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练习)(答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 04 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
目 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3
真题·实战演练.............................................................................................................4
1.【三国与两晋】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 27 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
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
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 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2.【三国与两晋】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
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 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 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3.【三国与两晋】魏文帝时,设置“散骑常侍”一职,以备皇帝顾问。并下诏“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
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又据史籍记
载,“是时,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这些措施旨在( )
A.完善选官制度 B.强化君主权威
C.加强地方控制 D.提升军队实力
4.【十六国与北朝】北魏太武帝田猎,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运之”,尚书古弼不从,上
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乞赐矜缓,使得收载。”这反映了北魏( )
A.重农意识的增强 B.三省制度的萌芽
C.文化冲突的加剧 D.社会动荡的现实
5.【十六国与北朝】《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
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该史料可用作研究
( )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 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 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
6.【十六国与北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之初,到处网罗汉族士人和“先贤世胄”给其高官要职,山东、
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强都归附了北魏。他们帮助北魏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等。明元帝的这
一举措( )
A.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 B.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C.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D.实现了北魏的长治久安
7.【隋唐的统一】唐朝初年大力奖赏军功,军功入仕成为这一时期的升迁捷径。当时的一些功臣武将还能
够进入决策阶层,充任宰相,如李靖、李勤、侯君集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是统治秩序不稳定的体现 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隐患
C.与唐初政治军事环境相关 D.干扰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8.【隋唐的统一】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
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
A.“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 B.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
9.【隋唐的统一】唐朝时期,政府在天山南北开展大规模屯垦戍边。高宗时,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年产粮已
近 40 万石。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域弧悬塞外,屯垦军民泣血相守,坚守西域近半个世纪之久。这说明唐朝
( )
A.基本解决了西域军民的粮食需求 B.维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稳定
C.边疆治理更关注地方的农业发展 D.屯垦戍边政策具有强大治理效能
10.【唐代的民族交融】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二月,一份捷报(唐朝名将李靖亲率三千骁骑大破东突厥,
并生俘其王)送达长安,唐太宗览毕大喜,召集宗室、勋贵、大臣饮宴庆祝。宴会上,久不露面的太上皇
李渊亲自弹起琵琶,唐太宗起舞助兴,共同欢庆唐军大捷。据此可知( )
A.唐初君臣之间等级秩序并不森严 B.农耕民族也能训练出优秀的骑兵
C.唐太宗为立军威高调举办祝捷宴 D.当时铁血尚武与奔放的时代风貌
11.【唐代的民族交融】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
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
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 )
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
12.【唐代的民族交融】唐代出土一文物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舞马是造择西域良马经过特殊训练后,让马
在音乐节奏下进行的一种表演。唐中宗时期,舞马已经出现在宫廷宴会中,且规模十分庞大。这一时期舞
马的发展反映了( )
A.政治奢靡的景象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军事战争的扩大 D.礼乐制度的完善
13.【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
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
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这反映出( )
A.藩镇割据导致了安史之乱 B.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弱化
C.宦官专权激化了阶级矛盾 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14.【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唐代,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手工业作坊,有的称为“铺”“作铺”,有的称
为“行”,作坊主是所谓的“长老”或“师”,他们同眷属、徒弟在铺的后面制造,在铺的前面销售。相同
行业的手工业者还组织了各种行会。这反映出唐代(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手工业者的地位较高
C.坊市制度趋于崩溃 D.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15.【魏晋至隋唐社会治理】据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 年),“秋七月庚辰,蔡、申、光三州春水夏
旱,赐帛五万段,米十万石,盐三千石。”这说明当时( )
A.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 B.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
C.两税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D.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保障
1.关于政权更迭,西晋刘颂认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纲之会”。他还指出,魏晋更迭用“禅
让”,未能“洗心整纲”,晋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据此可知,刘颂意在
强调魏晋“禅让”( )
A.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 B.遏制了官僚集团腐败
C.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 D.延续了前代治国经验
2.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 318 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
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 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3.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
作用范围甚广”。此外,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
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 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4.“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
