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对待老百姓,不能过于烦扰,像煎小鱼一样,颠来倒去。他还要求统治者不要以自己的权势去干扰人民的生活。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属于( )
A.儒家 B.墨家 C.法学 D.道家
2.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相地而衰征” B.“履亩而税” C.“尽地力之教” D.“平籴法”
3.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4.战国时期,华夏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由春秋时的“尊王攘夷”逐渐变为“用夏变夷”。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
5.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老子追求返璞归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上述思想( )
A.是社会转型的反映 B.均得到不同诸侯国重视
C.具有明显人文精神 D.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6.据《史记·赵世家》记载,中山国建于公元前414年,疆域约在今河北西部一带。中山国虽由白狄所建,其在建筑及帐内用器方面,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点,但其文字、礼器、器物和墓葬均与华夏族相同。这反映出( )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民族文化交融趋势的发展
③华夏认同意识得到增强
④同源共祖思想得到了承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这说明( )
A.华夏观念日益增强 B.宗法分封制已瓦解
C.“百家争鸣”影响深远 D.家国情怀根植久远
8.“礼之用,和为贵”出自下列哪部经典?( )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中庸》
9.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主要是( )
A.爱人 B.治国 C.求知 D.守法
10.“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1.墨子主张“非攻”,他不仅止楚攻宋,还用许多行动贯彻了这一主张。齐将伐鲁,墨子见齐将项子牛及齐王,说而罢之。还有,楚欲攻郑,墨子劝说鲁阳文君而作罢。由此可知,墨家学派( )
A.开始践行知行合一 B.富有实践精神
C.重视科学理论运用 D.蕴含仁爱思想
二、材料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
记载田租的竹简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13.2022年4月央视播放纪录片《战国大学堂稷下学宫》,引发广泛关注。稷下学宫创立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因位于齐都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历时15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政府智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与古希腊的雅典学院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稷下学宫开古代大学之先河、创百家争鸣之盛况,汇集儒、道、法、名、兵、农等百家之学,为战国时期和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及诸子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依托。稷下学宫实行政治、教育、学术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完美结合,对齐国的繁荣富强、教育方式转变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自解奎静、于美杰《以稷下学宫为例探讨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材料二:稷下学宫为何会出现在齐国?首先齐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都是强国、富国,齐拥四塞之坚,山河之险,鱼盐之利,国都临淄被盛赞为“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官学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支持。再就是齐国开放的社会风气,姜齐时从太公起就“因其俗,简其礼”,田齐因循,为积聚自家声势,更有非常之举……兼容并包使其能容得下各种奇谈怪论。
——摘编自李政富《稷下学宫里的知识分子——“这个时代的文人雅集”之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以稷下学宫为依托的百家争鸣现象。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百姓生活,让社会自然发展。题干中提到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对待老百姓不能过于烦扰,不要以自己的权势去干扰人民的生活,这些观点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契合,D项正确;儒家强调积极入世,主张仁、礼等思想,与题干中不过多干预百姓生活的理念不符,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题干内容与之不符,排除B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君主的权势和对社会的严格管控,与题干思想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BC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各国的税收制度、发展农业的相关措施,处理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不能起到稳定小农经济的作用,排除ABC项;要防止“谷贱”和“谷贵”这一物价起伏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只能与平抑物价在关,所以D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儒家学者认为礼乐能够促成社会和谐,而墨家认为礼乐不利于国家治理,反映了两者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不同,B项正确;两者的差异不是文化取向上的差异,排除A项;C项是表象,排除;D项与题无关,排除。
4.答案:C
解析:由“尊王攘夷”逐渐变为“用夏变夷”,意味着夷、夏之间的民族观念趋向模糊,民族情感趋向和谐,民族壁垒趋向消解。而在“用夏变夷”的同时,华夏文化也不断吸收、融汇周边文化精华于自己的体系之中。所以,这一变化说明民族交流加强,体现了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和文化认同,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贵族政治的瓦解,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5.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期私学的产生,“兼爱”“非攻”“尚贤”等体现了当时列国纷争的社会状况,“法”“术”“势”等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综上,这些思想都是社会转型在思想领域的反映,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法家等思想较受诸侯国重视,这些思想并非都得重视,排除B项;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核心,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儒家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山国虽由白狄所建,其在建筑及帐内用器方面,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点,但其文字、礼器、器物和墓葬均与华夏族相同”可知,中山国的文化习俗与华夏族相同,这说明各民族文化交融趋势不断发展,他们的华夏认同意识得到了增强,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秦朝时才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与材料时间不符,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文化习俗,无法说明同源共祖思想得到了承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
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材料“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表明西周时期的楚国国君不认同华夏文化,而战国时期的屈原认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表明其认同华夏文化,由此可知,华夏观念日益增强,故A项正确;宗法分封制瓦解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的表现,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华夏观念,并非家国情怀,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礼之用”,A项正确;《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主要论述“道”与“德”,排除B项;《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哲学等思想,排除C项;与《中庸》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据所学知识,“仁”的内涵是爱人,在儒家思想中,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同情,强调了对他人的爱与关怀是“仁”的重要体现,A项正确;治国虽然“仁”在政治层面也有应用,如仁政等,治国更多是“仁”思想的一种实践应用,排除B项;求知主要指的是追求知识和智慧,这与“仁”的核心意义并不直接相关,但“仁”本身并不等同于求知,排除C项;守法是指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守法是社会秩序的一种体现,是法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孟子所说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表明其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故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无为而治”思想,故B项排除;宗法制度在西周时期已较为完善,故D项排除;材料信息“以德行仁者王”体现了儒家强调用“仁”的思想进行教化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核心信息是墨子的“非攻”主张在战国时期至少制止了三次战争,体现了墨家学派注重实践的精神,B项正确;A项错在战国时期的墨子不会践行明朝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排除A项;C项错在“非攻”思想不是科学理论,排除C项;墨家主张兼爱,并非仁爱,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制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
(2)措施: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1)材料一中前两幅图片反映了已经使用铁制农具、牛耕,第3幅图片反映了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经出现。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可归纳出连坐法、奖励军功等措施。第二小问,依据第一小问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土地私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秦国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
13.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王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封建经济发展,齐国的经济实力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士阶层的崛起与活跃,齐国礼贤下士;齐国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其能兼容并包诸子百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评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对齐国的繁荣富强、教育方式转变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以“稷下学宫”材料为依托,考查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第一问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背景。从材料中可找到“齐拥四塞之坚,山河之险,鱼盐之”“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官学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支持”以及“齐国开发的社会风气”能包容各种学说。同时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特色,从社会变革、政治、经济、阶级、文化教育等不同角度入手思考。
第二问评价以稷下学宫为依托的百家争鸣现象。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评价百家争鸣应该从其性质、对齐国及各国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多角度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