,把“权利”导入公法领域,彰显个体权利和自然权利。材料意在强调(   )
A.西方文明继承了古罗马文明
B.中世纪中期罗马法得以复兴
C.中世纪教会法具有鲜明的世俗性
D.理解西方文明的钥匙也在中世纪
17.[2024南京六校联合调研]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D.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18.[2024河南驻马店开学考]1934年美国政府规定:如果各个城市的公共事业管理局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区划之内,那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该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该规定引发了以纽约市政府为首的各地政府的强烈抗议,最终以联邦政府让步落幕。材料现象说明,当时美国(   )
A.地方政府借大萧条拓展影响力
B.新政推动政府行政权的扩张
C.联邦制原则发挥权力制衡作用
D.国家干预政策背离政府初衷
19.[2024石家庄月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元经常成为被抛售的对象,美元地位衰落。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国组成的“十国集团”,最初是以解决储备货币危机而建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由此可知,当时(   )
A.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B.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面临挑战
C.西方各国调控经济的手段失灵
D.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非选择题
20.[以图证史/天星原创,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时期已有鱼鳞图册。顾炎武称赞道:“人虽变迁不一,田则一定不务,是之谓以田为母,以人为子,子依乎母,而的的可据,纵欲诡寄埋没,而不可得也。此鱼鳞图之制然也。”通过鱼鳞图,政府能较为有效地掌握土地流动和人户占有的状况。不过鱼鳞图的局限性亦不容忽视。历史上每一次攒造的鱼鳞图册都只是某一时间点土地田产状况的静态记录,而实际上田产随着日常土地交易不断发生变化。土地登记信息的变动,致使原有鱼鳞图需要重新绘制。官府赋予相关田块新的登记编号,结果编号数字越来越大。除编号外,土名、亩步、四至、田税等信息也需一同调整。
——摘编自戴建国《南宋中后期的土地清查和地籍攒造》
材料二 鱼鳞总图是总括土地丘块的地形图,史籍一般称“鱼鳞图”。鱼鳞分图绘制独立地块的地形。鱼鳞图册分为总图和分图是今人所创概念体系,史籍未见“鱼鳞总图”和“鱼鳞分图”之名。有学者指出:“‘鱼鳞图册’乃鱼鳞总图和清册的统称。”“清册”即装订成册的鱼鳞分图,登记业户独立的土地丘块。
图1
图2
——摘编自汪庆元《明清鱼鳞总图汇考——以徽州鱼鳞图册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鱼鳞图册的优缺点,分析鱼鳞图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7分)
(2)材料二中,图1和图2是总图还是分图?绘制这种图有何意义?(5分)
21.[社会热点/2023新疆三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1950—1978年)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援助,并在战后继续帮助朝鲜恢复经济、重建家园。1964—1970年,受中国援助的国家达31个,中国先后同10个非洲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这一时期援建成套项目和提供技术援助成为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在努力克服“文化大革命”时期严重的财政困难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全力支持越南、柬埔寨、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全面展开对其他亚非友好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受中国援助的国家增至66个。1971—1978年,中国对外援助支出是前20年支出总和的159%。
改革阶段(1979—2012年) 中国不断推进对外援助机制改革,包括: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对外援助工作逐渐明确了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基本定位;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互利合作的新道路。
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 中国全面开启对外援助方式的结构性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例如,设立多种形式的援外专项资金和合资合作专项基金,贴息优惠贷款成为对外援助资金的创新形式。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物资项目援助外,技术援助和智力援助的比重明显提升。
——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版
1. [2024重庆检测]唐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缴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C )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2.[2023山东模拟]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税收政策的结构框架图。该税收政策( C )
A.废除了传统人头税      B.践行了仁政思想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抑制了土地兼并
3.[2023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调研]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人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 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B )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4.[2024福建部分学校联考]下图所示为里耶秦简中记录的一则有关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十七户居民迁徙至都乡(同属迁陵县)后户籍产生争议的案例。这一记录可用于说明秦朝( C )
  廿六年五月辛巳朔庚子,启陵乡□敢言之;都乡守嘉言:渚里□□劾等十七户徒(徙)都乡,皆不移年籍。令曰:移言。今问之劾等,徒(徙)□书告都乡曰:启陵乡未有牒,毋以智(知)劾等初产至今年数,□□□□谒令都乡,具问劾等年数。敢言之。□迁陵守丞敦狐告都乡主,以律令从事。