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该史料述及的这一举措( )
A.因侨居人口增多而实施 B.按职业对户口进行分类
C.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有专家认为,唐代政府关于市场管理的制度,除了那些关于规范经营、整饬治安、征敛赋税等一般意义
的内容之外“……与其说以唐制为代表的中古城市市场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市场,不如说它
受当时城市性质的制约,不得不服从于城市作为行政中心与军事堡垒的本质要求所致”。该观点旨在说明唐
代( )
A.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B.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
C.坊市制度逐渐被废除 D.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
6.隋代在京师及诸州为铁钱“立榜”“置样”,“不中样者,不人于市”,凡发现(铜钱)“非官铸者,皆毁
之,其铜入官”。唐代在“历代采铸”的梓州铜山县“置监署官”。这些举措( )
A.旨在打击商人巩固统治 B.提高了手工业的工艺水平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国家经济控制能力
7.有学生在开展关于唐代主题的学习中,收集到“江南仲春天,紫蔗节如鞭”“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
“枫树隐茅屋,橘林系渔舟”“故城边有卖花翁,十亩芳菲为旧业”等唐诗。这些诗句可用于研究唐代
( )
A.经济作物的种植 B.手工技艺的进步
C.市民阶层的闲适 D.民众生活的艰辛
8.758 年,第五琦被任命为盐铁使,主持盐业改革,实行食盐专卖。政府设立监院,统一收购食盐后在各
地加价出售。760 年刘晏改进专卖制度,政府低价统一收购后,把食盐加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转运到各地出
售。这种改革旨在( )
A.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B.实现官商分利
C.节约政府经营成本 D.减轻人民负担
9.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
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据
此可知,设立义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繁荣粮食市场
10.唐代小说中对域外风情、物品及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奇特方式、奇能异巧的刻画和描述随处可见。如
《杜阳杂编》对外国贡品“常燃灯”的描述,《朝野佥载》中对真腊国风俗人情的描绘。上述情况出现的重
要原因是( )
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C.域外文化成为主流 D.工商业市民阶层的壮大
1.(2024·湖南卷)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
时间 户口数(万) 人口数(万)
东汉永和五年(140) 64.98 281.32
西晋太康初年(280-289) 14.23 85.39
南朝宋昇明三年(479) 4.19 33.48
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
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
2.(2024·广东卷)如表《魏书》记载的部分皇帝赏赐
道武帝登国 3 年(388 年) 杂畜十余万……各有差
明元帝永兴 5 年(413 年) 赏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
太武帝始光 4 年(427 年) 留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
由此可知( )
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 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
3.(2024·辽宁卷)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4.(2024·湖北卷)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
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
明此时( )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
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
5.(2024·全国甲卷)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
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6.(2024·广东卷)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
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
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
税法( )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7.(2023·湖南卷)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
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8.(2023·江苏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
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
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9.(2022·辽宁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
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10.(2022·浙江卷 6 月)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
日饶虾蟹,寅年足虎 。……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 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
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 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11.(2024·湖北卷)[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
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
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
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
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
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
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第 04 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
目 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6
真题·实战演练.............................................................................................................9
1.【三国与两晋】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 27 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
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
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 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西晋初年(中国)。根据材料“大封同姓王,多达 27 人。这些王多担任一方面的都督诸军事和地
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可知,西晋初期,同姓王权力较大,这为“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D 项正确;
大封同姓王与门阀势力无关,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并未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并且加
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酿成“八王之乱”,排除 B 项;刺史职能在东汉就已经改变,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三国与两晋】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
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 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 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
确时空是三国至隋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三国至隋朝时期,黄河长期安流,河溢现象较少。造成这种
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此时北方政局动荡严重,影响了北方农耕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北方农耕经济的衰退
