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
1.“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对歌词中“中国命运自己主宰”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开始当家做主
C.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洗刷民族耻辱
D.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3.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甲线是对富农、地主土地占有比重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土地改革
B.乙线是对富农、地主土地占有比重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三大改造
C.甲线是对贫农、中农土地占有比重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土地改革
D.乙线是对贫农、中农土地占有比重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三大改造
4.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5.1954年9月15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工业战线的劳模王崇伦、农业战线的劳模李顺达,年龄最大的代表齐白石等人汇集一堂。他们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
A.筹建新中国
B.讨论“一五”计划
C.审议宪法
D.发动“大跃进”运动
6.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我国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表明三大改造(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
7.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对“组织起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建立人民公社 C.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D.实行包产到户
8.“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许多尖端技术,在艰难中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是( )
A.苏联的技术援助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国家力量的凝聚 D.对外交往的扩大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体现在( )
A.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0.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①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C.开放青岛等沿海城市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港澳回归后,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4.“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C.“一国两制”构想适合港澳区情 D.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5.图所示时间轴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民族共同繁荣 B.经济特区发展
C.香港回归祖国 D.对内改革深化
16.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道:“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
A.民族区域自治  B.《反分裂国家法》
C.社会主义制度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7.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 期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年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012年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8.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针对苏共在两党两国的交往中表现出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倾向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得以顺利发展。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外交中坚持(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团结合作
19.21世纪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超过150个国家参与,在亚洲合作修建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在非洲帮助人民种植绿色超级水稻,在欧洲中欧班列通达200多个城市。形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概念。据此可见,新世纪以来我国( )
A.继续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重点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C.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彰显理性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20.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国境时,由本国制发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下列时间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护照版本的变迁,这说明了( )
A.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 B.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21.我国航空航天器命名有“天问一号”“嫦娥”“玉兔”“墨子”等,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命名( )
A.提高了国威军威 B.体现了文化自信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提升了科技实力
22.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国家统一 B.民族独立 C.科学技术 D.国际地位
23.口述史是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特定问题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然后经过筛选、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它更适合研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历史。”根据以上表述,你认为下面最适合应用口述史研究的一项是( )
A.改善中美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B.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
C.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 D.两弹一星研究的方方面面
24.下表为《1979—2018年深圳市人均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情况表》。其中数据增长最多时期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年份 人均GDP(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
1979年 606 1.13亿
1992年 12827 114.89亿
2012年 12.68万 4008.78亿
2018年 18.96万 6168.87亿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及实现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快速发展
25.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制定《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决定》,中心是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允许对各种农活建立责任制。此后四川、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委也实行放宽政策,允许生产队和农民个人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些举措有助于( )
A.落实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 D.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2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建交
27.观察下列表格内容,据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 )
2013年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15年 中国出资200亿人民币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2016年 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推动通过《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
2018年 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了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等多项扩大开放的新举措
2023年 中国促成了沙特与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回题新典范。
A.充分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B.构建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
C.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D.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2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
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9.有学者针对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经济指出,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民与商品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货币地租取得优势之日,就是西欧商品市场急剧扩大之时。这一观点强调货币地租( )
A.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B.保障了庄园制度稳定
C.是欧洲殖民扩张的开始 D.促使了手工工场出现
30.“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 )
A.封建行会的发展 B.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C.自然经济的发达 D.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31.体育发展史上,14世纪时,欧洲人认为人类能够成为“自己尊贵而自由的形塑者”,因而大力倡导体育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A.体育规则得到完善 B.人文主义影响扩大
C.体育组织相当广泛 D.西方体育领先世界
32.“他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大学兴起 B.文艺复兴 C.城市自治 D.殖民扩张
33.下图为西方某航海家的路线图。该航海家( )
A.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线 B.验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赞助
34.意大利城市风光不再,丧失了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开始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争霸 D.早期殖民掠夺
35.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殖民活动( )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B.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
C.传播了先进的文化 D.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36.如下表反映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单位:%)情况,据此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D.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37.当地(英国)时间2022年10月11日,英国白金汉宫确认,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仪式将在2023年5月6日举行。关于国王查尔斯三世政治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名义上的元首,但“统而不治” B.联合王国最高军事决策者
C.联合王国政治权力核心人物 D.是国家政权的实际操控者
38.伏尔泰在《哲学书简》里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戊戌变法后的中国
39.下图是某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示意图,图中“☆”处的法案( )
A.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B.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扭转了战争的不利局面