注︰图中的“□”表示文字因模糊、残缺而难以识读。
A.基层组织自治特征显著
B.民众具备一定迁徙自由
C.户籍登记信息较为翔实
D.皇权未延伸至县级以下
5.[2024北京入学考试]汉初文景时期,减轻刑罚,以致“断狱数百,几致刑措(搁置)”。到了汉武帝时期,“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这种变化是因为( D )
A.王国势力坐大致使社会动荡
B.从黄老无为向以法治国转变
C.西汉的律法沿袭了秦朝律法
D.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6.[2024江苏常熟阶段检测]南北朝时,出生江左的陈庆之目睹洛阳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后,回到梁朝对人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代人。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该评价可以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B )
A.促进了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
B.推动了洛阳城由衰败走向复兴
C.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D.缓解了南北朝意识形态的对峙
7.[2024江西九校联考]唐朝“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两种划分方法的优势分别是( B )
①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文明的多元一体
③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 ④削弱了地方割据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大连双基测试]“关白”乃唐宋极具特色之弹劾环节,是指御史在弹劾官员之前须向御史台长官汇报,待其许可后再行弹劾。宰相李林甫之后唐朝一度废除“关白”,允许御史直接弹劾。“关白”的废除 ( B )
A.使监察程序得以优化
B.易造成监察权力滥用
C.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使司法权摆脱行政权
9.[2024河南洛宁月考]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 A )
A.受到“大一统”观念的影响
B.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
C.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
D.助推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
10.[2024湖北名校调研]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命行人杨载赴琉球,“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要求琉球奉表称臣,建立藩属关系。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效臣服,并派遣其弟泰期等随杨载回朝入贡方物。明太祖“诏赐《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五匹”。明太祖此举旨在( D )
A.加强对外经济交往
B.拓展国家的政治版图
C.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D.诏示政权的正统地位
11.[2024河南洛阳联考]晚清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他们以军务紧张为由,不拘常例,奏请黜陟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的官员,同时享有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力,致使“保案踵起”。这一现象( C )
A.缘于地方行政体制重大变革
B.反映出东南互保影响集权政治
C.表明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D.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2.[2024辽宁鞍山一模]1905年,由张之洞等人上奏的《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妥善安排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的出路。这表明当时 ( C )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
B.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
C.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D.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持续影响
13.[2024湖南常德月考]下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的漫画。据此判断,该漫画的寓意在于( D )
A.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B.抨击张勋拥立废帝复辟
C.讽喻段祺瑞破坏民主
D.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
14.[2024广东惠州一调]
1913—1921年中国关税征收额
上图中折线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 D )
A.思想解放的推动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国际局势的影响
15.公元前5世纪,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发展,对自由的诉求及主战的政策成为民主派的特征,民主派与主和的寡头派形成对立。到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民众与精英实现和解。在困境面前,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往往只能采取权宜之策,民众则日益关注个人的生活保障和财产安全。材料旨在说明( D )
A.国家治理愈加成熟
B.寡头政治正走向衰败
C.城邦矛盾得以缓解
D.民主取决于社会环境
16.[ 2023重庆一模]罗马法为后世欧洲法律提供了许多概念和范式。12世纪意大利比萨自由市的法律制度,采用了一些罗马法的规则,可是,“相同的准则具有极不同的含义”;教会法学家更新了罗马私法中的权利概念,把“权利”导入公法领域,彰显个体权利和自然权利。材料意在强调( D )
A.西方文明继承了古罗马文明
B.中世纪中期罗马法得以复兴
C.中世纪教会法具有鲜明的世俗性
D.理解西方文明的钥匙也在中世纪