使得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减轻,河溢现象减少,A 项正确;据所学可
知,古代治理水患技术在不断进步,排除 B 项;历代政府对黄河水患的治理都较为重视,并非仅仅三国至
隋朝这个历史周期,排除 C 项;据所学可知唐朝、宋朝的国家经济实力较三国至隋朝时期高,但黄河河溢
现象却比三国至隋朝时期多,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三国与两晋】魏文帝时,设置“散骑常侍”一职,以备皇帝顾问。并下诏“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
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又据史籍记
载,“是时,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这些措施旨在( )
A.完善选官制度 B.强化君主权威
C.加强地方控制 D.提升军队实力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曹魏(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魏文帝设置“散骑常侍”以备皇帝顾问,并选拔高
才英儒充其选,服务于皇帝,这有利于强化君主权威,B 项正确;设置“散骑常侍”以备皇帝顾问,目的是
强化君主权威,不是完善选官制度,排除 A 项;据材料“设置‘散骑常侍’一职,以备皇帝顾问”可知,
加强的是君权,不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 C 项;散骑常侍是文官,与军队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十六国与北朝】北魏太武帝田猎,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运之”,尚书古弼不从,上
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乞赐矜缓,使得收载。”这反映了北魏( )
A.重农意识的增强 B.三省制度的萌芽
C.文化冲突的加剧 D.社会动荡的现实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太武帝狩猎千头,欲用牛车运送,被上述以谷物要丰收为由
婉拒,说明北魏时期重视农业的发展,重农意识增强,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职的变化,排除 B 项;
材料没有体现北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排除 C 项;北魏时期,社会比较稳定,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十六国与北朝】《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
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该史料可用作研究
( )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 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 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前燕政权建立后,慕容廆将都城迁至大棘城,并
学习汉族的农桑制度,设立郡县管理流亡百姓,这有利于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C 项正确;材料未提
及中原政权,排除 A 项;大棘城位于今辽宁省,故与江南经济开发无关,排除 B 项;材料说明少数民族政
权学习中原制度,而非因俗而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十六国与北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之初,到处网罗汉族士人和“先贤世胄”给其高官要职,山东、
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强都归附了北魏。他们帮助北魏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等。明元帝的这
一举措( )
A.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 B.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C.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D.实现了北魏的长治久安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中国)。材料反映了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时网罗汉族士人与先贤,效仿中原的政治、法律、
礼仪等,说明北魏越来越多地接触中原封建文化,即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北魏的封建化,C 项正确;这一举
措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 A 项。“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与材料“他们帮助北魏出谋划策,制定政治、
礼仪、法律制度等。”不符,排除 B 项;“实现了北魏的长治久安”表述错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隋唐的统一】唐朝初年大力奖赏军功,军功入仕成为这一时期的升迁捷径。当时的一些功臣武将还能
够进入决策阶层,充任宰相,如李靖、李勤、侯君集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是统治秩序不稳定的体现 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隐患
C.与唐初政治军事环境相关 D.干扰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初年(中国)。唐朝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扩张领土,需要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因此大力奖赏
军功并提供升迁机会,这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环境密切相关,C 项正确。A 项推断过于主观,材料未提及,排
除 A 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隐患与史实不符,排除 B 项;干扰了科举制度的推行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隋唐的统一】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
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
A.“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 B.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存在差异,而到隋朝时期,刘焯、刘
炫学通南北,这是因为隋朝实现了大一统,从而为,刘焯、刘炫学通南北创造了条件,说明政治格局变动
影响了学术发展,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发展的新动向,并不能体现“三教合一”倾向,排除 A 项;
材料内容和选官制度改革无关,排除 B 项;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得到确立,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隋唐的统一】唐朝时期,政府在天山南北开展大规模屯垦戍边。高宗时,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年产粮已
近 40 万石。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域弧悬塞外,屯垦军民泣血相守,坚守西域近半个世纪之久。这说明唐朝
( )
A.基本解决了西域军民的粮食需求 B.维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稳定
C.边疆治理更关注地方的农业发展 D.屯垦戍边政策具有强大治理效能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在西域实行屯垦戍边政策,既促进了西域地区经济
的发展,又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稳定,这说明唐朝屯垦戍边政策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有利于加强对西域
地区的管理,D 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唐朝在西域的屯田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并不能得出“基本解决了西
域军民的粮食需求”这一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唐朝在边疆治
理上更关注地方的农业发展,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0.【唐代的民族交融】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二月,一份捷报(唐朝名将李靖亲率三千骁骑大破东突厥,
并生俘其王)送达长安,唐太宗览毕大喜,召集宗室、勋贵、大臣饮宴庆祝。宴会上,久不露面的太上皇
李渊亲自弹起琵琶,唐太宗起舞助兴,共同欢庆唐军大捷。据此可知( )
A.唐初君臣之间等级秩序并不森严 B.农耕民族也能训练出优秀的骑兵
C.唐太宗为立军威高调举办祝捷宴 D.当时铁血尚武与奔放的时代风貌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由材料
“李靖亲率三千骁骑大破东突厥,并生俘其王”“久不露面的太上皇李渊亲自弹起琵琶,唐太宗起舞助兴”可
知,太上皇与皇帝不拘泥于身份,亲自奏乐起舞庆祝大捷,体现了当时铁血尚武与奔放的时代风貌,D 项
正确;皇帝与太上皇为庆祝大捷亲自奏乐起舞,君臣同乐,这不能代表当时的君臣等级秩序并不森严,排
除 A 项;“优秀的骑兵”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 B 项;唐太宗高调举办宴会是为了庆祝唐军大捷,而非
为了“立军威”,排除 C 项。故选D项。
11.【唐代的民族交融】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