40.下面两幅示意图中,国王或总统在权力方面的共同点是( )
A.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都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权力都受到制约或限制 D.都掌握国家行政权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
41.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进行了许多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三 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如图)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2.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实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跃式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提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全新见解。他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摘编自刘应杰《邓小平文风的四个本色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居民饮食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现上述观点的具体史实。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国命运自己主宰”理解正确的是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开始当家做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项正确;“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指的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实现“中国命运自己主宰”,排除A项;抗日战争胜利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排除C项;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详解】“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农民翻身获得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三者都是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D项正确;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排除A项;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对应的是解放战争,排除B项;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但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与此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详解】1950年,富农和地主占有一半以上的土地,经过土地改革,到1952年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图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土地改革运动。故我们可看出甲线是对贫农、中农土地占有比重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主要在新解放区进行,其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所以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点睛】注意对图表的解读,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4.【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数据的变化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A项正确;BCD项在题干数据中不能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4年9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选项C符合题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谈论筹建新中国;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发动“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我国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即三大改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初步确立,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一五计划完成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散经营”“组织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对“组织起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故选C。
8.【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从几个方面来看,仍然取得一定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就,主要原因是国家力量凝聚的作用,C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苏关系恶化,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民经济陷入全面混乱,遭到严重破坏,排除B项;对外交往的扩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体现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工作重心的转移,B项正确;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初级阶段,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主要内容是:所有制结构方面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①②③正确;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不符合题意,④排除。故选B。
11.【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让世界进入中国”,BCD项都是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后,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2.【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据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方针的推动下,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对于确保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至关重要,它有效地保障了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与香港、澳门取得的成就无关,排除A项;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与香港、澳门取得的成就无关,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等,与香港、澳门取得的成就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最主要原因”,即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随之导致了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这就使我国在与英国、葡萄牙谈判时大大增加了话语权,促使了香港、澳门的回归,A项正确;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就是独立的国家,此时港澳尚未回归,说明国家主权独立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港澳回归的关键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排除C项;由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才使国际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内容“1984年,中英鉴定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和《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可知,时间轴主要说明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的历程,最终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主权,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香港回归,未涉及民族共同繁荣,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香港回归,未体现经济特区发展,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香港回归,未阐释对内改革深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D
【解析】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7.【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由图表中“新中国成立前期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到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可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A
【详解】据题干“中国共产党针对苏共在两党两国的交往中表现出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倾向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集团,对于苏共的不当行为进行抵制,以维护自身和国家的利益,A 项正确;和平共处主要是强调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相处,题干重点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态度,排除B项;求同存异主要是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处理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与题干内容不太相关,排除C项;团结合作在题干中体现不明显,排除D项。故选A项。
19.【答案】D
【详解】据题干“在亚洲合作修建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在非洲帮助非洲人民修建水坝,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00多个城市。”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担当,援助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发展,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不仅仅是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仅涉及周边国家,还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我国的合作与发展倡议,并非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等内容可知,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因此主要是中俄文对照。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有很大影响,“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是因为80年代的外交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外交,具体表现为不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因此材料反映出,随着政策发展我国外交关系不断调整变化,A项正确;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体现在生活水平、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外交无关,排除B项;国际政治格局从二战后到1991年是美苏冷战期间,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体现在中国参与更多的国际盛会,有更多的话语权,与材料中的内容主旨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1.【答案】B
【详解】题干中的命名均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体现了文化自信,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文化自信,未涉及到军事方面,排除A项;提高文化自信与维护世界和平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C项;题干中的内容体现 的是文化自信,与提升科技实力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2.【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可知原子弹、氢弹和卫星都是属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科技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的作用,并未涉及国家统一,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国家发展促进国际地位的提高,选项因果倒置,排除D项。故选C项。