17.[2024南京六校联合调研]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A )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D.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18.[2024河南驻马店开学考]1934年美国政府规定:如果各个城市的公共事业管理局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区划之内,那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该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该规定引发了以纽约市政府为首的各地政府的强烈抗议,最终以联邦政府让步落幕。材料现象说明,当时美国( C )
A.地方政府借大萧条拓展影响力
B.新政推动政府行政权的扩张
C.联邦制原则发挥权力制衡作用
D.国家干预政策背离政府初衷
19.[2024石家庄月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元经常成为被抛售的对象,美元地位衰落。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国组成的“十国集团”,最初是以解决储备货币危机而建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由此可知,当时( B )
A.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B.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面临挑战
C.西方各国调控经济的手段失灵
D.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非选择题
20.[以图证史/天星原创,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时期已有鱼鳞图册。顾炎武称赞道:“人虽变迁不一,田则一定不务,是之谓以田为母,以人为子,子依乎母,而的的可据,纵欲诡寄埋没,而不可得也。此鱼鳞图之制然也。”通过鱼鳞图,政府能较为有效地掌握土地流动和人户占有的状况。不过鱼鳞图的局限性亦不容忽视。历史上每一次攒造的鱼鳞图册都只是某一时间点土地田产状况的静态记录,而实际上田产随着日常土地交易不断发生变化。土地登记信息的变动,致使原有鱼鳞图需要重新绘制。官府赋予相关田块新的登记编号,结果编号数字越来越大。除编号外,土名、亩步、四至、田税等信息也需一同调整。
——摘编自戴建国《南宋中后期的土地清查和地籍攒造》
材料二 鱼鳞总图是总括土地丘块的地形图,史籍一般称“鱼鳞图”。鱼鳞分图绘制独立地块的地形。鱼鳞图册分为总图和分图是今人所创概念体系,史籍未见“鱼鳞总图”和“鱼鳞分图”之名。有学者指出:“‘鱼鳞图册’乃鱼鳞总图和清册的统称。”“清册”即装订成册的鱼鳞分图,登记业户独立的土地丘块。
图1
图2
——摘编自汪庆元《明清鱼鳞总图汇考——以徽州鱼鳞图册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鱼鳞图册的优缺点,分析鱼鳞图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7分)
(2)材料二中,图1和图2是总图还是分图?绘制这种图有何意义?(5分)
答案 (1)优点:有利于政府管理土地并以此为依据征收赋役。(2分)缺点:难以进行及时更新;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复杂。(2分)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导致土地交易频繁(或答分家、典当等导致土地所有权变化频繁);生产力水平有限导致管理困难。(3分)
(2)总图。(1分)意义:有利于对该地土地形成总体认识,总图明确标注该地的地形地貌和归属,便于快速查找土地归属。(4分)
21.[社会热点/2023新疆三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1950—1978年)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援助,并在战后继续帮助朝鲜恢复经济、重建家园。1964—1970年,受中国援助的国家达31个,中国先后同10个非洲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这一时期援建成套项目和提供技术援助成为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在努力克服“文化大革命”时期严重的财政困难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全力支持越南、柬埔寨、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全面展开对其他亚非友好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受中国援助的国家增至66个。1971—1978年,中国对外援助支出是前20年支出总和的159%。
改革阶段(1979—2012年) 中国不断推进对外援助机制改革,包括: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对外援助工作逐渐明确了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基本定位;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互利合作的新道路。
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 中国全面开启对外援助方式的结构性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例如,设立多种形式的援外专项资金和合资合作专项基金,贴息优惠贷款成为对外援助资金的创新形式。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物资项目援助外,技术援助和智力援助的比重明显提升。
——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 论题:中国的对外援助推动了外交事业的发展。(2分)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朝鲜等周边社会主义国家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这适应了当时“一边倒”外交政策的需要,有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加大对亚非友好国家的援助力度,从而得到了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这不仅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进程,也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受制于美苏霸权主义的外交困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对外援助的机制改革,扩大援助范围,丰富援助形式,这不仅树立了中国“大国担当”的外交形象,也推动了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发展。(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提升六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