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秋绵阳市游仙区八年级开学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C B D B A C B C D A C B A D
17. (1)举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2)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
名称:市舶司。
(3)地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历史意义:将先进的中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教文化等远播海外,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崭新的篇章。
(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消极影响: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启示: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使国家落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
18. (1)繁荣与开放时代。
(2)观点1: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论述:鉴真东渡日本,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日交流,加速日本社会进步;玄奘西游天竺,取回佛经,大唐吸取外国先进文化,进一步充实中华文化。
结论:对外开放,使唐朝通过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
观点2:国家统一是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石。
论述: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趋势。统一后的隋朝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而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综上所述,国家统一,社会才能稳定,统一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发展。
观点3: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论述: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大增,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朱温投降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故维护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久发展,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2024年秋绵阳市游仙区八年级开学测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唐朝前期三位杰出的皇帝,他们的治国理念中都体现了“重民”的民本思想,其实质是(  )
A.鼓励农业生产
B.维护百姓切身利益
C.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D.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3.“《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以‘清明’命名?历来有不同的解说。一说是描绘汴京城清明时节的景象:一说‘清明’是汴京的街坊名:一说‘清明’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常用的作为太平盛世的称颂之辞。”文中“汴京”是指今天的(  )
A.洛阳 B.南京 C.开封 D.杭州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重用贤能善于纳谏
B.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D.改革科举制,创立殿试制
5.初一学生小雪特别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她将第二单元整理出一个大事年表,据表我们可以得出该时期的主题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烽火连天,战争不休 B.闭关锁国,各自发展
C.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D.政权并立,时战时和
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7.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约370万石(一种计量单位),占总数(全国)的61.67%。所以,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经济重心南移 B.对外贸易发展
C.城市经济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
8.这里是大运河(邗沟段)与长江的交汇处,唐鉴真和尚三次从这里出发去日本,清康熙、乾隆由江北到南方巡游必经这里。“这里”是指(  )
A.瘦西湖 B.东关街
C.瓜洲古渡 D.江都水利枢纽
9.某学生拟办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末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元朝时发明了火铳
A.宋元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B.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宋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0.某班同学开展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事件 结果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加强专制统治 B.镇压边疆地区叛乱
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积极主动对外交流
11.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
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
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12.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摆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纺织业中心多位于南方
B.海上丝绸贸易盛于陆路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超过北方
1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在浙江兰溪南宋墓中出土一条棉毯,缝有由81枚开元通宝和北宋钱币排列组成的6个互相连接的方胜纹图案。这说明宋代(  )
A.农业经济发达 B.棉纺织业发展
C.纸币大量流通 D.海外贸易频繁
15.运用下列史料,可以设计出有关中国历史的探究主题是(  )
如仿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大。各遣使以珍货求种。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A.农业技术的发展 B.医药事业的进步
C.思想文化的繁荣 D.政治制度的演变
16.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徽调吸收汉调,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以及其他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这表明京剧(  )
A.贴近生活 B.形式多样 C.题材广泛 D.博采众长
二、材料题(共52分)
17.中外交流,文明互鉴,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变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郑和历时28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将先进的中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教文化等远播海外,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崭新的篇章。
——王更红《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材料四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4分)“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
(2)(5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名称?
(3)(2分)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4分)依据材料三说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2分)材料四是对清朝哪一政策的评价?(4分)该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5)(4分)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对我们有何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589年 隋朝统一
618年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627—649年 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627—645年 玄奘西行
641年 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754年 鉴真东渡
755﹣783年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881年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07年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7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有何时代特征?
(2)(20分)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