23.【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特定问题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然后经过筛选、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它更适合研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历史”,可知,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最适合应用口述史研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在不断进步,B项正确;口述史的历史研究方法更适合研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历史,“改善中美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和“两弹一星研究的方方面面”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4.【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1979—2018年深圳市人均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情况表》”的“人均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变化可以看出,1992年之后,“人均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非常快,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故表中数据变化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成就巨大,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主要在农村,排除A项;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排除C项;深圳在1980年成为首批经济特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表中体现的不是特区经济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
25.【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1977年11月……中心是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允许对各种农活建立责任制。此后四川、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委也实行放宽政策,允许生产队和农民个人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安徽等省委“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允许生产队和农民个人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此举有助于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C项正确;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于1978年起实行,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排除B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6.【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C。
27.【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2018年 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了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等多项扩大开放的新举措 2023年 中国促成了沙特与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回题新典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A项正确;构建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也与现实多极化发展趋势不符,排除B项;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促成了沙特与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回题新典范。”不符,排除C项;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A项。
28.【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D项正确。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指的是“一五”计划,排除B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指的是土地改革的完成,排除C项。故选D。
29.【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民与商品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货币地租取得优势之日,就是西欧商品市场急剧扩大之时”可知,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与商品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推动了西欧商品市场的发展,反映了货币地租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使庄园制度逐渐衰落,排除B项;欧洲殖民扩张强调对亚非拉等地区的统治,而材料强调西欧经济,排除C项;材料强调货币地租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没有涉及到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A项。
30.【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可知,当时的西欧出现了雇佣劳动的现象,这是生产的资本主义化的表现,B项正确;封建行会的发展与题干“西欧商人绕过行会”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生产的资本化与自然经济的发达无关,排除C项;仅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工厂制度逐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31.【答案】B
【详解】据题干“体育发展史上,14世纪时,欧洲人认为人类能够成为‘自己尊贵而自由的形塑者’,因而大力倡导体育活动。”和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人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因此,题干反映出人文主义影响扩大,B项正确;体育规则得到完善与题意不符,题干未出现关于体育规则制定完善的信息,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体育组织相当广泛与题意不符,题干未出现体育组织,反映的是欧洲人倡导体育活动,排除C项;题干不涉及对比,无法得出西方体育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32.【答案】B
【详解】由题干材料“材料中提到的“他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可知,他所宣扬的思想”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唤醒了西欧社会的文化教养人士,这与文艺复兴的特点相符。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7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一场文化运动,它强调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的神学束缚,推动了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发展。因此,材料中的“他”指的是文艺复兴,B项正确;大学兴起被誉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城市自治和殖民扩张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33.【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图中从葡萄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好望角返回欧洲的是迪亚士的航路,新航路开辟是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的背景下开始的探险活动,C项正确;图中的航路没有到达印度,且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线的是达·伽马,图中的航线是迪亚士开辟的,排除A项;验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排除B项;图中的航海活动是从葡萄牙出发的,说明迪亚士是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
3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贸易中心的转移,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B项正确;文艺复兴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殖民争霸、早期殖民掠夺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
35.【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可知,殖民活动有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掠夺活动,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劳动力,强调了殖民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文化的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
36.【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它导致欧洲财富增加,促使人口增长,殖民掠夺使美洲、非洲人口减少,D项正确;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不会造成非洲人口减少,排除A项;黑奴贸易不能使欧洲人口增加,排除B项;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会提高产量,但不会造成非洲人口减少,排除C项。故选D项。
37.【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国王是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议会的手中,A项正确;联合王国最高军事决策者、联合王国政治权力核心人物、是国家政权的实际操控者都与“名义上的统治”不符,排除B、C、D三项。
38.【答案】A
【详解】由题干材料“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可知,材料描述的意思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建立君主立宪制。据此可以判断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因为光荣革命后的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A项正确;法国是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排除C项;戊戌变法后的中国是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39.【答案】B
【详解】据题干“某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示意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B项正确;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A项;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体现不出扭转了战争不利局面,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B项。
40.【答案】C
【详解】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第二幅图对应的是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国王权力受法律限制。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总统拥有行政权,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故选C项。
41.【答案】
(1)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变化: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在国王之上)。
(3)形式: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制度指雅典的民主政治。它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特别是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根据材料一可看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是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根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从而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在国王之上)。
(3)根据材料三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政治体制,即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
42.【答案】(1)原因: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
(2)观点:改革开放需要大胆试验和创新。史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
【详解】(1)原因:根据图片“1965年发行的粮票”“现在超市的食品区”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居民饮食状况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观点:根据材料“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可知,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对内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对外开放,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