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
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 )
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边疆都护府负责镇抚外族,机构设置严密职
责明确,同时也注重对边疆的节制,说明注重边疆地区的治理,A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虽掌握军权
但受中央节制,排除 B 项;材料涉及的是作战是中央派遣军队承担,地方只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排
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唐朝前期边疆治理的弊端,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唐代的民族交融】唐代出土一文物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舞马是造择西域良马经过特殊训练后,让马
在音乐节奏下进行的一种表演。唐中宗时期,舞马已经出现在宫廷宴会中,且规模十分庞大。这一时期舞
马的发展反映了( )
A.政治奢靡的景象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军事战争的扩大 D.礼乐制度的完善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规模庞大的舞马必然耗费庞大的物资,而唐中宗时期在宫廷
宴会中出现规模庞大的舞马,说明当时在政治上非常奢靡,A 项正确;规模庞大的舞马反映的是政治上的
奢靡,而不是民族交融加强和军事战争扩大,排除 BC 项;舞马的规模庞大不能说明礼乐制度完善,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3.【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
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
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这反映出( )
A.藩镇割据导致了安史之乱 B.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弱化
C.宦官专权激化了阶级矛盾 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形成了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 项正
确;材料是安史之乱后,排除 A 项;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下降,排除 B 项;材料是指地方武将形成的藩
镇割据,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4.【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唐代,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手工业作坊,有的称为“铺”“作铺”,有的称
为“行”,作坊主是所谓的“长老”或“师”,他们同眷属、徒弟在铺的后面制造,在铺的前面销售。相同
行业的手工业者还组织了各种行会。这反映出唐代(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手工业者的地位较高
C.坊市制度趋于崩溃 D.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大城市中出现的手工业作坊,自产自销,还出现了手工业
行会,这是民营手工业发展的重要表现,D 项正确;唐代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A 项;作坊的营业
主是所谓的“长老”或“师”,这只是行业内部的称呼,并不能体现他们社会地位较高,排除 B 项;坊市制
度瓦解于宋代,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5.【魏晋至隋唐社会治理】据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 年),“秋七月庚辰,蔡、申、光三州春水夏
旱,赐帛五万段,米十万石,盐三千石。”这说明当时( )
A.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 B.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
C.两税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D.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保障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秋七月庚辰,蔡、申、光三州春水夏旱,赐帛五万段,米十万石,盐三
千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政府将救济的重点放在了救灾上,通过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来减轻受灾地
区民众的困难。这种做法反映了唐代政府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以及对民生的关怀,A 项正确;材料没
有涉及社会救济的其他主体,无法得出“主要由政府实施”的结论,排除 B 项;材料主旨“政府救济的重
点”,而“两税法”与主旨不符,排除 C 项;“为民众提供保障”的说法绝对化,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关于政权更迭,西晋刘颂认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纲之会”。他还指出,魏晋更迭用“禅
让”,未能“洗心整纲”,晋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据此可知,刘颂意在
强调魏晋“禅让”( )
A.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 B.遏制了官僚集团腐败
C.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 D.延续了前代治国经验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西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刘颂认为魏晋易代用“禅让”,未经战火充分洗
礼,未能彻底扫除前朝政府而另起炉灶,西晋统治集团成员依然是曹魏那批高官显贵及其子弟,因此助长
了士族政治发展,A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晋贵族生活奢侈,官僚集团腐败并未遏制,排除 B 项;材
料强调“禅让”的消极作用,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项;材料强调魏晋“禅让”保
留了大量高官显贵,不属于治国经验,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 318 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
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 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
“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在南方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动了稻麦
复种的发展,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利于提高耕地使用的效率,D 项正确;东晋时期扬州地区主要
为汉族,排除 A 项;北方民众南迁图推动了南方小麦种植,B 项因果倒置,排除 B 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是在宋朝,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
作用范围甚广”。此外,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
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 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 魏晋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大分裂时代,但是正因为分裂割据战
争促使统一的因素在悄悄萌生,首先是流民和移民的大潮推动语言文字的交流与融合,语言文字的统一成
为走向政治统一的前奏,A 项正确;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弱,排除 B 项;南北文化实现统一不符
合史实,排除 C 项;材料并未强调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政治文化,而是民族交融过程中为政治统一创造了条
件,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
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该史料述及的这一举措( )
A.因侨居人口增多而实施 B.按职业对户口进行分类
C.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
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
一千五百口”可知,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使得大量隐匿的户口暴露出来,
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C 项正确;隋朝属于大一统王朝,不存在因躲避战乱而侨居的人口,排除 A 项;
该史料述及的这一举措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没有强调户口分类的依据,排除 B 项;这一举措有利于打
击豪强世族的势力,并不会直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有专家认为,唐代政府关于市场管理的制度,除了那些关于规范经营、整饬治安、征敛赋税等一般意义
的内容之外“……与其说以唐制为代表的中古城市市场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市场,不如说它
受当时城市性质的制约,不得不服从于城市作为行政中心与军事堡垒的本质要求所致”。该观点旨在说明唐
代( )
A.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B.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
C.坊市制度逐渐被废除 D.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观点是强调唐代的城市职能更多是在行政和军事方面,
因此城市中的经济活动不得不服从于城市的行政和军事需要,也由此说明唐代政府规范对市场的管理实际
上也是政府加强城市管理的表现,B 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唐代城市更倾向于行政与军事功能,而
不是经济职能增强,排除 A 项;坊市制度逐渐被废除是在宋代,排除 C 项;唐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
松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隋代在京师及诸州为铁钱“立榜”“置样”,“不中样者,不人于市”,凡发现(铜钱)“非官铸者,皆毁
之,其铜入官”。唐代在“历代采铸”的梓州铜山县“置监署官”。这些举措( )
A.旨在打击商人巩固统治 B.提高了手工业的工艺水平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国家经济控制能力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隋唐两代政府重视货币的铸造,严厉惩罚盗铸行为,这主要是为
了维护政府对铸币权的垄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能力,D 项正确;材料中所展示的是打击盗铸者,这
些群体并不一定都是商人群体,排除 A 项;“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并不是为了提高手工业工艺水
平,排除 B 项;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有学生在开展关于唐代主题的学习中,收集到“江南仲春天,紫蔗节如鞭”“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
“枫树隐茅屋,橘林系渔舟”“故城边有卖花翁,十亩芳菲为旧业”等唐诗。这些诗句可用于研究唐代
( )
A.经济作物的种植 B.手工技艺的进步
C.市民阶层的闲适 D.民众生活的艰辛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题干“紫蔗、种药、橘林、十亩芳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
是经济作物,A 项正确;手工技艺的进步与本题主要结论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一致,排除 B 项;诗人多为士
阶层,诗更多体现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市民阶层,排除 C 项;材料中对民众的生活状况没有体现,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8.758 年,第五琦被任命为盐铁使,主持盐业改革,实行食盐专卖。政府设立监院,统一收购食盐后在各
地加价出售。760 年刘晏改进专卖制度,政府低价统一收购后,把食盐加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转运到各地出
售。这种改革旨在( )
A.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B.实现官商分利
C.节约政府经营成本 D.减轻人民负担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758 年和 760 年(中国)。据材料“政府设立监院,统一收购食盐后在各地加价出售......政府低
价统一收购后,把食盐加价卖给商人”和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为缓解国家财政困难,第五琦、刘晏先
后推行盐法改革,实行朝廷全面垄断盐业的专卖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收入,A 项正确;“官商分
利”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根本目的,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政府的经营成本,排除 C 项;食盐专卖加重人
民负担,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
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据
此可知,设立义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繁荣粮食市场
【答案】B
【解析】根据“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
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可以看出其设立义仓是为了要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B 项正确;材料中
没有涉及到增收与粮食市场的问题,排除 D;义仓与农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C。
10.唐代小说中对域外风情、物品及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奇特方式、奇能异巧的刻画和描述随处可见。如
《杜阳杂编》对外国贡品“常燃灯”的描述,《朝野佥载》中对真腊国风俗人情的描绘。上述情况出现的重
要原因是( )
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C.域外文化成为主流 D.工商业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
“《杜阳杂编》对外国贡品常燃灯的描述”“《朝野佥载》中对真腊国风俗人情的描绘”结合所学可知,唐代
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A 项正确;明朝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排除 B
项;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域外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排除 C 项;工商业市民阶层的壮大,发
生于明清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024·湖南卷)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
时间 户口数(万) 人口数(万)
东汉永和五年(140) 64.98 281.32
西晋太康初年(280-289) 14.23 85.39
南朝宋昇明三年(479) 4.19 33.48
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
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东汉至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从东汉永和五年到南朝宋昇明三年,湖南地区官府掌握的
户口数和人口数下降幅度很大,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不断,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
大量流亡南下,南方人口相对来说,下降幅度较小,而材料中的官府掌握的户数和人口数十不存一,这说
明部分户数和人口数被地方豪强大族掌握,C 项正确;大规模的瘟疫流行不是官府控制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
原因,排除 A 项;此时期南方相对安定,排除 B 项;官府组织移民可能会使人口在地区间发生流动,但通
常不会导致总体数量如此大幅度的减少,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2024·广东卷)如表《魏书》记载的部分皇帝赏赐
道武帝登国 3 年(388 年) 杂畜十余万……各有差
明元帝永兴 5 年(413 年) 赏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
太武帝始光 4 年(427 年) 留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
由此可知( )
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 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表格可知,北魏时期部分皇帝的赏赐依然是牛马、奴婢等,这体现了鲜卑少数
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是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C 项正确;皇帝赏赐牛马并不代表当时经济衰落,排除 A
项;赏赐牛马多少根据功劳大小,无法得出等级制度森严,排除 B 项;表中时间内尚未进行俸禄制改革,
484 年孝文帝时期实行俸禄制改革,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2024·辽宁卷)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母义”“肃穆”“德”“柔恭”“女节”“妇道”可知,
墓志撰写者对北魏皇族女性道德形象的刻画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对女性道德伦理的期许,共同塑造符合社
会期许的女性道德形象:德、孝、贤、仪等。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的进行封建化改革,推广儒家
文化,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以儒家道德伦理为主导的社会意识,D 项正确;材料未突出门
第等级等内容,无法得出门第观念得到强化,排除 A 项;因俗而治政策即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治理,
材料所述与此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礼仪规范的传承和延续,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2024·湖北卷)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
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
明此时( )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
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节度使的更替,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
要么搁置数月,并且具体的任命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藩镇的独立性受到朝廷的限制,A 项正确;材料
体现节度使任免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说明任免程序不规范,排除 B 项;外
重内轻局面是在天宝年间出现,排除 C 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藩镇的独立性受限,无法得出宦官权力有所
扩大,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2024·全国甲卷)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
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
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可分析得出隋唐时期,有两种人,分别是“商
贩”和“有人”(非商贩)在售卖柴薪,而且达到了砍伐“桑树”(本身是用于养蚕的作物)以此为生的地
步,可见该时期市场短缺,出现了能源危机,B 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历史主流,并未废
除,排除 A 项;商贩和非商贩买卖柴薪,是商品经济的表现,但不能得出“不断发展”的结论,排除 C 项;
材料所给时间为隋唐,市镇经济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与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2024·广东卷)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
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
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
税法( )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革对于杂税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地方官无所适从,于是
地方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征税且最终被朝廷贬官,这说明两税法在征税税种方面存在问题,有一定的制
度缺陷,A 项正确;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人身控制,排除 B 项;朝廷没有赋予官员
加征权,排除 C 项;两税法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并未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2023·湖南卷)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
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
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
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
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 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
较,排除 A 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 C 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8.(2023·江苏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
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
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
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 A 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 C
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2022·辽宁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
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运河或自然河流附近,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
活中的重要地位,C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 A 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
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 B 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运河和自然河流附近,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
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2022·浙江卷 6 月)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
日饶虾蟹,寅年足虎 。……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 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
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 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
。……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货,春酒断瓶酤。”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民间草市的发展情况,A 项正确;会
馆明清才出现,排除 B 项;C 项太绝对,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内航船的规模,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2024·湖北卷)[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
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
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
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
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
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
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
【答案】(1)变化: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开始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在河西走廊
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
(2)原因: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中
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农业优势。
【解析】(1)本题是变化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中的西汉形势图和所学可知,
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和开始对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进行了有
效管辖。机构: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
护府进行军政管理。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据材料一“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
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
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可知,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根据材料一“西域为匈奴所控制”“西
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可知,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根据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
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可知,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
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
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可知,新疆的农业优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练习)(答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分享:

相关推荐